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教科版最新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

上传人:业*** 文档编号:127690454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教科版最新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XX教科版最新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XX教科版最新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XX教科版最新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XX教科版最新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教科版最新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教科版最新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教科版最新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主题1传统文化溯源课题: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赏析民间艺术,使学生对民间艺术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2、过程方法图片展示,部分讲解,资料分说。 3、态度情感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电脑展示图片1、桔杆扎刻:是用高粱秆绑扎,模仿古建筑的楼阁进行制作的工艺品,造型精湛,工艺复杂。2、果核雕刻:是用什么核雕刻的?是一个什么造型?你觉得怎么样?3、内画壶:始于乾隆年间,早期在光滑的玻璃壶内画,后来,用金刚石在壶内打磨成乳白色再进行绘画,国画技法得以发挥,丰富了艺术表现力。我国

2、内画壶产地:北京,河北衡水,山东博山,广东;根据艺术特点:京派,冀派。内画壶用笔:一根长20公分的竹签做弯曲形钩笔;绘画题材:各种题材。我省的工艺美术大师王习三是冀派代表人物。4、绣花鞋:色彩鲜活艳丽,注入了母亲的爱。 5、木雕狮子6、鞋垫绣品 7、泥玩具8、磁州窑三彩刻花盘是宋代作品 分组活动根据刻前搜集资料,分小组讲解,学生分别补充。交流反馈 活动总结课题:我做非遗小传人 活动目标:通过教师讲授、非遗传人进课堂和参观及动手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特点、保护现状等,访问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讨论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措施和建议,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

3、理解、认同家乡传统文化,并乐于传承。 活动内容 1、活动地点为了贴近学生生活,易于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选取以泉州,尤其是石井为活动开展地点。申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 2、活动形式(一)组织形式采用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班级活动互相结合的方式 (二)实践形式收集资料和信息,小组合作和交流,规划表达和反思。 3、活动实施(一)将*区历年申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择取重点进行讲述,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变迁、特点和现状做简单介绍。 学生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整体概况上的认知,并且学生也可以理解为何要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文化传承的意义。(二)从绢、人绢花、面人、脸谱、

4、剪纸、说唱艺术这五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领学生进行细致的了解认知。(三)建立非遗活动室,将学生课堂使用的材料、非遗事物和学生的作品在非活动室进行展示,平时在非遗活动室进行课堂授课 (四)请优秀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大师们进课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并建立非遗文化班。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枝万朵绢花开 (绢人绢花) 满眼皆春色,处处闻花香,是人们长久以来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正值夏初春末,各种花朵竞相生长。花,作为生物之灵,既可以传情达意,又可 以美化环境,还可以作为礼品互赠友人。如今,送花已成为社会的一种时尚,一种文化。随着现代技术的成熟与进步,一种鲜花的替代品-绢花,已逐渐走

5、进人们的生活之中。在这节课中,老师可以对绢花、绢花工艺,绢花工艺的现状 对学生进行一个初步的讲述。可以请非遗传人*大师来进行 专业的授课。请大师为学生进行深度讲解。2)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面人) 面人,俗称“捏面人”。它是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捏面人有记载的记录,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了。面人不仅可以有观赏性,甚至在清明寒食节,互送面塑食品更是一种习 俗和传统。教师可以带着大家了解面塑的艺术起源、艺术特点,以及面塑本身带 有的价值的思考,尤其是文化价值方面的思考。学生更可以根据个人的想象亲手制作面人,感受文化的传承。 3)汤武净,

6、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 (脸谱) 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艺术门类, 在国内外流行 的范围相当广泛,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老师可以讲述脸谱的特点、形成、起源和脸谱的分类。并且还可以介绍几个非常重要的脸谱标志性人物, 播放一两段视频, 让学生切身感受脸谱的魅力。学生还可以制作脸谱, 既可以以传统方式进行脸谱的学习,更可以以新时代的特点对脸谱进行再创造。(五)讨论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措施和建议,理解、认同家乡传统文化,并乐于传承。1)学生可以分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讨论,提出对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措施和建议。2)开展一次校园

7、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晚会,让全校学生理解并认同家乡传统文化,乐于传承。 三、活动小结开展这次探究活动对非遗文化的学习,感受历史是实实在在的,认识非遗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同时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内涵,提高文化素养,增加爱护“非遗文化” 、保护中华文化的责任感,激发强烈的民族自 豪感和认同感,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课题:过个传统文化节 、走进文化馆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交流讨论,明确进一步研究的任务和方法,形成小组活动方案,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2、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充分利用身边的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多渠道获取信息,让学生体验探

8、究的快乐。 3、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进行交流、展示活动成果,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教学重点:明确进一步研究的任务和方法,形成小组活动方案。教学难点:确定课题方向。 教具准备:幻灯片课件、中国传统节日视频 【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一、导入活动: 导语:“中国传统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而传统节日又犹如一颗闪耀的明珠。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节日,下面请同学们写出你自己最喜欢的4个节日。”“下面,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对中华传统节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现在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这一组所写的节日分一下类,哪些是中华的传统节日。”“什么是中华传统节日?”板书:中华传统节日中华传统节日的定义:中华民族传

9、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沉淀和凝聚,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节日。(5)播放幻灯片,举例说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二、确定活动主题:“看过短片之后,你想对中华传统节日进行哪方面的研究?你对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提出感兴趣的问题。2、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3、教师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记录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归类、整理。课题方向:中华传统节日的来、节日的习俗、描写节日的古诗名句、与外国节日的差异我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与外国节日的差异、传统节日渐受

10、淡漠的原因、怎样使中国的节日受到更多的关注板书:我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中华传统节日的来节日的习俗描写节日的古诗名句 与外国节日的差异 传统节日渐受淡漠的原因怎样使中国的节日受到更多的关注各个节日的专题研究:春节、端午、元宵、清明、七夕、中秋、重阳、腊八学生分组,确立小组长。以小组为单位选取要研究的问题。 二、制定活动方案“这节课我们来制定小组活动方案。”1、各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和有号召力的口号:“在制定活动方案之前,我们为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和有号召力的口号。”2、教师小结宣布活动开始“各小组的口号都非常有号召力。下面,让我们来制定活动方案。”3、讲解制定活动方案的要求。幻灯片讲解:“大家

11、在活动方案的开始部分把你要研究的问题先写上,接下来是组长、组员,在再接下来重点写每个组员具体研究的问题和谁来研究。”4、各组讨论如何开展研究,制定研究方案。小组合作:根据各自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5、教师巡视,倾听并给与建议。三、集体交流:交流、评价各组方案,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下面,各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组的活动方案。”“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说完后,你来给他们的活动计划讲评。找出可行与不可行的地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 评价方向:1、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2 、 小组组员是否全体参与,分工是否合理。3 、 研究途径是否科学、高效。4 、 时间安排是否合理、高效。5 、 方

12、案是否全面细致,考虑周全。 四、针对各组情况讨论修改。“需要修改的小组修改你组的活动方案,不需要修改的小组研究怎样搜集资料更有效。”五、确定活动方案,各组按照方案开展实施。第二课时一、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充分利用身边的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多渠道获取信息。1、深入调查,有目的地搜集、采访。2、选择和筛选出出自己需要的资料。 二、谈一谈你搜集到的资料。“经过了一个星期的搜集、查阅,你对中华传统节日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请同学们谈一谈你这一组搜集的资料及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的趣闻、趣事。”举例说明各个专题的研究怎样进行民间资料的搜集。“研究元宵节的小组,可以搜集一些花灯的图片和搜集一些小

13、的花灯带到学校来。”“研究端午节的小组可以自己在家包好粽子,分发不同的小组,让其他学生在品尝粽子的同时来聆听汇报。”“同学们可以找年纪大一些的人,如:我们的爷爷、奶奶或邻居中年纪较大的老人,去和他们聊聊。长辈们有几十年的节日经历和丰富的节日体验,他们对传统节日有着独到的见解。” “从他们那里可以获得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信息。”4、与被咨询人沟通中态度要诚恳虚心,言谈举止要得体,有礼貌。 三、阶段成果交流阶段 在这一环节中,一定要提示学生,选择汇报形式的时候,不能盲目,一定要联系自己的主题内容和资料的类型。根据资料和现实情况去选择汇报方式。汇报的形式不要太繁琐,应该简单、生动,并且有小组的风格。2、

14、 汇报的语言 要通俗易懂。 3、 掌握每组的汇报时间。4、 各组在汇报时还可以说说你组在活动的过程中的趣闻、趣事。四、在一个小组汇报结束时,请其他组同学对汇报组的汇报内容、形式及效果给予一定的评价。“现在,请同学们对这一组的汇报给予一定的评价。”“你觉得他们的汇报哪里最精彩?” 五、总结。主题2生活中的小窍门活动目标:开展本项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收集信息、选择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探索的能力,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许多的小窍门,能够帮助我们轻松解决一些难题,从而也激发学生自己发明出一些小窍门的兴趣。具体目标如下: 1、了解生活中的小窍门,并会实际操作。2、激发学生的好奇

15、心和求知欲,初步培养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3、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活动对象: 六年级学生 四、活动过程:第一阶段、主题的确立 布置准备1. 具体目标:讨论确定本次活动的几个板快,引导学生从深刻了解母校的历史、回放六年的学习生活、回忆难忘的老师、感念同学情深等几个方面去考虑确定小组活动主题。2. 活动时间:1课时(课内)3. 活动场所:课内教室4. 学生活动:(1) 讨论在生活动中我们都离不开什么(2) 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准备活动分组(定出小组成员组长 参与的活动 参与的方法 成员分工等)。 (3) 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活动方案 5. 教师指导重点:(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