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杨盛米业年产万吨精制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702203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6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杨盛米业年产万吨精制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项目管理)杨盛米业年产万吨精制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项目管理)杨盛米业年产万吨精制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项目管理)杨盛米业年产万吨精制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项目管理)杨盛米业年产万吨精制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杨盛米业年产万吨精制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杨盛米业年产万吨精制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干县杨盛米业有限公司6万吨/年(XX)精制米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1.1.1 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为此,中央和省、市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XX县人民政府顺应农村经济发展趋势,把发展优质生态农业作为十五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全县计划发展优质稻三十万亩,从现在起,已着力于该发展项目的生产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建设以及拓展、延伸其深加工产业链的建设。 XX县粮食部门根据县政府产业建设的规划,制订了粮食经济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计划到2005年

2、全县收购、加工、销售优质稻14万吨,到2010年达到17万吨,同时要求粮食加工企业把自身发展纳入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规划之中,起好农业结构调整、粮食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的作用,真正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实体,把全县优质稻生产的产业链带好、带活,健康、持久、稳步地发展下去,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2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1、是增强龙头企业牵引力的需要 2000年,项目承建单位XX米业有限公司转换机制,尝试与农户签订优质稻产销协议,共签订500万公斤收购合同,加工后销往广州市300万公斤大米,初步摸索了一条走贸工农一体化的道路。但是由于资金短缺,年加工生产能力仅一万吨,与优质稻规模化生产的

3、要求极不相适应。按企业目前的负载能力,仅能承载全县优质稻产业化建设十分之一的牵引作用。同时,农民通过优质稻的生产实践,尝到了甜头,大规模的种植已成定局,粮食商品率也将大幅度提高,与农民签订的收购合同也随之成倍的增加。因此,只有扩大生产能力、改造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才能适应新的形势。 2、是节省投资、加快速度、建设现代农业新格局的需要 本项目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生产生活设施和销售市场,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节省了项目建设投资,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建立一个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新模式和现代农业新格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是适应当前市场对大米多品种、多档次的需要 随着农

4、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粮食加工带来了两个新的课题,一是原粮品种复杂,出率差异大;二是大米质量要求高、中、低档三者共存,对精制米、免淘米、营养强化米等需要量上升。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大米的外观质量、食味品质、包装与便利性等,传统的加工工艺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因此,工艺和设备的更新改进势在必行。 4、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一项举措 据分析,稻谷加工出售,比直接销售可以增加10%的价值,同时,加工的副产品又可增加附加值20%以上(米糠可生产糠油,榨油后的糠饼可提取植酸钙,剩下的糠饼渣是最好的饲料;碎米是酿酒和制糖的好原料,也是能量较高的优质饲料;谷壳也可用来制作环保型一次性餐具)。按年产大

5、米6万吨计算,每年可增加附加值2000万元。此外,从产品销售的角度来讲,大米调出比稻谷调出要减少运费30%以上,对于降低商品成本、开拓市场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据此,本项目的提出是十分必要的。 1.1.3 项目提出的依据 中央、省、市有关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政策。 湖南省粮食局名优湘米工程。 XX县国民经济发展“十五”规划。 XX县粮食经济工作中长期规划。 项目承建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1.1.4 项目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本项目是根据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加快产业化进程,增强龙头企业的牵引力,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建设的需要而提出的。它对于建立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格局,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

6、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社会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共投资1863万元。利用XX米业有限公司现有的厂房、仓库,在原有年产1万吨精制大米生产线的基础上,扩建为年产6万吨的生产规模。经初步论证,技术路线、工艺设计以及设备选型均有可靠的科学依据。厂区地域宽阔,有供扩建用地,无需征地即可开工建设,交通方便,周边环境较好。承办单位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对项目建设,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符合建立现代农业新格局和国家对国有粮食企业进行改造增效的产业政策。通过财务评估,年利润可达到320.6万元,投资利润率30.2%,投资利税率36.0%,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为4.8年(含建设期)。项目盈利能力强,有较

7、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本项目是可行的。1.2项目法人单位基本情况1.2.1项目法人 项目法人XX县XX米业有限公司,原名XX县XX粮油加工厂,后更名为XX县精制大米厂,2000年11月经批准更名为XX县XX米业有限公司。公司始建于1953年,现有固定资产净值453万元,有年产大米10000吨和年产毛糠油120吨的生产线各一条,是我省首批出口大米定点生产厂家之一。厂区占地面积41000平方米,建筑布置合理,错落有致,绿树成荫,厂地利用率为52%,有完备的供水、办公、生活设施、专线供电。 1.2.2人员力量 公司现有职工70人,其中具有丰富经营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6人,初级以上职称

8、专业技术人员10人。有通过省劳动厅职业技术鉴定中心认证的技师8人、高级技术工人18人。 1.2.3技术依托 技术依托XX粮科所、XX省粮油科学研究设计院和XX省粮油工业公司技术部。 1.2.4财务状况 公司注册资本96万元,2002年底有自有资金141万元。近年来,努力转换经营机制,转变观念,积极进取,经济效益年年上升,2002年上缴税金29.6万元,创利润60.8万元,2003年预计上缴税金30万元,创利润70万元,现有固定资产453万元。 附:二二年资产负债表。第二章 项目的发展预测 2.1 项目区概况 2.1.1 概况 项目所在地XX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山川秀丽多姿,气候湿润温和,光照充足

9、,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很早就吸聚着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全县90%的人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并以其作为谋生、交易、发展的主要手段。全县共有耕地面积60.5万亩,其中水田50.5万亩,常年粮食产量60万吨左右,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最高年份向国家上交粮食1.7亿斤。湄水河流经全县汇入涟水,320国道和潭邵高速公路东西贯穿全境,娄衡公路南北贯穿全境,娄邵铁路通过县内并有双板桥、洪山、太平寺、金家、三塘铺等五个火车站,汽车和火车运输都非常方便。项目承建单位XX米业有限公司位于该县的中心地点永丰镇五里牌。 2.1.2 项目建设所需自然资源、经济与社会环境分析 项目

10、建设所需的主要原料稻谷,是本项目立项的背景。我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有耕地60.5万亩,常年产粮在60万吨左右。县政府为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出了变农业大县为农业强县的新举措,并在XX国民经济第十个五年计划发展草案中提出,成规模、有步骤地进行粮食品种结构的调整,坚持按市场导向、适销对路的原则选定粮食品种,按一地一品、集中连片、规范开发的原则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大规模推广优质稻,到2005年全县种植优质稻30万亩,并逐步推广无公害种植技术,扩大无公害种植面积,2015年全县实现无公害粮食生产基地县。同时从去年开始已大面积种植优质稻,效益远高于常规稻,农民尝到了甜头,大规模种植优质稻已成定势。

11、然而,全县的稻谷到底有多大的商品量,这是本项目立项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根据有关专家对我县人口发展所需粮食预测资料表明: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农业人口将会出现负增长,其自用粮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而有所减少,人平自留口粮200250公斤即可。按现在80万农业人口计算,自留口粮只需20万吨。饲料粮按每头猪50公斤计算,全县发展到200万头猪,加上家禽所需,需饲料粮大约10万吨左右,加上其他用粮2万吨。按产业结构调整,即使再拿出10万亩耕地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全县粮食产量按现在的单产水平仍可达到50万吨,农民自用和留足饲料及其他用粮外,尚有20多万吨粮食要作为商品,投入市场。

12、而该项目建成后,每年消耗原粮10万吨左右,仅为商品量的50%多,所以项目投产后,原料供应充足。 2.1.3建设地点和厂址选择 1、厂址选择的原则 尽量利用企业原有的场地、厂房与公共设施,达到加快建设速度,节省项目投资的目的。 遵循国家有关政策,项目建设不占用农田。 建厂条件优越,水、电供应有保障,交通方便。 2、厂址选择的地点 根据上述选址原则,厂址确定利用XX米业有限公司的厂房和场地进行扩建改造。 2.1.4厂址的地理位置 该厂位于湘中腹地XX县永丰镇五里牌经济开发区内,处于商品粮基地产区的中心位置,周边环境较好。厂区占地41000平方米,绿树成荫,环境优雅,与县城浑然一体。该厂临320国道

13、、娄衡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水电通信设施齐全,投资环境好。 2.2项目有利条件 1、项目扩建利用XX米业有限公司的生产、办公场地,无需再征地。只需在现在的基础上,将厂房、仓库进行改、扩建成一个有规模的加工厂,既减少投资,又缩短建设时间。 2、该公司已有一支从事多年稻谷加工、米糠榨油的专业技术队伍,并长期与上海粮科所、湖南省粮油科学研究设计院、湖南省粮油工业公司有密切的技术协作关系,掌握了科学的、先进的生产技术,有成熟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 3、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原XX县精制大米厂创办于1953年,1998年被确定为全省龙头加工企业之一,年加工能力达到10000吨,加工的“餐餐香”

14、等优质米,质量优良,在区内和广东等地已有相当的销售市场,市场前景可观。 4、生产原料充足。XX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2000年种植优质稻15万亩,计划到2005年发展到30万亩,项目建成后,生产原料能得到充分满足。 5、交通方便。该公司距320国道仅80米,距潭邵高速公路14公里,距娄衡公路2公里,离娄邵铁路太平寺、三塘铺车站各20公里,县内村村通公路,原料及成品运输十分方便。 6、正在进行改制。XX县粮食系统企业改革即将全面启动并于年内基本完成,企业改革后,将彻底剥离计划经济时形成的不良资产,为企业的合资、合作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更为项目建成后选聘优秀管理人员与技术工人提供了保证。 2.3项目

15、制约因素和解决方案 制约因素:一是资金不足,目前项目承建单位自有资金只能满足已有生产线的正常运转,扩建所需资金大部分有赖多方筹措和请求上级财政支持;二是技术力量还比较薄弱,工人素质较低,不能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三是受传统的经营机制与观念束缚,致使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解决方案:一是引进现代先进的企业管理机制;二是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建立和健全适应市场经济既规范有序,又灵活有效的用人机制;三是加强职工的岗位培训。2.4市场预测和现有生产能力、供求关系分析 2.4.1市场预测 粮食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物资,自古就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民以食为天”等哲言。建国以来,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我国以大米为主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非农业人口也在不断增加,商品粮的需求量也将随之增加,本项目投产以后,产品的销售前景是可观的。 2.4.2现有生产能力与供求关系分析。 XX米业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年产大米1万吨。近几年,该公司与广东南海市盐步金桥米行建立了长期的业务关系,每年需大米几万吨,但该厂的生产能力有限,根本满足不了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