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作文课程教学操作步骤.doc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27671111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式作文课程教学操作步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主题式作文课程教学操作步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主题式作文课程教学操作步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主题式作文课程教学操作步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主题式作文课程教学操作步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题式作文课程教学操作步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式作文课程教学操作步骤.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式作文教学操作步骤创造自由的写作空间目前的作文教学普遍存在“两怕”现象,即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改作文, 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主题式作文教学操作步骤,希望能帮助到你!一次主题式习作教学学生有三次或三次以上的练习机会。其基本步骤为:作前准备头脑风暴素材定向思维记录目标定向习作生成评改赏析习作再生。通常包括两种形式:言语体验和素材积累。阅读是习作的基础,没有阅读就无从谈写作。主题式习作教学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强调把习作教学建立在阅读基础之上。强调学生作前的言语体验。言语体验是指主题习作教学前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一系列相关的文章,可以是体现习作能力训练目标的,如在“心理描写”这一主题习作教学开始前,让学

2、生阅读有关心理描写的文章;也可以是同类题材的,如六年级的“童年趣事”这一主题开始之前,让学生阅读大量的写童年趣事的文章,并围绕“如何写好童年趣事”作一个小研究。通过有指向性的课外阅读,一方面让学生感悟习作方法,为能力训练点的落实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所有的阅读材料都能成为线索,帮助学生提取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另外,还能帮助学生丰富和积累语言。如学生习作前阅读大量的写“童年趣事”的文章之后,既对写好童年趣事的写作技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又能由此而联想到自己的一些童年趣事,还能积累和丰富脑海中的语言信息。对于有的写作主题,学生脑中储存的信息量不够,有的主题学生脑中的信息已封存已久,一时难以提取,

3、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作前作一个素材积累。素材积累指的根据学生长时记忆信息量不足或难以提取的情况,在习作前引导学生做一些资料收集、小研究、采访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丰富信息的存储或打开记忆的大门。如五年级的“节日点缀生活”这一主题,学生对有关节日的信息储存是不够的,因此,在习作前就让学生去一个调查报告:了解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节日的来历、风俗;了解被调查对象如何过节日;上网查询不同地方的人们过节日的情况;回忆自己及家人如何过节日。经过这样的信息收集的过程,学生的素材库存就比较丰富了,为后一步的写作打下了基础。“面对习作题目不知写什么”是长期以来困扰着小学生的一大难题。造成这一困惑的原因不是学生生活贫

4、乏,没有生活素材。而是学生习作时不能顺畅、快速地提取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因此,习作教学课最重要任务是要运用一些策略,帮助学生唤醒沉睡在脑海中的长时记忆信息,并引导学生掌握这些策略达到自觉运用的程度。在主题式习作教学中常采用头脑风暴的策略来帮助学生提取长时记忆的信息。头脑风暴策略是指围绕某一主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不受约束的随意联想,短时间内让各种想法迅速呈现于脑海中,然后和同学进行交流。为了帮助学生激活和提取头脑中更多的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世界、书本世界和想象世界等多个维度去联想,鼓励学生想得越宽越好,越远越好。通过自由联想,同学彼此之间的相互启发,学生能很快找到习作的素材。如学生在写

5、“笔”的主题习作时,先把“笔”这个词写到纸上,然后迅速进行随意联想,并把想到的所有内容快速写到纸上,再在班上进行交流,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启发大家联想得越来越广,越来越丰富。同学们一下就想到了很多与“笔”有关的素材。如生活空间中的笔各种类型的笔、与笔有关的故事、笔的来历;知识世界里的笔在电视、书中看到的笔,笔的发明,笔的历史,古代笔的故事;想象世界中的笔未来的笔、外星人的笔等等。自由的氛围,使学生思路大开,他们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写作对象。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创设轻松民主的气氛,让学生能自由思考、各抒己见,允许异想天开。2、鼓励学生快速思维,而且想法越多越好。3、对学生

6、的任何想法都不作批评。在头脑风暴之后,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可能一下子就想到了好几个素材。但习作时往往只需要一个素材,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快速地选取自己最感兴趣或最有话说的内容作为这一次习作的素材,进行素材的定向。“让学生想清楚再写”是习作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习作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的习惯。学生只有想清楚了才能写清楚,这个由想清楚到写清楚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由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转化的过程,对初学写作的孩子来说,这种转化非常不容易,需要借助一些桥梁。传统习作教学常采用写写作提纲的方式,但学生并不喜欢。因为它不符合儿童内部语言的表现形式。儿童内部语言是简约的,它存在的方式是词、词组或图象,。主题式

7、习作教学根据儿童内部语言的这一特点,采用“记录思维轨迹”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实现从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的转化。记录思维轨迹是指学生在文章构思的过程中一边在脑海里“放电影”,一边迅速用简单的词语或符号把自己的思维过程记录下来。这样,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及时捕捉住稍纵即逝的工作记忆信息,更多地提取长时记忆信息,另一方面,记录下来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完善构思、进行写作的依据。改进课堂教学形式,构建主题式作文教学模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目标进行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两点:第一,因方格纸会局限学生的思维,所以要指导学生用非方格纸进行写作。第二,应给学生创造一个安静宽松的写作环境,教师不要在教室内来回走动,学

8、生不要随意提问,要养成一气呵成的习惯,遇到不会写的字先可以不写,等全文写完后再补上。人都有得到别人肯定的欲望,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当学生完成一篇习作之后,教师就应该创设条件来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肯定,获得成功的体验。其方式方法有很多,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题目写在黑板上,同学们对谁的内容感兴趣就点其作者来朗读习作;可以让同桌相互画出对方写得好的词、句、段;也可以让每个同学面向全班朗读自己的得意之处。要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提高,仅仅欣赏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评析和修改,让学生在评析中感悟习作的方法,发现习作的不足,并进行修改。修改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批改和学生之间的

9、互批互改,还要特别强调学生的自改。自改是一个习作知识内化、习作技能形成的过程。只有经历这一过程,学生的习作水平才能得到真正提高。一般的习作教学在学生修改完习作后就结束了。其实,同学们在习作赏析和交流的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赞扬、提问、说明、争论又会激活同学们脑中新的信息,引发新的联想。当这种新的联想产生时,新的习作欲望就自然生成了。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第二篇作文。由于有了前一次的学习基础,往往第二篇习作在选材上思路更开阔,在写作的技能技巧上更成熟,表达也更流畅。之后,教师可以视学生情况引导学生进行第三篇,甚至更多篇习作的写作。如三年级有一个班学生在进行“动物”这一主题的习作时,有不少同学写到了五篇,其中有一个写猫的同学写到了九篇。一次连续几天的主题式习作教学,学生都在写作文、赏作文,享受作文、学习作文,这样的一个过程能在学生中形成浓郁的写作氛围,增强学生的习作兴趣。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多角度选择素材,其思维的灵活性和开阔性得到较好的锻炼。围绕一个能力训练点,反复地练习几次作文,其习作技能得到较好的落实和巩固。主题式习作教学模式的构建,为习作教学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