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为本的教学管理活动改进赵群筠PPT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7683990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26.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校为本的教学管理活动改进赵群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以校为本的教学管理活动改进赵群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以校为本的教学管理活动改进赵群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以校为本的教学管理活动改进赵群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以校为本的教学管理活动改进赵群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校为本的教学管理活动改进赵群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校为本的教学管理活动改进赵群筠PPT课件.ppt(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赵群筠 以校为本的教学管理活动改进 指向教师执教能力的实践研修 1 我的道路是最美的 文晖中学的办学核心理念 文 文化 晖 光也 文晖 文化之光 花是果的路 云是雨的路 学校是师生成长的道路 2 让我们拥有从容智慧的教学生涯 杭州市文晖中学赵群筠 3 公办学校的苦恼 许多我们已习以为常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手段其实问题重重 课堂教学中 老师重 教 轻 学 单纯性地传授学科知识 忽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 学生只 学 不 问 被动地接受课堂内容 缺乏自主支配的学习时间 学校延长教学时间 甚至周末和节假日组织集中补课进行 自我安慰 特别是在学校以教考分离 统考排名为手段来督促教师

2、大部分教师处于一种焦虑 找不到教学方向而苦恼 4 静心思考教学 反复研讨 做最好的自己 2010年秋 学校从实际出发 提出 改进教学常规 提升教学质量 的教学工作思路 从朴素而具体教学活动的管理的改进入手 学校希望老师们在 教学常规 中突破一些惯性行为 唤醒自己的反思与研究意识 通过具体教学活动的反思与改进 来寻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式的转变 5 我们走过的路 2010年9月 作业整理课开设 2010年10月 课堂展示与反馈的 小白板 诞生 2010年11月 12月 以自主命题为核心的教学评价系列研究 2010年11月 专家门诊 开业 2010年12月 导师制启动 2011年1月 3月 寒假作

3、业大变脸 2011年9月 启动 面向中等程度学生的课堂变革 2011年12月 文晖中学搬进新校舍 小白板变成大白板 2012年3月 课改之苑正式授牌 2012年4月 被推选为浙江省初中课堂教学改革联盟理事学校 6 我们走过的路 2010年9月 作业整理课开设 2010年10月 课堂展示与反馈的 小白板 诞生 2010年11月 12月 以自主命题为核心的教学评价系列研究 2010年11月 专家门诊 开业 2010年12月 导师制启动 2011年1月 3月 寒假作业大变脸 2011年9月 启动 面向中等程度学生的课堂变革 2011年12月 文晖中学搬进新校舍 小白板变成大白板 2012年3月 课改

4、之苑正式授牌 2012年4月 被推选为浙江省初中课堂教学改革联盟理事学校 改进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环节实效 7 我们走过的路 2010年9月 作业整理课开设 2010年10月 课堂展示与反馈的 小白板 诞生 2010年11月 12月 以自主命题为核心的教学评价系列研究 2010年11月 专家门诊 开业 2010年12月 导师制启动 2011年1月 3月 寒假作业大变脸 2011年9月 启动 面向中等程度学生的课堂变革 2011年12月 文晖中学搬进新校舍 小白板变成大白板 2012年3月 课改之苑正式授牌 2012年4月 被推选为浙江省初中课堂教学改革联盟理事学校 改进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环节

5、实效 提高教师执教能力 8 我们走过的路 2010年9月 作业整理课开设 2010年10月 课堂展示与反馈的 小白板 诞生 2010年11月 12月 以自主命题为核心的教学评价系列研究 2010年11月 专家门诊 开业 2010年12月 导师制启动 2011年1月 3月 寒假作业大变脸 2011年9月 启动 面向中等程度学生的课堂变革 2011年12月 文晖中学搬进新校舍 小白板变成大白板 2012年3月 课改之苑正式授牌 2012年4月 被推选为浙江省初中课堂教学改革联盟理事学校 以 学 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 改进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环节实效 提高教师执教能力 9 10 小白板变为大白板后

6、白板的故事还在继续 2011年12月 搬进新校舍 新教室中配备了三块大白板 11 多少个中午都是在你的办公室里度过的 为了问你一个问题 和同学争得死去活来 每天跑着到你办公室就是为了抢到你身边的一个黄金地段 就是这样 我爱上了化学 爱上了生物 摘自6班陈引新浪博客 2010年11月 专家门诊 开业 12 2010年12月 启动导师制 我们都认领了 干儿子干女儿 13 2011年9月面向中等程度学生的课堂变革 14 2012年3月 课改之苑正式授牌 15 浙江省22所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学校 共同组成研究联盟 文晖中学 绍兴实验初中等5所学校被推选为理事学校 从此 拉起彼此的手 围成课改的大海 浙江

7、省教育厅教研室缪水娟主任 柯孔标副主任 张丰副主任 相关教研员和40所联盟学校校长出席会议 缪水娟主任说 教学改革联盟是一个富有教育理想的志愿者组织 大家要面对教育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加强校本研究与区域合作 以课题 课例为抓手 积极参与联盟活动 真正发挥联盟学校的联动作用 16 作业整理课保证学生的从容自习与作业的及时反馈 让小白板呈现学习进程方便老师诊断学情 通过自主命题研究提高老师教学把握能力恢复老师教学自信 以 新寒假作业 减少无效学习恢复学习的意义 借 专家门诊 导师加强针对性指导建立个别化学习体系 面向中等生的课堂变革以学为中心转变学习方式 2020 4 4 17 教学过程 问题 课堂

8、 教研活动可以更丰富 听评课 课堂研磨 集体备课 教学故事交流 资源建设 考试分析 主题研讨 教改课题 作业设计 课例研究 命题研究 18 亲爱的 做从容智慧的老师吧用温润的爱呵护孩子 用明亮的光抚摸孩子 用发自内心的言说激发孩子 给孩子以知识 自信 温暖 还有勇气和力量 这是我们每一天所走的路 智慧而从容地创造这一路的风景 自信而淡定地欣赏并享受彼此生长的愉悦 探寻适合自己的那一条路 发现并丰富自我的美 这是我们一生要走的路 19 老师喜欢什么样的教研活动 内容实用 贴近实际 切合教师水平现场体验 灵感交流 易于模仿迁移角色自由 话语主动 便于真实参与 教研活动的合理机制 教研活动的传统与问

9、题 20 为什么有些教研活动效果平平 重展示 轻研究 缺乏问题意识重预设 轻生成 错失研究时机重接受 轻参与 流于单向授递重模仿 轻机制 关注表面处理重 输血 轻 造血 忽略学会学习 教研活动的问题剖析 教研活动的传统与问题 21 教研活动应为不同层次的老师提供合理结构的知识资源 并促使老师学会教学 形成教学专长 学会反思 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本领 学会积累 获得专业成长经验和个人教育智慧 教研活动的传统与问题 22 学校教研组的功能与研修机制 第三十一条学校教研组 备课组和年级组等教师研修组织 要在履行管理职能的同时 突出研修功能 建立教育教学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机制 构建对话 合作 反思 共享的研

10、修文化 第三十三条简化教师研究的形式化要求 引导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和提炼问题 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改进行动 通过教育实际问题的反思 研究与改进 提高教师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 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 试行 23 第三十二条教师研修的重点是执教能力和学科专业素养的提高 研修活动要重视引导教师理解和掌握学科教学规范 提高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能力 研修的内容包括解读课标和教材 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 作业布置与批改 学生学习诊断 学业辅导 过程性评价 考试命题研究等 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 试行 一 从教师最需要的地方入手 从聚焦课堂到关注教育教学全过程 24 以作业使用

11、者的身份看作业 阅读推介体会读者 编写教参体会编者 体验课堂作为学生的你 课堂诊析作为同行的你 编制布置作业的老师 以应试的学生的身份看测验 作业作业评析设计 研究命题的老师 测验测验分析编制 作为教师的你 独立备课体会教者 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教学实现 素描实录式评课对话追问式评课诊断建议式评课 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指导课 25 一 备课 解读课标和教材 教学设计 二 以教师最习惯的方式与他们交流 1 对教学参考和教学资源的依赖性 2 过于突出教师的解读 而忽略了学生的体验 3 教学设计中过多的挖掘和链接 学习思考难以充分展开 4 教师的学科视野相对狭窄 6 异化的集体备课没有起到研讨交流的

12、作用 5 教材本身的功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 26 独立备课 将课标 教材解读进行到底 上午8 30 10 00分别独立构思课堂框架 形成一次教案10 00 11 00讨论交流与点评11 00 11 30分别改进自己的教案 形成二次教案下午开放网络 允许搜索 并提供该课文的部分资源 供教师钻研浏览对照资料 分别思考改进教案 形成三次教案晚上就三次教案的形成及资料浏览中的启发之处 写一篇千字的体会 27 以 自我 的角色进入文本以 非我 的角色进入文本适当地参考 教师教学用书 有选择地选用相关材料教师的任务是把教材读 厚 再把教材教 薄 备课小结 28 二 课堂教学 以实际的行动来诠释教学设计实现

13、教学目标 寻找课堂体验 研磨现场教学处理 提高教学实现能力 课堂教学三道 坎 一是深入解读课标和教材二是把解读转化为教学设计三是把教学设计展开为具体的 丰富的教学活动 29 1 以 同课异构 让教师进课堂实现自己的教学设计上午听四位老师的异构课下午讨论分析课文的教学处理 形成共同教案 推选两位 同课同构 的任教者2 以 同课同构 观察研究课堂教学的实现上午两位老师同课同构上课 指导者按相同教案上下水课 下午交流课堂观察情况 分析教学实现的方法同步书记员整理教研过程记录 撰写教研案例 其他老师分别撰写课堂研究体会 30 同课异构 关注教学设计能力 强调了老师文本解读的个性和教学设计能力 执教者在

14、相互碰撞中激发灵感 并收获启发 31 同课同构 教学实现能力的提高 同课同构 的教研形式更多的是关注了课堂教学能力的呈现和提升 追深了教学设计的 动态落实 曲线过程 32 上同课异构难 上同课同构更难 跟特级教师上同一个教案难上加难 义乌陈仙华 第一次听赵老师上 春酒 的时候 是用仰望的姿态看特级教师 虽然精彩 但觉难以企及 而这次则感觉很亲近 很实用 我的教学设计的很多疑惑点都得到很好的解决 这不是展示课 更不是表演课 而是常态课 研究课 这体现了赵老师的一个观点 让自己从 时装秀 向 裁剪师 过渡 长兴邱荣珍 33 三节精彩的课完美地演绎了同构的意义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同课同构比同课异构更

15、有挑战性 可比性 一样的教案 相同的课件 原本我认为是简单的三次重复 心中有些不以为然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环境 学生是一个动态的主体 师生之间又存在一个相互反馈的过程 所以预设仅仅就是预设 无法调控整个课堂 虽然大家的 主流 过程是一致的 但对于细节的处理就得依靠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节课都是真实的课 没有演 没有秀 作为听课的老师就感觉离自己很近 自己平时的表现也就投影在执教者的身上 这样的听课 评课 收益的不仅仅是当局者 更有我们这些 旁观者 同课同构 爱上你没道理 四川青川县青溪中学贾友琼 34 同课异构 同课同构 35 作业布置将老师分成四个小组 每组研究

16、七年级 八年级下册的某一单元的各两本练习册 思考完成四项任务 结合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透视作业意图 研究作业的有效性和优劣性 梳理有效作业的特点 思考如何设计 整合作业 三 学生学习指导 作业布置与批改 学生学习诊断 学业辅导 过程性评价 考试命题研究 引导老师从关注教师的 教 转向到关注学生的 学 36 现场作业设计根据现场提供的语篇 独立设计随堂作业与课后作业 并写出作业设计意图 然后交流 讨论和点评 活动之后 将讨论生成的观点 建议整理汇总成研究报告 并分别撰写自己的研究体会 现场作业设计 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任务 老师们过去从未接触过这种教研形式 它考量老师对文本的把握 以及学习点的捕捉 习题设计等方面的能力 这是一个难熬的半天 但是我经历了 尝试了 更让我学了很多懂了很多 虽然这次作业设计比赛已经结束了 但是我教学生涯中的作业设计才刚刚开始 杭州市和睦中学王蓓 37 作业诊断 紧密联系教师工作实践的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 中间地带 的知识与技能 5人 15份作业 5小时 一次兴师动众的作业批改纵观整个 作业诊断 的实践过程 我发现 15份作业 5位老师花了30分钟进行批改和统计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