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名词解释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722996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名词解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材料:狭义的建筑材料即构成建筑物本身的材料,从地基基础、承重构件,直到地面、墙体、屋面等所用的材料。广义的建筑材料,除用于建筑物本身的各种材料之外,还包括卫生洁具、采暖及空调设备等器材,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暂设工程。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组成、结构、加工及材料性能和应用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标准:是指对重复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标准的种类繁多,从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角度来看主要是产品标准;工程建设标准)。产品标准:它是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对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工程建

2、设标准:它是对基本建设中各类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验收等需要协调统一的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宏观结构:是指用肉眼或放大镜能观察到的毫米级构造状况,包括组成的基本单元形状、结合形态、孔隙大小及数量。显微结构:是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构造状况。微观结构:指原子(离子或分子)排列结构。硅酸盐一词按严格的化学概念,是指由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所形成的盐类,它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构成地壳、岩石、土壤和许多矿物的主要成分。体积是指材料占有空间的大小。由于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状态,因而表现出不同的体积,相同组成的材料在不同物理状态下,会具有不同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包括:密实体积V 、表观体积V

3、、毛体积V。 和堆积体积V。 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V)的质量。体积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V。=开口+闭口+实体)的质量。表观密度:材料单位表观体积(V=实体+闭口)堆积密度:散粒状材料单位堆积体积(V。=开口+闭口+实体+间隙)的质量。反映散粒堆积的紧密程度及可能的堆放空间。材料密度排序: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 、高分子材料、纤维复合材料、木材、泡沫材料。亲水性:材料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大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材料表面吸附水分,即被水润湿,表现出亲水性,这种材料称为亲水材料。憎水性:材料分子与水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小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材料表面不吸附水分,即不被

4、水润湿,表现出憎水性,这种材料称为憎水材料。孔隙率:是指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反映材料的致密程度。密实度:表示材料体积中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孔隙率与密实度的关系:D+P=1空隙率:指在某堆积体积中,散粒材料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填充率:指在某堆积体积中,被散粒材料的颗粒所填充的程度。工程结构设计以承受最大荷载(强度),而有最小的变形(刚度)材料的力学性质指材料在荷载(外力)作用下的强度与刚度(变形)。平衡含水率:在一定的温度与湿度环境中,当材料向空气中释放水分和吸收水分的速度相同时的含水率。含水率:自然状态下,材料所含水分质量占其干质量的百分率。标准含水

5、率:含水率为15%为木材的标准含水率。吸水性:材料吸收水分的能力,用吸水率表示。质量吸水率:材料饱和状态所吸收水分质量占干质量百分率。体积吸水率:材料饱和状态所吸收水分体积占干体积百分率。耐水性:材料在水作用下,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水饱和度:材料吸水饱和程度。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抗冻性:浸水饱和的材料在冻、融循环作用下,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线膨胀系数:材料由于温度上升或下降1摄氏度时所引起的线长度与他在0摄氏度时的线长度之比。热容:指材料受热时蓄存热量或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质:主要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的性质和抵抗破坏的能力。强度:材料抵抗在应力作用下破坏

6、的性能。比强度:材料的强度值与体积密度之比。导热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厚度为一米的材料,当其对表面的温差为1k时,其单位面积单位时间所通过的热量。软化系数:指材料在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性质称为弹性。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材料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的性质称为塑性。这种变形称为塑性变形。弹性模量: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冲击韧性:是材料抵抗冲击作用的能力。硬度:是指材料抵抗较硬物体压入所产生的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耐磨性:是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

7、性能。磨耗:是材料抵抗磨损和冲击同时作用的性能。耐久性:是材料长期使用过程中抵抗其自身及环境因素的长期破坏作用保持其原有性能而不变质、不破坏的能力,即材料保持工作性能直到极限状态的性质。岩石:是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按一定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石材:是天然岩石不经机械加工或经机械加工而得到的材料的总称。岩石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态及组合方式的特征。岩石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的排列方式和充填方式。砌体材料:在建筑中起承重、维护或分隔作用,常用的有砖、砌块、石材和砂浆等。岩石抗压强度:是指50mmx50mmx50mm立方体试件,在水饱和状态下测得的抗

8、压强度极限值。烧结普通砖:经粘土、页岩、煤矸石、粉煤灰为主要原材料经焙烧而成的实心砖。烧结砖的抗风化性能:指烧结普通砖在长期受到风、雨、冻融等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砖的石灰爆裂:砖坯中夹杂有石灰块,砖吸水后,由于石灰熟化、膨胀而产生的爆裂现象。泛霜:转内过量的可溶性盐受潮吸水溶解后,随水分蒸发并在砖表面结晶析出的现象。胶凝材料:凡是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而能将散粒状或块状材料粘结成整体的材料。石膏:是以硫酸钙为主要化学组成的气硬性材料。石灰的熟化:生石灰加水与之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过程。建筑石膏的凝结与硬化:建筑石膏与水拌合后,最初是具有可塑性的浆体,这时水与石膏发生水化反应。随后浆体逐渐变稠失

9、去可塑性,但尚无强度,此过程称为凝结。以后浆体逐渐变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体,次过程称为硬化。陈伏:减轻或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石灰膏应在储灰坑中存放两周以上。石灰的碳化作用: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晶体,并释放出水分。水玻璃:又称泡花碱,是由碱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硅结合而成的可溶性碱金属硅酸盐材料。菱苦土:是用菱镁矿在750850摄氏度温度下煅烧后,经磨细而成。水泥:指加水拌和成塑形浆后,能胶结砂、石等适当材料并能在空气和水中硬化,并以水化活性矿物为主要成分,即能在水中凝结,又能在空气中凝结的胶凝材料。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

10、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也称为波特兰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水泥凝结:水泥加水拌和后形成可塑性的浆体,经过一定的时间,水泥浆逐渐变稠失去可塑性,这一过程称为凝结。水泥硬化:具有可塑性的水泥浆体随着时间的增长,强度逐渐提高,直至形成坚硬的水泥石的过程,称为水泥的硬化。水灰比:水与水泥的质量比,称为水灰比。水泥的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凝结时间:水泥加水拌和起至水泥浆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初凝时间:自水泥加水拌合算起到水泥浆刚刚失去可塑性的时间。终凝时间:自水泥加水拌合算起到水泥浆

11、完全失去可塑性的时间。水泥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的水化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水泥石腐蚀:水泥石在腐蚀性液体或气体的作用下结构会受到破坏,甚至完全破坏,这种现象称为水泥石的腐蚀。水泥石的软水腐蚀: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在遇到流动的软水时,不断地溶入水中,引起部分其他水化产物分解,使水泥石结构受到破坏,强度下降。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是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混合材料及石膏共同磨细而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混合材料:掺入到水泥或混凝土中的人工或天然矿物材料。活性混合材料:常温下能与氢氧化钙和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水硬性水化产物,并能逐渐凝结硬化产生强度的混合材料称为活性混合材料。非活性混合

12、材料:常温下不能与氢氧化钙和水发生水化反应或反应甚微,也不能产生凝结硬化的混合材料称为非活性混合材料。高铝水泥:以铝矾土和石灰石为原料,经高温煅烧得到的以铝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熟料,再经磨细而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矿渣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火山灰质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粉煤灰、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砼:是以胶凝材料和骨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和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砼的碳化:空气中的二氧化

13、碳气体渗透到砼内,与砼中氢氧化钙起化学反应后生成碳酸钙和水,使砼碱度降低的过程。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的总体的粗细程度。砂的颗粒级配:是指粒径大小不同的砂相互搭配的情况。砼的保水性:砼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保持一定的水分不至于产生严重泌水的性能。砼的坍落度:砼拌合物按规定方法装入坍落度筒内,然后把筒垂直提起,由于拌合物自重作用会产生坍落现象,坍落得高度称为坍落度。砼的和易性:和易性也称工作性,是指砼拌合物是否易于施工操作和获得均匀密实砼的性能。细骨料:粒径为0.165.0mm的骨料称为细骨料。骨料的坚固性:坚固性反应骨料在气候、外力或其他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碎的能力。通常

14、用硫酸盐浸泡法来检验颗粒抵抗膨胀应力的能力。粗骨料:粒径大于5mm的骨料称为粗骨料。最大粒径:粗骨料公称颗粒的上限称为该颗粒的最大粒径。砼的化学收缩:砼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物的体积小于反应前反应物的体积,致使砼产生收缩,这种收缩称为化学收缩。干湿变形:由于砼周围环境湿度的变化而引起的砼的变形称为干湿变形。温度变形:砼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热胀冷缩变形,称为温度变形。变形模量:砼应力应变曲线上任一点的应力与其应变,叫做砼在该应力下的变形模量。弹性模量:采用150mmX150mmX150mm的棱柱体为标准试件取测定点的应力为该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的40%,经三次以上反复加荷与卸荷后测得的变形模量位移

15、,即为该砼的弹性模量。砼的流动性:指砼拌合物在本身自重或外力作用下产生流动,能均匀密实的填满模型的性能。砼的粘聚性:指砼拌合物各组成材料之间具有一定的粘聚力,使骨料在水泥浆中均匀分布,在运输和浇灌过程中不至于出现分层、离析的性能。砂率:是指砼中砂的用量占砂、石总用量的百分数。间断级配:是指石子级配中人为剔去中间的某些粒级,速成颗粒级配的间断。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天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百分之九十五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以f(cu,k)表示。砼强度等级:是指按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的若干等级。强度保证率:是指砼强度总体中,大于和等于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的概率。外加剂:在砼拌合过程中掺入量不大的,能改善砼拌合物或硬化后砼性能的材料,统称为外加剂。普通砼的耐久性:砼结构物除要求具有设计的强度,以保证构筑物能安全承受荷载外,还应具有在所处的自然环境及使用条件下保持其使用性能的性质,此即耐久性。碱骨料反应:水泥中的碱与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发生反应,在骨料表面生成复杂的碱硅酸凝胶,凝胶吸水膨胀从而导致砼产生膨胀开裂而破坏,水泥与骨料的这种反应称为碱骨料反应。砼配合比:是指砼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减水剂:是指掺入砼拌合物中后,在保持砼拌合物流动性一定的情况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