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嘉庚事迹有感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7658981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陈嘉庚事迹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读陈嘉庚事迹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读陈嘉庚事迹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陈嘉庚事迹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陈嘉庚事迹有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陈嘉庚事迹有感 读陈嘉庚事迹有感1.简朴的陈嘉庚看了关于陈嘉庚的种种事迹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陈嘉庚先生一生俭朴,从不夸耀自己,在陈嘉庚的故居中,我仿佛看到了那发黄的帐子,自制的烛台,被褥、衣服、礼帽、皮鞋,一切事物看起来都是破旧而老式的,他家财万贯,却对自己的家事,却是“求缺不求全”。 但是在投资办学方面却不惜一切。 当陈嘉庚的公司成为“亚洲最大的企业”时,陈嘉庚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集美,他说“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 他边集资边办学,他用于兴学的资金超过一亿美元,几乎等于他的全部家财。 陈嘉庚为了维持集美大学和厦门大学的经费不间断,做了许多努

2、力,在资金匮乏时,他甚至于贱卖了自己的橡胶园!1961年8月12日,这个伟大的企业家、教育家病逝于北京。 把遗产300万元人民币全部献给国家,一分钱也没留给子孙。 回想陈嘉庚的事后,我不由的想到了自己,我是家中的“小太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围着我转,十分疼爱我,每天都塞给我钱,可是我身上一有钱,就会马上将它花的一贫如洗,毫不保留!我的脑子里根本似乎就不知道节俭是什么意思,更别提陈嘉庚先生一生的简朴了。 现在我反思了自己,还真是不应该啊,我要好好的向陈嘉庚爷爷学习,虽然不能像他那般伟大,但是我要开始学习如何节俭!陈嘉庚先生,你一生简朴,公而忘私,我向你致敬!2.“一诺万金”的陈嘉庚看了关于陈嘉

3、庚的种种事迹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陈嘉庚“替父还债赢诚信”是令我感触最深的。 陈嘉庚在17岁前往新加坡谋生,起初主要在他父亲经营的顺安米店服务,共做了13年。 其父晚年实业失败,于1904年停业,欠了20余万元。 新加坡当时的法律规定“父债子免还”,但以信誉为重的陈嘉庚虽然经济拮据,却宣布“立志不计久暂,力能做到者,决代还清以免遗憾也”。 面对家道中落,陈嘉庚艰苦奋斗了4年时间,菠萝“苏丹”、橡胶大王,陈嘉庚终于有些盈利,他便不顾亲友反对,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找到债主,到1907年为止,连本带利还清了父亲所欠的债务。 这件事成为新加坡华人商业史上一大佳话。 当然,当时也曾有人说他“傻”,但

4、他说“中国人取信于世界,决不能把脸丢在外国人面前!”“我们中国人一向言必信,行必果。 陈嘉庚“一诺万金”的信誉迅速传遍了东南亚。 此后,人们十分相信陈嘉庚的商业道德和信誉,都愿意与他做生意。 可以说,陈嘉庚之所以能在家业衰败后艰苦创业10年左右成为百万富翁,与他“一诺万金”的诚信商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回头想想自己,比起陈嘉庚,那可就真是大巫见小巫了。 答应同学明天去她家帮她补习,结果因为和妈妈的朋友吃一顿饭而没去;答应同学要给他带某本书,结果一连拖了5天看完了他这“一诺万金”的事后,我羞愧的无地自容。 平常的我总是抱着一种可有可无的心态去面对诚信,可陈嘉庚就不同了。 我应该向他学习,自此之后,答应别人的事我一定要尽全力以赴地完成与面对!。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经验/事迹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