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习题库.doc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27664383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泌尿外科习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泌尿外科习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泌尿外科习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泌尿外科习题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泌尿外科习题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泌尿外科习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泌尿外科习题库.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泌尿外科概述 一、名词解释 1. 排尿困难:凡排尿延迟、费力、不畅、尿线无力、变细、滴沥等都称为排尿困难。由膀 胱以下尿路梗阻所致。 2. 尿失禁:尿不能控制而自行流出。 3. 充溢性尿失禁:是由于膀胱过度充盈引起尿液不断溢出。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尿潴 留,膀胱内压超过尿道阻力时,尿液持续或间断溢出 4. 肉眼见尿液呈血色者为肉眼血尿,1000尿中含血即呈肉眼血尿 5. 镜下血尿:通过显微镜能看到红细胞者称为镜下血尿一般认为离心尿液每高倍视野中 有个以上红细胞有病理意义 6. 初始血尿:血尿见于排尿初期,病变多在尿道或膀胱颈部 7. 终末血尿:血尿出现在排尿终末,病变多在膀胱三角区,膀胱颈部

2、或后尿道 8. 全程血尿:血尿见于尿液全程,病变多在膀胱或其以上部位 9. 乳糜尿:尿液中含有乳糜,呈乳白色也可混有大量蛋白和血液 10. 脓尿:离心尿每高倍视野白细胞超过个以上为脓尿 11. :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由前列腺泡和导管的上皮细胞产生,是一种含有237个氨基酸的单链糖蛋白,是目前最常用的前列腺癌生物标记 12. 尿频:指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减少。 13. 尿潴留:指尿液潴留于膀胱内不能排出。 14. 尿急:是指排尿有急迫感。 15. 尿疼:指排尿时感疼痛。 16、尿路上皮:即移行上皮,覆盖从肾盏至尿道的全部尿的排泄径路。 17、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即指每日尿量在5001 000

3、ml,占ARF的30%60%,临床表 现轻,但仍有26%的病死率。1、尿少(oliguria):每日排尿量少于400ml。 2、尿闭(anuria):每日尿量少于100ml。 3、尿潴留(urinary retantine):指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排出。 4、尿流动力学测定(urodynamics):是借助流体力学及电生理学方法研究排尿功能障碍的一种技术。 5、阳痿(impotence) :阴茎勃起不坚和不能勃起,而不能性交者。 6、尿失禁(incontinence):尿液不能控制而自行流出。 7、包茎(phimosis):包皮不能上翻使阴茎头外露。 8、包皮嵌顿(paraphimosis)

4、:包皮外口较紧者,若勉强翻转包皮,而未及时复位使包皮紧勒于冠状沟引起远端包皮和阴茎头回流障碍者。 9泌尿男生殖系统畸形(Anomalies of the Genitourinary tract) 10、隐睾(cryptorchidism) 11、囊性肾病变(cystic kidney diseaee) 12、尿道下裂(hypospadias) 泌尿系损伤 一、名词解释 是最多见的一种肾闭合性损伤,1、肾挫伤:损伤局限于部分肾实质,形成肾淤斑或包膜下血肿,肾包膜和肾盂粘膜完整。 2、肾部分裂伤:肾实质部分裂伤伴有肾包膜破裂,可伴有肾周血肿。 3、肾蒂损伤:肾蒂损伤可出现大出血、休克,多来不及治疗

5、。 4、膀胱损伤:膀胱壁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发生膀胱浆膜层、肌层、粘膜层的破裂,引 起膀胱完整性破坏、血尿外渗。 5、腹膜内型膀胱破裂:膀胱在充盈状态下受直接暴力撞击,使有腹膜覆盖的膀胱顶部 破裂,尿液进入腹腔,形成尿性腹膜炎。 6、腹膜外型膀胱破裂:常因外伤性骨折破裂刺破膀胱,尿液外渗进入到盆腔和膀胱周 围间隙。 7、“自发性”肾破裂:肾脏本身存在病变,如肾积水、肾肿瘤、肾结核或肾囊性疾病,在极轻的创伤下发生肾破裂。 8、外伤性肾血管性高血压:外伤后致部分肾实质缺血或肾蒂周围纤维化压迫肾动脉,可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 9、尿瘘:外伤后尿道与腹壁创口或与阴道、肠道创口相通,形成经久不愈的尿瘘。 1

6、0、腹膜外型膀胱破裂:膀胱壁破裂,但腹膜完整。 11、腹膜内型膀胱破裂:膀胱壁破裂伴腹膜破裂。 12、膀胱破裂的导尿试验:膀胱损伤时,插入导尿管,经导尿管注入灭菌生理盐水200ml,片刻后吸出。液体外漏时吸出量明显减少,腹腔液体回流时吸出量明显增多。若液体进出量差异很大,提示膀胱破裂。 13、尿道损伤的尿外渗:尿道完全断裂使断端退缩、分离,血肿较大,发生尿闭用力排尿则发生尿外渗。 14、后尿道损伤的剪切样暴力:当骨盆骨折时,附着于耻骨下支的尿生殖膈突然移位,产生剪切样暴力,使薄弱的膜部尿道撕裂,基至在前列腺尖处撕断。 15、肾或输尿管绞痛:因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或输尿管的任何部位发生急性梗阻,使肾

7、盂内压力急骤升高而引发剧烈的腰痛伴呕吐,且可向下肢等处放射。 二、简答题 1.肾脏切除指针:()严重的肾裂伤或肾粉碎及肾蒂损伤。()保守治疗期间出现以下情况需施行手术治疗。积极抗休克后生命体征未见改善,怀疑有内出血。血尿逐渐加重,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继续降低。腰腹部包块逐渐增大。有腹腔脏器损伤可能。 2.膀胱损伤:腹膜外型:膀胱壁破裂,但腹膜完整。外渗尿积于膀胱周围组织及耻骨后间隙,沿骨盆筋膜到盆底或沿输尿管周围组织蔓延到肾区。多发生在膀胱前壁,由骨盆骨折引起。腹膜内型:膀胱壁破裂伴腹膜破裂,大量尿溢入腹腔,引起腹膜刺激症状。多见于膀胱后壁或顶部损伤。 3.尿道球部损伤时,血液及尿液渗入会阴浅

8、筋膜包绕的会阴浅袋,使会阴、阴囊、阴茎肿胀, 有时向上扩展至腹壁。尿道膜部损伤时,尿液沿前列腺尖处外渗到耻骨后间隙和膀胱周围。 4.外伤后(多为骑跨伤)尿道口滴血。排尿困难及急性尿潴留。会阴部肿胀及蝶形血 肿。伤处疼痛,可放射到尿道外口。尿外渗、血肿并发感染可出现脓毒症。 5.肾损伤晚期病理改变包括由于持久尿外渗形成的尿囊肿;血肿、尿外渗引起组织纤维化,压迫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导致肾积水;开放性肾损伤可发生动静脉瘘或假性动脉瘤;部分肾实质缺血或肾蒂周围纤维化压迫肾动脉,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 6根据出血部位与血尿出现阶段的不同,肉眼血尿可分几种?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1)初始血尿:病变在尿道或膀胱颈

9、部 (2)终未血尿:病变在后尿道、膀胱颈部或膀胱三角区 (3)全程血尿:病变在膀胱或其以上部位 7.简答膀胱破裂的处理原则? (1)完全的尿流改道 (2)膀胱周围及其他尿外渗部位充分引流 (3)闭合膀胱壁缺损 8、 轻度肾损伤的保守治疗有: (1) 紧急处理休克,维持生命,做好手术探查的准备。 (2) 绝对卧床休息24周,23个月内不宜体力活动。 (3)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定期复查血、尿常规。 (4) 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 早期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6) 对症治疗:止痛、止血等。 尿石症 1. 尿石症:又称尿路结石或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病症之一,有上尿

10、路结石 和下尿路结石之分。上尿路结石包括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下尿路结石包括膀胱结石和尿道 结石。 2. 石街:在体外冲击波碎石过程中,若击碎的结石堆积在输尿管内,即为石街。 3. 感染性结石:通常是指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感染所形成的六水磷酸镁铵、磷酸钙和铵的尿酸盐结石。其他各种尿石并发梗阻和感染后,均可形成感染性结石。 问答题: 1.上尿路结石保守治疗的指征是什么? (1)结石小于0.6cm (2)结石光滑,无尿路梗阻,无尿路感染 (3)纯尿酸石及胱氨酸结石 2、尿路结石形成的因素有: (1) 与流行病学相关的因素:年龄、性别、职业、社会经济、社会地理、人种等。 (2) 尿液相关因素:尿内形成结石

11、的成分排出过多,如钙、磷、草酸、尿酸、胱氨酸、黄嘌呤;尿量、尿pH、尿中抑制结石形成相关的物质;尿路结构异常;尿路感染;尿路内的异物。 3、 双侧肾结石的处理原则是:根据结石的情况和肾功能而决定,尽可能保留肾脏,先处理梗阻、感染、结石易取出和安全的一侧;输尿管结石优先肾结石处理;肾功能差,全身情况严重者要先肾造瘘。 4、 泌尿外科常用的尿路解痉剂有: (1) 黄酮哌脂:对泌尿生殖系统平滑肌有选择性解痉、镇痛作用,不增加残余尿,不同于一般抗胆碱能药物,不良反应少。 (2) 奥苷布宁:具有较强的平滑肌解痉作用和抗胆碱能作用,也有镇痛作用,可选择性地作用于逼尿肌,降低膀胱压,增加容量,减少不自主的膀

12、胱收缩,从而缓解尿急、尿频和尿失禁。 (3) 非那吡啶:是一种偶氮染料,除具有抗菌作用外,还有独特的尿道局部止痛作用。 5、 体外冲击破碎石的禁忌证是: (1) 有出血倾向。 (2) 心肺功能不良。 (3) 肥胖难以定位。 (4) 尿路有梗阻或感染。泌尿系感染 名词解释 1.肾自截:肾结核扩散至输尿管,可导致输尿管纤维化致管腔闭塞,含菌尿液不能进入膀胱, 膀胱病变反而好转,膀胱刺激症状缓解,尿中亦无明显改变,此种情况为称为肾自截。 2、肾皮质结核:又称病理肾结核,指原发病灶的结核杆菌经过血行入肾,主要在肾小球的毛细血管丛中发展为结核病,在双侧肾皮质形成多发性微结核病灶,如病人免疫状况良好,可全

13、部愈合,不引起症状。但尿中可发现结核杆菌,可发展为肾髓质结核,成为临床肾结核。 3、肾积脓:肾实质感染所致广泛的化脓性病变,或尿路梗阻后肾盂肾盏积水感染而形成一个积聚脓肿囊腔称肾积脓。 4、肾脓肿:肾皮质形成多发性小脓肿,称肾脓肿。 5、肾周围炎:肾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称肾周围炎 6、K抗原:大肠杆菌表面包裹着一层酸性的多聚糖抗原,称为K抗原。 7、耐药菌株: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细菌会发生变异,由对某一抗生素高度敏感突变为有抗药性的菌株,称耐药菌株。 8、“滴白”:排尿后和排便后常有白色分泌物自尿道口流出,俗称尿道口“滴白”。 9、前列腺痛:临床上具有急性前列腺炎的症状,尤其是盆腔、会阴部疼

14、痛明显,而前列腺液检查正常。培养无细菌生长,称前列腺痛。 10、上尿路感染:尿路感染中,肾盂肾炎、输尿管炎为上尿路感染。 11、下尿路感染:尿路感染中,膀胱炎、尿道炎为下尿路感染。 问答题: 1.简述泌尿结核的诊断依据? (1)尿中查到结核菌 (2)泌尿系造影在肾实质发现典型的结核空洞 (3)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内有典型的结核结节 2、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有: (1) 上下尿路感染表现的症状和体征有不同之处。 (2) 输尿管插管收集尿液及膀胱冲洗法收集尿液培养。 (3) 免疫荧光试验查抗体包裹细菌。 (4) 测定尿内物质如2微球蛋白的排出量等。 泌尿系统梗阻 名词解释 1、肾积水:尿流从肾盂排出受

15、阻,造成肾内压力增高,肾盂肾盏扩张,肾实质萎缩,称为肾积水。 2、神经源性膀胱:神经疾患可以通过对逼尿肌功能和/或对尿道内、外括约肌功能的改变而影响正常的排尿功能,称为神经源性膀胱。 3、TURP综合症: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的并发症。手术的时间长而冲洗液的压力高时易发生,此系冲洗液大量进入血循环导致高血容量,低钠血症。 4、巨输尿管:系输尿管较严重的扩张以致不能产生有效的输尿管蠕动。有三种情况返流性巨输尿管。梗阻性巨输尿管。非返流非梗阻性巨输尿管。 5、尿流动力学:是借助流体力学及电生理学方法研究尿路输送、贮存、排出尿液功能的新学科,在泌尿外科临床工作中,尿动力学检查可为排尿障碍患者的诊断治疗方

16、法选择及疗效评定提供客观依据。 6、尿失禁:尿液不受主观控制而自尿道口滴出或溢出。 7、充盈性尿失禁:由于各种原因的排尿障碍引起的慢性尿潴留,造成膀胱过度充盈,压力超过尿道压力致尿液被迫溢出,此类尿失禁称充盈性尿失禁。 问答题: 1.简述急性尿潴留的治疗原则。 1)病因明确者,应解除病因 2)导尿是急性尿潴留时最常用的方法 3)不能插入导尿管者,可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 2、尿路梗阻的影响:(1) 上尿路梗阻发病急,对同侧肾的影响快,但对全身的影响小。 (2) 下尿路梗阻因有膀胱代偿,病理影响发生慢,但最终可影响双侧肾而引发尿毒症。 3、肾衰竭少尿期水、电解质失衡的特点是:全身水肿,高血钾(6.5 mmol/L),低血钙及高血磷,低钠及低氯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4、控尿相关的神经有: 3组神经:交感T11L2;副交感S2S4;体神经S2S4。 2个中枢:脊髓反射中枢和脊上反射中枢。 5、临床常用同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