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企业管理)湖州师范学院心理学基础电子教案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658184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湖州师范学院心理学基础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湖州师范学院心理学基础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湖州师范学院心理学基础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湖州师范学院心理学基础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湖州师范学院心理学基础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湖州师范学院心理学基础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行业企业管理)湖州师范学院心理学基础电子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 理 学 基 础(教案08级)唐龙云2008年8月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 什么是心理学1、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意识活动规律的科学。(P3、4)2、心理学的性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或中间科学。(P3、5)3、心理学的特点: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心理学有很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艾宾浩斯)古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灵魂论-最早阐述心理现象。在很长的时间里对心理问题的探讨仅属于哲学的一部分。 年轻: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里脱胎出来,成立一门独立的学科。(P3

2、、4)有人比喻:“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哲学是父亲,生理学是母亲,而生物学是媒人。”二、什么是心理现象(P4-6)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学将心理现象划分为以下各部分: (一)、心理过程 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 2、情绪过程 (二)、个性 1、心理动力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2、心理特征 包括:能力和人格。人格又包括:气质与性格。第二节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一、心理学主要的研究领域(P12) 1、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 2、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研究二、心理学的分类(分支):(P13-15)1、 普通心理学:2、 生理心理学

3、3、 发展心理学4、 教育心理学5、 社会心理学6、 工程心理学(工业心理学)7、 管理心理学8、 临床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学的分支还有很多:如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商业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含:犯罪心理学、侦察心理学、审讯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军事心理学、航天心理学、艺术心理学等等,有人统计,目前心理学的分支超过一百种。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一) 客观性原则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从心理活动产生所依存的客观条件及其表现和作用来揭示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性。 (二) 发展性原则 客观事物总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要把

4、人的心理看作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 (三) 系统性原则 人的心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形成发展受到许多因素影响,要注意多因素、多水平、多侧面对人得心理进行研究。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P16-18)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心理现象与行为进行有系统、有计划地观察记录,经过分析以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二)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有计划、有目的地控制条件,使被试产生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的方法。(三)测验法测验法是使用标准化测验工具度量个体间对同一事物反应的差异、或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或情境中的反应差异。(四)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意见或

5、态度,以此来分析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第二章 注意第一节 注 意 概 述一、注意的概念1、定义: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P58、2) 注意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伴随着心理过程的心理特性。(P59、4)2、注意的特征:注意具有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集中性。3、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人的注意所指向的事物及其具体内容,一般处于意识活动的中心。4、注注意的功能 1)选择的功能 2)保持的功能 3)调节和监督的功能 二、注意的种类 (一)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1、定义: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P62、3) 2、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P62-63)1

6、)刺激物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如:强光、巨响、浓郁的气味。 (2)刺激物的新异性。 (3)刺激物的运动和变化。如:闪烁的霓虹灯、灯塔。 (4)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如:鹤立鸡群、万绿丛中一点红。 2)人本身的状态 (1)需要和兴趣。 (2)情绪情感。(3)个人期待(4)有机体状态。(二)有意注意(随意注意)1、定义: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因素:1)对活动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明确活动目的和任务,理解活动意义。2)对兴趣的依从性。间接兴趣。3)对活动组织的依众性。合理安排活动。4)对个性的依从性。认真负责、坚毅等性格特点。(三)有意后注意(随

7、意后注意) 1、定义: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产生有意后注意的条件:浓厚的直接兴趣。第二节 注意的品质(基本特征)1、注意的范围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观察到对象的数量。(P66、2)可用速示器测验。2、注意的紧张度 指心理活动在一个事物上的集中程度(P66、-1)。如:“漫不经心”或“聚精会神”。3、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P67、3)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双称分心。(P68、1)4、注意的分配 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P68、-2)。 注意分配的条件:活动的熟练程度、几种活动之间有内在关系。(P68-69)5、注

8、意的转移 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P69、3) 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散不同。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概述一、感觉的定义及种类 1、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P74、1)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都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是我们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感觉剥夺实验(P74) 2、感觉的种类(P76-77)1)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2)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觉)。二、知觉的定义及种类 1、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

9、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P78、-1) 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综合反映。 2、知觉的种类(P79-80) 1) 根据知觉中占优势的感觉分: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等。2)根据知觉知觉对象的不同分: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第二节 感觉的规律性与知觉的特征一、感觉的规律性(感觉现象)(P85-86) 1、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如视觉适应(暗适应、明适应)、味觉适应、嗅觉适应、听觉适应2、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二、知觉的基本特性(P89-94) 1、知觉的选择性从背景中选择知觉

10、对象的过程。(P89、-1)知觉对象与背景可以互换:双关图实验。2、知觉的整体性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把不同部分的刺激信息作为整体反映的过程。(P90、3)人在作整体性知觉过程中遵循以下组织原则:(P87-89)相似原则、接近原则、闭合原则、连续原则。 3、知觉的理解性 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言加以概括、赋予意义的过程。(P92、2) 如:两可图:老妇与少女4、知觉的恒常性由于个体的知识经验的参与,知觉并不因知觉条件(如距离、角度、光亮等)的变化而变化,仍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征。包括: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等。第四章 记 忆第一节 记忆概

11、述一、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二、记忆的分类:1、感觉记忆2、短时记忆3、长时记忆 三、遗忘(一)定义:经历过的事物不能回忆和再认,或表现为错误的回忆与再认。(二)遗忘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第二节 记忆的品质和知识的巩固一、记忆的品质 1、记忆的敏捷性。 2、记忆的持久性 3、记忆的准确性 4、记忆的储备性。应用知识时能及时灵活地提取相关信息。二、知识的巩固(自学:P120-123) 第五章 表象与想象第一节 表象一、表象的定义(P164) 表象是指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 的形象反映。二、

12、表象的特征 1、表象的直观形象性 2、表象的概括性三、表象的种类(P166) 1、根据表象产生的感觉通道分: 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触觉表象、嗅觉表象、动觉表象等。 2、根据表象的概括程度分: 个别表象与一般表象 3、根据表象的来源分: 记忆表象与想象表象第二节 想 象一、想象的定义 (P169)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二、想象的种类 (一)无意想象 没有预定目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 。如自由联想、梦、白日梦等。(二)有意想象 根据预定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地进行的想象。有意想象又分为: 1、再造想象 根据语言的描述、图形或符号的示意,在人脑中产

13、生新形象的过程。如艺术欣赏中的想象。形成正确再造想象的条件1)正确理解词与实物标志的意义2)丰富的表象储备2、创造想象 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如艺术创作中的想象。发展创造想象的条件1)具有创造动机。2)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储备。3)积极的思维活动,4)艰巨劳动与灵感。灵感创造性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带有突然性。第六章 思维第七章第一节 思维概述一、思维的涵义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思维的重要特征: 间接性、概括性。二、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的不同分: (1)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也称为操作思维或实践思维。 (2)形象思维以具体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 (3)抽象(逻辑)思维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过程。2、根据思维活动探索目标的方向的不同划分:(1)聚合思维。主要特点是求同。(2)发散思维。特点:变通性、流畅性、 独特性3、按是否具有或遵循明确的逻辑形式或逻辑规则,以及对过程有否清晰的意识分为: (1)直觉思维。 (2)分析思维。4、据思维的创新程度(1)常规性思维:(2)创造性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