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学年第一学期个人工作总结

上传人:爺*** 文档编号:127722622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学年第一学期个人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06学年第一学期个人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06学年第一学期个人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06学年第一学期个人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06学年第一学期个人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学年第一学期个人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学年第一学期个人工作总结(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06学年第一学期个人工作总结文 章来源 天 添资源网 w wW.tT z yw.Co m记得在博客上看过一个部落名人这样教小孩:“孩子,你要学会把痛苦当饭吃。”感触挺深的。这个学期,凭着叶校长给我提出的向魏书生学习这样一个精神支柱,我努力坚守在教导处行政助理、班主任、语文科组长及语文老师等多个岗位,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每件工作当成事业来做,把每种痛苦当成饭来吃。终于,吃饱了,艰难也就熬过去了。一向不甘心沦落为工作奴,我确定只有积极的投奔工作的人生,才会比被工作奴役活的更有趣。我终于真正的体会到如89中那位倍受老师们尊崇的彭校所说的“那些做出成绩的老师,他们最突出的特点是干工作的那种有滋有

2、味的幸福感,那种在日复一日平常、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断能发现新奇、新鲜、新意的无限乐趣,那种看到自己的教育智慧在学生身上得以验证的满足感、成就感。”,这种感觉,让人自在舒畅。尽管很多工作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要求,不过,回首一切俱往已,总结一下,好使下一阶段的工作得以更优化。 一、语文教学。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

3、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

4、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记得在博客上看过一个部落名人这样教小孩:“孩子,你要学会把痛苦当饭吃。”感触挺深的。这个学期,凭着叶校长给我提出的向魏书生学习这样一个精神支柱,我努力坚守在教导处行政助理、班主任、语文科组长及语文老师等多个岗位,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每件工作当成事业来做,把每种痛苦当成饭来吃。终于,吃饱了,艰难也就熬过去了。一

5、向不甘心沦落为工作奴,我确定只有积极的投奔工作的人生,才会比被工作奴役活的更有趣。我终于真正的体会到如89中那位倍受老师们尊崇的彭校所说的“那些做出成绩的老师,他们最突出的特点是干工作的那种有滋有味的幸福感,那种在日复一日平常、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断能发现新奇、新鲜、新意的无限乐趣,那种看到自己的教育智慧在学生身上得以验证的满足感、成就感。”,这种感觉,让人自在舒畅。尽管很多工作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要求,不过,回首一切俱往已,总结一下,好使下一阶段的工作得以更优化。 一、语文教学。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

6、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

7、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

8、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水浒传等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精精彩彩小练笔、“世

9、界文化遗产手抄报”评比、童话故事大汇编、10月份见闻式日记集、班级读书笔记汇编、充分利用天河部落网络资源,使学生一展个人才华。此外,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二、班主任工作。 小学班主任面对6、7岁11、12岁的儿童,工作的繁重是可想而知的。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并把自己从繁重中尽量解脱出来,过去我们的思维定势作用总是停留在被动地位。其实,就象我在博客上记录的教者之道:“只要把爱和信任放在学生身上,学生便会走到老师身旁,一起成长!” (一)、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

10、”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 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这些工作我一般利用家访与平时教学上与学生的接触有所收获。 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我本身很注重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素养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我的学生对我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

11、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实践证明,我的教育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几乎找不到一个稍有组织能力的孩子。由于我还要肩负学校其他岗位的工作,任务繁重,所以我第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培养几个左右手。其实,一个班集体,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

12、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经过一个学期的重点培养,我班的陈奇雯、周子坚、黄晓琪、张杏平、赵云、王哲、李诚、姚晓琳等等十几位基本可以独当一面的小干部,他们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强烈的责任心。 (三)、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

13、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等诸多方面。并且这学期我还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校工作要求,督促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行为的训练要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

14、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虽然,我们班依旧出现小调皮现象,蓝旗拿的也不少。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孩子们在班集体荣誉大于一切的认识上,已经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结的班风,我充分利用天河部落的优势,每周定时把学生的表现连同照片上传博客,使孩子们知道,遵守纪律才能参加合照。而由于学生具备健康的集体荣誉感,他们对老师的任何激励性办法都支持,所以连潘老师和黄老师都说:“四年级的孩子,懂事。” (四)、拟定集体与个人的远、近期目标。 有目标才有动力。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拟定全班与小组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远、近期目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

15、我们全班和小组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然后,要引导每一个学生拟定切实的个人远、近期目标,将集体的动力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帮助和鼓励每一个人进步,使每个人都在明显而又易于承受的压力下自觉要求自己。 目标的制定不是目的,如何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目的。因此,鉴于小学生年龄与心理特征,有两点需注意:一是近期目标较之远期目标更有激励作用;二是目标的制定必须切实,要让孩子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不能好高骛远,以免丧失孩子信心。这种做法,最大的收获就是使我们在学期末终于看到了梁梓杰(后进、学习动力不足)、程旭声(学习困难)、黄信健(书

16、写马虎)和林斯昊(学习态度懒散)、余燕彤(缺乏家长督促、后进)等几位学期初表现很令人忧心的孩子,得到了很大改进。再也看不到他们缺交作业了,即使成绩进步并不大,但是从他们认真的对待学习的态度中,不难发现,给孩子一个目标,对他们是多么大的鼓励。 (五)、激发学生竞争意识。 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必须强调,这是“互助”、“友好”的竞争而不是“敌视”和“保守”的竞争,其目的是为了取得共同的、更大的进步。 1、激发与外班学生的竞争意识: 从集体活动的表现、班级荣誉的争取、留给老师的印象以及个人获将情况等等多个方面激发全班由整体到个人的与外班的竞争意识。这也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当听到专任老师夸奖我班时,我会立即全体表扬。难怪连六年级的哥哥姐姐们都说:“四年级,真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