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驿路梨花》课堂学案(内含2课时)

上传人:副** 文档编号:127722757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驿路梨花》课堂学案(内含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驿路梨花》课堂学案(内含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驿路梨花》课堂学案(内含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驿路梨花》课堂学案(内含2课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驿路梨花学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略读方法,在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基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争取提高阅读速度,以提升阅读素养。2.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分析、理解文章构思的特点及表达效果。3.细读课文,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理解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结合“雷锋精神”产生的背景及现实意义,理解文章所表现的“雷锋精神”的传统性、群众性、传承性。【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重点、难点】第一课时:重点:进一步学习略读的方法,粗知故事梗概。难点:把握文章的记叙顺序,理解文章构思的特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把握基础。1解题。文章的题目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白发将军

2、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题目中的驿路又叫“ ”,古时 用的道路,沿途 驿站。这里指 道路。3介绍作者即及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彭荆风, 人,他靠自学成为作家。解放前只读到初中二年级就因家贫失学,当过报社校对、记者、编辑。还办过文学团体“牧野文艺社”。1949年6月在南昌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军进入云南。在西南边疆生活近40年,一直致力于书写边疆军民的斗争和建设生活。长篇报告文学 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他热爱乡土,热爱出生地鄱阳,热爱小时候待过的赣州、铅山、上饶。多次回乡访亲探友,给当地业余作者讲话或

3、辅导,认真负责生动。写作背景:驿路梨花驿路梨花写于1977年,当时党中央重新提出学习雷锋精神,作者想创作出感动人心的故事,号召大家向雷锋同志学习;同时也有感于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因此有了这个动人故事。虽然写作过程只有不到4个小时,可是作品却是经过了作者几十年的生活积累和孕育。4略读课文,学习字词。 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 竹篾( ):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修葺( ): 。葺, 。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 菌子( ): 。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4、露宿( ): 。需要注意的是露宿的宿是多音字,它还有另外两个读音,分别是 , ,二整体感知。1略读文章,粗知文章大意,按顺序找出文中人物,完成表格。人物与小茅屋的故事时间2小结明确。文章以我和老余一晚一早的所见所闻为时间顺序行文,这是 。我们用以上两种顺序分别复述文章。两种顺序哪一种好,为什么?3找出悬念和误会,品析其作用。 悬念: 。 误会: 。作用:4解开悬念,小结明确。解放军战士为什么盖小茅屋呢?那为什么在山里盖一座小茅屋是方便过路人呢?那到底这座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呢?第二课时【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细读课文,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其作用。 2把握文章主题,学习并传承雷锋精

5、神。难点:理解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略读课文,圈画出文中写“梨花”的句子。看看“梨花”在文中出现几次?所指有何不同?出现 次。分别是:(圈点勾画)所指有何不同:2品析“梨花”在文中的作用。1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处处”体现在哪呢? 。3明确标题妙处。“驿路梨花 。4拓展延伸。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13年3月6日,习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的审议时,强 调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信

6、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和进取的锐气。接下来我们一起简单了解一下用来命名这种精神的雷锋同志。雷锋同志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14岁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20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1岁时雷锋作为全团候选人,被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大代表。22岁时,雷锋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在大会上发言。同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二、细读品析。1仔细读文,找出雷锋精神的具体体现及其具体含义。(圈点勾画)2、谈谈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三、总结。驿路梨花学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

7、习略读方法,在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基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争取提高阅读速度,以提升阅读素养。2.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分析、理解文章构思的特点及表达效果。3.细读课文,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理解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结合“雷锋精神”产生的背景及现实意义,理解文章所表现的“雷锋精神”的传统性、群众性、传承性。【教学时数】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细读课文,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其作用。 2把握文章主题,学习并传承雷锋精神。难点:理解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略读课文,圈画出文中写“梨花”的句子。看看“梨花”在文中出现几次?

8、所指有何不同?出现 次。分别是:(圈点勾画)所指有何不同:2品析“梨花”在文中的作用。1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处处”体现在哪呢? 。3明确标题妙处。“驿路梨花 。4拓展延伸。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13年3月6日,习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的审议时,强 调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和进取的锐气。接下来我们一起简单了解一下用来命名这种精神的雷锋同志。雷锋同志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14岁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20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1岁时雷锋作为全团候选人,被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大代表。22岁时,雷锋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在大会上发言。同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二、细读品析。1仔细读文,找出雷锋精神的具体体现及其具体含义。(圈点勾画)2、谈谈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三、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