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校工作总结

上传人:爺*** 文档编号:127723642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校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4—2015学校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4—2015学校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4—2015学校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4—2015学校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校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校工作总结(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42015学校工作总结同志们上午好:由我代表校领导班子做本次大会,感谢各年段、部门所提供的总结基础材料及所给予的建议。今天我总结的题目是季节交替,岁序更新,紧张而繁忙的一学期工作已经全面结束,盘点一年的工作,我们在以马校长为核心的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全体教职工团结一心、历难克艰,继续贯彻落实长春市教育局有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文件精神,围绕绿园区教育局2014年教育工作会议工作要点,以我校“十二五”规划为蓝本,丰富了办学理念,优化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真正走上了“挖内涵,提质量,创特色,树品牌”的发展道路,全力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探索科学的切实符合校情的有效教学课堂模式,

2、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深化我校内涵建设,现总结如下: 一、夯实基础,稳中提升,以内涵建设强化高效优质教学实力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进一步加强课程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深入了解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本学期重在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深化校本教研工作,夯实基础,聚焦课堂,坚定稳抓教学质量不动摇。经过本学期的不断探索,通过数据分析、查找比较,方法探索,策略实施等一系列举措,对于破解学校的发展瓶颈取得了一定进展,全体师生发扬“科学、协作、拼搏”的精神,群策群力,小学、六、七、八年级的质量测查均取得了好成绩。2014年中

3、考也取得优异的成绩,590分以上8人,580分以上63人。语文最高分118.5分,高分段66人;数学最高分120分,高分段85人;外语最高分119分,高分段 98人;物理最高分70分,满分人数50人;化学最高分50分,满分人数23人;政治最高分60分,满分人数295人;历史最高分60分,满分人数62人。自主招生中有22人得到了东北师大附中,吉林省实验中学,长春市11高中及市实验中学等学校的30分加分。在中考题型变化的情况下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均有满分同学,九年级成绩的取得源于初三领导团队的正确尖子生的策略指导,初三全体教师的踏实落实、全校各学科组年级教师所给予的支持和帮助。总结起来学

4、校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六方面的实践探索。(一)开展课题研究,以课题促科研,以科研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十二五”之初,学校确定了以“自主发展人文见长”为主题的人文教育特色,以教育科研为先导,通过构建学校各种活动载体来丰富特色校建设的内涵深度、渗透广度、影响力度,围绕特色,学校通过“构建一个规划(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实施一个工程(师生人文素养拓展工程)、落实两个策略(教学策略、德育策略)”等载体开展一系列校本研修活动,以教育科研促进特色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更好地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学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十二五”期间,全校申报国家级子课题1项、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5、1项、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子课题2项、吉林省教育学会规划课题3项、长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校内小课题31项,全员参与课题研究。为了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学校申报了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构建“自主发展、人文见长”的学校文化研究作为学校的主导课题。课题以“校园文化建设”、“有效教学模式建设”和“学校综合管理建设”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在“六型学校”(学习型学校、研究型教师、发展型学科、服务型团队、民主型机制、和谐型校园)的框架下,调动学校各个部门,结合具体工作开展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完善具有八十七中学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创新地开展学校常规活动,促进师生综合发展。学校还邀请专家

6、团队对学校文化进行整体构建设计,开展学校文化战略工程项目研究,进一步提升学校文化特色发展。并参与由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基金会主持的“十二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中国特色学校创建与发展研究的子课题特色学校创建与学校文化研究的研究工作。本学期小学部教育科研工作完成了国家级子课题提高中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教育研究和市级课题构建学校学科文化模式形成学校特色的实践研究的结题工作,获得106篇科研成果,123人次获奖。(二)开展校本研修,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成败。为此,学校加大了培训力度,启动了“教师人文素养拓展工程”,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校

7、本研修分三个层面(全员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两个板块(教师专业品质培训板块、专业技能培训板块),以师生人文素养拓展计划为载体,构建四个系列培训(阅读品享、观摩欣赏、课程开发和健康成长),旨在用传统的精华为其奠基,用人文的环境为其培植,用现代的技术为其武装,用科学的理念促其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学校校本课题的研究,2014年7月召开了校本课题及实践项目汇报会,并邀请专家评审团进行评审。在会上14个校本课题及12个实践项目的负责人汇报了课题或项目一年来的实施情况、取得的阶段成果或收获、存在的问题及困惑、下一阶段研究打算,汇报之后由专家对课题(项目)开展情况进行点评,并提出指导和建议。汇报会是一

8、次总结回顾一年来来课题实验的历程与经验、收获和感受的一次会议,也是对课题组研究成果的一次大检阅;同时又是促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次良好契机,让老师们进一步认识、了解课题研究,参与课题研究。2014年寒假,教科研办公室向全校教师推荐了谢云的幸福教师的五项修炼禅里的教育一书,开学后全校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读书交流汇报。读书系列活动的开展为构建书香校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及“2+2”有效教学的探索,开学初由教科研室曲艺老师做了“合作学习初探”的培训,由各年级代表教师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及班级管理情况进行了汇报交流,并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了系列研讨,使全体教师对小组合作

9、学习的基本步骤和管理方式达成了共识。此外组织全校学科教师参加了岗位练功竞赛测试,组织全校教师参加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研修,组织16名实验教师赴山东昌乐二中考察,组织教师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种培训、研讨课、竞赛及观摩交流活动,参加人数总计1000多人次。小学部十分重视教师培训及外出进修学习,本学期共外派教师培训学习数十人次。骨干教师参加了省市级等各类的培训学习,并上交18篇。(三)实施素质教育,实践自主学习,积极探索“2+2”有效价值观下的有效教学研究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实施人文教育的主阵地更应该在课堂,所以,我校一直针对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探索进行了研讨和交流,经过三年来的探索实践反复打磨,我校初步形成了

10、“2+2”有效教学的课堂价值观。围绕“2+2”有效教学的课堂价值观,我校以传统的 “四杯赛”课堂教学技能大赛为校本教研载体,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同课异构”的有效教学课例研究活动,到目前为止 “四杯赛”已经进行了八届,共有1666人次参赛,261人成功过关捧杯,总听课人数29460余人次。正是通过八届“四杯赛”的反复研磨,我们确立了学校的有效教学课堂价值观,并使不同梯队的教师成长和提升。2013年10月及2014年4月,学校先后派教学领导、学科组长和学科实验教师赴山东昌乐二中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参观昌乐二中的课堂教学,回到学校后,实验教师进行了汇报交流,并利用学校 “四杯赛”及研讨课的契机,多次讨

11、论研究,形成了以“新课导入-目标解读-小组合作-展示点评-师生总结-反馈检测”为流程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本学期,我校在六、七年级进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试点,推进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课堂形式的改变,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能力取得一定的成效。小学部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深入探索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举行了系列教学模式探究活动:教学模式方法系列培训、教学模式方法课例观察、教学模式方法教学实践、教学模式方法研讨交流、教学模式方法同课异构、为了引他山之石,小学部部分教师多次去朝阳区清华实验学校听课学习。活动激发了老师的学习欲望,提高

12、了课堂教学效率。(四)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建设, 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是学校特色建设的重头戏,本学期由长春市教育局牵头联系,学校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实践基地及东北师范大学的实践基地,参加长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与东北师范大学的合作课题的子课题“人文教育”下的校本课程研究的研究工作。围绕课题研究,学校从“自主发展,人文见长”的学校文化建设和有效教学价值观入手,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导向,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并在教学实践中科学有效地应用,从而形成人文教育校本课程。现我校音乐、美术、心理学科均编写了校本教材并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国家地方课程使用,取

13、得较好的效果。下一阶段学校计划进一步开发各科校本课程。(五)大学区教育活动全面开展,学区优秀资源有效利用在学区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八十七中本着领导勤沟通,实现理念共享;部门勤联系,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勤交流,实现方法共享;网络勤更新,实现平台共享的原则。利用学区教研QQ群和统一开展的教研活动,交流教育教学成果。本学期八十七中中小学部在学区内开展了课堂示范活动、景合学区教师技能大赛活动和校际间的送课、送课-重建课活动。小学部景合学区代表区参加了长春市大学区工作阶段展示活动,经过骨干教师汇报课的筛选,选出14位教师分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大学区展示活动,各成员校教师们的业务水平再一次得到了提高。中学部为探

14、索有效课题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四杯赛精品汇报课为契机,学区内中小学校领导和教师深入同科、互动交流。推动了教研活动在学校内的宣传和有效进行,为教师发展开拓了视野。(六)教学质量得提升,有赖于学科活动载体的强化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但课堂活动不应该是学习活动的全部,开展学科课外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本学期我们除了落实“2+2”课堂教学模式外,各学科组还立足课堂内外开展了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小学部英语组举行了“说出精彩,成就未来”表演比赛,中学部:语文组:六年级五月举行了古诗文背诵大赛、书法大赛,并在五月母亲节前夕开展母亲节讲座和感恩卡片制作活动。七年级以母亲节、父亲节为契机,以语文

15、组为核心,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以征文形式反馈回来。八年级语文组开展汉字听写大赛、诗文朗诵比赛、作文竞赛,九年级应试作文培优训练,针对初三学生面临中考,有针对性对初三学生开展应试作文的训练活动。数学组:六年级五月份举办了百题竞赛;七年级开展了培优社团活动。八年级学期中开展了数学基础知识大赛。九年级的应试培优训练,成绩提高效果显著。英语组:六年组举行百词竞赛、背诵大赛、书法大赛,学唱英文歌曲;七年组举办了书法大赛和阅读能力大赛;八年组组织了作业展,通过这些活动很好的拓展了学生英语的知识面。理化组:八年物理组举行了实验操作比赛,九年级进行了物理知识竞赛化学知识竞赛。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理、化的兴趣, 政史地生组:六年级政治备课组开展时事新闻手抄报评比活动。七年历史组组织学生举行了知识竞赛、八年级历史组组织学生观看大国崛起,生物组举行了环保小制作展览。九年组组织了培优活动。体育组:在全组通力合作下,体育组圆满的完成了本学期各项任务,六、七年级组织了跳绳比赛,七、八年级组织了武术操比赛,在运动队训练方面,本学期运动队训练艰苦,由于运动场翻修,体育馆改造田径队和篮球队没有场地训练,两位教练员做好合理安排,并四处寻找临近的场地始终坚持训练,训练成绩突出,为明年的田径运动会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