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管理)北京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706350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效率管理)北京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效率管理)北京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效率管理)北京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效率管理)北京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效率管理)北京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效率管理)北京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效率管理)北京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一、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简介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系经北京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京体改发(1997)11号批复批准,由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发起,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于1997年5月29日发行人民币普通股5000万股,1997年6月18日成立,注册资本200,000,000.00元,股本200,000,000股,并于1997年6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根据本公司2004年度股东大会决议,本公司以2004年末总股本361,684,915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转增2股,共转增72,336,983

2、股。转增后股本总额为434,021,898股。注册资本变更为434,021,898.00元。根据2005年11月22日本公司相关股东会议审议通过的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并经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京国资产权字(2005)118号关于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有关问题的批复批复,本公司全体流通股股东每持有10股获得非流通股股东支付2.5股股票,流通股股东共获得非流通股股东38,850,477股股票,股本总额不变,根据本公司2007年度股东大会决议,本公司以2007年末总股本434,021,898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转增2股,共转增86,8

3、04,380股。转增后股本总额为520,826,278股,注册资本变更为520,826,278.00 元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3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十大公司、二大基地、二

4、个院、二个中心的“1032”工程,其中拥有境内、境外两家上市公司,零售门店800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8家,遍布15个国家和地区。同仁堂集团被国家工业经济联合会和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推荐为最具冲击世界名牌的16家企业之一,同仁堂被国家商业部授予“老字号”品牌,荣获“2005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200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行业十佳品牌”、“影响北京百姓生活的十大品牌”,“中国出口名牌企业”。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仁堂的社会认可度、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公司主要经营制造、加工中成药制剂、化妆品、酒剂、涂膜剂、软胶囊剂、硬胶囊剂、保健酒、加工鹿、乌

5、鸡产品、营养液制造(不含医药作用的营养液)。经营中成药、中药材、西药制剂、生化药品、保健食品、定型包装食品、酒、医疗器械、医疗保健用品。零售中药饮片、保健食品、定型包装食品(含乳冷食品)、图书、百货。中医科、内科专业、外科专业、妇产科专业、儿科专业、皮肤科专业、老年病科专业诊疗。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培训、劳务服务。药用动植物的饲养、种植;养殖梅花鹿、乌骨鸡、麝、马鹿。广告设计制作。危险货物运输(3类)、普通货运。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其中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和分公司均可生产经营的项目为:加工、制造中成药,

6、经营中成药、西药制剂,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培训、劳务服务。零售百货。广告设计制作。普通货运。其中仅限分公司生产经营的项目为:加工制造酒剂、涂膜剂、软胶囊剂、硬胶囊剂、保健酒、加工鹿、乌鸡产品、营养液制造(不含医药作用的营养液)。经营中药材、保健食品、定型包装食品、酒、医疗器械、医疗保健用品;零售中药饮片、定型包装食品(含乳冷食品)、图书。中医科、内科专业、外科专业、妇产科专业、儿科专业、皮肤科专业、老年病科专业诊疗。养殖梅花鹿、乌骨鸡、麝、马鹿。危险货物运输(3类)、普通货运。二、北京同仁堂上市简介1997年,在同仁堂领导的认同下,抓住了股改上市的历史机遇,通过剥离部分

7、绩优资产,组建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3.54亿元,实现了体制和机制上的创新,从根本上摆脱困境。2000年,更是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进一步加大了资本运作的力度,从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分拆出了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剂型新的1亿元资产组建了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10月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2.4亿港元,成为全国首家使用同一国有资产进行二次融资并在境外上市的公司,被证券界称为“同仁堂模式”。 对于同仁堂来说,上市后大部分绩优资产进入了上市公司,不良资产留在母体,给母体带来了沉重的包袱。同仁堂集团公司在保证上市公司良性循环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改革措施,将集团公司所属

8、部分企业委托给两个上市公司管理,运用上市企业的管理机制改造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先后有 12家集团公司企业进入两个上市公司。委托管理的成功,不但为母体脱困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且盘活了大约5亿元的存量资产,过去企业的包袱通过机制的转变,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资源和动力。同时,同仁堂加大内部改制的力度,同仁堂集团公司全部企业均已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司制改造,全部实现了盈利,体制机制的成功变革为同仁堂的发展开拓了更辽阔的空间。三、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指标计算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2006年、2007年财务报表见如下:计算指标:1、总资产周转率2006年总资产周转率= 239

9、6505176.26 = 0.6311(次) (3779680131.84+ 3815658561.60)22007年总资产周转率= 2702850939.13 = 0.6748(次) (3815658561.60+ 4194676558.16)22008年总资产周转率= 2939049511.33 =0.6722(次) (4,550,072,456.13+ 4194676558.16)22、总资产周转天数2006年总资产周转天数= 360 = 570(天) 0.63112007年总资产周转天数= 360 = 533(天) 0.67482008年总资产周转天数= 360 = 535(天) 0.

10、67223、流动资产周转率2005年流动资产周转率= 2605732436.78 =1.06(次) (2433142610.19+2481093657.19)22006年流动资产周转率= 2396505176.26 =0.948(次) (2481093657.19+ 2573271458.27)22007年流动资产周转率= 2702850939.13 = 0.969(次) (2573271458.27+3007190421.08)22008年流动资产周转率= 2939049511.33 = 0.9173(次) (3401031369.24+3007190421.08)24、流动资产周转天数20

11、05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360 = 339(天) 1.062006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360 = 379(天) 0.9482007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360 = 371(天) 0.9692008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360 = 392(天) 0.91735、固定资产周转率2006年固定资产周转率= 2396505176.26 = 1.9503(次) (1243336292.67+1214237226.46)22007年固定资产周转率= 2702850939.13 = 2.3576(次) (1214237226.46+1078648247.53)22008年固定资产周转率= 2939049

12、511.33 = 2.8462(次) (986,603,644.10+1078648247.53)26、固定资产周转天数2006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 360 = 184(天) 1.95032007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 360 = 152(天) 2.35762008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 360 = 126(天) 2.84627、应收账款周转率2005年应收账款周转率= 2605732436.78 = 9.6420(次) (240429896.5+300064948.7)2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 2396505176.26 =8.4301(次) (300064948.7+268492557)2

13、200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 2702850939.13 = 8.8850(次) (268492557+339918440.3)22008年应收账款周转率= 2939049511.33 = 8.7627(次) (330,891,674.76+339918440.3)28、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60 = 43(天) 8.43012007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60 = 41(天) 8.88502008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60 = 41(天) 8.76279、(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2005年存货周转率= 2605732436.78 = 1.9717(次) (1233992483+14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