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乡镇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上传人:木**** 文档编号:127689429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乡镇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层乡镇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基层乡镇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基层乡镇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基层乡镇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乡镇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情况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乡镇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情况调研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层乡镇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情况调研报告当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下,老干部日常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老干部满意度不断提高。但是由于经济基础、地缘等因素,乡镇老干部服务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近年来,xx市在活动阵地建设、加强思想建设、组织活动开展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创新,进一步做好乡镇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由于居住地域分散、思想认识差异、缺少场地经费、开展活动较少、党组织发挥作用难等因素,乡镇离退休干部管理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与困难。通过灵活组织设置、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创新活动开展形式、充分发挥老干部作用、提高亲情服务水平五个方面,加强对基层乡镇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

2、对老干部工作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围绕落实老干部两项待遇、加强老干部活动阵地建设、丰富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老干部亲情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举措,夯实基础,完善服务,老干部满意度显著提高。由于城市经济基础好、老干部居住相对集中,这些措施在市区(街道)的老干部中实施比较到位,落实比较全面。但不可忽视的是,老干部队伍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居住在乡镇一级,如何强化基层乡镇老干部的管理服务,让他们享受和城市老干部一样的优质服务,亟需我们思考解决。现就如何加强基层乡镇老干部服务管理,做一些简单的分析、探索与思考。一、基层乡镇老干部队伍现状xx市现有离退休干部近x万多人,其中退休干部x万多人,居住在农村的离退休干部

3、近x人,占离退休干部总数的35%;农村离退休干部党员x多人,占农村离退休干部总数的52%;70岁以上农村离退休干部近x人(居住在农村的离休干部x多人,基本在80岁以上),占农村离退休干部总数的47%。农村离退休干部队伍中一半以上为退休教师,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干部比例较小。近年来,xx市在加强基层乡镇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方面也不断进行探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加强活动阵地建设。各基层乡镇立足于实际情况,多方统筹协调,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近五年来共投入x多万元对活动场所进行改建、扩建和新建,并坚持合理布局、一室多用,保证老干部日常活动有地方、组织学习有去处。坚持做好离退休干部社区服务示范点创评工

4、作,在亲情化服务、场所建设、制度建设、经费建设、档案建设等方面严格要求,量化标准,每年组织专门人员对申报的社区服务示范点进行检查验收。活动自2009年开展以来,全市所有乡镇基本都设有一处综合设施比较齐全的老干部活动中心,供老干部日常学习活动。此外,为配合做好离退休干部社区服务示范点创评工作,全面提升基层乡镇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满足农村离退休干部的需求,市局在2009年专门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离退休干部农村社区服务试点工作的意见,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健全服务网络、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让广大离退休干部切实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目前,全市72处镇(街道)老干部活动中心、54处村(社区)老

5、干部活动室达到市级优秀标准,全部达到“六室一有”要求,有效满足老干部学习活动需要。(二)抓好思想组织建设。为使广大离退休干部始终保持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近年来,我们在离退休干部当中开展了“一学四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贯彻十八大,畅谈新变化”主题征文活动、“见证辉煌历程、永葆先进本色”系列主题活动等等,广大农村离退休干部都能够踊跃参加,表现出较高的政治热情。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坚持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强对广大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荣成市探索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乳山市推行“即时关爱”制度,既及时了解了老干部的动态需求,又加强了服务管理,增强了老干部的组织归属感。按照每三

6、年一换届的要求,定期对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进行换届,明确党性观念强、组织能力强、民主作风好、身体状况好的“双强双好”选人标准,坚持新老搭配、年龄搭配、工作经历搭配原则,使农村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成为服务广大老干部的坚强后盾。坚持做好农村困难离退休干部及遗属的救助工作,切实为老干部做好事、解难事,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三)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以离退休干部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本着有利于身体健康、有益于身心愉悦、有助于社会发展的原则,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全市每年定期举办老干部门球赛、老干部钓鱼比赛、老干部趣味运动会等活动,都吸引了大量的农村离退休干部参加,尤其是老干部门球活动在各

7、基层乡镇普及面较广,每个基层乡镇都建有自己的老干部门球队,除了日常定期活动以外,各乡镇之间还经常组织友谊赛,深受老同志欢迎。各乡镇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组织老干部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老干部的作用。乳山市下初镇老干部成立的“校园安全瞭望哨”、文登市葛家镇成立的“老干部调解团”,在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此外,各基层乡镇还严格落实老干部的政治待遇,每年组织召开情况通报会向老干部汇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组织老干部召开座谈会征求发展建议等。每年组织开展关爱下一代捐资助学活动,老干部踊跃参加,针对各种突发自然灾害,老干部也都慷慨解囊,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帮助灾区人民共渡难关。二、管理

8、中存在的问题(一)居住地域分散延伸。由于地缘因素,基层乡镇老干部居住较为分散,分布在各个自然村,居住半径在15公里左右,离镇驻地距离较远。约有50%的离退休干部选择“候鸟式”居住方式,秋冬季节天气寒冷时,到市区随子女居住,春夏季节回农村居住,居住地频繁变化,导致日常学习不集中、活动组织不规范,给正常管理带来困难。由于居住地的过于分散,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时,出于老干部的自身安全考虑,各项学习活动也经常受到影响。部分老干部年龄较大,身体状况欠佳,让他们经常性的到镇一级参加学习活动,不仅交通不方便,而且存在安全隐患。(二)思想认识存在差异。与离休干部相比,退休干部在生活方式、生活条件、认识水平上等都

9、存在很大差异。离休干部一般年龄较大,思想政治素质较高,且生活水平较好,不用再为子女上学、就业、住房等问题困扰;退休干部往往面临的现实情况更多一些,思想状况也参差不齐,他们退休以后不愿意闲置在家或参加社会活动,尤其是60岁到65岁的老干部,有的退休干部选择帮助孩子照顾子女,有专业技术职务的退休干部则选择二次就业,诸如医生、水利、会计等行业的老干部,退休后被返聘,继续忙于事业。由于存在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差异,在日常管理和活动组织等方面也会受到很大影响。(三)缺少活动场地经费。一是缺少活动场地。目前,各乡镇虽然都建有老干部活动中心,基本能满足镇驻地老干部需求及全镇组织的大型活动需要。老干部如果想在自己

10、居住的村就近学习活动,由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往往是“一室多用”,想要腾出专门的场所给老干部使用缺乏现实可操作性。二是缺少活动经费。目前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活动经费由财政局、老干部局、镇党委提供,往往只能满足基本活动需要,随着活动开展次数的增多、活动规模的扩大,活动经费的缺口也会越来越大。场地限制、经费不足,两大因素导致乡镇一级开展活动明显落后于市区。(四)活动偏少难于管理。很多处在乡镇的老干部都抱有一种“支持工作但不主动参加”的心态,即对一般性活动能够认真参加,但是对于一些需要耗时耗精力的活动往往找托词不愿参加。再加上受到乡镇一级活动场所、活动经费等的限制,每年举办的活动较少,能够吸引老干部主动

11、去参加的活动相对匮乏,部分活动老干部参与面较窄,因此老干部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乡镇一级公交不发达而且票价相对市区较高,交通因素的制约也是阻碍老干部参加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五)党组织发挥作用难。由于以上因素的存在,乡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日常活动组织相对松散,部分党员党性意识淡漠,不能够积极支持、踊跃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长久以往,党支部发挥作用也被削弱。部分非党离退休干部对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参与热情度也不高,尤其是在乡镇一级,退休教师所占比例较大,他们刚从繁重的教学岗位上退下来,更多的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享受生活、参加活动,不愿意被各种事务性活动所缠身。三、对策建议(一)灵活组织设置方

12、式,增强老干部归属感。一是设立“虚拟党支部”。对于分散居住在农村的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针对其日常集中学习活动不便的实际情况,要积极转变思路,灵活形式,在组织关系、政治待遇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借鉴临时党组织的形式设立“虚拟党支部”,即按照个人意愿参加所在村党支部的各项日常活动,在创先争优、贯彻学习十八大精神、开展老干部志愿服务活动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以“虚拟”的形式,取得“实际”的效果。二是组建老干部社团。与离退休干部党员相比,非党离退休干部由于缺少有效的活动组织,在学习活动的约束力上存在显著差距,对这一部分农村非党离退休干部,要尝试建立各种老干部团体,将他们纳入到统一服务管理中,通过老干部社团活

13、动开展覆盖面、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尊重老干部、爱护老干部的浓厚氛围,提升各界对老干部工作的重视度和关注度,增强老干部的组织归属感。三是探索社区管理模式。借鉴相关地区农村社区发展成功经验,推行“多村一社区”的管理模式,每个社区由36个村组成,在中心村设社区服务中心,提供老干部活动场地、设施及各项公共服务,将所有村庄都纳入到“2公里社区服务圈”,使农民享受到跟城镇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同时也能够为实现老干部社区管理服务提供最基本的平台,为解决难题提供最佳途径。(二)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树立创先争优意识。一是培养主动学习意识。要立足于“思想不落伍、政治不掉队、信念不动摇”,倡导各乡镇离退休

14、干部党支部坚持学习,通过阅读党报党刊、收听重大新闻、关注时事政治等,把握整体形势,提高自身涵养,自觉抵御不良思想侵蚀,争做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宣传大使”。二是积极树立身边典型。要发挥身边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对优秀离退休干部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多树立像“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殷树山、“中国好人”武斌等本地先进人物,号召老干部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员的纯洁性教育,进一步引导他们树立创先争优意识。三是采取多种学习方式。坚持自主学习和集中讲座相结合,以老干部各学习小组为单位,定期安排集中学习与辅导讲座;坚持日常学习和重点学习相结合,在学习中央、省、市各类重要

15、会议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等活动开展重点学习,做到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定期邀请党校教师或各单位领导,就重要政治理论和全市重点工作为老干部作报告,组织老干部参观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实效。此外,充分利用日常与节日走访慰问老干部的机会,做好宣传工作,提高老干部尤其是农村非党离退休干部的学习意识。(三)创新活动开展形式,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一是抓好阵地建设。各乡镇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老干部阵地建设,要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想法设法筹集资金、调动力量,加大对活动场所的资金投入力度,宜改则改,宜建则建,并要充分发挥好镇级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干部党校

16、)的作用,创新载体形式,本着简单可行、容易操作的原则,多开展老同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二是切实选好主题。认真考虑乡镇老干部的特点,围绕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活动、事件等组织开展活动。要定期邀请党校老师、部门领导、医生等相关专家,围绕老年保健、老年人权益保护、隔代教育等老同志感兴趣的话题,组织进行授课、讲座等,不断拓宽乡镇老干部的视野。要多从乡镇老干部所处的环境、身心特点出发,组织他们开展太极拳、健身操、广场舞等简单易学的健身活动,愉悦身心,丰富生活。三是紧密联系实际。围绕上级部门布置的重点工作,结合区域实际,使活动开展能够服务大局、服务中心工作,更有针对性。当前老干部系统正在深入开展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老干部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活动等,要注重引导老干部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发展兴趣爱好、提高思想觉悟。(四)充分发挥老干部作用,助力和谐社会建设。要充分调动广大基层乡镇老干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积极性,发挥好他们党性强、威望高、见识广的优势,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搭建载体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