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设计)第四讲增强组织观念接受组织考察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711197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设计)第四讲增强组织观念接受组织考察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组织设计)第四讲增强组织观念接受组织考察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组织设计)第四讲增强组织观念接受组织考察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组织设计)第四讲增强组织观念接受组织考察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组织设计)第四讲增强组织观念接受组织考察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设计)第四讲增强组织观念接受组织考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设计)第四讲增强组织观念接受组织考察(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讲 增强组织观念 接受组织考察此讲分三节1基本概念2设立预备期的意义和做法3努力奋斗,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第一节 基本概念一组 织【词语】:组织(organization)【释义】:安排、整顿使成系统:重新组织组织起来。编制成的集体:群众组织学生组织。系统;配合关系:组织松散组织庞大。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由一群形态和机能相同的细胞,加上细胞间质组成的基本结构。生物体的进化程度越高,组织分化就越明显。种子植物有分生组织和永久组织;高等动物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织物的结构形式: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示例:公司、集团、商行、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慈善机构、代理商、社团或上述组织的部

2、分或组合。注1:安排通常是有序的。注2:组织可以是公有的或私有的。注3:本定义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术语“组织”在GB/IEC指南2中有不同的定义。生物学中组织的概念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组合起来,称为组织。人体的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组织四种。管理学中组织的定义:服从计划, 并反映着组织计划完成目标的方式.在管理学中,组织的涵义可以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来理解。从静态方面看,指组织结构,即: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这一网络可以把分工的范围、程度、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各自的任务和职责等用部门和层次的方式确定下来,成为组织的框架体系

3、。从动态方面看,指维持与变革组织结构,以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通过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变革,将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从时间上、空间上科学地组织起来,使每个成员都能接受领导、协调行动,从而产生新的、大于个人和小集体功能简单加总的整体职能。组织的类型组织的类型,一般有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其中,正式组织一般是指组织中体现组织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我们一般谈到组织都是指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中,其成员保持着形式上的协作关系,以完成企业目标为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非正式组织是在共同的工作中自发产生的,具有共同情感的团体。非正式组织形成的原因很多,如:工作关系、兴趣爱好关系、血缘关系等

4、。非正式组织常出于某些情感的要求而采取共同的行动。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政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

5、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二组织观念组织观念狭义的是特指共产党员对党组织的正确态度,主要体现在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的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积极工作,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等等。组织观念是衡量党员纪律修养程度高低的依据之一。广义的组织观念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组织中的学习工作生活,为了这个组织的发展,要发扬团队精神,要有为这个组织发展的理念和在这个理念上的态度和行为,如勤

6、奋工作,对组织忠诚,团结协作,敬业。加强组织观念,是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的重要保证。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我们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如果不严格要求自己,不重视组织观念的提高,各项工作就不可能圆满的完成。所以党员干部要首先起好带头作用,弘扬组织观念传统,发扬我党的好的作用,用党性观念来保证工作的圆满完成; 加强组织观念,是维护党组织的团结统一,增强凝聚力,战斗力的有力武器。同时组织观念的强弱也是先进与落后区分的标准。凡是被评为先进部门和个人的都是组织观念、纪律性强的,因为有什么样的组织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准则; 加强组织观念是保证院党的决策贯彻落实的有效措施。干部是贯彻落实党的决

7、策的中枢,起着呈上启下的作用。只有干部毫不动摇地带领本部门坚决贯彻党的决策,目标才能实现。在目前改革开放,新旧体制转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如果我们干部不加强组织观念,不严格党的纪律,每个部门都按本部门领导的想法自行其事,对党的决策合意就执行,不合意就不执行,那么党的决策就成一纸空文,我们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所以,干部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部门的组织观念,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确保党的决策的贯彻落实;加强组织观念,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需要。干部和广大党员,只有加强组织观念,严格按照党的纪律要求来约束自己,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

8、支持,党组织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才能调动全体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党员和干部的组织观念不强,约束自己不严,就会降低党员和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党组也就没有凝聚力,因此,从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出发,也必须重视加强我们的组织观念。三组织考察组织考察,指确定考察对象后,按照管理权限,进行严格考察。考察必须依据选拔条件和职责要求,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廉,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干部考察工作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1)组织考察组,制定考察工作方案;(2)同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的主要领导就考察工作方案沟通情况,征求意见;(3)根据考察对象的不同情况,通过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发布考察预告;(4)采取个别谈话、

9、发放意见征求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5)综合分析考察情况,同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的主要领导成员交换意见;(6)考察组根据考察情况,研究提出初步方案,向派出考察组的组织(人事)部门汇报,经组织(人事)部门集体研究提出任用建议方案,向本级党委(党组)报告。党组织在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同时,应对其进行考察,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既要看其向党组织表示的愿望和态度,更要看其真实思想和实际行动。考察的主要内容如下:(1)入党动机是否端正;(2)思想觉悟是否高;(3)政治品质是否好;(4)工作、学习等方面表现是否突出。1怎样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入

10、党动机?入党动机,是指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是推动人们争取入党的精神力量。审查一个同志的入党动机,一要看其对党的认识和入党的目的是否正确;二要看其有无要求入党的实际行动。正确的入党动机概括地说,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而有些人入党动机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比如:有的是为仰慕共产党的声望,有的是为政治上的荣誉,有的是为报答党的恩情,有的是为到党内找出路、捞取好处,等等。对这些与党的性质和宗旨相悖的入党动机,党组织决不能漠视。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帮助他们逐步端正入党动机。对入党动机严重不纯的人,不能吸收其入党。特别要防止投机分子混入党内。2怎样考察入党积极分子

11、的思想觉悟?思想觉悟,是人们对社会意识形态的看法、态度,以及对个人的社会责任的认识等。由于人们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以及各种内在因素的差异,人们的思想觉悟程度也不同。因此,党组织应从多方面审查发展对象的思想觉悟。当前,应着重看其能否正确理解并认真实践 三个代表的思想;能否正确认识并坚决拥护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能否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克已奉公,不谋私利,自觉抵制各种消极腐败现象;能否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能否对一切错误的东西,做到是非分明并敢于开展批评斗争。对思想觉悟很低的人,不能吸收其入党。3怎样考察入党积极

12、分子的政治品质?政治品质,是一定的政治原则、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中逐步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品性,是一个人质的反映。审查一个同志的政治品质,主要看其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按原则办事;对组织和同志是否忠诚老实,光明正大。对那些为了达到个人某种私欲,见风使舵、看人办事的人,拉关系、搞派性、背后做 小动作的人,文过饰非、弄虚作假的人,表里不一、阳奉阴违的人,造谣诽谤、诬告陷害他人的人,等等,决不能让他们进入党内。4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的方法主要有:(1)听取其思想汇报和个别谈心。入党积极分子

13、应经常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学习等情况。党组织可通过其思想汇报和与其个别谈心,了解其对党的认识、入党信念、入党动机以及对待入党的态度和决心等。(2)观察其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表现。申请入党人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党组织在对其培养、教育的过程中,应当随时随地注意观察其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表现,看其能否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能否按党章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能否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对党和党的事业的忠诚。(3)定期听取党内外有关群众的意见。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规定: 党支部每半年要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考察一般采取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多方面听取意见,然后进行综合分析

14、,得出正确结论。(4)注意了解其在特殊环境中的表现。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不能只看其在一般情况下的表现,还应注意考察其在特殊环境中的表现。比如,在国家利益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看其能否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又比如,在工作中,有领导在与无领导在是否一个样,有群众监督与无群众监督是否一个样,工作顺利时与碰到困难时是否一个样等。第二节 设立预备期的意义和做法一预备党员要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党申请审核通过后,进入预备期,这个阶段的党员称为预备党员.,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 党 员第七条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党组织对预备党员应当认真教育和考察。 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党

15、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党的支部应当及时讨论他能否转为正式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一年;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都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二实行预备期的意义实行预备期,目的在于对新党员进行严格的党的组织生活和实际工作锻炼,对他们继续进行教育和考察,

16、使他们端正入党动机,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党性修养,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同时,通过预备期对预备党员的考察,把那些具备党员条件的转为正式党员;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的延期转正,继续考察;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取消预备党员资格。从而保证新党员的质量,防止那些“先天不足”的人,入党动机不纯的人,以及那些政治品质恶劣的人钻入到党的队伍中来,有利于保证新党员的质量;有利于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有利于增强党的战斗力。刘少奇同志在党的“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候补期的作用,是使候补人接受初步的党的教育,并保证党的组织考察候补人的政治品质。就是说,对于候补党员的教育和审查,是党的组织一项必须注意进行的工作,否则候补期的作用,将仍会很少。对于候补党员,教育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