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集体事迹材料六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7658546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0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贫攻坚集体事迹材料六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脱贫攻坚集体事迹材料六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脱贫攻坚集体事迹材料六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脱贫攻坚集体事迹材料六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脱贫攻坚集体事迹材料六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脱贫攻坚集体事迹材料六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贫攻坚集体事迹材料六篇(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脱贫攻坚集体事迹材料六篇 脱贫攻坚集体事迹材料六篇【篇一】“姐,今天我将筹集到的3000元现金,送到你家了,还有网络上筹到的1970元15天到帐,这笔钱是社会爱心人士支持你孩子读书的,请用于孩子读书的学费和生活费”。 “感谢你了,从来没有一个人对我家那么好啊”。 这是县委统战部一名干部与*乡*村*村小组档卡贫困户*在微信聊天所说的话。 *语音里透露出浓浓的感恩之情。 特别是“从来没有一个人对我家那么好啊”这句话,就像一个炸弹一样,令挂钩干部瞬间热泪奔涌。 自从挂钩*村以来,统战部6名干部把30户档卡当亲人一样,为他们出谋划策、争取项目支持、实施危房改造、动员外出打工,为早日脱贫出列倾注爱心力量

2、。 *,几年前丈夫生病花了十几万元,最终还是离开人世,人财两空,温饱之家变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了。 目前,大儿子在*州高级技工学校学习汽车维修专业,每个月需生活费1500元,每年学费4400元;女儿读四年级,孩子的奶奶83岁在家留守。 靠种地,她一个人实在难养4口之家。 目前跟随亲戚到广东打工。 由于没有上过学,无文化,无技术,也无强健体力,只能进厂做苦工,每月只有2000多元,无法正常供养两个孩子上学和承担一个83岁老人的生活开支,生活真的很困难啊。 所居住的房子已经成D级危房,在五年内都无法盖新房。 挂钩干部了解情况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动员她家进城安置。 为了助其子女顺利完成学业,撰写求助

3、信息发布于社会扶贫APP上,并动员亲友转发扩散,经过10多天筹款,各界爱心人士纷纷捐助,*日行一善爱心团队资助了3000元,网络上筹集到1970元,共计4970元。 这笔钱对*来说,都是雪中送炭的天大恩情,孩子将减少一分辍学的机率,苦难中的家庭就多了一分希望,也让其少些担忧苦恼。 今年的秋天似乎不见踪影,冬天却来的特别早呀。 *的房屋未安装窗子,寒冷的冬天不知如何渡过了,实在发愁。 此时,一文钱难倒了他这个病汉。 寒风冷雨袭来,病汉没有挡风摭雨的窗子,将难以康复。 *51岁,壮族,家里有4人。 因几年前患脑梗丧失劳动能力,至今肢体行动不便,言语表达不畅,不能长久站立或行走,常常头晕眼花,无法劳

4、作和挣钱养家。 妻子是天生的视力弱,属于四级残疾。 家庭生活十分贫困。 为加快脱贫步伐,改善居住条件,借款5万余元,将危房推倒重建。 目前已经盖好入住了,但一直无钱安装窗子和护栏,随时会晕倒的他,不敢想像没有护栏保护的可怕后果,日常上下楼梯只能靠墙爬行。 他这个病汉最怕冷了,每天都要用热水泡脚,以促进脑部康复,如果受冷了,四肢麻木。 这个冬天,当寒风冷雨袭来,却无窗子保暖,必定加重他的病情了。 挂钩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撰写寒夜,我渴望一扇窗求助信息,发布于社会扶贫APP,并转发微信动员亲友捐助,半个月共筹集到2828元。 同时为其撰写临时救助申请书提交乡政府,与乡分管领导汇报情况,争取

5、支持,将获助2000元。 针对黄某程脚有残疾,挂钩干部主动联系县残联安排卫生厕所项目,并动员档卡户按要求落实建设内容,目前6000元项目补助已经发到手。 一户一人打工增收今年以来,*县委统战部克服经费不足,采取一户一策的分类施助措施,倾注爱心,加强奉献,力抓脱贫攻坚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通过驻村干部和村委会干部一道努力,加大政策宣传和引导,调动了全村档卡户的积极性,早日脱贫出列成为广大档卡户的共识。 大家纷纷行动起来,实施危房改造,纷纷外出打工挣钱,为早日脱贫积蓄资本。 据了解,目前*村共组织外出打工150余人,其中档卡户50余人。 *的2个孩子去广东打工。 大罗村档卡户黄某兴加盖了一层后,家

6、门紧锁着,听邻居说,他一家3人全部出去打工了。 韦某成盖好房子一层后,又去广东打工。 一人一代理施以关爱针对档卡贫困户家有5名在读大中专生实际困难情况,统战干部一心一意尽力帮扶。 首先在日常进村入户以及利用微信、QQ与其聊天交流当中,引导在读大中专生努力学习,立志长远,多读书,读好书,认真学习,学好本领,注重立德,完善自我,争取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成为家庭脱贫致富的顶梁柱。 动员一名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生返校上课。 在春节慰问期间,一名挂钩干部用自己的钱400元资助两名学生。 今年来,统战干部在开展扶贫过程中,履行“代理爸妈”“代理兄弟”、“代理子女”的多个代理角色,切实把档卡户当亲人待,给予

7、最热情周到的服务。 6月1日,在*村小学庆“六.一”活动上,副部长*同志为全校175名小学生讲述王二小革命英雄故事和*最美孝心事迹,履行“代理爸妈”的教育责任,以少年革命英雄故事和最美孝心事迹激发小学生好学上进,努力学习,树立远大志向,长大后奉献社会。 *村有外出务工人员150余人,就读*小学的小学生有73名是留守儿童,占45%。 县委统战部为*小学开展“六.一”庆祝活动捐赠爱心款1000元。 每位干部职工履行“代理爸妈”义务,自费为自己挂钩帮扶对象的子女购买衣服赠送,深入了解挂钩对象的子女学习和表现情况。 12名档卡户留守子女获得每人1套衣服,价值960元。 在活动中,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汪

8、兴惠同志与校长、教导主任了解学校教学工作情况,鼓励学校教职工安心农村教育工作,并与班主任老师沟通交流,了解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情况。 得知大罗村某档卡户一名留守老人建房资金短缺后,汪兴惠同志率干部深入该农户家中了解情况,安抚留守老人,并赠送建房补助1000元,随后在村委会召开的汇报会上,向县委常委、驻村工作副总队长黄晓同志、乡党政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反映问题,督促乡政府尽快安排施工队给留守老人盖房子,充分履行了“代理子女”的责任和义务。 一档卡户从乡政府领取扶贫物资调拨单后,交到砖厂和钢筋店,一直在家等物资,半年过去不见人家送货上门。 挂钩干部履行“代理兄弟”的责任,到乡项目办查对,发现两

9、家老板已经结帐。 两家老板在未给该户发货情况下,将调拨单直接去乡政府结帐了。 几经周折,终于为农户追回物资。 一户一策抓脱贫在扶贫路上,统战部坚持一户一策分类施助。 针对黄某叁、易某法、周某岩3户无力盖房的实际,经协调将3户列入乡统建。 针对因病致贫的黄某德、因学返贫的黄氏面和因供养孩子上学的单亲家庭*,这3户无法建房,经多次动员进城安置。 对有能力建房的黄某有、黄某程、黄某南等8户,各给予1000元建房补助。 出资2250元为档卡户购买抽水机和水管。 协调动员档卡户于4月1日以前动工盖房,有4户提前动工各获得5000元建房补助。 举办党课进农村1期40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期70人,争取残疾

10、人建房补助和卫厕项目补助1.6万元,协调解决水泥30吨(累计60吨)。 在“六.一”活动时,协调*迦兴摩托车城赞助价值千余元的太阳帽220余顶,赠送给*小学师生和群众,增添节日喜庆氛围。 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扶贫,*观音寺捐助1000元参与扶贫工作,一些爱人心士纷纷捐献衣物。 总之,县委统战部每位干部在扶贫路上真心实意为贫困户着想,尽心尽力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协调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把非亲非故的30户人家当作亲人一般,精心呵护着,在脱贫路上一同奋进。 【篇二】*草原景区辖*村、*村2个行政村679户273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16户1165人。 近年来,*管委会依托景区旅游资源,大力实

11、施“旅游+”扶贫战略,通过五大模式,多渠道促进贫困劳动力创业就业,已累计带动贫困群众652户3705人脱贫致富,取得了显著效果,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草原先后被授予“*市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双百示范基地”“助推脱贫攻坚优秀企业”等称号,成为了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为多名年轻同志搭建了创业平台,帮助他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规模,吸纳群众就业。 加速完成十大配套项目,提供治安管理、景区保洁、餐饮服务、交通运输、旅游服务、景区管理等各类就业岗位2000余个。 风情小镇共规划商铺94个,51户已正式营业,其中宾馆11户,餐饮服务

12、22户,商品零售18户,已就业安置446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08人,人均年收入2.3万元。 二、落实创业就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自主创业,带动充分就业。 *管委会主动联系*农商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积极落实小额创业担保贷款10户50万元,落实产业扶贫资金316户158万元(每户5000元),鼓励山区贫困群众自主创业,发展畜牧养殖、旅游骑乘、餐饮服务活动,316户群众成功创业,其中经营农家乐6户,从事旅游骑乘服务39户,从事畜牧养殖业271户,带动就业644人。 跑马场现有旅游骑乘马匹659匹,经营户230户,安置就业510个。 其中贫困户39户,马匹83匹,每户年收入2万元。 三、拓展就业岗位,安

13、置贫困群众就业。 依托景区旅游,安置贫困劳动力564名。 其中公益专岗安置贫困户劳动力46名,人均年收入1.5万元。 xx年,投资5000万元,建成了具有异域风情的蒙古部落,共规划30个营业点位,386个蒙古包,全部减免租金,租赁给景区群众,让群众在家门口创业致富。 蒙古部落可以同时为2000人提供住宿服务,现有经营户22户,提供就业岗位110个,安置贫困户38人,并为所有从业服务人员体检,培训,外出学习,帮助办理相关工作证件,人均年收入1.8万元。 四、实行资金入股,帮助群众脱贫。 积极动员*、*两个村120户贫困户筹集股金60万元(每户5000元)入股*古帐营,由旅游公司自主经营,入股群众

14、年底直接领取收入分红,每年分红700元,连续分红5年,到期后将本金5000元退还;xx年,他们又整合县级扶贫债券资金1032.5万元用于景区开发建设,吸纳5个村516户贫困户入股经营,参与经营分红,xx年每户分红200元,共分红利10.32万元。 xx年、2018年每户分红提高到800元。 今年,整合全县8镇贫困村集体经济资金入股1603万元,现已分红120万元。 五、开辟创业基地,帮助群众增收。 今年,实施万亩花海工程,租赁秋菊山庄周边25户贫困户流转土地156亩,每亩流转费500元,使25户贫困户每年实现土地租金收益8万元,并全部参与向日葵、菊花种植、管护、采摘等临时工作,按不低于市场价的

15、工资日清月结,实现了群众在自己家门口打工挣钱,人均收入0.8万元。 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困难人群帮扶解困。 积极参与社会各级各类慈善捐款活动,累计捐款已达20多万元,每年招聘安置一定数量的大中专学生、退伍军人,解决就业困难,奉献企业爱心,提升企业形象。 景区全体领导干部多次进村入户,开展帮扶慰问活动做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 当前,正值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关键时刻。 *景区全体干部职工,必将深入学习习总书记党的十九大报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用他们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高尚的情怀,珍惜增势、攻坚克难,带领广大党员群众,不断创造*草原更加辉煌灿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经验/事迹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