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计)基于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本地传输工程设计规范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732177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设计)基于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本地传输工程设计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建筑工程设计)基于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本地传输工程设计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建筑工程设计)基于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本地传输工程设计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建筑工程设计)基于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本地传输工程设计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建筑工程设计)基于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本地传输工程设计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设计)基于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本地传输工程设计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设计)基于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本地传输工程设计规范(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 YD T 5XXX 200X 基于基于 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 MSTP 本地传输工程设计规范本地传输工程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sSpecifications ofof MSTPMSTP EngineeringEngineering DesignDesign forfor LocalLocal TransmissionTransmission ProjectProject 200X 发布200X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基于基于 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的多业务传送节点 MSTP 本地传

2、输工程设计规范本地传输工程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sSpecifications ofof MSTPMSTP EngineeringEngineering DesignDesign forfor Local Transmission Project YD T 5XXX XXXX 主管部门 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 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施行日期 200X 年 XX 月 XX 日 XXXXXX 出版社出版社 2 200X 北北 京京 技术规范 MSTP i 前 言 本规范是根据信息产业部 信部规函 2004 508 号 关于安排 通信工程建设标 准 修订和制定计划的通知 的

3、要求 依据近年来本地传输网络工程设计及建设过程 中的实际经验 并结合相关设计技术规范等技术文件 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 由北京市电信规划设计院负责编写了 基于 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 MSTP 本地传 输工程设计规范 本规范主要包括多业务传送节点 MSTP 功能模型及功能描述 网络结构及网络 组织 网络管理系统 时钟同步系统 设备选型 设备配置及安装 线缆选择与布线 要求 环境要求 传输系统性能指标等内容 为了提高规范质量 希望各有关单位在执行本标准的过程中 随时将发现的问题 和有关的意见 建议反映给编制单位或参编人员 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由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 修订 监督

4、执行 本规范主管部门为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 本规范具体条文解释单位为北京市电信规划设计院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 西路乙 19 号华通大厦 B 座 邮编 100044 主编单位 北京市电信规划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 杜伟 孙改霞 苏辉 王燕龙 技术规范 MSTP ii 目 次 1 总 则1 2 术语和符号1 3 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I 3 1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模型 I 3 2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描述 I 3 3接口要求 VI 4 辅助系统IX 4 1网络管理系统 IX 4 2同步系统 XII 4 3公务联络系统 XIII 5 网络组织XIII 5 1网络分层结构 XIII 5 2各层功能描述 XIV

5、 5 3组网要求 XIV 5 4网络保护与恢复 XV 6 局所设备安装XVII 6 1局所通信系统 XVII 6 2设备选型 XVII 技术规范 MSTP iii 6 3设备配置 XVIII 6 4设备布置 XVIII 6 5设备安装 XIX 6 6线缆选择与布线要求 XX 6 7电源系统 XXI 6 8局所装机条件 XXII 7 传输系统性能指标XXIV 7 1传输模型 XXIV 7 2SDH PDH 误码性能指标 XXV 7 3SDH PDH 抖动性能指标 XXVI 7 4以太网性能指标 XXXIV 7 5ATM 性能指标 XXXV 7 6RPR 性能指标 XXXVI 7 7可用性目标 X

6、XXVII 1 总总 则则 1 0 1 本规范适用于本地 MSTP 传输网络新建 扩建工程设计 其他 MSTP 传输网络工 程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1 0 2 工程设计必须贯彻国家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 合理利用资源 重视环 境保护 1 0 3 工程设计必须贯彻通信网 完整性 统一性 先进性 和 经济 高效 安全 的基本原则 必须执行我国现行相关网络技术体制 进网要求 技术标准规定 1 0 4 工程设计应合理利用已有网络设施和装备 1 0 5 工程设计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有关技术标准要求的商用化设备 未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入网许可证的设备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在性能价格比基本相当 的前

7、提下 应首选国内产品 1 0 6 工程设计应与网络发展规划相适应 以近期业务需求为主 兼顾远期业务发展 做好网络设计 1 0 7 当本规范与国家标准有矛盾时 应以国家标准为准 1 0 8 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范个别条款有困难时 设计中应充分说明理由 并提出 采取相应措施的报告 呈主管部门审批 1 术语和符号术语和符号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转移模式 CBR Constant Bit Rate 固定比特率 CoS Class of Service 业务分类 GFP Generic Framing Procedure 通用成帧规程 IP Internet

8、 Protocol 互连网协议 LAPS Link Access Procedure SDH 链路接入协议 SDH LCAS Link Capacity Adjustment Scheme 链路容量调整方 案 MAC Media Access Control 介质访问控制 MSP Multiplex Section Protection 复用段保护 MSTP Multi 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 多业务传送节点 ML PPP Multi link Point to Point Protocol 多径点对点协议 PPP Point to Point Protocol

9、点对点协议 PVC Permanent Virtual Connection 永久虚连接 QoS Quality of Service 服务质量 SD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同步数字体系 SNCP Sub Network Connection Protection 子网连接保护 2 STP Spanning Tree Protocol 生成树协议 TDM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时分复用 UBR Unspecified Bit Rate 未指定比特率 VBR Variable Bit Rate 可变比特率 VLAN Virt

10、ual Local Area Network 虚拟局域网 VPG Virtual Path Group 虚通道组 I 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 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模型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模型 基于 SDH 的多业务传送平台 MSTP 是指基于 SDH 平台 同时实现 TDM ATM 以太 网 IP 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并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平台 基于 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 点功能模型如图 3 1 所示 PDH 接口 ATM 接口 以太 网接 口 STM N接口 ATM层处理 HDLC LAPS GFP 二层 交换 二层 交换 RPR MAC层 处理 再生段 开销处 理 复用段 开

11、销处 理 VC 映 射 交 叉 连 接 复 用 段 开 销 处 理 再 生 段 开 销 处 理 STM N 接口 STM N 接口 图 3 1 基于 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基本功能模型 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描述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描述 SDHSDH 功能功能描述描述 基于 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应满足 SDH 节点的基本功能要求 应符合下述标准 1 YD T1022 1999 SDH 设备功能要求 2 YDN 099 1998 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 修订 3 YD T1192 2 2002 SDH 光发送 光接收模块技术要求 4 对于基于 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 其 SDH 帧结构 VC 映

12、射部分应满足 G 707 规范中对于级联 虚级联业务的要求 包括提供低阶通道 VC 12 VC 3 级别的虚级联或 连续级联功能和提供高阶通道 VC 4 级别的虚级联或连续级联功能 并提供级联条件下的 VC 通道的交叉处理能力 II 以太网业务透传功能以太网业务透传功能 以太网业务透传功能是指来自以太网接口的数据帧不经过二层交换 直接进行协议封 装和速率适配后映射到 SDH 的虚容器 VC 中 然后通过 SDH 节点进行点到点传送 这种功 能可以用来实现专线连接 保障了数据传送的安全性 基于 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在以太网透传上应具备以下功能 1 传输链路带宽可配置 2 应保证以太网业务的透

13、明性 包括以太网 MAC 帧 VLAN 标记等的透明传送 3 以太网数据帧的封装应采用 PPP 协议 或者 LAPS 协议 或者 GFP 协议 优先 采用 GFP 协议 4 数据帧采用 VC 通道的连续级联 虚级联映射来保证数据帧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 性 以太网二层交换功能以太网二层交换功能 基于 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支持二层交换功能 是指在一个或多个用户侧以太网物理 接口与一个或多个独立的系统侧的 VC 通道之间实现基于以太网链路层的数据帧交换 基于 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二层交换功能应满足如下要求 1 传输链路带宽可配置 2 应保证以太网业务的透明性 包括以太网 MAC 帧 VLAN

14、标记等的透明传送 3 以太网数据帧的封装应采用 PPP 协议 或者 LAPS 协议 或者 GFP 协议 优先 采用 GFP 协议 4 数据帧采用 VC 通道的连续级联 虚级联映射来保证数据帧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 性 5 应实现转发 过滤以太网数据帧的功能 该功能应符合 IEEE 802 1d 协议的规定 6 应能够识别 IEEE 802 1q 规定的数据帧 并根据 VLAN 信息转发 过滤数据帧 7 提供自学习和静态配置两种可选方式维护 MAC 地址表 8 实现维护用于决定转发 过滤数据帧的信息的功能 9 支持 IEEE 802 1d 生成树协议 STP IEEE 802 1w 快速生成树协议

15、RSTP 10 可以支持多链路聚合来实现灵活的高带宽和链路冗余 实现多链路聚合必须符 III 合 IEEE802 3 2000 Edition 43 子句 11 支持以太网端口流量控制 12 支持组播 13 支持基于用户的端口接入速率限制 对于超过接入速率限制的数据包在交换拥 塞时优先丢弃 14 支持业务分类 CoS 以太网接口映射到以太网接口映射到 SDHSDH 虚容器的要求虚容器的要求 对于基于 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 以太网接口映射到 SDH 虚容器应符合如表 3 1 所示 的要求 表 3 1 以太网映射到 SDH 虚容器对应关系 以太网接口SDH 映射单位 VC 12 Xc v VC

16、 3 VC 3 2c v 10 100Mbit s 自适应接口 VC 4 VC 4 4c v VC 4 8c v 1000Mbit s 接口 VC 4 Xc v 以太环网功能以太环网功能 基于 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的以太环网功能是指在 SDH 环路中分配指定的环路带宽用 来传送以太网业务 要求具有如下功能 1 以太网环路的传输链路带宽可配置 2 以太网环路带宽的统计复用功能 3 以太网环路中各节点端口带宽的动态分配 4 以太网环路的保护倒换功能 IV RPRRPR MACMAC 功能功能 RPR 环网用来增强 MSTP 设备以太网数据业务的传送功能 RPR MAC 的功能要求应完全符合 IEEE 802 17 协议的相关规定 其功能要求如下 1 等级分类和按业务等级转发的功能 2 计算和配置桥接的拓扑结构 支持 IEEE802 17 的拓扑发现协议 3 本地业务上环选择根据最短路径原则选择内环或外环作为输出环 4 数据帧的转发应符合 IEEE802 17 规则 5 RPR 环路保护功能支持 Steering 和 Wrapping 保护方式 6 提供客户 CUSTOM ID 标识 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