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测试操作过程及方法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668408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3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测试操作过程及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项目测试操作过程及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项目测试操作过程及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项目测试操作过程及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项目测试操作过程及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测试操作过程及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测试操作过程及方法(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成都明途科技有限公司 Chengdu Minto Technology Co.,Ltd项目测试操作过程及方法拟制:杨冬日期:2016-2-16审核:日期: 修订记录日期修订版本描述作者 无论大事小事,用心做人做事 第 1 页 共 23 页 成都明途科技有限公司 Chengdu Minto Technology Co.,Ltd目录1概述42软件测试理论42.1什么是软件测试42.2软件测试的目标53软件测试流程63.1软件测试流程图63.2软件测试流程细则73.2.1需求分析73.2.2测试计划83.2.3测试设计83.2.4测试软/硬件环境搭建93.2.5测试数据准备93.2.6用例执行10

2、3.2.7测试变更103.2.8测试汇报113.2.9验收测试113.3软件测试注意事项114软件测试分类134.1模块测试134.2子系统测试134.3.系统测试134.4验收测试144.5回归测试144.6 Alpha测试144.7 Beta测试145黑盒测试方法145.1等价类划分155.2边值分析法175.3因果图185.4猜错法185.5随机数法196白盒测试方法196.1语句覆盖206.2.判定理盖206.3.条件覆盖216.4.判定条件覆盖216.5条件组合覆盖227标准文档231概述本规范是对软件测试的一份指导性文件,对软件测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测试理论、测试类型、测试方法、测试

3、标准、测试流程以及软件产品开发单位所承担的职责进行总体规范,以有效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2软件测试理论2.1什么是软件测试无论怎样强调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和它对软件可靠性的影响都不过分。在开发大型软件系统的漫长过程中,面对着极其错综复杂的问题,人的主观认识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观现实,与工程密切相关的各类人员之间的通信和配合也不可能完美无缺,因此,在软件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差错。我们力求在每个阶段结束之前通过严格的技术审查,尽可能早地发现并纠正差错;但是,经验表明审查并不能发现所有差错,此外在编码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会引入新的错误。如果在软件投入生产性运行之前,没有发现并纠正软件中的大部分差

4、错,则这些差错迟早会在生产过程中暴露出来,那时不仅改正这些错误的代价更高,而且往往会造成很恶劣的后果。测试的目的就是在软件投入生产性运行之前,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中的错误。目前软件测试仍然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步骤,它是对软件规格说明、设计和编码的最后复审。软件测试在软件生命周期中横跨两个阶段。通常在编写出每个模块之后就对它做必要的测试(称为单元测试),模块的编写者和测试者是同一个人,编码和单元测试属于软件生命周期的同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结束之后,对软件系统还应该进行各种综合测试,这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另一个独立的阶段,通常由专门的测试人员承担这项工作。大量统计资料表明,软件测试的工作量往往占软件开

5、发总工作量的40以上,在极端情况,测试那种关系人的生命安全的软件所花费的成本,可能相当于软件工程其他开发步骤总成本的三倍到五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软件测试工作,绝不要以为写出程序之后软件开发工作就接近完成了,实际上,大约还有同样多的开发工作量需要完成。仅就测试而言,它的目标是发现软件中的错误,但是,发现错误并不是我们的最终日的。软件工程的根本目标是开发出高质量的完全符合用户需要的软件。2.2软件测试的目标下面这些规则也可以看作是测试的目标或定义:(1)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2)好的测试方案是极可能发现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方案;(3)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为止尚未

6、发现的错误的测试。从上述规则可以看出,测试的正确定义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这和某些人通常想象的“测试是为了表明程序是正确的”,“成功的测试是没有发现错误的测试”等等是完全相反的。正确认识测试的目标是十分重要的,测试目标决定了测试方案的设计。如果为了表明程序是正确的而进行测试,就会设计一些不易暴露错误的测试方案;相反,如果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就会力求设计出最能暴露错误的测试方案。由于测试的目标是暴露程序中的错误,从心理学角度看,由程序的编写者自己进行测试是不恰当的。因此,在综合测试阶段通常由其他人员组成测试小组来完成测试工作。此外,应该认识到测试决不能证明程序是正确

7、的。即使经过了最严格的测试之后,仍然可能还有没被发现的错误潜藏在程序中。测试只能查找出程序中的错误,不能证明程序中没有错误。3软件测试流程3.1软件测试流程图3.2软件测试流程细则3.2.1需求分析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均应参加需求评审、设计评审。对需求说明书、系统界面原型和软件设计说明书等进行阅读和审查,与产品经理、项目经理沟通,了解并熟悉系统业务逻辑,同时根据系统功能复杂度,系统业务复杂度估算开发时间和有效测试执行时间,为项目总计划和测试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通过对文档分析,分解各功能模块,各功能点,为测试用例设计提供数据依据。测试人员了解项目需求变更。重点明确需求如下:1、功能测试需求2

8、、性能测试需求3、压力测试需求4、系统容量需求5、系统安全性需求6、安装测试需求7、数据转换需求8、兼容性需求9、项目文档1)产品沟通邮件2)客户、售前人员,产品沟通记录3)项目文档资料4)业务背景资料3.2.2测试计划根据需求文档和项目计划制定测试计划。测试计划旨在说明各测试阶段任务、人员分配、时间安排、测试要点、工作规范等。测试计划在策略和方法方面说明如何计划、组织和管理测试项目。测试计划完成后应该在项目组内进行评审。测试人员会同项目主管根据软件需求制定并确认测试计划。3.2.3测试设计在设计测试方案时,首先分解测试内容,对于一个复杂系统,通常可以分解成几个互相独立的子系统,正确地划分这些

9、子系统及其逻辑组成部分和相互间的关系,可以降低测试的复杂性,减少重复和遗漏,也便于设计和开发测试用例,有效的组织测试,将系统分析人员的开发分析文档加工成以测试为角度的功能点分析文档,重要的是描述对系统分解后每个功能点逐一的校验描述,包括何种方法测试、何种数据测试、期望测试结果等。然后以功能点分析文档作为依据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设计测试用例是关系到测试效果以至软件质量的关键性一步,也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根据对具体的北侧系统的分析和测试要求,逐步细化测试的范围和内容,设计具体的测试过程和数据,同时将结果写成可以按步执行的测试用例文档。每个测试用例必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编号和模块(2)测试的

10、任务项和功能点(3)输入和使用的数据和操作过程(4)期望的输出结果(5)其他特殊的环境要求、次序要求、时间要求等(6) 输出测试用例文档测试用例是为实施测试而向被测试系统提供的输入数据、操作或各种环境设置以及期望结果的一个特定的集合。解决要测什么、怎么测和如何衡量的问题。依据用户需求分析说明书、测试方案来设计测试用例,发现需求与设计中的问题后,与项目经理及时沟通确认。1)测试用例设计方法a)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有等价类测试、边界值分析、基于判定表的测试、基于因果图的测试、基于状态图的测试、基于场景的测试。b)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常用的设计方法有等价类测试、边界值分析两种方法。2)测试用例操作步骤a)

11、在设计编写测试用例时,根据需求文档和开发文档设计用例,评审通过后将使用该测试用例测试被测系统。b)在测试期间,发现用例描述不清、需求变更或用例设计错误,及时在统一文档中记录,待本轮测试结束后,更新基线用例。3)测试用例选择准则a)测试用例的代表性:能够代表各种合理和不合理的、合法的和非法的、边界和越界的,以及极限的输入数据、操作和环境设置等;b)测试结果的可判定性:即测试执行结果的正确性是可判定的或可评估的;c)测试结果的可再现性:即对同样的测试用例,系统的执行结果应当是相同的。3.2.4测试软/硬件环境搭建根据需求文档提供的内容,和开发部沟通确定测试项目所需的软硬件环境,完成对测试项目所需软

12、硬件资源的准备工作,使软硬件资源得到满足。3.2.5测试数据准备完成对测试项目基本数据的准备操作,包括数据库连接、用户信息、用户角色权限、单位组织等信息和测试相关的测试数据。3.2.6用例执行a)测试准入条件项目开发组完成编码后,提交测试所要求的待测软件及各种设计文档、手册(附录一、二)。同时开发人员经过自测通过,至少保证程序可以正常运行;对应的功能在正常流程下是可以正常使用。测试进行冒烟测试通过,开始进行正式测试。b)项目测试阶段测试人员依据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活动。测试一般分为两个阶段:(1)测试执行阶段:该阶段测试人员测试出bug后将缺陷提交至缺陷管理库JIRA 。在缺陷的描述上,

13、至少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内容:标题、模块、重要程度、优先级、操作描述;(2)回归问题单:开发修改完bug之后,测试进行验证回归。c)测试退出标准 功能需求覆盖100%。 所有用例全部执行 分析缺陷的趋势的收敛的,且遗留问题符合公司定义的度量标准。 测试过程中缺陷率达到公司系统测试质量标准。3.2.7测试变更当需求变更,功能变化,测试人员根据变更情况,评估测试变更所需时间,提出变更风险。如变更情况被项目组通过,测试人员将按上述流程进行变更测试。3.2.8测试汇报测试结束后,测试人员对测试结果进行汇总;测试主管审核测试结果,得出测试结论;测试组进行测试分析和评估,编写测试分析报告。提交测试分析报告。将所有文件存档。对测试未通过的待测软件,测试人员汇总并向项目开发组提交测试错误报告。项目开发组对测试错误报告进行确认,对有争议的问题可由上一级技术负责人确认和仲裁;项目开发组针对测试错误报告进行逐项修改,修改完成后再将待测软件及错误修改情况提交及测试组进行回归测试。待测软件测试通过后,项目测评结束。制作用户操作手册(帮助文件)。3.2.9验收测试a)项目经理与实施人员沟通验收事项。b)实施人员在客户指定的环境下参照安装维护手册进行产品安装调试,并把合同约定的文档、源程序等交给客户。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