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下册)课后答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7740294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8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下册)课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现代汉语(下册)课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现代汉语(下册)课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现代汉语(下册)课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现代汉语(下册)课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下册)课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下册)课后答案(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习题答案-思考和练习一 一.汉语学里的和词法和句法各研究些什么? 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有研究范围.词法以词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内部结构,词的形态变化和词的语法分类,例如语素构成词的类型有哪几种,词形变化的方式及其表示的意义有哪些,此能分多少类,每类词以至每个词有哪些功能或用法,等等.句法以短语和句子为研究对象,研究语句结构的类型和规则.例如短语,句子的结构层次如何,每层中各组成成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形成什么类型,表示什么意义,句子有什么语用条件,等等。 二什么是语法体系?对语法体系的分歧应采取什么态度? 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语法结构成分的组合规则和关系所构成的整体在这

2、个意义上,一种语言只能有一种客观的语法体系。但在语法学界,由于众多语法研究者的认识不尽相同,所使用的析句方法和术语也就不同,对同一语法现象分析的结果和解释会出现分歧,从而形成不同的语法体系,这一含义的语法体系应该说成语法学体系。不同的语法学体系都是为了帮助大家认识和运用好各种语法结构的。它们往往大同小异,各有所长,因此,学习是要细心观察,拿它同语言实体相印证,采用符合客观事实的说法。不能因体系的分歧而否定学习语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语法学体系的分歧,是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通过对语法的深入研究才有可能逐步减少分歧。我们有必要分清语法体系的两个含义,知道通常说的语法体系往往是语法学

3、体系。 三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和稳固性。 语法的抽象性指语法不管词、短语和句子的具体意义,而只管其中的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语法规则。例如“牛、太阳、飞机、春天、经济、势力”这些词的词汇意义各部相同,而语法形式和意义有共同点,即指它们有常做主语、宾语、定语的功能,能单独受数量短语的修饰,都有事物意义。又如“蓝蓝的天、善良的愿望、奔跑的羊群、火车的速度、一本书”,这些短语的具体意义不同,但是语法不管这些,只注意每个短语都是有修饰关系的偏正结构,是定语性质不同的定中短语。 语法具有稳固性,这是说许多语法规则经历千百年而不变,旧的语法规则的变化和新的语法规则的产生都是比较缓慢的。例如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

4、手段主要是利用语序和虚词,从古到今都如此,主谓结构中主语和谓语是一前一后直接组合的,不用语法成分来连接,但是主语后头停顿处,有时可以出现语气词,这些结构特点也是古今一致的。又如在上古,名词可以做谓语,到了现代,名词一般不能直接做谓语了,这可以看出酒规则虽有变化,但变化很缓慢。 四,为什么说研究语法要注意民族特点。 不同民族的语言,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如果忽视民族语言的个性和特点,就不能深入认识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规律。例如对汉语,要研究“把”字句和“被”字句,不能只满足于说明哪是主语、哪是谓语、哪是状语等,还要指出它的结构特点,构成条件和所表示的语法意义,还要了解把家回被他打这些说法的语用条件,这

5、样才能研究好、掌握好汉语语法。五谈谈四级语法单位的关系 四级语法单位指的是语素、词、短语和句子。语素、词、短语是没有句调的备用单位,句子是有句调的运用单位。说话至少得说一句。一个语素可以单独成为一个单纯词,也可以同别的语素构成合成词。词是组成短语的备用单位,短语是组成更大的短语的备用单位。某些词和短语加上句调就可以成句,另一些词和短语不能加句调形成句子。 六,举例说明一般的句法成分是如何配对的。 一般句法成分有八个。每一个成分都是在同一层次上跟另一成分发生直接关系。因而配成一对,即: 主语-谓语(差距-很大) 动语-宾语(学好-本领) 定语-定语中心语(春节-前夕) 状语-状语中心语(明显-回

6、落) 补语中心语-补语(调查-出来) 七,分析出下列句子的句法成分。 1、 奥运奖牌长了中国人的志气。2、 浩瀚太空首次出现中国人的身影。3、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成就了中国的崛起。第五章语法习题答案-思考和练习二一、讲语法、分析句子的结构不使用词类名称行不行?是举出例句说明划分词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为了认识、分析、说明语句的语法结构,有必要对结构中的各种用法不同的词加以分类,把用法相同的许多词用一个概括的类别名称来称说。要不然,就要把用法相同的词一个个列举出来,这样就难于认识、说明结构的异同及其规律了。 词类是汉语里的客观存在,各类词有不同的语法特点,表现出不同的性质。这就为划分词类提供了可能

7、性。例如:“瞎子摸鱼”中“瞎子、鱼”可以受指示代词的修饰,而动词“摸”不行;“摸”可以受副词“不”的修饰,而名次不行。这样根据词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就可以把词分出不同的类来。 划分词类不但有可能性,而且有必要性。因为各种各样的句子多数是由词逐层组成的,不划分词类,就没有办法说明语句各种结构规律的差异和词的不同功能,就不便于说明句子应该怎样组织和不应该怎样组织,不利于说明句子的正误。如“球队获得了冠军,队员们都感到十分荣誉。”这个句子中“荣誉”是名词,这儿误用为形容词了,改为“光荣”才与动词“感到”搭配得拢。如果不划分词类,怎么说明用词是否符合规律呢(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是什么)? 汉语词类的划分标

8、准有三,主要标准是词的语法功能,次要标准是词的形态和词的概括意义。语法功能包括:(1)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对能够充当句子成分的实词,应该进一步看能够充当哪些句子成分。(2)词和词组合的能力。指同哪些词组合,用什么方式组合,组合后的语法关系。所谓词的形态,既指构形形态,例如动词、形容词会有不同的重叠方式,也指构词形态,例如加“子、头”等词缀组成名词。所谓词的概括意义,是指一类词的类别意义,例如名词表人、事物的名称。 二、将下面句子的词划分开,然后列一个实词简表,把其中的实词分别填在简表里。 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

9、|春天|吧! 你们|在|想要|攀登|科学|顶峰|之前,务必|把|科学|的|出初步|知识|研究|透彻,还|没有|充分|领会|前面|的|东西|时,就|决|不|要|动手|搞|以后|的|事情。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了。 名词 春分清明科学春天臂顶峰之前知识 前面东西时以后事情秋天后半夜月亮太阳天 动词 过去到来是让张开拥抱想要攀登研究领会要动手搞下去出剩下夜游睡着 形容词 热烈透彻充分乌蓝 区别词 初步 数词 一 量词 双个片 副词 刚刚即将务必还没有就决 代词这我们你们什么 三、给下列各词分别

10、归类。 热爱(动词)、可爱(形容词) 答案(名词)、答应(动词) 战争(名词)、作战(动词) 非常(副词)、平常(形容词) 青年(名词)、年轻(形容词) 坚决(形容词)、决心(名词) 四、“爱、恨、希望”等十动词,经常受程度副词修饰;“笔直、雪亮、红彤彤、绿油油”等是形容词,却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为什么说前者是动词,后者是形容词? 一般动词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但是“爱、恨、希望”等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有程度之别,所以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我们之所以判定这些是动词,是因为这些词都能做谓语中心,又能带宾语,如“爱祖国”、“恨敌人”等。 一般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但是“笔直、雪亮、红彤彤、绿油油

11、”等不受程度副词修饰,因为这些词本身含有程度深的意思。我们之所以判定它们为形容词,是因为它们都可以作定语和谓语,不能带宾语。例如:“笔直的大道”、“眼睛雪亮”等。 五、举例说明“我们”与“咱们”、“你”、“您”、“那”与“哪”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我们”可以是包括式(包括听话人一方),也可以是排除式(不包括听话人一方)。例如,“小李,你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在一起很愉快。”(包括式)“大哥,你在这儿再等一会儿,我们先走了。”(排除式) “咱们”只是包括式。例如说“小李,你乘114次车,我乘109次车,咱们南京见。” “你”和“您”都是第二人称代词。“你”是一般称呼,没有尊敬色彩;“您”是敬称,表示

12、尊敬。例如说“妈妈,您到哪儿去啊?”“昨天跟你说过,去上海。” “那(n)是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如“那时教室,这是寝室。”“哪(n)是疑问代词,表示疑问,如“哪是你的座位?”也可以用于虚指,如“哪天有空,我们去看球赛。”又可以用于任指,如“这几盆花,哪一盆都好。” 六、有人使用“他(她)们、怹(tn)”,这种用法规范吗? “他(她)们”的使用,愿意是想表示男女兼有。但是汉语“他们”并不表示性别,它可以表示男性,也可以兼表男女,因此没必要写成“他(她)们”。 “怹(tn)”是北京方言第三人称单数“他”的敬称,但是并未进入普通话。因此,这种说法从普通话来看并不规范。 七、误用量词有时是由于没注意方

13、言和普通话的量词跟名词的搭配规律或习惯的差异,试举出“羊、鱼、树、针、桥、车”等十个名词,在它前面填上“一”和专用量词。(如“一只(个)羊”,在括号里填上自己方言的专用量词。)(答案略) 八、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在工厂、农村、学校我见闻了许多英雄,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忘我地工作着。 原句中名词“见闻”被误用为动词,应当改为“看到”之类的动词。 小梅干活很卖力气,咱队的大人小孩没有一个不说她劳动不积极。 原句中“没有一个不说”即“大家都说”,后面再加上一个否定副词“不”来否定“积极”,意思就正好和愿意相反了。应去掉最后一个“不”字 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

14、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一倍。 数量的减少不能用倍数表示,只能用分数表示。“一倍”应改为“百分之五十”、“二分之一”或“一半”。 他家在村子的南边,面对着一幢小山。 量词“幢”常用于楼房,“山”应用“座”表示。 目前,日本约有二万台机器人,机器人多用于汽车装配、炼钢、搬运、喷漆等工种。 名词“机器人”前的量词“台”应改为“个”。 这个特别恶狠狠的抢劫犯,终于被刑警逮捕了。 形容词“恶狠狠”不能加程度副词,“特别”应该删掉。 9、 在当代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副+名”的组合,例如“副+一般名词”的“很学生、很男人”,“副+抽象名词”的“很青春、特现代”,“副+专有名词”的“很雷锋、很中国”。

15、你对这些语法现象是怎样看待的?请说明理由。十、西瓜摊上写着“5斤以上每斤1元,5斤以下每斤9角”。顾客秤了一个5斤的,只给4元5角,小贩硬要顾客给5元。为何出现纠纷?谁对?小贩写得不对。应该写“5斤以上每斤1元,不足5斤的每斤9角”。或者写“4斤以下每斤9角,超过4斤的每斤1元”。汉语“以上”和“以下”的“某某”是本数,这种格式是包含本数的。纠纷出在小贩对这两种格式不了解而造成歧义;买5斤的瓜可以给5元也可以给4.5元。思考和练习三一、划分汉语实词、虚词的依据是什么? 两者的不同主要是:实词意义比较实在,有词汇意义,能充当句法成分;虚词则相反,意义较虚,只有语法意义,不单独充当句法成分。 二、用“”号把下面一段话里的虚词标出来,然后列一个虚词表,把它们的大类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