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研究方法论章PPT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7694953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3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研究方法论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外国文学研究方法论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外国文学研究方法论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外国文学研究方法论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外国文学研究方法论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研究方法论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研究方法论章PPT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方法论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张杰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方法论 2007南京 1 可编辑 2 前言1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设置 学科的分层 科学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美国与原苏联研究体制的不同 社会科学 有时又称哲学社会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文学 门类 一级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可编辑 3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050202俄语语言文学050203法语语言文学050204德语语言文学050205日语语言文学050206印度语言文学050207西班牙语言文学050208阿拉伯语言文学050209欧洲语言文学050210亚非语言文学0

2、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可编辑 4 三级学科 英美文学 英语语言学 俄罗斯文学 俄语语言学日本文学 日语语言学韩国文学 韩语语言学法国文学 法语语言学意大利文学 意大利语言学德国文学 德语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等 可编辑 5 专业硕士 教育硕士 英语 翻译硕士 笔译 口译 可编辑 6 研究方法 张羽的两句话 仙林与随园的两块牌子 知识在于积累 思考 批判意识 回答钱学森之问 三代学者不同的回答 研究视野 国际视野与中国视野研究型教学理念 由传授知识转向培养能力教学研究的匮乏 高校与企业的差距 研发人员与生产人员 可编辑 7 2 教学要求 没有教材 研究生理论课应该没有教材 做笔记研究生

3、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兼谈研究生不是被管理的对象 考试方式 写一篇论文 不必太注重分数 可编辑 8 目录 第一章 阅读的准备第二章 论文的撰写第三章 理论研究的宏观考察第四章 中西文学与文化的比较研究第五章 中西诗学的比较第六章 世纪末的转向 走向历史文化的批评第七章 后现代危机中的哲性诗学 可编辑 9 第一章 阅读的准备 1 1 1看书应该带着想法去看 兼谈做学问的两条路子 学者型与思想家型 选题 1 选题新 2 老题新做 要善于从反面看 批判地看问题 例如对母亲的心理成长的研究1 2资料的整理与收集 资料不可以罗列 而是要为自己提出的观点服务 一般学位论文的第一部分都是研究现状的分析 例如 巴

4、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研究 研究的不确定性 研究的逆向发展 共时性的研究方法 可编辑 10 第一章 阅读的准备 2 1 3阅读的方法 1 阅读从研究对象产生至今的主要资料 不一定全部是最新的资料 要注意资料的历史性 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的变迁 2 阅读书籍与杂志 外国文学研究的主要杂志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外国文学评论 外国文学研究 世界文学 当代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 北外 国外文学 北大 外国文学动态 俄罗斯文艺等 3 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书的读与查 一边读一边可以翻译主要的内容 1 4卡片的制作 书名 著者名 出版社 出版地 年代 页码 藏书号 分类法 从哪个图书馆借的 可编辑 11 第二章

5、论文的撰写 1 2 1开头 1 开头要新颖 要提出新观点 最好能够有轰动效应 文学的传统与创新 翻译的标准 2 故事化的开头 形象化的比喻开头 陈燊谈无产阶级怎样对待人类的文化遗产的文章 2 2要以内部研究为中心 艺术形式 内部语言学等 不受意识形态环境的左右 研究生学术会议上博导给的信 2 3层次感 论述要有层次 递进 要有一种推出去拉进来的感觉 例如张羽谈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 自转的纪实性与文学作品的艺术性 结合 复调小说理论研究 的结构来论述 详见该书目录 可编辑 12 复调小说理论研究 第一章陀学的研究第一节研究的不确定性第二节研究的逆向发展第三节共时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整体性批评第一节整

6、体性特征 中 整体性 西 抓主要矛盾 第二节系统化方法 作品 文学环境 一般意识形态环境 社会经济环境 第三节社会评价 可编辑 13 第三章话语分析第一节复调型话语研究第二节共时性语境分析第三节双声语对话第四章艺术的解剖第一节视角的转变第二节 瞬间 的艺术第三节艺术的反证 可编辑 14 第五章批评的批评第一节无法回避的问题 回避了作者 聚和性 第二节话语研究的局限 忽视了读者 第三节复调理论的批评 不与别人对话 第六章语言的超越第一节语言与话语 与索绪尔的不同 第二节规律与反规律 自然科学与文艺学科的不同 第三节接受与反接受结论 可编辑 15 第二章 论文的撰写 2 2 4语言的表述 话不要说

7、的太绝对 要有弹性 少用 不是什么 而是什么 多用 不仅什么 而且什么 不要用顶峰 可以用高峰等 不要否定前人的研究成果 举例巴赫金的讨论 钱黄之争 2 5修改文章 交流法 朗诵法 搁置法 写10篇文章不如1篇文章改10遍 2 6注释 脚注 尾注 根据杂志社和出版社的要求 参阅卡片的制作 可编辑 16 第三章 理论研究的宏观考察 3 1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向内转趋向3 2当代西方文艺观念的裂变3 3当代西方哲学的两大主潮3 4当代西方文论研究重点的三次转移3 5社会科学研究的两种思维3 6理论研究的文化考察3 720世纪中国的文艺学界批评话语的三种类型3 8语言文学研究的一般轨迹 可编辑 17

8、 3 1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向内转趋向 3 1 1走出环境 由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注重环境 转向20世纪的注重人的自身作用 小人物 多余人 安娜等 3 1 2注重人物的情感表现 表现主义戏剧 人物意识流的表现 无意识的发掘等 3 1 3转向读者的心理探讨 从弗洛伊德到拉康的变化等 可编辑 18 3 2当代西方文艺观念的裂变 对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关系的认识不同 关于假的 度 的问题 其实真也是有 度 的 可编辑 19 3 3当代西方哲学的两大主潮 人本主义 存在主义 萨特等 以人为本 非理性化转向 科学主义 分析美学 维特根斯坦等 实证主义 语言学转向 走出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而是二元或者多元共

9、生 可编辑 20 3 4当代西方文论研究重点的三次转移 作家 作品 读者 社会文化 弗洛伊德 荣格 俄国形式主义 接受美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等 可编辑 21 3 5社会科学研究的两种思维 科学思维 共性研究 艺术思维 个性研究 前者是规律性的把握 后者是反规律性的 也就是在无规律性中寻找个性化特征 文学的概念 生活的形象化反映或者审美特征 以往社会科学研究的误区 特别是文艺研究的误区 用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社会科学 可编辑 22 3 6理论研究的文化考察 语言学从形式走向功能和认知 文学研究走向文化身份考察 其实 这也是从归纳走向解构 这种考察在20世纪末与以往的文化研究不一样 更多的不

10、是从发生的文化环境来考察 而是从接受的文化环境来分析 可编辑 23 3 720世纪中国的文艺学界批评话语的三种类型 3 7 1革命的话语3 7 2审美的话语3 7 3解构的话语 可编辑 24 3 7 1革命的话语 革命的话语 在改革开放以前 也就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 这一话语在我国的文艺学界是主导的话语 这一话语就是把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放到了首位 这是旧中国进步文人长期探索的结果 从李鸿章的洋务运动 康有为 梁启超的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到五四新文化运动 列宁1905年的文章 党的组织与党的文学 毛泽东的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 可编辑 25

11、 3 7 2审美的话语 审美的话语 王国维与康有为 梁启超是同时代人 他没有走革命一路 而是走了审美之路 追求艺术的美学形式 尽管他 钱钟书 朱光潜等人作出了许多努力 但是中国的艺术形式的研究仍然非常薄弱 苏联20世纪50年代的艺术审美本质的大讨论 中国在胡耀邦时代的对 党的组织与党的文学 的重译 大概1978年的红旗杂志 这里文学译成了出版物 可编辑 26 3 7 3解构的话语 解构的话语 前两种话语虽然是迥然不同的话语 但是他们之间又有着相同之处 都认为 文学艺术是能够肩负起一种神圣的使命的 革命或者审美 然而 解构的话语却正好相反 它并不认为艺术可以承担起什么责任或者使命 艺术是无意义的

12、 甚至探讨艺术的使命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 从语言的表征危机谈起 解构主义试图打破一切中心 它的革命性是非常彻底的 可编辑 27 3 8语言文学研究的一般轨迹 循环论或者钟摆式语言学 从实证 具体例证 到理论 语法 再回到实证 计算机技术 文学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环境与人之间 兼谈神经认知语言学以及文学 语言学的研究发展趋势 可编辑 28 第四章 中西文学与文化的比较研究 季羡林先生曾经评价过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 亡 目前全国中心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 四川大学文学院 南京大学中文系等比较 诗学比较 文化比较 可编辑 29 第四章 中西文学与文化的比较研究 4 1走向世界文学 人类文学发展的三个

13、时代4 2中西文化之异同4 3中西方哲学的比较4 4中西方宗教精神的不同4 5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4 6中西方婚姻观的不同 可编辑 30 4 1走向世界文学 人类文学发展的三个时代 4 1 1民族文学时代 从人类文学活动的产生至公元15世纪以前 4 1 2近现代文学时代 从公元15世纪至1827年 4 1 3世界文学时代 从1827年起 可编辑 31 4 1 1民族文学时代 从人类文学活动的产生至公元15世纪以前商朝的尊神文化 农民起义一般都始于尊神 如陈胜 吴广 太平天国等 周朝的尊礼文化 孔孟之道 儒家哲学 与道家哲学不同 一般是区域性的民族文化 四大文明古国 巴比伦 埃及 中国 印度 可编

14、辑 32 4 1 2近现代文学时代 从公元15世纪至1827年热那亚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492年 葡萄牙人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1522年 歌德在1827年1月31日说道 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 189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设立 1827年法国学者维尔曼在巴黎大学开设的比较文学讲座 标志着比较文学的诞生 可编辑 33 4 1 3世界文学时代 从1827年起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一体化的过程 自然语言英语的全球化进程文化全球化是多元化的过程 从欧洲中心主义走向多极文化的冲撞 语言哲学层面的不确定 语言学转向 可编辑 34 4 2中西文化之异同 4 2 1文化型态4 2 2中西方文学批评观的不同4 2 3

15、中西方文化精神的不同 可编辑 35 4 2 1文化型态 中华文化是一元的 西方文化是多元的 孔子 吾道一以贯之 刘勰 文以载道 诗言志 中国的大团圆 春节 西方就不一样 突出个性 可编辑 36 4 2 2中西方文学批评观的不同 中国古典文学批评 重整体性 西方文学批评 重局部的清晰性前者是整体把握 后者是抓主要矛盾 可编辑 37 4 2 3中西方文化精神的不同 中国重道德与艺术 西方重宗教与科学从传统来看 中国重伦理道德 而西方重法治 胡适 西方是汽车文明 中国是人力车文明 可编辑 38 4 3中西方哲学的比较 4 3 1研究对象的不同4 3 2性质不同4 3 3研究方法不同 可编辑 39 4

16、 3 1研究对象的不同 中国 天理 人生之道 西方 事物之理 可编辑 40 4 3 2性质不同 中国 精神文明 动性 西方 物质文明 静性 兼谈共时性语言学与历时性语言学 弗洛伊德与荣格等 可编辑 41 4 3 3研究方法不同 西方 形而上学 思辨 抽象中国 形而下 哲学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可编辑 42 4 4中西方宗教精神的不同 西方 轻看现生 重视来生 追求自由平等 宗教与艺术结合在一起 宗教的狂热 十字军 中国 天命 孝道 求福 可编辑 43 4 5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 西方 服从律令 个人本位 唯理是从中国 效法先贤 人伦本位 情之所钟 可编辑 44 4 6中西方婚姻观的不同 4 6 1观念的不同4 6 2择偶的方式不同 可编辑 45 4 6 1观念的不同 西方 性交看作是一个认知的过程 是一种探究 个人生理和心理的满足中国 相依为命 天长地久 整个家族的需要 对离婚的看法 可编辑 46 4 6 2择偶的方式不同 西方 两人之间的契合 中国 门当户对 身家清白 可编辑 47 第五章 中西诗学的比较 诗学 文学创作 作品的内部规律5 1中西叙事诗学的比较5 2中西方神话的比较5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