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计)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730064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23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设计)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建筑工程设计)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建筑工程设计)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建筑工程设计)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建筑工程设计)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设计)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设计)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鹤壁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海绵城市综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鹤壁市住建局海绵城市综合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鹤壁市新城区海绵城市建设水系生态治理项目部2017年7月7日目 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 5 -第一节 编制依据- 5 -第二节 编制原则- 6 -第二章 工程概况- 7 -第一节 项目分析- 7 -一、项目背景- 7 -二、项目概况- 7 -三、现状分析- 7 -四、海绵改造设计阐述- 7 -五、规划管控要求:- 8 -六、 工程范围及规模- 8 -第二节 控制目标- 8 -一、雨水分区的划分- 8 -二、低影响设施的计算- 9 -第三章 施工部署及平面布

2、置- 10 -第一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 10 -一、施工平面布置的构思- 10 -二、施工总平面布置- 10 -三、施工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11 -第二节 施工总体部署- 11 -一、施工区段划分- 11 -二、现场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12 -三、项目经理部人员职责- 13 -第四章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劳动力准备- 18 -一、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 18 -二、机械设备管理与质量保证- 18 -第二节 劳动力安排情况- 18 -一、劳动力的组织准备- 18 -二、劳动力的来源及安排- 19 -第五章 施工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 20 -第六章 主要施工方案及要点- 21 -第一节 施工准备

3、- 21 -第二节 测量控制- 21 -一、测量工作程序- 22 -二、控制系统的建立:- 22 -三、放线控制- 22 -四、放线方法及施工工艺流程图- 22 -第三节 地下管线及构筑物的保护措施- 25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 25 -二、施工阶段地下管线、临近建筑物及地面道路保护措施- 25 -第四节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26 -一、土方开挖及回填- 26 -二、管网及排水沟- 27 -三、生态草沟- 29 -四、生物滞留设施- 29 -五、 透水砖停车场- 29 -六、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施工- 31 -七、 钢筋混凝土施工- 34 -八、绿化施工- 37 -第六章 环保措施- 4

4、1 -第一节 施工环保标准- 41 -一、工地“七个到位”标准- 41 -二、工地“六个百分百”标准- 41 -三、施工“四清”、“四不见”- 41 -第二节 施工环保实施细则- 42 -第十章 质量保证体系- 43 -第一节 质量目标- 43 -第二节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43 -第三节 组织措施- 43 -第三节 技术措施- 44 -一、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44 -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44 -三、雨季施工保护工作:- 45 -第五节 施工质量管理机构- 46 -一、人员配备- 46 -二、管理机构- 47 -十一章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48 -第一节 安全目标- 4

5、8 -第二节 组织措施- 48 -第三节 技术措施- 48 -第十二章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50 -第一节 文明施工目标- 50 -第二节 组织措施- 50 -第三节 技术措施- 51 -第十三章 降低成本措施- 52 -附表: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54 -附表:主要劳动力配备表- 55 -附表:施工进度计划- 56 -第一章 编制说明第一节 编制依据1、配套工程图纸;2、鹤壁市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文件;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4、现行国家、地区及行业施工及验收规范和现行国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5、鹤壁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6、鹤壁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规划

6、设计导则7、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9、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10、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11、雨水综合利用(10SS705)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1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1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第二节 编制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

7、,遵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施工程序;2、实行施工统筹安排,合理布置,做好施工部署及各项施工生产工作;3、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有节奏、均衡和连续施工;4、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安全生产的原则下,推行标准化管理和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5、严格按照“六个百分百”进行施工,施工现场要保证“四清四不见”;6、做好施工设计,做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调配,做好冬雨季施工安排,力争均衡生产;7、贯彻“勤俭节约”的方针,合理布置好施工现场,组织安全文明施工;8、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9、积极利用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科学的指定施

8、工方案。第二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项目分析一、项目背景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是统筹解决城市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的“绿色途径”。二、项目概况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将此区域改造建设按照海绵城市标准实施。本项目位于鹤壁市淇滨区中北部,院区西邻玉兰巷,南邻淇滨大道,。总用地面积约为1.36公顷,绿化面积约为0.305公顷,绿化率22.38%。三、现状分析本小区绿化率为22.38,具备建设低影响设施的充足空间,西侧及东侧办公楼散水处建有雨水沟用于整

9、个小区的雨水排放。每栋楼的雨水采用外排水形式。四、海绵改造设计阐述1、设计绿地为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方式用于雨水的过滤和下渗。降雨时道路产生的径流汇入绿地中进行污染物过滤、入渗补充地下水,超过海绵系统设施消纳能力的雨水径流通过溢流口排入原有雨水沟。原有雨水沟增加盖板改造为暗沟用于雨水的排放。2、现状绿地内雨水通过植草浅沟收集汇入相应的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进行入渗,补充地下水。3、停车位采用透水铺装,有利于雨水下渗。道路采用不透水沥青路面。在区域内增加线性排水沟,雨水经线性排水沟收集排入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进行污染物过滤和下渗。4、本场地土主要有第四系粉土、粉质粘土及卵石组成。地下水静止水位在13.2

10、-14.5米之间。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土层孔隙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地面蒸发和人工抽采的影响而变化。土壤渗透系数为3.7*10-6m/s。五、规划管控要求:根据鹤壁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实施计划及鹤壁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标准,鹤壁交通局海绵城市改造工程的外排水量控制要求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对应的设计雨量为23mm/d,其中径流污染控制目标为:以生物滞留设施等进行自然净化的一般屋面、不透水硬化地面的初期径流厚度标准应分别不小于:一般屋面2mm,小区路面3.5mm;外排水量、径流污染地面控制设施有效容积的渗透排空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困难时不应超过48小时,外排水量、径流污染地下控制设施有效

11、容积的渗透排空时间不宜超过72小时,困难时不应超过120小时;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重现期和综合径流系数取值不应超过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 的相关规定。区域内排水设计为雨污分流制,雨水经过雨水沟、雨水管道收集,排入南侧淇滨大道市政雨水管网。区域超标径流排放充分利用区域内地面坡度,通过合理的竖向组织,流向小区南侧市政道路。6、 工程范围及规模改造透水铺装、沥青路面,进行土壤改良及铺装翻新、局部绿化补植、建设生物滞留带、植草沟、管网等低影响开发设施,本工程图纸、工程量清单范围内的全部内容。第二节 控制目标一、雨水分区的划分参照区域场地现状竖向并结合低影响设施将设计红线区域划分为9个雨水汇水分

12、区。汇水分区区域面积()汇水分区141.6汇水分区23804.3汇水分区31220汇水分区41098.5汇水分区5344.9汇水分区6558.6汇水分区71001.3汇水分区83352.1汇水分区92204二、低影响设施的计算1、各种下垫面的径流系数参数选择汇水下垫面种类雨水径流系数硬屋面、未铺石子的平屋面、沥青屋面0.85混凝土或沥青路面及广场0.85绿地0.15透水铺装地面0.252、 低影响设施序号名称作用区域11#下沉式绿地3#汇水分区22#下沉式绿地4#汇水分区33#下沉式绿地1#汇水分区44#下沉式绿地5#汇水分区55#下沉式绿地7#汇水分区6#下沉式绿地2#汇水分区7#下沉式绿地

13、6#汇水分区1#雨水花园9#汇水分区2#雨水花园8#汇水分区3、 本区域雨水计算采用鹤壁市暴雨强度公式,场地雨水重现期采用2年。4、 地块周边道路排水不在本次施工范围内。第三章 施工部署及平面布置第一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一、施工平面布置的构思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作用是用来正确处理全工地在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和永久结构之间的空间关系,按施工方案和施工总进度计划合理规划施工段、材料仓库、施工设备布置、临时建筑、临时用水用电管线敷设等,为使现场总平面布置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做到整齐美观、清洁畅通、施工文明,在施工总平面布置时应遵循如下几点原则:1、根据各施工段的不同施工内容和施工范围,将各施工平面布置反

14、映在整个工程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中。2、结合施工现场能利用的场地实际情况,尽量减少占用工程用地,避免临建设施的重复搭拆,保证办公、生活服务设施相对固定。3、生产加工车间及材料堆场布置要适合施工生产的需要,方便材料进场,尽量减少现场二次搬运。4、临时用水用电的管线敷设尽量采用埋地敷设方法,减少对交通的影响。5、总平面布置要充分考虑生产、生活设施和施工中的劳动保护、技术安全、防火要求,卫生要求及环保要求。二、施工总平面布置 1、临时设施根据现场情况,经协调,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动提供办公室作为临时施工生活区、办公区。2、施工用水1)开通临时施工用水设施;2)现场用水的保证措施: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动提供生产及生活用水水源,同时为了确保现场的施工用水,使施工生产顺利进行,项目部应组织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管理。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开源节流教育,阐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使员工对节约能源创造效益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现场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