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第02课 梅岭三章》同步讲义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27691141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第02课 梅岭三章》同步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第02课 梅岭三章》同步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第02课 梅岭三章》同步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第02课 梅岭三章》同步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第02课 梅岭三章》同步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第02课 梅岭三章》同步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第02课 梅岭三章》同步讲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梅岭三章1作者简介。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作品有,代表作品后经项英等人集体修改,成为军歌。2背景探寻。1934年10月,江西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陈毅因身负重伤,留在江西担任军事指挥。1935年春,他在敌人重兵围攻下,率部突围到江西、广东两省交界的油山和梅岭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才离开。这三首就写于这一时期。3知识链接。意 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

2、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因此,分析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要的是抓住诗中的“意象”。如梅岭三章中,诗人以“泉台”“烽烟”“血雨腥风”等意象,形象地概括了革命征程的艰辛,表达了对牺牲者的缅怀,又以“斩阎罗”的十万“旌旗”、纷飞的“捷报”、遍种人间的“自由花”等意象,表达了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4主旨归纳。这三首诗中,诗人回首革命征程,将牺牲视作“移师新战区”,豪情满怀;勉励战友,激励后死者努力作战,以捷报告慰死者;展望未来,革命信念乐观坚定。全诗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的气概和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1陈毅诗词选集 十年来源:学科网1小序对这组诗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小序写出诗人

3、自身陈毅同志当时重伤患病被围,表明这组诗是在“虑不得脱”的必死险恶处境中写出的绝命诗,写出了诗篇的创作背景。2第一首诗第一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运用的句式在诗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断头今日意如何”,“断头今日”即“今日断头”的倒装,前置强调“断头”,表现出诗人觉察到必死的险恶处境,英勇地面对必死的险恶处境。这个设问句式的开头句,振起这一首诗乃至这一组诗的抒写情怀,慷慨壮烈。3第一首诗三、四句运用旧时“泉台”“阎罗”等迷信传说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有怎样的艺术效果?“阎罗”这个阴间暴君又有影射世上反动头子的作用,能够唤起人们对反动统治者的仇恨。4第一首诗中的“招”“斩”两个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

4、现力量?“招”这个动词,表现出把在不同战场、不同时间牺牲的部下的英魂招集起来,空间广阔、声势浩大。 “斩”这个动词,表现出巨大威力,毙敌干脆利落,褒意鲜明。5第一首诗中的“旌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来源:学科网ZXXK“旌旗”,原指旗帜,这里运用借代修辞方法,借代部队,表现出部队的昂扬士气、浩大声势。6第二首诗第二句运用了什么典故?具有怎样的表现力量?第二句用了一个典故。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为吴将,屡建战功。他先劝吴王夫差乘打败越国之机灭掉越国,未被采纳;后又谏阻夫差举兵攻齐,要他警惕越王勾践报仇,夫差听信谗言,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前说:“抉(剜出)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

5、越寇之入灭吴也。”后吴果被越灭。“此头须向国门悬”,表现出即使死后仍然一心关注革命,死不暝目,要眼看同志们怎样取得战斗的胜利,敌人怎样遭到失败。7第二首诗三、四两句表达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表达出激励同志们英勇战斗取得胜利和切盼得到胜利消息的强烈感情。“捷报”当“纸钱”,把民族特点和时代色彩统一起来了。8诗句中的“飞”这个动词,具有怎样的表现力量?“飞”这个动词,形象地表现出捷报轻快地传来,接连地传来,富有感情色彩。9“烽烟”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怎样的表现力量?“烽烟”,原指边境报警的烟火,这里运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代战争,表现出革命战争的如火如荼。10第

6、三首诗三、四两句具有怎样的表现力量?“取义成仁今日事”,表现出在今天面对必死险恶处境之时,决心为真理,为人民解放而牺牲。“人间遍种自由花”,预言革命理想必将实现,表现了坚定的革命信念,乐观的革命精神。11第三首诗中的“应”这个副词,具有怎样的表现力量?“应”这个副词,表现出反动统治应该有个尽头,信念坚定,感情充沛。12“血雨腥风”“取义成仁”“自由花”,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怎样的表现力量?“血雨腥风”,原指血色的雨、腥味的风,这里运用借喻的修辞方法,借喻反动统治,表现出反动统治的无比残酷。“取义成仁”,是“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的缩语,原为孔孟提出的道德标准,这里运用引用修辞方法,表

7、现为真理而牺牲。“自由花”,虚构的花名,这里运用借喻的修辞方法,借喻革命理想,表现革命理想的实现。13这三首诗之间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具有怎样的表现力量?第一首起于现在时间,面对当时必死险境,抒发死后还要继续战斗、虽死不渝的强烈感情;第二首起于回首十年革命战争,再面对当时必死险境,抒发死不暝目,激励后死同志英勇战斗的强烈感情;第三首,追溯参加革命之时即为推翻反动统治而战斗,再面对当时必死险境,表达革命理想必将实现的坚定革命信念和乐观革命精神。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气势酣畅、淋漓尽致地抒写出了壮烈情怀。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旌旗( ) 诸君( ) 阎罗( )捷报( ) 当纸钱( ) 血雨

8、腥风( )( )2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1)得诗三首( ) 虑不得脱( ) 说话得体( )A能够B适合C完成D得到(2)旋围解( ) 战士凯旋( ) 飞机在天上盘旋( )A旋转B不久,随即C返回,归来D圈儿(3)意如何( ) 词不达意( ) 出其不意( )A想B意思C心愿D意料,料想3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和运用的修辞方法。(1)南国烽烟正十年 意思:_ 修辞:_(2)血雨腥风应有涯 意思:_ 修辞:_(3)取义成仁今日事 意思:_ 修辞:_(4)人间遍种自由花 意思:_ 修辞:_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投身革命即为家B血雨腥风应有涯C取义成仁今日事D创业

9、艰难百战多5诗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与下面哪一句诗的意境相同?( )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C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钢铁旌旗红映日,丹心碧血写诗篇。红色,七月永恒的主题。往昔的战火虽已熄灭,但红色的印记在每个人心中依然传承。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流了多少鲜血啊!让我们的心灵跨越时空与历史契合,阅读或聆听爱国人士先进事迹,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祭拜革命先烈,深切湎怀烈士的不朽功

10、绩,铭记烈士的英名和壮举,hng扬爱国主义精神,做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少年。(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旌旗( )聆听( )hng( )扬(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3)“契合”中“契”的意思是( )A买卖房地产等的文书,也是所有权的凭证B投合C用刀雕刻D刻的文字(4)将画线句子改为陈述句。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文后题目。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血雨腥( )风 应有涯(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即( )为家 应有涯( ) 取( )义成( )仁3这首诗从体裁来看,属 ;从内容来看,是 。诗中押韵的字是 。

11、4下面句子中朗读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投身革命/即为家B血雨腥风/应有涯C取义/成仁/今日/事D人间遍种/自由/花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文后题目。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1解释下列词语。(1)南国:(_)(2)烽烟:(_)(3)正:(_)(4)国门:(_)(5)诸君:(_)2“此头须向国门悬”一句在本诗中表现了什么?3“南国烽烟正十年”指哪十年?这一章的主旨是什么?【2018年中考山东泰安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天马雄风周 涛有一次我碰上伊犁草原夏日迅疾猛烈的暴雨,那雨来势之快,可以使悠然在睛空盘旋的孤鹰来不及躲避而被击落;雨脚之猛,竟能把

12、牧草覆盖的原野一瞬间打得烟尘滚滚。就在那场短暂暴雨的吆打下,我见到了最壮阔的马群奔跑的场面。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好家伙,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雷恐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逝的闪电激奋着,马,这不肯安分的生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似的在这原野上汇聚了,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动中扩展,成为一片喧叫、纷乱、快速移动的集团冲锋场面!争先恐后,前呼后应,被头散发,淋漓尽致!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有的来回奔跑,忙乱得像临危不惧、收拾残局的大将;小马驹跟着母马认真而紧张地跑,不再顽皮,撒欢儿,一下子变得老练了许多。牧人在不可收拾的湖水中被裹挟,

13、他大喊大叫,却毫无声响,他的喊声像一块小石片扔进奔腾喧嚣的大河。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的鼓点,悲怆苍劲的嘶鸣、叫喊在拥挤的空间碰撞、飞溅,划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扭住、缠住漫天雨网,和雷声雨声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而这一切,得在飞速移动中展现,几分钟后,马群消失,暴雨停歇,你再也看不见了。我久久地站在那里,发愣、发痴、发呆。我见到了,见过了,这世间罕见的奇景,这无可替代的伟大的马群,这古战场的再现,这交响乐伴奏下的复活的雕塑群和油画长卷!我把这几分钟间见到的记在脑子里,相信,它所给予我的将使我终身受用不尽马就是这样,它奔放有力却不让人畏惧,毫无凶暴之相;它优美柔顺却不任人随意欺凌,并不懦弱。

14、我说它是进取精神的象征,是崇高感情的化身,是力与美的巧妙结合恐怕也并不过分。屠格涅夫有一次在他的庄园里说托尔斯泰“大概您在什么时候当过马”,因为托尔斯泰不仅爱马、写马,并且坚信“这匹马能思考并且是有感情的”。它们和历史上的那些伟大人物、民族英雄一起被铸成铜像屹立在最醒目的地方。过去我只认为,只有静静的顿河才是马的史诗;离开伊犁之后,我不这么看了。瞧瞧我们伊犁的天马吧,这些被古人称之为骐骥、称之为汗血宝马的英气勃勃的后裔们,日出而撒欢,日入而哀鸣。它们好像永远是这样散漫而又有所期待,这样原始而又有感知,这样不假雕饰而又优美,这样我行我素而又不会被世界所淘汰。成吉思汗的铁骑作为一个兵种已经消失,六根棍马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已被淘汰,但是马却不会被什么新鲜玩意儿所取代,它有它的价值。牛从挽用变为食用,仍然是实用物;毛驴和骆驼将会成为动物园里的展览品,因为它们只会越来越稀少;而马,车辆只是在实用意义上取代了它,解放了它,它从实用物进化为一种艺术品的时候恰恰开始了。值得自豪的是我们中国有好马。从秦始皇的兵马俑、铜车马到唐太宗的六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