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园林土方工程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659152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 园林土方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 园林土方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 园林土方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 园林土方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 园林土方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园林土方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 园林土方工程(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园林土方工程本章导读主要阐述竖向设计的概念和方法,介绍土方工程量的意义及土方工程量的计算,讲述土方施工的基本知识和土方施工内容。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如何进行竖向设计和土方计算的方法,了解土方施工的步骤,并未其他章节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必先动土,对施工场地地形进行整理和改造。土方工程是风景园林建设工程中的主要工程项目,尤其是大规模的挖湖堆山、整理地形的工程,这些项目工期长、工程量大,投资大且艺术要求高。土方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顺利进行、景观质量、施工成本和以后的日常维护管理。2.1风景园林地形改造与设计 地形是构成园林实体的四要素之一,它是指地球

2、表面起伏的形态,具有三维特性。园林景观建设离不开地形设计,因其为园林景观元素的载体,同时也是园林景观的构成。地形的设计和改造是园林工程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园林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2.1.1地形的作用1)骨架作用 园林景观在不同程度上都与地面相接触,因而地形便成了园林景观不可缺少的基础和依赖。地形是连接景观因素和空间的主线,它的结构作用可以一直延续到地平线的尽头或水体的边缘。地形为所有景观与设施提供了赖以存在的基面,它是园林各组成元素的载体。地形如同骨架一样,为园林各景物提供平面及立面的依据。可见地形对景观的决定作用和骨架的作用,是不可言喻的。2)空间作用 园林空间设计的素材可以是建筑、植物

3、和道路等,也可以是地形。地形具有构成不同形状、不同特点空间园林的作用。园林空间的形成,也可由地形因素直接制约。地块的平面形状如何,园林空间在水平方向上的形状也就如何。地块在竖向有什么变化,空间的立面形式也就会产生相应的变化。3)景观作用 园林地形本身就是景观元素之一,具有重要的景观作用,具体体现在背景作用和造景作用两个方面。 地形一方面是造景诸要素的基础,另一方面为其他造园要素承担背景角色,例如一块平地上草坪、树木、道路、建筑和园林小品形成地形上一个个景点,而整个地形构成园林空间诸景点要素的共同背景。地形还具有许多潜在的视觉特性,对地形可以进行改造和组合,以形成不同的形状,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4、近年来,一些设计师尝试如雕塑家一样,在户外环境中,通过地形造型而创造出多样的大地景观艺术作品,我们将其称之为“大地艺术”。4)工程作用 地形对地表排水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园林排水的主要形式即地面排水。由于地表的径流量、径流方向和径流速度都与地形有关,因而园林中地形过于平坦时就不利于排水,容易积涝。而当地形坡度太陡时,径流量就比较大,径流速度也快,从而引起地面冲刷和水土流失。因此,创造一定的地形起伏,合理安排地形的分水和汇水线,使地形具有较好的自然排水条件,是充分发挥地形排水工程作用的有效措施。 地形也可以改善局部地区的小气候(如图2.1)。如地形设计可改善小环境的通风透光;起伏的地形在受光照

5、的情况下形成阴面和阳面,可营造不同的光环境。2.1.2地形的类型 从园林造景角度来说,坡度是涉及地形的视觉和功能特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这一点上可将地形分为平地、坡地、山地三大类。1)平地 自然环境中绝对平坦的地形是不存在的,所有的地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明显或难以觉察的坡度。园林中的“平地”指的是相对平坦的地面,更为确切的描述是指园林地形中坡度小于4%的较平坦土地 园林中,平地适于作任何种类的活动场所。平地亦适于建造建筑,铺设广场、停车场、道路,建设游乐场,铺设草坪草地,建设苗圃等。因此,现代公共园林中必须设有一定比例的平地以满足人流集散以及交通、游览的需要。 园林中对平地应适当加以地形调整,

6、一览无余的平地不加处理容易流于平淡。适当地对平地挖低堆高,造成地形高低变化,或结合这些高低变化设计台阶、挡墙,并通过景墙、植物等景观元素对平地进行分隔与遮挡,可以创造出不同层次的园林空间。2)坡地 坡地指倾斜的地面,按照其倾斜程度的大小可以分为缓坡、中坡、陡坡3种。园林中进行坡地设计,使地面产生明显的起伏变化,可增加园林艺术空间的生动性。 坡地地表径流速度快,不会产生积水,但是若地形起伏过大或坡度不大,但同一坡度的坡面延伸过长,则容易产生滑坡现象,因此,地形起伏要适度,坡长应适中。(1)缓坡坡度在4%-10%,地面起伏相对平缓,可用于运动和非正规的活动场地。在缓坡地,布置道路和建筑基本不受地形

7、限制。园林中通常结合缓坡地修建活动场地、游憩草坪、疏林草地等,形成舒适的园林休息环境。缓坡地不宜开辟面积较大的水体,如要开辟大面积水体,可以采用不同标高水体叠落组合形成,以增加水面层次感。缓坡地植物种植不受地形约束。(2)中坡坡度在10%-25%线的道路常做成梯道,建筑一般要顺着等高线布置并结合现状进行地形改造才能修建(如图2.2),并且占地面积不宜过大。对于中坡地形,除溪流外不宜开辟河湖等较大面积的水体。中坡地植物种植基本不受限制。(3)陡坡坡度在25%50%的坡地为陡坡。陡坡的稳定性较差,容易造成滑坡甚至塌方,因此,在陡坡地段的地形改造一般要考虑加固措施,如建造护坡、挡墙等。陡坡上布置较大

8、车,则要顺应地形起伏做成盘山道。随坡地形更难设计较大面积水体,只能布置小型水池。陡坡地上土层较薄,水土流失严重,植物生根困难,因此随坡地种植树木较困难。如对健坡进行绿化可以先对地形进行改造,改造成小块平整土地,或在岩石缝隙中种植树木,必要时可以对岩石打眼处理,留出种植穴并覆土种植。3)山地同坡地相比,山地的坡度更大,其坡度在50%以上。山地根据坡度大小又可分为急坡地和悬坡地两种:急坡地地面坡度为50%;悬坡地是坡度在100%以上的坡地。由于山地尤其是石员地的坡度较大,因此在园林地形中往往能表现出奇、险、雄等造景效果。山地上不宜布置较大建筑,只能通过地形改造点缀亭、廊等单体小建筑。山地上道路布置

9、亦较困难,在急坡地上,车U有堂平面适合于布置在山脊的未端图2.2建筑布置与地形道只能曲折盘旋而上,游览道需做成高而陡的底叫位通了“,故大水体,但可合地爬山碰道边必须设置攀登用扶手栏杆或状于e语管抗性好、生性强健的可石电上、石峰顶等险峻地点的石缝石穴,配植形态优美的育松、数植物生长。但是利用悬赚边、石壁上、石邮膜、一x也活”颗等风绿树,却可以得到非常诱人的犹如盆景树石般的艺术景致2.1.3地形设计的原则和要求阅林地形设计是圈林竖向设计的内容之一,是在园林总体设计的指导下进行的。地形设讨关亚园林景观的成败和园林诸多功能的实现,在具体设计时须遵循如下原则:从使用功能出发,兼顾实用与造景,发挥地形的应

10、用性。用地的功能性质决定了用地的以区均需地形较复杂、有一定的地貌变化。现代开放式园林则要求地形相对平坦,起伏小要因地制宜,利用与改造相结合,在利用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改造。园林地形改造需充分了解原地形状况,在原地形基础上合理地进行地形设计和改造,有助于降低地形改造难度,减必须遵守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园林的各种要求。注意节约原则,降低工程费用,就地就近,维持土方平衡。地形改造往往涉及大量土方,而土方工程费用通常占造园成本的30%40%,有时高达60%。为此地形设计时需尽量缩短土方运距,就地挖填,保持土方平衡以节省建园资金。2.2竖向设计在建园过程中,原地形往往不能完全符合建园的要求,所以在充分利用原

11、有地形的情况下必须进行适当的改造。竖向设计的任务就是从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的综合功能出发,统筹安排园内各种景点、设施和地貌景观,使地上的设施和地下设施之间、山水之间、园内与园外之间在高程上有合理的关系。因此园林竖向设计是指在一块场地上进行垂直于水平面的布置和处理,使园林中各个景点、各个设施及地貌等在高程上创造出高低变化和谐统一的景观的设计。22.1竖向设计的内容(1) 地形设计地形的设计和整理是竖向设计的一项主要内容。地形骨架的“塑造”,山水布局,峰、峦、坡、谷、河、湖、泉、瀑等地貌小品的设置,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高低、大小、比例、尺度、外观形态、坡度的控制和高程关系都要通过地形设计来确定。(2

12、) 园路、广场、桥涵和其他铺装场地的设计 图纸上应以设计等高线表示出道路(或广场)的纵横坡和坡向,道桥连接处及桥面标高。在小比例图纸中则用变破点标高来表示园路的坡度和坡向。 在寒冷地区,冬季冰冻、多积雪。为安全起见,广场的纵坡应小于7%,横坡不大于2%;停车场的最大坡度不大于2.5%;一般园路的坡度不宜超过8%。如园路坡度过大时应设台阶,且台阶应集中设置。为了游人行走安全,避免设置单级台阶。另外,为方便伤残人员使用轮椅和游人推童车游园,在设置台阶处应附设坡道。(3) 建筑和其他园林小品 建筑和其他园林小品(如纪念碑、雕塑等)应标出其地坪标高及其周围环境的高程关系,大比例图纸建筑应标注各角点标高

13、。例如:在坡地上的建筑,是随形就势还是设台筑屋;在水边上的建筑物或小品,则要标明其与水体的关系。(4) 植物种植在高程上的要求 园林基地上可能会有有保留价值的老树。其周围的地面依设计如需增高或降低,则在规划时,应在图纸上标注出保护老树的范围、地面标高和适当的工程措施。 植物对地下水很敏感,有的耐水,有的不耐水。规划时应为不同树种创造其适宜的生活环境。 不同的水生植物对水深有不同要求,有湿生、沼生、水生等多种。例如荷花适宜生活于水深0.6-1m的水中,设计时应予以考虑。(5) 排水设计在地形设计的同时要考虑地面水的排除。一般规定无铺装地面的最小排水坡度为1%,而铺装地面则为5%,但这只是参考限值

14、,具体设计还要根据铺装类型、土壤性质、汇水区的大小和植被情况等因素而定。(6) 管道综合园内各种管道(如供水、排水、供暖及煤气管道等),难免会有些地方会出现交叉,在规划上就需按一定原则,统筹安排各种管道,合理处理交叉时的高程关系,以及它们和地面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园内乔灌木的关系(参考第3章)。2.2.2 竖向设计的方法竖向设计的方法有多种,如等高线法、断面法、模型法等。园林建设中常用等高线法。(1) 等高线法 等高线法在园林设计中使用最多,一般地形测绘图都是用等高线或点标高表示的。在绘有原地形等高线的底图上用设计等高线进行改造或创作,在同一张图纸上便可表达原有地形、设计地形状况及园林的平面布

15、置、各部分的高程关系,大大方便了设计过程中进行方案比较及修改,也便于进行下一步的土方量计算工作,因此,它是一种比较好的设计方法。应用等高线进行园林景观的竖向设计,首先应了解等高线的基本性质。 (1)等高线的概念 等高线是一组垂直间距相等、平行于水平面的假想面与自然地貌相交,所得到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给这组投影线标注上数值,便可用它在图纸上表示地形的高低陡缓、峰峦位置、坡谷走向及溪池的深度等内容。 (2)等高线的性质1)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所有的点,其高程都相等。 2)每一条等高线都是闭合的。由于图界或图框的限制,在图纸上不一定每根等高线都能闭合,但实际上它们还是闭合的。 3)等高线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如疏则缓,密则陡。等高线的间距相等,表示该坡面的角度相同,如果该组等高线平直,则表示该地形是一处平整过的同一坡度的斜坡。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或重叠,只有在悬崖处等高线才可能出现相交情况。在某些垂直于地平面的峭壁、地坎或挡土墙驳岸处等高线才会重合在一起。 5)等高线在图纸上不能直接穿过河谷、堤岸和道路等。由于以上地形单元或构筑物在高程上高出或低于周围地面,所以等高线在接近低于地面的河谷时转向上游延伸,而后穿越河床,再向下游走出河谷;如遇高于地面的堤岸或路堤时等高线则转向下方,横过堤顶再转向上方而后走向另一侧。(3) 用设计等高线进行竖向设计 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