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培训)论语为政与管理艺术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710351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经理培训)论语为政与管理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职业经理培训)论语为政与管理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职业经理培训)论语为政与管理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职业经理培训)论语为政与管理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职业经理培训)论语为政与管理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经理培训)论语为政与管理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经理培训)论语为政与管理艺术(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为政与管理艺术学而主要是谈管理者的内在修养,强调管理者要不断总结,不怕别人的不理解。这里的为政是说如何把内在的东西,用在企业管理上,也就是如何外化。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孔子说:“用德行来治理国家,如同北极星处在自己的位置上,而众多的星辰拱卫它。” 国家的管理要靠德,企业管理的德是什么呢?就是企业文化和管理者的品质。 销售队伍的管理要靠企业文化,而不单靠销售经理或总经理的个人能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道”,它象北斗星一样居于中央,公司其它要素,就象众星一样围绕它。 其它要素是什么呢?在麦肯锡的7-S模型框架中,硬件要素是战略、结构、制度,软件要素是风格

2、、人员、技能,所有这些要素都以企业文化为中心展开。以企业文化为管理之道的公司,就象日月星辰一样运做有秩序。 在销售的角度培养什么文化观念呢?要培养市场的观念,以市场为中心,一切的工作围绕客户展开才有意义,避免闭门造车;要培养节约的观念,费用要用在刀刃上,避免企业内的铺张浪费;要培养风险的观念,客户信用好,要给一定的信用额度,但如何审批,如何监控要有制度有方法,并展开培训,把制度和方法落实到销售代表;培养团队合作的观念,靠一个能人开拓市场是风险很大的,也是不稳固的。企业文化是销售队伍的根,一支有文化的队伍是不可战胜的,所以销售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站在文化的角度来思考。 公司的德是企业文化,个人的

3、德就是品质。优秀的销售经理要有个人魅力,吸引销售代表团结在周围,如果销售代表说:“这个公司,我也干够了,行业我也做腻了,很想换换。但正因为你还在这个公司,我就舍不得走了。经理,你什么时候离开,我跟你走。”做到了这点,销售经理就是以德服人,才算是做成了。 站在公司的角度上,树立明确的企业文化,站在个人的角度上,释放个人魅力。两者结合起来,会迸发出更大的力量。客户和销售代表会围绕在他身边,认同他,并认同公司,业务工作才能做好,才可以长久地“居其所”,坐稳目前的位子,并长久发展。 管理译文“北极星处在自己的位置上,而众多的星辰拱卫它。用企业文化来统帅公司,用个人魅力统帅下属,同样如此。” 2、子曰:

4、“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虑没有邪念。” 诗经是儒家的经典,可以看成儒家思想的诗歌形式,歌颂了人间的真善美,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孔子用一句话总结诗经,就是“思无邪”。正是因为“思无邪”,才能把精力集中到正道上来,才有真善美。 如果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上,老板做企业,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考企业发展的正道。如果老板总想着如何剥削员工、如何官商勾结、如何欺骗消费者,而不在管理上下工夫。那老板很容易走邪路,最后成为金钱的奴隶,成为权力的奴隶。如果老板在这个行业做得不错,看到别的行业很好,就想多元化,很可能因为分散精力而导致失败。如何“思无邪

5、”,如何在这个行业内打造,无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才是管理者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老板是要承担社会责任,尤其是大企业的老板。但企业存在的首要目的就是赢利,而不是社会责任。所以象牟其中那样,整天考虑总理的事,不管出发点怎么样,也是“邪念“,也不会有好结果。 管理者首先要把自己想清楚,我要的是什么,公司为什么要用我,以这个为出发点思考工作,才能无邪,面对诱惑,才不会失去自我。 管理译文“企业管理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思虑没有邪念,专注就会胜利。” 3、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教导,用刑法来整治,民众如果免除了刑法,也不感到羞耻;用德行来

6、教导,用礼仪来整治,民众有廉耻,而且敬服。” 管理学中有所谓X型热管理,和所谓Y型人管理。所谓X型人的管理,是把员工看成不负责任的人,需要在强迫下,才能工作,所有管理的手段是制度和惩罚。所谓Y型人的管理,是把员工看成自主的人,员工知道要做什么工作,也知道怎么工作,管理者只要提供支持就可以了。这个两种管理思想,无所谓对错,更无所谓高下,要看员工的实际情况运用。其实孔子的话隐含了中国人的特点,那就是“互动”。既不是X型人,也不是Y型人人,而是你用什么方式对他,他就会是什么类型的人。如果你非常严格,过分强调制度,违反就惩罚,那么员工一定就会“免而无耻”;如果你尊重他们,给他们面子,他们就会“有耻且格

7、”。 其实“道之以德”中的德,还是强调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制度对公司当然很重要,可以想象一个没有制度的公司,一定是个“大家拿”,不垮才怪。但如果公司特别强调制度和规范,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建设,可能公司出台了某项政策,员工和客户不首先考虑如何执行,而是首先想怎样钻漏洞。销售上,只要是政策和制度,都会有漏洞,钻成功了,而没有受到惩罚,他们还会笑话公司的管理水平落后,这就是“免而无耻”。 如果重视企业文化,也就抓住了“道”,在这样思想指导下,给下面充分授权,尤其是给分公司授权,并用信任和尊敬来对待他们,用制度来约束他们,他们就会自我管理,也就是“有格”,他们会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总之就

8、是用制度来约束,用文化来改变,用情感来感染,用事业来激励。 管理译文“如果用死板的制度来管理公司,用严格的考核来管理员工,员工违反了制度,而没有受到惩罚,不会感到羞耻,而只会认为管理者无能;反过来,用企业文化来熏陶,把员工放在事业伙伴的尊贵位置上,那么员工就会自己管理自己,违反了公司制度,就有羞耻之心,而且敬服。” 4、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榘。”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致力于学习,三十岁自立,四十岁不疑惑,五十岁了解天命,六十岁听到什么都能领悟,七十岁随心所欲而不逾越法度。” 孔子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从十五岁开始的,到七十

9、岁达到了最高境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其中,他提到了“三十而立”的概念。 销售经理大多是三十岁以下,我经常问他们,三十岁你准备做什么,四十岁你准备做什么,很多人沉默,很多人思考,也有很多人没有想法,没有想法和目标的人,怎么能带动整个团队? 三十岁以前,可以有很多尝试,也允许犯错误,可以做很多行业、也可以做很多专业,但无论如何,一定要在三十岁前找到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立在哪里。否则三十岁以后犯错误,是悲惨的,代价巨大,寻寻觅觅找不到目标也很可怜,活着有什么味道?行尸走肉而已。 摆在职业人前面的就几条路,今后可以做老板、做职业经理人、做自由职业者、做某方面的专家、做普通员工。目标清楚了,今天的工

10、作才有意义,你才可能做出你人生的计划,才可能达到成功。 老板也喜欢用一个有目标的人,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就一定有“求”于老板,这样的人才好用。否则用什么激励他呢?怎么可能让他长久保持干劲呢?没有想法的员工是最难管理的,他的需求经常在变,管理者怎么可能跟上他的变化,怎么能摸透他的心思? 所以无论站在个人发展的角度上,还是公司管理的角度上,都要帮助员工树立明确的目标,做好职业规划,员工和公司共同成长,双赢。 管理译文“对自己有规划的人,才能实现你的目标,才能体会到做人的快乐,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你的不同阶段的目标是什么?”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

11、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违背。” 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我和他说,不违背”。 樊迟说:“什么意思呢?”孔子说:“活着,以礼事奉,死了,以礼安葬,以礼祭祀。” 企业中的“孝”就是服从。孔子进一步解释就是不违背,“孝”往往和“顺”联系在一起,不违背,服从上司的决定,顺着上司的意思办事,就是服从,就是“孝”。 当上司在位时,下属要尊敬上司,当他下台时,不能人一走,茶就凉。还要记得管理者对公司的贡献,经常记得,经常慰问。培养尊敬上司的文化,在位的管理者也会感觉到舒服和安全,从而

12、做好目前的工作。 管理译文“员工对管理者的服从,要体现在工作的各个方面,要形成一种尊敬上司的文化。当管理者在位时,对他要尊敬,下台了,还要尊敬,不能忘记。” 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孟武伯询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不令父母亲为子女担忧。” 父母作为家长,要经常为儿女担忧,担忧学业,担忧事业,担忧婚姻。所以孔子说不让父母担忧,全都自己搞定的子女,才是好子女,才是孝。现在有的家长,把孝子定义为考上大学的人,也是这个道理。 企业管理中,什么样的下属是经理喜欢的下属?上司只要能说出来,一定能做出来的下属。上司只要想得到,一定能做得到的下属,也就是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下属。对这样

13、的下属,上司可以采用授权管理,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你办事,我放心,是企业中的“孝”,是下属的最高境界。 管理译文“不让上司操心的下属,才是好下属,才真正是尊敬上司,服从上司,才是真“孝”。” 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子游询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的孝是指能养,人们对狗马都能饲养,不恭敬,有什么区别呢?” 既然在这家公司工作了,暂时还不想离开,那为什么不活得更好呢?怎样才能在企业中,活得更好,首先取决于上司对你的态度。那种“我只要把我该干的活,都干了,就可以了,不要看任何人的脸色”的观念是错误的。都不看上司的脸色,只把活干好,

14、而对上司不恭敬,这个上司当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遇到君子还好说,他只看工作,对别的不会很计较。如果是个小人,很可能给你穿小鞋。要知道你没有权力选择上司,而上司有权力选择你。 上司之所以成为你的上司,一定有他的长处。而这个长处就是你学习的地方。如果对上司不恭敬,上司怎么可能教你呢? 总体来看,对上司,除了不让他为你的工作担忧,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之外,还要有发自内心的恭敬。 管理译文“现在的下属对上司的“孝”,就是指能为上司干活,为任何人都能干活挣钱。如果不对上司恭敬,有什么区别呢?” 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难

15、在态度,有了事情由子女去效劳,有了酒食让长辈来享用,这就是孝吗?” 事情由下属去完成,功劳归上司,这是企业中的法则。要不你的上司要你做什么?当然是做事情。他既然给了你做事情的机会,你就可以在做事情中,得到学习和成长,要所谓的功劳干什么呢?干脆让它归上司。于是说:“我是在我们经理的领导下,完成工作的,没有他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虽然实际上,他对你的工作根本不懂。聪明的上司,也不会把功劳完全揽在自己身上,否则以后没人给他干活了,老板也会认为他太“独”。他于是要推让一下,你再接过来,于是双方各得其所,他有领导功劳,你有执行功劳,皆大欢喜。 但做到事情自己做,功劳归上司,就可以了吗? 对上司的态度才是最难的,也就是“色难”。你能从内心深处感激上司,给你提供机会吗?你真得认为功劳归属上司吗?日常工作中不会持才傲物吗?上司可能不因为你的能力而欣赏你,而一定会因为你的态度而惩罚你。 管理译文“对上司难在态度,工作上的事情下属完成,功劳归上司,这样就可以了吗?态度不对也不对!” 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译文孔子说:“我和颜回言谈终日,他无所问,如同愚人。他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