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_5549

上传人:ya****8 文档编号:127720853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4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_5549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5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_5549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5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_554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_554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课题课题 1 1 质量守恒定律 两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两课时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 小测验 用符号表达出下列化学反应 由两名学生板演 为讲课作准备 1 碳在氧气中燃烧 2 磷在氧气中燃烧 3 电解水 4 过氧化氢分解 5 加热高锰酸钾 2 口答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用分子 原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学生回答 1 1 C O2CO2 2 P O2P2O5 3 H2OH2 O2 4 H2O2H2O O2 5 KMnO4K2MnO4 MnO2 O2 2 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 因为在化学反应前后存在三个不变 即 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原

2、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所以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思考 刚才同学们上黑板表示的 5 个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回答 遵守 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 不遵守 因为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 不遵守 因为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 不遵守 因为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 不遵守 因为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 设问 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 既能表示反应物 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又能反映质量守恒 定律的特点呢 回答 有 追问 这种式子叫什么 2 回答 化学方程式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过原子和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 分子可以用化学式来表示 今天我们又知道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那么

3、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它又具有哪些意义 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知识 板书 二 化学方程式 设问 什么叫化学方程式 请大家阅读课本 P92 寻找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学生阅读 回答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叫做化学方程式 总结 化学方程式指的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 程式可表示为 C O2CO2 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可表示为 4P 5O22P2O5 板书 1 定义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叫做化学方程式 回答 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具有哪些优点呢 学生思考 讨论 回答 1 表示出了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 2 表示出了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条件 3

4、表示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很明显地看到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总结 化学方程式具有如此多的优点 它把 质 和 量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既表示出 了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 又表示出了各反应物和生成物量上的关系 以后我们再表示一个化 学反应时就要用它的化学方程式 设问 化学方程式具有哪些意义呢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P92进行总结 以木炭燃烧为例 学生阅读 回答 化学方程式具有两点意义 1 表示出了反应物 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如 C O2CO2反应物为 C 和 O2 生成物为 CO2 反应条件为 点燃 2 表示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如 C O2 CO2 12 16 2 12 16 2 12 32

5、 44 即每 12 份质量的碳与 32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生成 44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总结 由刚才同学们的阅读和回答可知化学方程式具有两点意义 1 表示出了反应物 生 成物和反应条件 2 表示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板书 2 意义 1 表示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3 2 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思考 对于 4P 5O22P2O5这个反应 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如何表示 学生思考 答案 计算过程如下 4P 5O2 2P2O5 31 4 16 2 5 31 2 16 5 2 124 160 284 31 40 71 讲解 计算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时 应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

6、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各 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这样的计算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而且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化 简后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如 124 160 284 31 40 71 总结 可见化学方程式与元素符号 化学式一样 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工具 具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 根据这节课所学知识 我们来看下面的讨论题 投影 展示讨论 讨论 从物质种类 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你哪些 信息 1 粗铜丝表面的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CuO H2Cu H2O 2 金属镁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和铜 Mg cuOMgO cu 学生讨论 回答 尽量鼓励学生多回答一些信息 只

7、要从这两个化学方程式能得到的都对 第 1 个反应 1 铜丝表面的氧化铜可以用氢气除去 2 这个反应需在加热的条件下方能进行 3 根据前面知识 通入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4 每 80 份质量的 CuO 与 2 份质量的 H2反应可生成 64 份质量的 Cu 与 18 份质量的水 5 利用这个反应可制取铜 第 2 个反应 1 Mg 与 CuO 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生成 MgO 和 Cu 2 每 24 份质量的 Mg 与 80 份质量的 CuO 反应可生成 40 份质量的 MgO 和 54 份质量的 Cu 3 用 Mg 可以制取 Cu 4 4 Mg H2都能与 CuO 反应得到金属 Cu 5 利用

8、 CuO 来制取 Cu 时 可以选择 Mg 也可以选择 H2 总结 可见化学方程式能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 我们可以利用它所提供的这些信 息选择适当的物质和条件来制取我们所需要的物质 思考 试着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2 电解水 3 铝在氧气中燃烧 4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5 氢气燃烧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利用 它既可以知道反应物 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又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使人 一目了然 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提供给我们的信息 选择适当的物质与条件进行反 应 生成我们所需要的物质 布置

9、作业 下课前的思考题 板书设计 二 化学方程式二 化学方程式 1 定义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 意义 1 表示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2 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考题回顾 1 下列说法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C 100 g 干冰汽化后变成 100 g 二氧化碳气体 D 镁在空气中燃烧 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镁的质量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 A2 3B X 中 X 的化学式 是 A AB B A2B3 C A2B D AB3 3 著名的发明家诺贝尔经过长期的研究与试验 终于发明了安全炸药 三硝酸甘油酯 三硝酸甘油酯的化学

10、式为 C3H5N3O9 这种炸药发生爆炸的反应方 程式为 4C3H5N3O912CO2 10H2O 6X O2 1 X 的化学式是 5 2 推断 X 化学式的依据是 答案 1 C 2 B 3 1 N2 2 质量守恒定律 备课资料 1 巧用 质量守恒定律 解题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一切化学反应都必须遵守的一条定律 从宏观看 在化学反应前 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从微观看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初中阶段 该定律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例 已知化学反应 A2 3B2 2C 则 C 的化学式为 用 A B 表示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前后 A B

11、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反应前 A 原子总 数为 2 B 原子总数为 6 故 C 的化学式为 AB3 2 确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 在 2A 3B C 4D 反应中 已知 34gA 与 20gB 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 12gC 若 A 的相对分 子质量为 136 则 D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求出生成物 D 的质量 再通过化学方程式中 A 与 D 的质量比与 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求解 设 D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x 则 2A 3B C 4D 2 136 4x 34 g 34 g 20 g 12 g x 84 答 D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4 3 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

12、量 例 已知反应 3A 2B 2C D 若 A B 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 3 4 生成 C 和 D 的质量之和为 140 g 则该反应消耗 B 的质量为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有 m A m B m C m D 则参加反应的 A 和 B 的质量之和为 140g 所以消耗 B 的质量为 140g 80g 4 确定物质的组成 例 将 1 8g 某可燃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生成 4 4g 二氧化碳和 3 6 g 水 据此推断该可 燃物一定是由哪些元素组成 6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生成 CO2中的

13、碳元素 水中的氢元素一定是来自该可燃物 通过 4 4 gCO2与 3 6g H2O 可算出碳元素与氢元素质量总和 若质量总和等于 1 8 g 原可燃物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若质量总和小于 1 8 g 二者相差的质量一定是原可燃物中的氧元素的质量 则原可燃物一定 是由碳 氢 氧三种元素组成 解 4 4 gCO2中含碳元素质量为 4 4 g 100 1 4 g 100 1 2 g 3 6 g H2O 中含氢元素质量为 3 6g 100 3 6g 100 0 4g 碳 氢两种元素质量总和为 1 2g 0 4g 1 6g 因为 1 6g 小于原可燃物 1 8g 所以原可燃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答 该可燃

14、物一定是由碳 氢 氧三种元素组成 2 注意事项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化学反应 即质量守恒定律是对化学反应而言的 一个 变化若不是化学变化 就无法说明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如 10g 水变成 10g 水蒸气 这是一 个物理变化 因为无新物质生成 故谈不上反应物与生成物 自然也就不能说遵循质量守恒定 律 即无法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质量守恒定律的 守恒 是指质量守恒 而不是体积 反应物的分子个数守恒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各物质的任意质量之和 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 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3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定律 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应用其解决问题时 应该注 意掌握关键 弄

15、清 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 与 给出或加入的物质 的区别与联系 抓住 原子守恒 元素守恒和质量守恒 这个核心 由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可表示为 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 因此 对于这个过程 可总结为五个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 一个可能改变 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 宏观 五个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种类不变 微观 原子的数目不变 7 原子的质量不变 宏观 物质种类改变 两个 定改变 微观 构成原物质的粒子 定改变 变为构成生成物的粒子 一个可能改变 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年级 初三 学科 化学 版本 期数 内容标题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二课时 分类索引号 G 623 2 分类索引描述 教学法 主题词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二课时 栏目名称 教案精选 供稿老师 审稿老师 录入 一校 二校 审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