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行业)泰国国际机床和金属加工机械展览会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717346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行业)泰国国际机床和金属加工机械展览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机械制造行业)泰国国际机床和金属加工机械展览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机械制造行业)泰国国际机床和金属加工机械展览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机械制造行业)泰国国际机床和金属加工机械展览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机械制造行业)泰国国际机床和金属加工机械展览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行业)泰国国际机床和金属加工机械展览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行业)泰国国际机床和金属加工机械展览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泰国国际机床和金属加工机械展览会展览名称:泰国国际机床和金属加工机械展览会(Metalex)举办时间:2009年11月举办地点:曼谷国际贸易展览中心(BITEC)主办单位:励展博览有限公司展览性质:专业性国际贸易展览会举办周期:每年一届参展目的: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巩固并拓展双边贸易渠道,扩大出口展出内容:数控折弯机、数控钻铣床、车床、锯床、数控焊接机床、数控检测仪、机床配件等历史数据:(1)展出日期:2007年11月1518日(2)展出内容:机床、金属加工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工具、质量控制设备、辅件、制造业软件、焊接设备等(3)展出面积:4.6万平方米(4)参展公司:2600家,来自泰

2、国、中国、德国、日本等50个国家和地区(5)观众情况:专业观众5.8万人次中国贸促会参展记录:年份参展面积(平方米)参展公司数量成交额(万美元)观众数量20021356584万2003270226585.29万200418011133.96.47万200518063005万2006186153385万2007300203565.8万2008正在组织参展中国贸促会上届参展情况(2007年):(1)展出内容:数控折弯机、数控钻铣床、车床、锯床、数控焊接机床、数控检测仪、机床配件等(2)展出面积:300平方米(3)参展公司: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江苏、湖南、湖北、深圳等8个省市及地区的20家外

3、贸、工贸公司和生产企业参展(4)接待观众:新老客户548家(5)贸易成交:贸易合同及意向协议金额356万美元泰国一、概况国名:泰王国(The Kingdom of Thailand)。面积:51.3万平方公里。人口:6283万(2006年12月)。全国有30多个民族。泰族为主要民族,占人口总数的40%,老挝族占35%,马来族占3.5%,高棉族占2%,此外还有苗、瑶、桂、汶、克伦、掸等山地民族。语言:泰语。宗教:佛教为国教,90%以上的居民信奉佛教,马来族信奉伊斯兰教,还有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和印度教。货币:铢(Baht),1美元=33.755铢(2008年7月3日)。首都:曼谷(Ba

4、ngkok),人口584万。 地理:泰国位于亚洲大陆的南部、中南半岛的中部,东与柬埔寨毗连,东北与老挝交界,西北与缅甸为邻,半岛南端与马来西亚接壤。气候:泰国全年气温较高,雨量充沛,全年雨季、凉季、热季分明,最高温度在3338之间。二、经济(一)概况泰国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锡、钾、钨、铅、锌、重晶石、石膏、天然气和褐煤等。可耕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0%,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森林面积144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8%。目前可利用的木材资源主要有橡胶木和桉木。农业是泰国传统的经济部门,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70%。主要农产品有稻谷、橡胶、木薯、甘蔗,其农产品

5、出口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二战以前,泰国是单一的农业国,经济基础落后。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对泰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大规模的援助和投资。六、七十年代,泰国分阶段实施鼓励工业发展的“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经过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泰国工业加快了发展步伐。工业门类增多,结构日趋多样化,出现了一些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近年来,泰国政府积极刺激内需并促进出口,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好转。泰国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加入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积极参加中、泰、老、缅四国关于湄公河上游区域水、陆路交通合作,推动泰、马、印尼毗邻地

6、区的“经济成长三角区”进程。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崛起,泰国经济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由过去以出口农产品为主的农业国逐步向新兴工业国转化。(二)2007年经济形势回顾2007年,尽管受国内政治局势复杂、油价不断上涨、泰币持续升值以及受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影响等诸多不利因素困扰,泰国整体经济仍取得了较为平稳的发展。从前三季度表现来看,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3%、4.3%和4.9%。泰财政部统计,泰国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达5%。全年经济增长率超过4.5%,低于2006年5%的经济增长率。 1. 国际贸易持续增长2007年18月,泰国对外出口总值962亿美元,增长17.2%。增长幅度

7、较大的商品有机械设备、钢铁及其制品、汽车装配及零部件、化工产品等,其增长超过20%。泰国进口总值901亿美元,增长7%。与2006年同期相比,石油、机电产品及配件、电脑及零配件等重要进口商品的增幅有所回落。 2. 民间消费有所回升2007年18月,泰国民间消费有所回升,消费信心指数上升至77.5。特别是8月份民间消费指数已上升至1.4%,是自2006年底以来的新高。除私人汽车和摩托车消费下降以外,其余各项消费分项指数均有所上升。但信心指数仍低于基准数100,反映出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形势仍感忧虑。 3. 民间投资持续下降2007年前8个月,由于对整体经济缺乏信心,民间投资指数下降1.7。水泥、商用

8、汽车销量分别下降4.5%和9.9%。 4. 通货膨胀率处于较低水平。由于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同时泰国国内糯米、蛋、奶制品及水果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但从前三季度表现看,通货膨胀有下降趋势,前三季度通胀率分别为2.4%、1.9%和1.7%。预计2007年通货膨胀率可控制在2.2左右的低水平范围。 5. 工业生产指数持续增长2007年前8个月,泰国的工业生产指数增长6.5%。生产增长较好的有:皮革及制品、电子产品及烟草,分别增长36%、21%和20%。钢铁及其制品、建材及首饰则分别下降了8.1%、4.7%和1.8%。(三)2008年宏观经济形势预测 展望2008年,泰国经济面临诸多有利因素

9、:一是在2007年底的大选期间,有更多资金流入,居民消费支出也相应增加,民间投资好转;二是泰国大选后政局更加明朗,有望进一步恢复投资者信心,政府加快对大型项目的投资预算支出;三是外国投资特别是中国对泰国投资增长,这些将促进泰国经济进一步增长。但是,泰国经济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如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石油价格居高不下、泰国的几个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的经济增长放缓,也将对泰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此外,泰币持续升值将影响泰国2008年的对外贸易,预计出口增长幅度将从2007年的13.1%降至7.5%。但由于国内需求的增加,预计进口增长将由2007年的7.3%升至11%。 2008年第一季

10、度泰国的经济增长率高达6%,达到2年来的最高水平。据泰国盘古银行预计,2008年,泰国经济增长率将取得4.5%左右的增长,民间消费将增长3.6%,而民间投资将从2007年预计的零增长转为复苏,估计可达6.8%。泰国财政部预测2008年泰国经济增长率可达到5.6%,民间消费及投资的复苏进展缓慢,预测全年通胀率将高达7.2%,甚至可能超过10%。三、对外贸易(一)概况泰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对外贸易在泰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泰国对外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外贸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二十世纪90年代至今,泰国外贸总额从700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2924.9亿美元,年均增幅近

11、10%。在总量增长的同时,泰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呈现如下特点:总出口额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农产品类商品的平均增幅远小于工业品;农产品类商品出口比重逐步降低,工业品和矿产类商品出口比重稳步上升;生产资料、原材料及半成品、消费品进口比重基本保持稳定,燃料进口比重增幅大。(二)2007年-2008年对外贸易情况2007年泰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出口增速快于进口增速,外贸顺差进一步增加。据泰海关统计,2007年泰国外贸总额2924.9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13.2,增速与2006年基本持平(2006年增长12.8%);其中,泰出口1524.8亿美元,增长17.5%,增长较快的商品包括橡胶、罐

12、头、汽车、电器及珠宝等。进口1400.1亿美元,增长8.7%,外贸顺差124.7亿美元,比2006年9.5亿美元的顺差扩大了12倍。2007年泰外贸的较快增长主要由于美元的大幅贬值,泰铢兑美元的汇率从年初的36铢兑1美元快速升至年底的33铢兑1美元。但如以泰铢计算,2007年泰总体外贸形势尚不尽如人意,根据泰国海关的统计数据,2007年泰外贸总额10.13万亿铢,2006年增长仅2.5%,其中出口5.25万亿铢,增长6.4%;进口4.88万亿铢,下降1.4%。由此可见,2006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美元贬值、油价上涨和泰国内政局不稳等不利条件仍给泰国对外贸易带来了较大负面影响。2007年,日本继

13、续保持泰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465.2亿美元,增长10.6%,远高于2006年2.3%的增幅;泰中双边贸易额310.6亿美元,增长22.6%,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泰第二大贸易伙伴,并继续是泰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出口目的地,由于受2006年美国经济表现欠佳及美元贬值的影响,泰美双边贸易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从2006年的增长13.1%变为下降1.1%,全年贸易额为287.2亿美元。泰与东盟9国贸易总额575.9亿美元,增长13.8%,其中与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双边贸易额分别为164.1亿美元和158.3亿美元,增长8.7%和12.8%,马来西亚、新加坡分别是泰国第四和第五大贸易伙伴。20

14、08年1-2月泰国出口额269.5亿美元,增长24.5%;进口额282.9亿美元,增长40.9%;贸易逆差13.4亿美元。导致逆差的主要原因是各类工业厂家增加机器、原料进口,其中原料进口占总进口额41%,机器进口额占27%,燃油占21%,消费品占8%。四、中泰经贸关系(一)双边贸易自中泰签署“早期收获”协议以来,双边贸易稳步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额每年都取得20%以上的增速,高于泰国进出口贸易的平均增速。2007年,泰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泰中双边贸易额310.6亿美元,增长22.6%,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泰第二大贸易伙伴,并继续是泰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出口目的地。泰国对中国

15、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电脑及零配件、橡胶、成品油、塑胶颗粒和集成电路等,上述产品合计占泰国对华出口总额的80%以上。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化工产品和纺织品等是泰国自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这些产品合计占泰国自华进口总额的80%以上。2007年1-9月,中泰双边贸易中商品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是:1. 泰国对华机电产品出口增幅显著提高。2007年1-9月,泰国对华出口47.4亿美元,增长53.9%,增速比2006年同期提高41.7个百分点,占泰国对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由36.9%提升至42.3%。尤其是机械类产品出口增长显著,增幅达62.3%。主要的机电产品,如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出口分别增长82.9%和48.4%。而泰国自华机电产品进口放缓,前9个月进口65.3亿美元,增长15.4%,增幅比上年同期低16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占泰国自华进口总额的比重由55.9%降至50.7%。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集成电路、变压器等进口增幅普遍出现下降,而有线电话、电报设备的进口出现130.3%的高增长,进口额达7.1亿美元。2. 泰国对华塑料橡胶制品与矿产品出口放缓。2007年1-9月出口22.9亿美元,增长24.5%,增幅比2006年同期低24.8个百分点。橡胶制品出口14.6亿美元,增长27.1%,其中天然橡胶出口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