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第10课 老王》同步讲义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27688550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第10课 老王》同步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第10课 老王》同步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第10课 老王》同步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第10课 老王》同步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第10课 老王》同步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第10课 老王》同步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第10课 老王》同步讲义(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作者简介。杨绛,生于1911年,钱钟书夫人,本名 ,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著有散文集 将饮茶等,译有 ,著名作品有 ,澡堂。2写作背景。老王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是作者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写的。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 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被下放到干校劳动锻炼去了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3为加点的字注音。伛( )荒僻( )攥( )塌败( )取缔( )骷髅( )滞笨( )愧怍( )

2、惶恐( )4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1)伛:(2)塌败:(3)取缔:(4)滞笨:(5)强笑:(6)愧怍:(7)失群落伍:1杨季康 干校六记 堂吉诃德 我们仨3y p zun t d k lu zh zu hung4(1)弯(腰)曲(背)。(2)塌陷破败。1从老王的最后一次出场可以看出老王的身体状况怎样?他已经病成这样却大老远来给作者送鸡蛋和香油,这是为什么? 学#¥科网此时的老王已如风中之烛,生命随时都有结束的可能,从后文知道,老王回去第二天就去世了,可以想见这次拜访对他来说是多么艰难。大概他觉得一生受作者一家的关照很多,必须得报答,他可能预感自己时日无多,所以,他用了生命最后的全部精力来完成这

3、个重要的“使命”。一瓶香油、几十个鸡蛋在今天看来确实算不了什么,但在那个年代,尤其是对贫病交加、濒临死亡的老王来说,就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他舍不得吃,拿来送给作者,可见这份感情是多么真诚。老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能关注他人,这又多么令人感动。这一情节非常突出地表现了老王善良和知恩图报的性格。2作者对老王送鸡蛋和香油这一举动怀有怎样的感情?为他的身体而担心,为他的不幸而怜悯,为他的真诚而感动,为没请他坐坐而抱歉。3“强笑”“直僵僵”“镶嵌”等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笑”是高兴、喜悦之意,加上“强”字则含有“勉强”的意味。此时的老王步履维艰,已如僵尸一般,作者看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

4、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强笑”一词,用得准确而含蓄。用“直僵僵”来修饰“镶嵌”,夸张地描绘出老王身体虚弱、四肢僵硬地倚靠在门框上的状态。表明这时的老王已完全失去了生命的活力。4第八段中既然说“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又为什么问他“你好些了吗”?这样写语意矛盾吗?不矛盾。因为前面说到“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而现在老王竟然能来到自己的家门,可能是“好些了”,再说这也是对病人的正常问候。5第十段中为什么说鸡蛋“多得数不完”?其实那鸡蛋的数量是数得清的,但在那个物资极端贫乏的年代,老王身体好时生活尚且那么困难,现在又病了那么长时间,没有了经济

5、来源,这鸡蛋就显得特别宝贵。它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鸡蛋了,而是代表了老王那颗金子般的心。在作者的心里,这份感情就显得格外沉重,所以感觉鸡蛋“多得数不完”了。6第十四段中“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为什么说“我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是在告诉老王,自己知道他不是为了钱,表明她已明白老王的心意,自己只不过是礼尚往来,是回赠他罢了。7第十六段中为什么说“我害怕得糊涂了”?作者从没有见过老王这样的姿态,况且他今天看上去骨瘦如柴,面如死灰,两眼结翳,状如僵尸,样子实在是古怪而可怕。而作者又是一个女人,看到老王这样的形象,“害怕”是她本能的反应。8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哪里?(1)

6、职业:人力车夫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2)亲人:孤苦伶仃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3)生理:有缺陷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4)住所:破落塌败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几间塌败的小屋。9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里?(1)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车费减半。(2)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3)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我们”看病钱不够。(4)受了人家的好,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10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老王是一个善良、老实、厚道、纯朴、有良心的人。11面对老王的不幸,“我”和“

7、我”的家人对他好吗?又表现在哪里?好。表现在:(1)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2)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3)老王送来香油和鸡蛋,不让他白送,给他钱。(4)“我”女儿“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12面对生活中的弱势群体,我们应怀有一种怎样的感情?同情心、善心、爱心。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塌败(t)皇恐熟识(sh)维持B蹬车(dng)光棍侮辱(w)僵硬C荒僻(p)凑合琢磨(zhu)包裹D镶嵌(qin)边缘载客(zi)田螺2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B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目浴阳光,预防

8、近视”。C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手段,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等,让干部鼓足干劲。D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3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我是一个退休的先生,长期以来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深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希望孩子们沐浴在祖国的阳光下快乐成长。B老师,在高中阶段,您能帮助我学习,深感荣幸。我能有今天,是您鼎力相助的结果。C兹有我校高三(7)班李明同学,成绩优秀,善于交际,多次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得大奖,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D今天是个好日子,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来为老先生祝寿,请问家父高寿啊?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9、的一项是( )A遵义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B通过参观遵义会址,使同学们对红军有了新的认识。C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给他。D每次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是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的原因?5语言运用说说下列语句在刻画人物方面所运用的描写方法。(1)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 )(2)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3)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6本文作者对老王临终前的肖像描写细致入微,让人如见其人。请发挥你的想象,运用肖像描写刻画一个人物形象。【课文片段在线】有一天,我在家听

10、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写法分析】这段文字中的肖像描写采用拟物、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强调了老王已经病入膏肓。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肖像描写的要求是:根

11、据需要,抓住特征,绘形传神,刻画性格,显示灵魂。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

12、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

13、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1“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十个还是二十个”说明鸡蛋的个数并不难数,但作者为什么说“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3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补充营养,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我”一家,这是为什么?这一举动,表现了老王的什么品质?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人生没有永远杨绛自从迁居三里河寓所,我们好像跋涉长途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家,我们可以安顿下来了。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例如阿瑗小时才五六岁的时候,我三姐

14、就说:“你们一家呀,瑗瑗头最大,钟书最小。”我的姐姐妹妹都认为三姐说得对。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我又变为最大的。钟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是我们决不打扰他,我们都勤查字典,到无法自己解决才发问。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他们两个会联成一帮向我造反,例如我出国期间,他们连床都不铺,预知我将回来,赶忙整理。我回家后,阿瑗轻声嘀咕:“狗窠真舒服。”有时他们引经据典的淘气话,我一时拐不

15、过弯,他们得意说:“妈妈有点笨哦!”我的确是最笨的一个。我和女儿也会联成一帮,笑爸爸是色盲,只识得红、绿、黑、白四种颜色。其实钟书的审美感远比我强,但他不会正确地说出什么颜色。我们会取笑钟书的种种笨拙。也有时我们夫妇联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我们对女儿,实在很佩服。我说:“她像谁呀?”钟书说:“爱教书,像爷爷;刚正,像外公。”她在大会上发言,敢说自己的话,她刚做助教,因参与编英汉小词典,当了代表,到外地开一个极左的全国性语言学大会。有人提出凡“女”字旁的字都不能用,大群左派都响应赞成。钱瑗是最小的小鬼,她说:“那么,毛主席词寂寞嫦娥舒广袖怎么说呢?”这个会上被贬得一文不值的大学者如丁声树、郑易里等老先生都喜欢钱瑗。钱瑗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