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专题十二 连贯——补写句子

上传人:牙** 文档编号:127671229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专题十二 连贯——补写句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专题十二 连贯——补写句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专题十二 连贯——补写句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专题十二 连贯——补写句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专题十二 连贯——补写句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专题十二 连贯——补写句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专题十二 连贯——补写句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二连贯补写句子(对应学生用书第171页)1.从试题形式上看,句子补写题有何特点?这类题型主要采用间隔填空的形式,一般为3空,所填句子要切合语段内容,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有字数限制。2.从考查重点上看,句子补写题有何特点?(1)该题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考压缩语段、仿写句式、选用句式和推断能力。(2)语句补写题在材料选择上主要是选用记叙性语段、说明性语段和议论性语段。1(2017全国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为变色龙

2、_,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其实,_。蜥蜴类动物的皮肤变色_,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而且每种蜥蜴能变什么颜色也是固定的。_【解析】此题解答时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第一空,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以为变色龙”“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等信息可知,应填写人们的根深蒂固但是错误的看法“想变成什么颜色”。第二空,“其实”指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说,含转折意。根据“其实”及空后内容可知,应填写对前面人们看法的否定“事实并非如此”。第三空,根据“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等内容可知,蜥蜴的皮肤变色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温度和光线”都是外在条件,应填写“是需要外在条件的”。【答案】(示例)想变成什么

3、颜色事实并非如此是需要外在条件的2(2017全国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6分)太阳能与风能_。通常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加强;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_。这种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常见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两套发电设备,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_,在既有风又有太阳的情况下,二者同时发挥作用,比单用风力或太阳能发电更经济。_【解析】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文段的基本意思。太阳能与风能具有互补性,这使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第二句从昼夜、季节和天气三个方面说明这种互

4、补性。第一空,可以由第三句“这种互补性”来推断。第二空,可以根据前句“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加强”来进行推断。第三空,可以根据“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来进行推断。【答案】(示例)在时间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冬季阳光强度小而风大晴朗的白天由太阳能发电装置发电3(2016全国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分布在液泡内的细胞液中,能够决定花的红色、蓝色、紫色等颜色的差别。这是因为花青素_: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变为蓝色,处于中性环境时则是紫色。更令人称奇的是

5、_,比如有一种牵牛花清晨是粉红色,之后变成紫红色,最后变成蓝色。究其原因,就是花瓣表皮细胞的液泡内pH值发生了变化,_,从而形成花的颜色的变化。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整个语段介绍花青素对花的颜色的决定作用。第一空是对前面一句原因的揭示,也是对其后花青素在不同溶液中呈现不同颜色的总括;第二空是对其后三种情况的总括;第三空和前后内容形成顺承关系,可以判断第三空应填花青素的变化。【答案】(示例)在不同环境中会形成不同颜色有些花的颜色可以一日数变花青素也就随之发生变化4(2016全国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5分)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_。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气候已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但是,_,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_。_【解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基本意思:气候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既能为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害,所以,人类要设法改变气候,使它有利于人类。处根据上文的“不仅”与下文语意,可推导出气候“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句。处根据上文“但是”与下文语意,可推导出“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句。处根据上文“人们会利用一

7、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及文段意思,可推导出“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句。【答案】(示例)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一、语句补写题的语段特点1从内容上看,近年来高考命题偏重关于自然科学的语段。2从语段的结构上来说,多数可以分为起始、展开、过渡、结束四部分。起始部分一般为提出话题中心,展开部分为展开话题叙述主要语意,过渡部分为承上启下,结束部分为归纳全段、呼应话题或中心,由此形成了内部结构的总分总关系。除这种结构关系较为典型外,

8、还有总分、分总、并列等关系。3命题人在选好语段后,下一步就是对语段进行挖空,挖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的位置和性质,主要有三种情况,根据这三种情况我们可将其分为四大类型。具体如下图:二、语句补写题四大类型句子补写涉及语法、修辞、逻辑等诸多方面,考查考生对信息的把握、筛选、整合以及根据已有信息进行推断和准确、简明、连贯表达的能力。常作为补写的语句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展开句。类型1总起句的补写所谓“领起句”,即能领起或概括整个语段或下文层次的语句。这时的语句补写,实际上就是一个概括归纳题,补写句只要能概括语段或下文内容即可。当然,要考虑到前后句子的衔接连贯问题。例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

9、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20个字。对失联后撞山的空客A320的搜索工作引起了公众对追踪飞机技术的关注。_。雷达由发射机和接收器构成,发射机天线朝着一个特定的方向发射无线电信号,接收器负责探测信号行进途中遇到的物体通常被称之为“目标”反射的“回声”。基于天线的朝向,雷达能够确定目标的方向。而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根据发射脉冲和接收回波之间的时间确定。不过,雷达的探测能力受到很多因素限制,例如距离、天气以及飞机的具体情况。_【解析】(1)通读文段,确定类型。这是一则说明性文段,从横线所在的位置和前后语境看,应补写一个总起句。(2)结合前后文,确定内容。横线前是有关“搜索”

10、“追踪”的现实事件,横线后是关于雷达工作原理和作用的介绍,补写的语句应能由此引出搜寻的手段“雷达”。(3)结合要求,揣摩答案。在确定横线处要引出“雷达”这个手段后,再根据字数不超过20个字的要求,由“追踪”引出“雷达”,并用一个陈述句表达。【答案】追踪飞机方位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雷达类型2总结句的补写所谓总结句,就是指对整个语段或语段中某一个(几个)层次内容作出总结的句子。在语句补写题中,这样的句子前面通常有“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等提示性语言。总结句的补写,是对前面内容的归纳、总结,有的则是对前面具体内容的概括与升华。总结既要准确,又要全面。有时是对上文两至三个层次的内容总结,补写时不可漏

11、掉要点。例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5个字。很多人都在读书,但未必谁都能把书读好。书读得不好的原因之一是这个人的书读得全然没有个性。其实,读书也有一个拒绝媚俗的问题。除了一些大家都应该读的基本书之外,一个人读书应有自己的选择。做人忌讳雷同,一个没有个性的人一定是一个索然无味的家伙;作文忌讳雷同,写得似曾相识的文章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读书也忌讳雷同,读雷同的书将造就个性的匮乏。因此,_。【解析】1.看准位置,确定类型。总结句一般在一段文字的结尾,起总结收束作用。从横线前面的“因此”看,此题考查总结句的补写。2结合前文,确定内容。这

12、段文字谈读书的个性化,作者的观点十分明确:读书和做人、作文一样,要有自己的选择,显示自己的个性,结论句必须紧紧围绕这个观点。3根据要求,恰当补写。补写时不要遗漏要点,在补写后,一般还要带入原文段,通读一遍,看看是否准确,连贯。【答案】聪明人读书不盲从,有个性类型3过渡句所谓过渡句,就是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内容的句子。对过渡句的补写,要注意内容的前后关联,结构上的承前启后,恰当地使用表各种关系的连词和关联词语。例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5个字。中国历代的治国思想向来以倡导节俭为正途,这显然是长期短缺经济的必然产物。_,在管仲看来,大家都不消费,就会造成商品流通的减少,从而妨碍生产营利的活动,故曰“伤事”。要如何才能推动消费?他的答案是,多多消费,甚至无比奢侈地去消费。【解析】1.通读文段,确定类型。文段前面谈的是“节俭”,后面是管仲主张的“消费”“奢侈地去消费”,中间应补写的是一个起桥梁作用的过渡句。2瞻前顾后,确定关系。横线前“倡导节俭”,横线后主张“消费”,节俭和消费是一组矛盾关系,故而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