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事迹材料(2)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7658495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事迹材料(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事迹材料(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事迹材料(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事迹材料(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事迹材料(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事迹材料(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事迹材料(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事迹材料(2) 脱贫攻坚集体先进事迹材料近两年来,按照xx区委、区政府对全区扶贫开发工作的统一部署,区交委紧紧围绕xx年底全面实现“越线、销号、摘帽”目标,本着脱贫攻坚交通先行、提档提标、重点倾斜、赶前赶早的原则,在决策部署上精准谋划、在行动上精准施策、在效果上精准落地,筑牢了脱贫攻坚交通基础。 在面上,做到了交通扶贫项目全覆盖,投资金额创新高。 实施的铁路、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累计有12亿元征地拆迁资金补偿给沿线群众;累计实施了100多公里通乡油路大修改造工程;累计投资2.4亿元,共实施了三批共476公里脱贫专项农村公路,做到面上全区所有村(居)委交通扶贫项目的全覆盖

2、;今年又启动了75个220公里的撤并村100%通畅工程;下达了70个210公里村民小组100%通达工程。 列养乡村公路4230公里,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截至目前,三批脱贫专项农村公路已完工300多公里,约占计划任务的63%。 在点上,做到了整村脱贫摘帽有保证,群众增收能持续。 区交委一名班子成员在贫困村任“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吃住在村里,带领扶贫工作分队进村入户,实行“一对一”帮扶。 围绕帮扶村建立了1户1名科级以上干部结对帮扶,10个帮扶小组具体帮扶的机制,并已完成了每个贫困户的增收帮扶措施和整村脱贫解决“八难”,实现“八有”的精准任务方案,建立了一对一帮扶明白卡和台帐。 交通干部职工累计

3、到贫困户走访座谈500余人次,区交委自筹资金100多万元,全力扶持金溪镇、新华乡产业脱贫攻坚,实现了脱贫验收合格,群众持续增收。 在机制上,探索实践“333”扶贫公路建设机制,突出创新发展。 一是抓好“三个统一”。 即统一思想认识,带着高度的政治责任、崇高的历史使命和强烈的紧迫意识,牢固树立扶贫攻坚、交通先行的理念,迅速达成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责任落实,强力推进脱贫攻坚;统一目标进度,制定了xx区扶贫攻坚交通先行乡村公路建设实施方案,逐一落实项目指标,提前下达建设计划和资金补助计划到乡镇、街道,倒排工期,确保如期建成投用;统一任务分解,将全区65个贫困村道路建设划分为5个片区,在区交委抽5

4、名处级领导分片负责,抽调15名技术骨干和24名监理人员进驻施工现场,负责项目建设技术指导及质量监督。 二是突出“三个优化”。 即优化建设机制,择优立项、政府补助、乡镇负责、村民主体、受益村民共建,由乡镇为业主,区交委行业管理,多部门和群众共同参与综合验收;优化融资渠道,向上争资、银行贷款、区级配套、社会融资多种方式结合,累计整合交通涉农资金约3亿元,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交通扶贫投融资机制,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和项目支撑;优化服务管理,加强技术指导,确保建设流程合规、工程质量合格,强化项目资金跟踪管理,实行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服务跟着资金走,确保了建设

5、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实现了工程优良、干部清廉。 三是落实“三个保障”。 即道路养护有保障,始终坚持“建管并重,管理为先”的理念,在做好贫困村道路建设的基础上,探索实施了“六个三”农村公路养护机制,确保公路安全顺畅;脱贫越线有保障,在项目建设中,每个公路建设施工队优先为1至3个贫困家庭提供就近务工的机会,为贫困家庭增收创造机会和最大便利;在公路养护上,将贫困村的所有乡村公路纳入常年养护补助,65个贫困村优先聘请困难群众为养护工人,让其常年有活儿干、有钱赚;产业持续有保障,坚持农村公路建设与农业产业发展相对接,利用交通便利发展的烤烟、猕猴桃、蚕桑、蔬菜等生产加工基地达25万亩,同时渣海椒、红薯粉等农

6、产品和蓑衣、斗笠等手工艺品的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展,促进群众持续增收。 扶贫攻坚,交通先行取得的成效,得到了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高度认可,并在全区通报表彰。 因此,经单位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拟推荐区交委作为扶贫开发先进集体。 脱贫攻坚集体先进事迹材料近年来,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按照市委市政府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围绕大局,履职尽责,狠抓落实,着力“托底线”,切实“救急难”,充分发挥了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具体承担了市民政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任务,把扶贫开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市社会救助年度工作计划,将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负责

7、人员。 二是全面研究部署全市社会救助脱贫攻坚工作,明确区县社会救助部门兜底脱贫的目标任务,做到定时间、定任务、定措施、定人员、定责任,精细管理,倒排工期,高效推进。 三是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出台政策、收集通报进度等形式,加强对脱贫攻坚低保兜底的组织领导。 四是全处同志单独或陪同局领导,多次深入区县,对尚未脱贫验收的16个贫困区县的社会救助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整改措施。 同时认真组织开展“回头看”,查漏补缺,巩固低保兜底成果。 二、因地制宜,不断完善政策措施。 一是完善低保兜底政策。 加强扶贫制度和低保制度在认定标准上的有效衔接,会同市财政局、市扶贫办出台了关于农村

8、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发挥低保兜底作用的通知,明确了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要求将丧失劳动力,缺乏自我发展能力,无法通过生产扶持、就业发展、搬迁安置和其他措施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兜底范围。 二是完善医疗救助脱贫政策。 会同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卫计委、市扶贫办出台关于农村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有关事宜的通知,将农村建档立卡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对象范围。 同时,报请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意见的通知,对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有关资助参保、普通疾病医疗救助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政策进行了规范。 三是出台民政脱贫攻坚政策。

9、 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省级民政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xx市民政局关于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从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援助、社会组织和基层组织等方面,对主动作为、统筹推进民政系统脱贫攻坚作了进一步安排和部署。 三、突出重点,深入抓好兜底保障。 对任务重、动作迟缓的区县,通过向主要领导汇报争取支持、年度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召开各种会议讲道理、教方法等形式,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截止今年7月底,全市有20.1万名扶贫对象纳入了农村低保,月发放低保金3276万元,切实保障了贫困群众基本生活;有30.8万名扶贫对象纳入了医疗救助,有效减轻了困难群众医疗支出负担。 同时,对因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扶贫对象,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近年来,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工作人员遵纪守法,无违纪违规行为和查实的投诉举报。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经验/事迹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