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一二单元教学计划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747267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一二单元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一二单元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一二单元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一二单元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一二单元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一二单元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一二单元教学计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学计划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采用多种方法较熟练地进行口算,并能准确地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提高抽象、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问题,体会乘法口算、笔算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能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感受和大家一起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

2、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二)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运用乘、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为以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及小数乘法奠定基础。可见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乘法计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单元在编写时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科书努力提供现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心理需求。如单元主题图,就精心设计了“体育馆”的场景,让学生在相互关联的情境中不断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体会

3、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有利于教师开展以及不同学科的知识,形式多样地呈现一些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主动学习的意愿。2.体现数学知识发展、应用的逻辑顺序。合理安排口算、笔算,让不同的计算方法相互支持,为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提供具体的支撑。教科书首先让学生利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经验探索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以此类推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在此基础上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最后,让学生结合口算、笔算方法的理解,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这样的安排层层递进,充分体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体现数学知识的连续性和严谨性。3.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教科书引导

4、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首先,当学生面临新的计算问题时,教科书引导学生或把新的计算转化为已经学过的计算,或依据对数和运算的理解进行迁移类推,或对给出的新的计算方法进行必要的解释,让学生始终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去探索算法,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算法。其次,教科书注意呈现不同算法的交流场景,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策略去探索算法,并在交流中相互启发,选择更加合理、有效的算法。这样编排,既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又确保了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4.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科书紧扣学习内容,在多处编排了适量的数学活动和

5、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技能。活动形式既有小组讨论,也有独立思考;表现方式有想一想、填一填、议一议、猜一猜、说一说等,为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主动学习搭建了平台。(三)、 单元教学重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计算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用第2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1个因数所得的积的定位。教科书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的每一步均用竖式列出,就定位问题,还给出了对话框进行提示,并用小棒指出数位的位置,以此助学生理解定位的算理,这样编排能有效地突破难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教学参考书(四)单元教学建议本单元的学习,主要通过看、想、说、算等活动来完成。教学时要注意为学生的学

6、习创造条件,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地观察、思考、讨论、计算,充分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脑等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为此,在教学中应突出以下几点:1.注意发挥主题图和情境图的作用。本单元教科书中的情境图反映的大都是学生极为熟悉的场景,易于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有些情境还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文明守纪、礼貌待人的思想教育。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些情境图的作用,让它们既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又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线索。2.重视学生对计算方法的自主探索。在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时,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探索过

7、程,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而且能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3.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问题解决、整理与复习等学习活动,都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通过小组内同学之间的讨论,学生可以受到许多启发,促进个人认知的发展。因此应特别注意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全班的交流活动,为学生尽可能地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之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获得必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既要注意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还要注意增进同学间的团结和相互了解,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五

8、)单元课时安排第1节“两位数乘两位数”安排了7个例题、4个课堂活动和2个练习,建议用6课时完成教学。第1课时教学单元主题图、例1、例2,完成课堂活动及练习一第14题;第2课时教学例3、例4,完成课堂活动及练习一的其他题;第3课时教学例5,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二第1,2题;第4课时教学例6,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二第46题;第5课时教学例7,完成课堂活动及练习二第10,11题;第6课时练习课,完成练习二的其他题。二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 、分米 2 、米 2 ,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

9、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3.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观察、思考、归纳、概括的能力,并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4.通过积极参与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说一说等学习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二)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初步掌握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设有“面积和面积单位”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面积单位的换算” “问题解决” “整理与复习”5个小节。这些知识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也为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奠定基础。本单元在编写时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1.注意运用实例引入概念

10、。例如,用摸课桌面、课本封面的方式初步感悟面积的含义,通过比较黑板面和课桌面的大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大小引出面积的概念,通过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引出学习统一的面积单位。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这些概念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建立概念,而且有利于学生把握概念产生和发展的来龙去脉,从而自觉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去参与获得概念的过程。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例如,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通过拼、摆、思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逐步抽象的过程中归纳和概括的;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利用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关系的理解,运用合情推理的方法推导出来的。这样编排,不但能使数学知识的获得更加生动、更具

11、有挑战性,而且还满足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愿望。3.重视提供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教科书在“问题解决”部分为学生提供了运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教科书还提供了很多与生活联系密切或富有趣味性的图形,让学生比较、估计、计算面积的大小,合理运用观察与操作、直接计量与间接计量等不同策略灵活地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不同层面上获得发展。4.帮助学生把握周长与面积的联系与区别。例如,教科书在不同的地方,通过画一画、涂一涂、算一算、填一填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一些图形的面积相等,周长却不相等;一些图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却大小各异。这样使学生对图形

12、的周长和面积的认识逐步清晰并得到提升。(三) 单元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科书利用图形和提示语,引导学生用1 cm 2 的小正方形去摆,突出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同时,教科书还安排了一个小节,运用面积计算公式去解决问题。在课堂活动和练习中,也安排了大量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公式尝试解决,这样编排,有效地突出了重点内容。 单元教学难点 (1)面积意义的理解。(2)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3)面积单位的换算。为了突破难点,教科书首先利用实例,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去认识面积的含义;其次利用对话框的形式引导学生用1 cm 2 的小正方形在长方形

13、内摆,帮助学生参与公式的生成过程;最后配合直观图,让学生在测量中体会、比较面积单位,从而达到正确换算的目的。这些安排,能有效地分化和突破难点,使学生顺利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四)单元教学建议1.在动手操作中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面积和面积单位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动起来,在操作中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认识面积时,让学生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认识面积单位时,可让学生做1 cm 2 、1 dm 2 、1 m 2 的正方形纸片,形成面积单位的表象等。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建构。2.关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对于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但要掌握公式,而且要经历

14、公式的生成过程。教学时要有层次地组织学生活动,逐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关注和思考长方形的面积和长、宽之间的关系,为发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提供有力的支撑。3.突出实际测量和计算,发现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材料,让学生具体测量、计算,发现 1 m 2 100 dm 2 ,1 dm 2 100 cm 2 ,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说明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的理由。4.重视“四能”的培养。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之一。结合本单元“问题解决”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明确:要解决问题,应先解决什么,再解决什么,这是培养学生“四能”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学时要精心设计,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不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而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组织解决问题方法的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拓宽思路,真正落实“四能”的培养目标。(五)单元课时安排第1节“面积和面积单位”包括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本节安排了5个例题、2个课堂活动和1个练习,建议用2课时完成教学。第1课时教学单元主题图、例1、例2、例3,完成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五第1,2题;第2课时教学例4、例5,完成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五第38题及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