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座6:山水画的初创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714950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家讲座6:山水画的初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专家讲座6:山水画的初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专家讲座6:山水画的初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专家讲座6:山水画的初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专家讲座6:山水画的初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家讲座6:山水画的初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家讲座6:山水画的初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家讲座6:山水画的初创山水画的初创山水画也历经“初创繁荣衰败”的过程。初创时的山水画是怎样的呢?唐代艺术理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过一段很重要的话:魏晋以降,名画在人间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樨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 这段话很难懂,我做一个简单的解释。张彦远说,魏晋以来的许多绘画,大多见过了。山水画有几个缺点:第一,群峰之势,若钿饰樨栉。钿饰,用金片作的首饰;樨栉,用樨牛角作的梳子、箅子。就是说,那时画的山峰,不像山峰。就像金片作的首饰,犀牛角作的梳子一样。第二,人大于山。一个人与一座山比较,谁大谁小?这似乎不是一个问

2、题,山要比人大得多。但是,古代山水画中,却出现人大于山。这是为什么呢?那时的画家还不懂得如实地表现事物,他们是这样表现事物:谁重要就画得大些,谁次要,就画得小些。皇帝与平民比,皇帝重要,所以,皇帝画得比平民大。主人与仆人比,主人重要,所以,主人画得比仆人大。男人和女人比,男人重要,所以,男人画得比女人大。人与山比较,谁重要?人比山重要,所以,人画得比山大。在敦煌有一幅壁画,国王领着大臣去看维摩诘,国王要比大臣大得多。第三,列植之状,若伸臂布指。这就是说,画一棵树,树干就像伸直的手臂,枝叶就像张开的五指那样。第四,水不容泛。泛,飘浮的意思,就是说,画水,没有波浪、水纹、细流,这样的水,是不能够把

3、船飘浮起来的。这说明画山水的技法上处于幼稚阶段,有待于提高。我们来看看那个时代的作品,从而印证张彦远的论断。魏晋南北朝的绘画,保留到今天,是很少的,所幸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上,还能看到这个时代的绘画。敦煌莫高窟西魏第249窟的壁画狩猎(敦煌艺术图典,第82页),这幅壁画表现了在山水之间猎人、飞奔的骏马、猛虎、黄羊。 在画面最下方,直上直下,好像一个金字塔那样的东西,就是山,大约古代人的头饰是在头上高高耸起的。这就叫做“群峰之势,若钿饰樨栉”。 在画面的左下方,有一个骑马的人,拉弓射箭,好像要射一支老虎。右侧还有一人,骑着飞奔的骏马,追逐一群黄羊。很明显,画中的两个人,都大于山。不仅人大于山,而且

4、,马和黄羊也大于山。 在画面的左中,在三只黄羊旁边,有两株树。其中左侧的一株树,树干就好像伸直的两个手臂,另外一株树,那树干,就像一座山。那树的枝叶,就像仙人球上的刺。如果我们不细细端详,甚至以为那是一个仙人球。 这幅壁画虽然没有画船,但是,我们相信有水。因为我们虽然不能看到水的波浪、水纹、细流,但是,画面的中间有大量的鱼,所以,我们知道有水。但是,我们不能够看到水,只能够想象到水。 总而言之,张彦远所说的魏晋山水画技法的缺陷,在敦煌的壁画中,也是存在的。那么,人们应当怎样改善这些缺陷呢? 促使山水画成熟起来的重要画家和理论家有五位,他们是:宗炳、展子虔、李昭道、李思训、王维。我们作一个简单的

5、说明。一、宗炳宗炳,东晋人。祖上做官,但是他坚决不愿做官,朝廷数次征召他到朝廷做官,坚决不做官,跑到深山隐居。后来,他的两个哥哥过早去世,留下子女甚多,虽然经济困难,他依然不做官,从事农业生产,养活哥哥的子女。宗炳怎样改善山水画的这些缺陷呢?宗炳写了画山水序,为山水画奠定了理论基础。这篇文章的最重要之处,就在于他把山水与情操品德、圣人的哲理联系起来。 宗炳推进和发展了顾恺之的思想。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顾恺之所谓的神,主要指人物的精神。山水画也要以形写神吗?宗炳说,山水画也要以形写神。山水画的神是什么呢?宗炳叫做道。什么是道呢?道是世界的本源,万物都离不开道。为了说明什么是道,宗炳借用老子有一

6、句非常著名的话: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段话是说,道是什么?道就像水。 水向低处流,这不是做人的道理。人往高处走,才是做人的道理。所以,叫人往低处走,是“众人之所恶”,谁也不会往低处走,但是,水往低处流,却很像道。理由是:第一,水性柔弱,向低洼处流去。道的特点也是柔弱的。第二,水无拘无束,而道也无拘无束。第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道也是这样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想象道。道是怎样的?道就是“无为”、“不争”、“任自然”、“柔弱”、“自然而然”等等的意思。 水虽然是柔弱的、不争的,但是,水却是最有力量的,无所不能的。道也是这样的。 道与水尽管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不

7、可否认,道与水有原则的区别。道是精神的,水是物质的; 道是无形的,水是有形的; 道是形而上的,水是形而下的。道既然是精神的、无形的,道在那里呢?宗炳说,道就在山水之中。精神的道通过物质的山水表现出来,无形的道通过有形的山水表现出来,形而上的道通过想而下的山水表现出来。 人们怎样才能了解道呢?因为道就在山水之中。坐在家里是不能够了解道的,只有观山水才能够体味到道。宗炳一生,隐居山林,不去做官。“每游山水,往辄忘归”,因而通过山水,体味到“道”。对“道”体味越深,就越不入世为官,“栖丘饮谷,三十余年”,终生与山水为伴。 所以,宗炳游山水,不是游玩,是工作,是体味“道”。人老了,病了,不能游山水了,

8、还要体味“道”吗?体味“道”是终生的事业,不能够中断。怎么体味呢?山水画是山水的代用品。就是把山水画出来,挂在墙上,躺在床上,“披图幽对”,“卧以游之”。只有这样,才能感到特别愉快。这就叫做“畅神”。所以,畅神不是轻轻松松地游玩,而是对“道”的体验。惟其如此,才能够畅神。山水画是干什么的呢?不是观赏玩玩,而是通过山水表现情操品德、圣人哲理。 过去,人物画发展起来并逐渐走向高峰,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把人物画与情操品德联系在一起,宗炳的山水画理论,把山水画与人的品德情操联系起来,就为山水画的产生、发展并逐渐达到发展的高峰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隋代的展子虔展子虔(约531604前后),隋代画家。展子

9、虔最重要的艺术作品是游春图(中国传世名画全集,第1卷,第4849页)。游春图可能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艺术作品。但是,最近有人提出,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作品不是展子虔的原作,而是北宋人的复制品,很可能是北宋画院的复制品。虽然如此,这幅作品保留了展子虔原作的基本面貌。游春图表现了士人纵情山水、欢快游乐的场景。在一条通向深山密林的堤岸上,有人骑马扬鞭,满心欢畅;有一匹马走近朱栏小桥,畏缩不前;有两人在岸上观景,怡然自得;湖心荡着一叶彩舟,上面坐着三个女子,中间穿红衣者,姿态悠闲地欣赏春光。这幅作品,在中国山水画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中国山水画形成过程中的一大飞跃。我们从纵深空间来看,山势蜿蜒,

10、层次清楚,前大后小,正如宣和画谱所说,展子虔取得了“远近山川,咫尺千里”、“动笔神似,画外有情”的艺术效果。青绿设色,金碧辉煌。 这幅作品受到历代画家的高度评价。宋代黄庭坚称赞展子虔的画: 人间犹有展生笔,事物苍茫烟景寒。 常恐花飞蝴蝶散,明窗一日百回看。 意思是说,展子虔的画,表现了茫茫烟景山水,一片春光。那蝴蝶像真的一样在翻飞,那花朵像真的一样在开放。我真怕蝴蝶飞走了,花瓣也被风吹散了,只好一天要好多次来看画,看看是不是蝴蝶和花瓣都飞散了。这幅作品,极大地改善了魏晋山水画的那些缺点。标志着中国的山水画走向成熟。三、李思训李思训是唐朝著名的画家。他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唐明皇天宝年间,一天,玄宗

11、突然很想念蜀道嘉陵江风景。于是派吴道子前去嘉陵江写生。吴道子在嘉陵江畅游饱览很多天,回到长安。玄宗召见他,问道:“你都画了些什么啊?”吴道子答道:“臣并没有画写生稿本,嘉陵江山水都已记在心中了。”唐玄宗听了之后,就命令吴道子在大同殿图写嘉陵山水。吴道子胸有成竹,信笔挥洒,图写三百里嘉陵山水,一日而成。 李思训画山水,声名远播。唐玄宗也召见李思训,让他去大同殿图写嘉陵山水。李思训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终于完成了这幅作品。玄宗高兴的评价说:“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 这脍炙人口的传说,却有悖真实。吴道子在大同殿画嘉陵山水的时候,李思训已死二十多年了 。 这个故事虽然是杜撰的,但

12、不是没有意义的。它恰恰说明了李思训、吴道子推进山水画的成熟。总之,李思训的艺术风格:精巧瑰丽,工细典雅,富丽堂皇。李思训的作品流传至今的有江帆楼阁图。(中国传世名画全集,第1集,,第58页)这幅画,构图阔远,烟波浩渺,心旷神怡。画家用细笔描绘出鱼鳞一样的层层波浪,水面泛着几条小舟,飘荡在江中。在山旁树下,有楼阁亭台,其中有一人独坐。或赏景,或读书。岸边有二人,好像是站在那里,观看这美好的景致,又象是在依依惜别。画面右下方,还有着唐装的四个人,其中一人骑马,大约是游春的主人,其余仆从,或在前引路,或挑担随后。左下角有老树两株,盘条错节,枝杈交耸,状若屈铁。这幅作品,如果与魏晋的作品相比,张彦远所

13、指出的魏晋以来山水画的缺陷,已经一扫而光,实现了山水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飞跃。这幅作品,如果与展子虔的游春图相比,则是一脉相承。但画面上画树的用笔已经比展子虔有了很大的变化与提升。四、李昭道李思训的儿子李昭道继承父业,在山水画方面也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就。 李思训与李昭道都是为宫廷服务的画家。 宫廷绘画的本质就是歌颂宫廷的功德。如果宫廷确实有功德可颂,例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有功德可颂,当然是没有问题的,最多就是把宫廷的功德略略夸大而已。要是宫廷没有功德可颂,应当怎么办呢?李昭道告诉我们,就是宫廷没有功德可颂,也要为宫廷歌功颂德。 唐明皇昏聩腐朽,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在“安史之乱”中,李昭道随皇帝

14、逃难到四川。他们一路上看到的应当是狼狈不堪的逃难队伍,看到荒芜的土地,离乡背井的人们,哭泣的婴儿和变为废墟的村镇。在惶惶不安中,他所看到的山水,山是那样高,路是那样险,水是那样急,那里有功德可颂呢?那里有游山玩水的闲情逸致呢? 没有功德可颂,也要歌功颂德;没有闲情逸致,也要表现闲情逸致。李昭道的青绿山水流传至今的只有明皇幸蜀图(中国传世名画全集,第1卷,第59页,蒋勋::中国美术史,第101页,局部)。表现的是“安史之乱”中唐明皇逃往四川避难时的情景,画家有意抹杀了他所看到的真实的场景,而是表现了声势浩大的帝王在春天的一次富有诗意的出行。画家用重青绿设色,表现了浓郁的“春”的气氛。我们看到,在

15、浓浓春意的笼罩下,山岭崇峻,云雾缭绕,一支庞大的帝王队伍,好像在踏春以后的休息。 作者有意识的把一群负责行李的侍从放在了画面的中心位置,而唐玄宗和嫔妃、侍臣等许多贵人,他们本该成为画面主体人物,却压缩在画面的右下角上。 这是为什么呢?他小心翼翼的将唐明皇一伙人画在了画面上的一个偏僻的角落,似乎是不想被人看到昏庸皇帝的狼狈。 然而,这种手法,欺骗不了高明的欣赏者。苏东坡就正确而深刻地理解了这幅作品表现的内容,他对此曾有过一段记述: 我们看到,画面右下角的小桥前面,那匹徘徊不进的骏马上,穿着红色衣服的人正是唐明皇。画家虽然也真实的将明皇等人画在了偏僻的角落,但我们隐隐的发现,作者努力的将这一行人描

16、绘成游春的队伍,而非逃难的队伍。如果我们不知道真相,确实会误以为这就是欢快的游春队伍。关于这幅画的收藏,也有有趣的故事。北宋徽宗的宣和年间(公元1119年 公元1125年)。内府急于搜寻李思训、李昭道的绘画作品。有人真就找到了这幅明皇幸蜀图。但却留在手中而不敢进献。为什么呢?要知道,这幅画描绘的可是帝王逃难,宫廷会认为这是不吉祥的。搜寻到这幅画的人也更是害怕将这幅画进献内府之后,非但无功,反而获罪。 这幅明皇幸蜀图后来历经几代,辗转流入了清朝宫廷中,到了乾隆皇帝那里。乾隆是很喜好书画的,并且他在书画方面的艺术修养也是很深厚的。这幅画是李昭道的传世佳作,堪称是难得一见的珍品,乾隆皇帝很喜欢。可是这题材所描写的却是帝王逃难。在乾隆那里,帝王逃难,贼人造反也是犯忌讳的事情啊。怎么办呢?乾隆比李昭道更彻底,干脆把这幅画做了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