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适应性测试(线上)语文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7672124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适应性测试(线上)语文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适应性测试(线上)语文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0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适应性测试(线上)语文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0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适应性测试(线上)语文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0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适应性测试(线上)语文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适应性测试(线上)语文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适应性测试(线上)语文word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州市2020届高三年级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卷语文 试题(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卷 (阅读题 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所谓整体思维,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整体思维方式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构成整个世界的一切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并且每一个事物又是一个小的整体,除了它与其他事物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之外,其内部也呈现出多种因素、多种部件的普遍联系。西人所说的“关联思维”、“关联宇宙论”、“有机宇宙哲学”或“有机主义宇宙观”,今人所说的“系统思维”,

2、实际上就是“整体思维”。注重整体统一的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整体思维从整体原则出发,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整体功能,探讨天与人、自然与人为、主体与客体、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相互关系,以求得天、地、人、我(心)的和谐统一,即注重“天人合一”“天人和谐”。这种整体思维方式,在道家、儒家以及中华传统医学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早在西周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就已经萌生。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天人合一”思想是周易整体思维观念立论的基本依据之一,其目的在于揭示人与天地、自然的相互关系,从而合理指导人之所作所为。在周易看来,人与天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因此,人应当随顺天地之道而为。如此

3、,方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东周以降,道家的列子、庄子以及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张载等不但合理继承了“天人合一”思想,而且有所发展和创新。道家认为,天、人同类而合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董仲舒对天、人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证和明确的表述,明确指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即天人本来合一,故“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至宋代之时,张载正式将“天人合一”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明确提了出来,“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张载在正蒙乾称篇中提出了宝贵的“民胞物与”思想,

4、为合乎德性的实践行为提供了一种观念阐释,将儒家的天人观、物我观、知行观提升至新的境界和层次。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传统医学,亦以“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观念为立论的理论依据,并且将这一整体思维观念具体化、实践化。中国医学理论将人体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认为人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及各个组成要素之间既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割裂的,又是互相制约的、互为作用的。并且,“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因此人之保健养生等都应合乎天地之道、日月之行。在临床治疗中,中医反对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强调整体而观、全面诊断、辩证论治,亦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治病必求于本”。进而言之,中医学

5、不仅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是一个统一体,亦即人体自然社会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天人合一”思想既是一种宇宙观或世界观,又是一种伦理道德观(生态伦理),代表着一种人生追求、一种精神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天人和谐”为根本特点的整体思维观念和思维方法,对于保持人类的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的协调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摘编自彭华中国传统思维的三个特征: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整体思维是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它认为世上万事万物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B“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最早是宋代学者张载

6、提出的。C“民胞物与”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它提升了整体思维的境界和层次。D中华传统医学以儒家思想为理论依据,在临床上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首段论述“整体思维”,是论述传统思维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前提。B第四段引述儒道两家的代表性观点,论证了他们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C文章不仅论证了中国传统整体思维与西方的渊源关系,也论述了其现代价值。D文章以总分总的结构,论证了中国传统思维中的“整体思维”的表现与发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周易到儒道两家诸子,虽然在“天人合一”之理的表述上有差异,但

7、在思维观念上是一以贯之的。B我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五育”并举教育体系的实践,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特征中整体思维的理念。C根据中华传统医学理论,人体与天地相互影响,因而医生可以选择从自然或社会的角度诊断并治疗疾病。D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思维中的“整体思维”,有助于保持人类的生态平衡,也可使社会发展更加协调稳定。(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消除矛盾、化解危机,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治理的大课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向世界贡献的中国方案,其中“坚持对话协商”“坚持共建共享”“坚持

8、合作共赢”“坚持交流互鉴”“坚持绿色低碳”的行动主张直接回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全球治理难题。目前,中国正通过一系列举措将理念落实为现实行动,以自己的实践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展现中国大国担当,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力量。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的“中国力量”。(摘编自任洁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谭星宇开放的世界开放的经济)材料二: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探测器的首次月背着陆和巡视

9、探测,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嫦娥四号任务引入了德国、瑞典、沙特等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开辟了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合作的新范式。这些国际合作载荷将向全世界科学家开放数据,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过去十年,中国向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提供22万幅卫星图像,约8000景卫星图像在成员国得到应用,促进了亚太区域科研、灾难监测与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中国利用优势资源,服务航天领域的博士研究生学位教育,为各成员国培养青年英才;中国提出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共同构建“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的倡议,并在第一届高峰论坛期间与各成员国共同

10、发布北京宣言,以提升各成员国航天基础能力、共享服务能力、快速响应能力、产业驱动能力和互联互通能力。(摘编自新华网“嫦娥四号”月背探索记、张克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 为亚太空间合作页献中国力量等)材料三: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采成功,这是中国能源开发一次历史性突破,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每立方米的可冰天然气燃烧产生的能量是等量常规天然气的1.43倍,明显高于煤炭、石油,燃烧污染却又比煤炭、石油小,更加清洁环保。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攻坚克难获得成功,依赖于“中国理论”的创新。试采现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邱海峻介绍说,我国在全球率先建立了可燃冰“两期

11、三型”成矿理论,创立可燃冰“三相控制”开采理论,应用于试采模拟和实施方案制定,确保了试采过程安全可控。“低渗粉砂质储层水合物矿藏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广泛分布,很多国家对可燃冰有强烈需求。我们现在掌握了这一技术,将来可以进行技术输出,有利于解决一带一路沿线资源、能源问题,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的经济发展和融合。”邱海峻说。(摘编自吴涛、张旭东我国可燃冰资源可用百年以上)材料四:新世纪以来,能源、环境、气候变化问题严重制约着全球可持续发展,而中国倡导的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加快清洁能源国际共享,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目前,我国正加快构建清洁能源低碳体系。在核电研究方面,作为四代核电技术的高温气冷堆是一

12、种近乎理想的安全的核反应堆,业内人士将其称为“固有安全性”。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研究院院长张作义指出:“关于第四代核能技术,国际上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都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只做到方案研究,而我们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实际建造电站的。2018年10月31日,由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承建的蒸汽发生器通过出厂验收,标志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关键设备的研发制造难题已全面攻克。对此,哈电重装董事长王守革自豪地说:“这台高温气冷堆核电蒸汽发生器的研制成功,从设计、材料、工艺各个环节都实现了完全的自主创新,为我国核电在一带一路中顺利走出去开辟了一条全新道路。” (摘编自王璐、左翰嫡全球能源互联网顶层设

13、计已完成,韩维正低头有勇气 抬头靠实力)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着力打造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国与国关系,内容涵盖了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其中又以贸易投资为工作重心。B. “鹊桥”中继星把接收到的地面站的遥控指令通过前向链路转发给着陆器、巡视器,再经由返向链路把收到的数据以不同的频段转发到地面站。C. 向全世界开放航天数据,中国这一举措不仅能帮助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提升航天科技实力,还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D. “可燃冰”开采和高温气冷堆研制是我国对“坚持绿色低碳”行动主张的具体落实,其技术输出有利于解决“一带一

14、路”沿线国家的能源问题。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全球治理难题,要有顺应时代发展大势的清晰认识,也要有相应的实践,在这两方面,中国都作出了表率。B. 无论是提出构建“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还是倡导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都说明中国具有全球治理开放合作的大格局和大国担当的精神品质。C. 在航天科技、可燃冰开采和核电站建设等领域,中国虽然起步比欧美发达国家晚,但都能凭借自主创新全面赶超,取得令人自豪的世界一流业绩。D. 海域可燃冰的开采理论和第四代核能技术的研发成果,都能使我国占领新能源研发技术高地,为推动全球能源消费革命和完

15、善全球治理创造条件。6. 未来,我国可以在哪些方面进一步为全球治理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伏击(节选) 徐贵祥起床的哨子刚刚响起,乔东山就一跃而起。易水寒也从床上跳下来,懵懵懂懂地穿衣服。学习班的学员不发枪,只是发了军装。易水寒一边扎着绑带,一边用眼角余光观察乔东山,感觉乔东山并没有特别在意他,心里才稍微平静一点。出操的时候,他发现队伍里又多了几张面孔,估计是从西边归队的,心里不禁嘀咕起来,千万不要有认识凌云峰的人。从跑步到队列训练,大家的精力都很集中,没有人注意他。但他还是心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恐惧。上午上课,由乔东山汇报自己的战斗经历。乔东山说,最值得一提的还是古莲战役的三条山战役,那时候我们师担任主峰防御,友邻部队是军部的特务团,那个特务团打得惊天地泣鬼神,团长凌云峰同志率领部队在敌人的阵营里三进三出,反复绞杀,直至将马家军的指挥系统打乱,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不知红军在哪里,稀里糊涂地乱冲乱撞,导致自相残杀,从而迟滞了对于三条山正面的进攻,有力地保障了三条山主峰阵地的防御,掩护了军部和本师主力转移。这个英雄的特务团的团长是谁呢,他就坐在我们的中间,请凌云峰同志站出来,让同志们看看易水寒在那一瞬间几乎晕了过去,他没有想到乔东山会在这个场合把凌云峰的名字点出来,还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