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行业)实验探究杠杆、滑轮和斜面的机械效率精品试题分类汇编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717285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行业)实验探究杠杆、滑轮和斜面的机械效率精品试题分类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机械制造行业)实验探究杠杆、滑轮和斜面的机械效率精品试题分类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机械制造行业)实验探究杠杆、滑轮和斜面的机械效率精品试题分类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机械制造行业)实验探究杠杆、滑轮和斜面的机械效率精品试题分类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机械制造行业)实验探究杠杆、滑轮和斜面的机械效率精品试题分类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行业)实验探究杠杆、滑轮和斜面的机械效率精品试题分类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行业)实验探究杠杆、滑轮和斜面的机械效率精品试题分类汇编(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22 探究杠杆、滑轮和斜面的机械效率典例 (2011年山东德州卷)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钩码重力G/S钩码上升的距离h/cm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N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s/cm机械效率552.42052.1%1052068.5%1555.120(1)编号处数据应为 ,编号数据应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 有关解析: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克服钩码的重力做的功,即W有用=Gh;总功是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做的功,即W总=Fs,因此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是=W

2、有用/W总=Gh/Fs(1)第二次实验中,机械效率计算公式=W有用/W总=Gh/Fs,所以弹簧测力计拉力F=Gh/s=3.6N。第三次实验中,有用功W有用=Gh=15N0.05m=0.75J,W总=FS=5.1N0.2m=1.02J,机械效率=W有用/W总100%=0.75J/1.02J100%73.5%(2)实验选用的是同一滑轮组,绳子的段数和动滑轮的重力等因素相同,不同的是所提升物体的重力,因此研究的是机械效率和提升物体重力的关系。答案:(1)3.7;73.5% (2)提升重物的重力点评: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提升物体的重力、动滑轮重力、绳子段数和摩擦等,研究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

3、实验22 探究杠杆、滑轮和斜面的机械效率针对练习1(2011年黑龙江牡丹江卷)如图所示,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木块时,应尽量匀速B斜面的倾斜程度影响斜面的机械效率C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对斜面的机械效率没有影响D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沿斜面所用的拉力越小1.AB2(2011年中考安徽省卷)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O点作为支点,在A点用轻绳悬挂总重为G的钩码,在B点用轻绳竖直悬挂一个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保持水平; 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保持O点位置不变),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

4、计的读数为F,利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B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1、h2。回答下列问题:(1)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2)本次实验中,若提升的钩码重一定,则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3)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移至C,O、B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100% (2)杠杆的自重 (3)变大解析:(1)克服钩码重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W有用=Gh1,拉力所做的功为总功W总=Fh2,所以机械效率=W有用/W总=100%。(2)若提升的钩码重一定,则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杠杆自重。(3)若只将

5、钩码的悬挂点由A移至C,O、B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有用功不变,而克服杠杆自重需要做的额外功减小,所以总功减小,机械效率变大。3(2011年中考福建福州卷)如图所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物体重为5.4N。(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且拉动弹簧测力计。若物体上升高度为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所示,是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2)若仅增加物体的重量,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不计摩擦)3.(1)匀速;2.4;75 (2)增大解析:(1)只有匀速上拉才能保证拉力大小不变;拉力计的示数为2.4N,即拉力大小为2.4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6、。(2)该滑轮组工作时的额外功来自于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当物体上升高度一定时,额外功大小不变,若只增大物重,有用功增大,额外功不变,根据机械效率可知机械效率增大。4(2011年中考福建南平卷)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中,小红用如下图所示的滑轮组按图中顺序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1)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_拉动弹簧测力计。(2)请在表中的空格处填上第三次实验的机械效率。(3)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提升同一物体,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4.(1)匀速 (2)40% (3)低5(2011年中考广东河源卷)如图所示是“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

7、实验时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_N,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8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_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5.2.4;24;83.3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即拉力大小为F=2.4N,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8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s=3h=24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W有/W总=Gh/Fs=G/3F=6N/32.4N=83.3%。6(2011年中考广西北海卷)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1)实验时,应竖直向上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下的物体A缓慢上升。(2)将滑轮拉至图中虚线位置的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F为_N,物体A

8、重G为3.6N,物体A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2m,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6.匀速;2.4;75% 解析:实验时,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下的物体A缓慢上升。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在整个上升过程中,重物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W有=Gh=3.6N0.1m=0.36J,拉力做的功为总功W总=Fs=2.4N0.2m=0.48J,所以机械效率为=W有/W总=75%。7.(2011年中考山东泰安卷)如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 N,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10cm, 则有用功是 J,

9、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若仅减少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7.(1)匀速2.4 0.6 83.3%(或83%、83.33%) (2)减小解析:(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以保证拉力大小恒定;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2.4N,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10cm, 则有用功是W有=Gh=6N0.1m=0.6J,总功为W总=Fnh=2.4N30.1m=0.72J,所以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W有/W总=83.3%。(2)若仅减少钩码的个数,即减小物重,则将物体提升相同高度时,有用功变小,额外功不变,总功变小,根据=W有/W总=(W总-W额)/W总=1

10、-(W额/W总)可知,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减小。8.(2011年中考云南大理、雄楚卷)如图l2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cm弹簧测力计示数F/N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机械效率11100.53066.722100.753088.932200.75(1)实验中应该 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2)第3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为 cm,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3)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滑轮组机械效率与 有关。9(2011年中考黑龙江大庆卷)小霞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前猜想,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小可能与三个因

11、素有关:(1)所提物体的重力;(2)动滑轮 的重力;(3)绳子的绕法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她做了四次实验,如上图所示(实验所用的每个滑轮重力相同)第1、2次实验是用甲滑轮组,第3次实验是用乙滑轮组,第4次实验是把第1次实验的滑轮组换了种绕法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钩码重力N钩码匀速上升的距离m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m机械效率/120.11.20.2 83.3240.12.30.287.034 11.40.471.4420.10.80.3 (1)分析对比第1、2次实验数据,对猜想(1)可得结论: ;(2)分析对比第2、3次实验数据,对猜想(2)可得结论: ;(3)将第4次实验的绳

12、子绕法在丙滑轮组上画出,并在数据表中算出机械效率(4)对比第 、 两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与绳子绕法无关9.(1)滑轮重力一定、绕法相同,所提物体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只答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提物体的重力有关不给分) (2)所提物体重力相同,绕法相同,动滑轮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低(只答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不给分) (3)如下图所示;83.3 (4)l;4(或4;1)10(2011年中考湖北十堰卷)如图是小枫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装置。他在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沿着不同的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实验测量的数据如下表。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在第4次实验中,

13、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N。(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分析第1、2、4次实验数据,尅得出:在斜面光滑程度一定时,_。(3)分析第3、4、5次实验数据,可得出:_。(4)该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请你再举出一例用此方法的实验_。10.(1)1.8 (2)斜面的倾斜角越大,其机械效率越高 (3)在斜面的倾斜角一定时,斜面越光滑,其机械效率越高 (4)控制变量法;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其它正确的均可给分)11(2011年中考安徽芜湖卷)在“探究哪些因素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得了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1)前三次实验中,第_次实验数据明显出现错误,应当剔除。(2)第四次实验中,有用功是_J,总功是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3)根据以上信息,请判断:该小组设计这四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是否有关。11.(1)3 (2)0.3 0.36 83.33% (3)钩码上升的高度解析:(1)根据滑轮组的结构可知,利用该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拉力计移动的距离应该是钩码上升高度的3倍,即s=3h,而题中第3次实验数据中,出现了s3h的错误,应当剔除。(2)克服钩码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W有=Gh=3N0.1m=0.3J;拉力做的功为总功W总=Fs=1.2N0.3m=0.36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W有/W总=0.3J/0.36J=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