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爱莲说复习课

上传人:20****y 文档编号:127689086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爱莲说复习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爱莲说复习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爱莲说复习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爱莲说复习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爱莲说复习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爱莲说复习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爱莲说复习课(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爱莲说 复习目标 1 熟读全文 掌握文章的重点词语的解释 2 翻译重点句子 理解课文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 3 进行堂上训练 掌握一些解题技巧 难点 文言文考点 1 默写名句 2 理解并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 3 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 4 领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5 领悟浅易文言文的内涵 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 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 莲 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 同予

2、者何人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议论性的古代文体之一 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 一 指出加点词的意义 1 可爱者甚蕃 2 晋陶渊明独爱菊 3 濯清涟而不妖 3 不蔓不枝 4 香远益清 5 亭亭净植 6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 陶后鲜有闻 8 宜乎众矣 抽查验收 下列各组中 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 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观夫巴陵胜状 B 香远益清 开卷有益C 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 可歌可泣D 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BD 抽查验收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 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3、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 莲 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翻译下列句子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2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3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 莲 花之君子者也 5 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 6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抽查验收 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赞美莲的优美形象和高贵品质 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 洁身自爱的高尚品格 抒发了鄙弃追名逐利 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思想感情 1 本文哪句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 中心句 2 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 3 本文采用了 的写法 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堂上训练 1 本文哪句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 中心句 2 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 3 本文采用了 的写法 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堂上训练答案 莲 花之君子者也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 寄寓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不慕富贵 洁身自爱的思想感情 一 翻译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2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3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4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 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 三 问答题 本文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