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防治医务人员版PPT课件.pptx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7681784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PPTX 页数:57 大小:2.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革热防治医务人员版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登革热防治医务人员版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登革热防治医务人员版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登革热防治医务人员版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登革热防治医务人员版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革热防治医务人员版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革热防治医务人员版PPT课件.pptx(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革热防治知识 临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 4 4 1 概述 2020 4 4 2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 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是我国传染病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 亚热带的非洲 美洲 东南亚 西太平洋区和欧洲个别境域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概述 2020 4 4 3 病原学 2020 4 4 4 病原学 登革病毒原属B组虫媒病毒 现归入黄病毒科中的黄病毒属 有4个血清型 黄病毒属包括黄热病毒 乙型脑炎病毒 登革病毒 西尼罗病毒 圣路易斯脑炎病毒等 登革病毒对脂溶剂 如乙醚和去氧胆酸钠敏感 70 或冷冻干燥4 可长期保存 2020 4

2、4 5 流行病学 2020 4 4 6 登革病毒的宿主 登革病毒感染者非人灵长类啮齿目有袋目翼手目 2020 4 4 7 传染源 登革热患者 发病前1天和发病后5天内隐性感染者非人灵长类 黑猩猩 长臂猿 猕猴其他野生动物 蝙蝠 2020 4 4 8 传播途径 主要经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 包括生物性传播和机械性传播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我省主要是白纹伊蚊尚无直接人传人的报道 在实验室可能会通过气溶胶传播 2020 4 4 9 传播媒介 埃及伊蚊是世界上大多数登革热流行地区的主要传播媒介 但在我国 缅甸 印度尼西亚和老挝白纹伊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 国外已证明为登革热媒介的蚊类还有赫布里底伊

3、蚊 波里尼西亚伊蚊 盾纹伊蚊和中斑伊蚊 但主要分布于南太平洋岛屿 其媒介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另外奥巴伊蚊 科克伊蚊 哈氏伊蚊 伪盾伊蚊 罗图马伊蚊 汤加伊蚊 白雪伊蚊也被视为可疑媒介 2020 4 4 10 蛹 白纹伊蚊的生活周期 孑孓 卵 蚊子的3 4的生命周期生活在水中 因此无积水就无蚊虫无蚊虫就无登革热 2020 4 4 11 按蚊 伊蚊 库蚊 2020 4 4 12 库蚊 伊蚊 按蚊 生境静止时姿态体色鳞片 2020 4 4 13 登革热媒介伊蚊孳生地类型 2020 4 4 14 2020 4 4 15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不同型别二次感染症状加重 2020 4 4 16 临床特点 20

4、20 4 4 17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带登革病毒伊蚊 叮咬人 增殖 单核 吞噬细胞系统 入血 第一次病毒血症 单核 吞噬细胞系统 淋巴组织 增殖 入血 第二次病毒血症 毛细血管内皮损害 皮疹 2020 4 4 18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激活Ab V 免疫复合物 补体系统血管通透性骨髓WBCPLT出血Ab可促进病毒在单核 吞噬细胞系统内复制 病理 肝 肾 心 脑退行性 浆膜 胃肠粘膜 肌肉 皮肤 CNS不同程度出血 2020 4 4 19 登革热临床分型 典型登革热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症非重症登革热登革热2009WHO新指南重症登革热 2020 4 4 20 潜伏期和病毒血症期 内潜伏

5、期 即健康人被带毒伊蚊叮咬后到自身发病所需时间 一般为3 15天 外潜伏期 即不带毒伊蚊叮咬感染者血液后病毒在蚊子体内增殖到具有感染力 再次叮咬人可以将病毒传给别人 的时间 一般为8 10天 病毒血症期 也称传染期 通常为病人发病前1天和发病后为5天 此时病人血液内病毒载量大 传染性强 病人需要防蚊隔离 2020 4 4 21 典型登革热 急性起病 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 热程3 7天 热型多不规则或双峰热 头痛 肌肉 骨骼和关节疼痛 乏力及消化道症状 恶心 呕吐 腹痛 腹泻或便秘等 2020 4 4 22 典型体征 多样性皮疹面部 颈部 胸部潮红 结膜充血表浅淋巴结肿大束臂试验呈阳性出血倾向

6、 多于病程5 8天 2020 4 4 23 登革热主要症状 体征 2020 4 4 24 2020 4 4 25 2020 4 4 26 2020 4 4 27 2020 4 4 28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大多显著减少 从第2天开始降低 4 5天至最低 至退热后数天才恢复正常血小板减少HCT升高肝功能异常等 2020 4 4 29 不同检测的时间窗 2020 4 4 30 登革病毒感染与检测 PLoSNeglTropDis5 9 e1309 世界卫生组织登革防控指南2009 2020 4 4 31 项目病例数 WBC减少61162 47PLT减少60962 26Hb减少525 32TBili升高

7、333 37ALT升高70872 39AST升高85387 21CK升高29830 47LDH升高43444 38血清K 减少17117 48 登革热患者实验室检查 2020 4 4 32 病原学检查 一 血清学检测免疫层析快速诊断ELISA敏感性较好IgG IgM抗体比率用于区分初次和二次感染二 NS1抗原检测 早期诊断三 RT PCR实时荧光可以同时分型 敏感性较好四 病毒分离培养 2020 4 4 33 诊断要点 2020 4 4 34 诊断要点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 2020 4 4 35 诊断类型 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2020 4 4 36 疑似病例 流行病

8、学资料 15日内疫区旅游史等登革热典型症状及体征 2020 4 4 37 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加血常规 血小板减少 白细胞总数减少 登革热流行已确定时 或再加单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性 散发病例或流行尚未确定时 排除其他诊断者 2020 4 4 38 实验室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加以下任一项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或IgG阴转阳性恢复期血清IgG抗体4倍以上增长从病人血清等标本中分离到病毒或抗原阳性RT PCR检测登革病毒RNA阳性 2020 4 4 39 疑似登革热病人血清 接种C6 36细胞 1周内 1周以上 核酸或NS1抗原检测 IgM IgGELISA或其他血清学试验 阳性 阴

9、性 阳性 阴性 判定为阴性 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判定 盲传3代仍为阴性则作出登革热病毒培养阴性判定 登革热病毒型别判定 检测登革热病毒 PCR IFA等 登革热实验室检测流程 培养7天 2020 4 4 40 治疗原则 2020 4 4 41 治疗原则 早发现 早隔离 就地治疗 具体治疗措施 对症支持治疗 抗病毒治疗等降低病死率 2020 4 4 42 一般治疗及隔离 急性期卧床休息 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 抗病毒治疗 在起病3 5天内 病毒血症期 可适当应用病毒唑等抗病毒药物 2020 4 4 43 防控措施 2020 4 4 44 部门职责 联防联控 政府

10、部门之间联防联控 教育 城管 2020 4 4 45 部门职责 卫生计生部门 2020 4 4 46 及时开展风险评估 根据疫情和媒介监测结果及时开展风险评估对策建议中各部门的职责要明确细化评估结果要及时报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评估建议提出的对策措施要落到实处 2020 4 4 47 2020 4 4 48 及时开展蚊媒应急控制 政府主导 充分发动爱卫会各成员部门 爱卫办组织协调 疾控要做好技术指导和效果评估群防群控 动员全社会 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 群团和社会组织 社区组织 新闻媒体和社区居民启动条件 报告有登革热病例 且病例核心区BI 5 警戒区 10 媒介伊蚊监测结果显示BI 20 2020

11、4 4 49 区域 病例的核心区和警戒区 半径400米 及BI大于20的区域 原则 成蚊杀灭和清理孳生地并重 特别注意地下车库 屋檐库 屋顶 门楼引水道 排水管道等死角 汽车修理厂等废旧轮胎堆放场所 建筑工地 仓库等成蚊控制方法 超低容量喷雾 滞留喷洒 热烟雾机 控制目标 BI小于5 本地暴发疫情时3天内达到要求 特别注意城市社区建筑物的阳台 花盆 排水沟 及时开展蚊媒应急控制 2020 4 4 50 登革热媒介伊蚊防控 伊蚊密度衡量指标 2020 4 4 51 启动登革热应急监测 2020 4 4 52 登革热伊蚊密度控制主要指标 BI 布雷图指数 BI布雷图指数反映的是伊蚊幼虫密度 是伊蚊密度监测最实用的指标 2020 4 4 53 2020 4 4 54 登革热疫情分级标准 2020 4 4 55 广泛开展健康教育 方式 广播 电视 报刊等传统媒体 微信 微博 短信 APP等新媒体 以及横幅 标语 宣传栏 告市民书等多种形式与方法 内容 防蚊灭蚊意识 防蚊灭蚊能力 登革热一般临床表现 及时就诊意识等 注意 加强危害教育 但不要引起恐慌 2020 4 4 56 谢谢 2020 4 4 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