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事迹材料(选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7658129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事迹材料(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事迹材料(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事迹材料(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事迹材料(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事迹材料(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事迹材料(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事迹材料(选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事迹材料(选篇) 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事迹材料12月23日一早,侯镇王疃村?第一书记?xx来到了村里。 按照昨天和村里的约定,今天他们要到果园承包户家里了解情况自从2月份被组织委派担任?第一书记?后,每天到村里报到已成为xx雷打不动的习惯。 驻村,意味着要把一腔热情洒到农村去。 作为?第一书记?,xx深知,在抓好基层党建的基础上,要与村?两委?一道摸清村民的所思所盼,切实解决好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这一下雨,俺家院子又成池塘了?排水沟用了20多年咋能不破?就是没钱换?咱村卫生室不达标,听说要撤销合并到社区去?这一来一回近十里地,咱上了年纪打针吃药可就不那么方便了?村民们议

2、论着。 修整村里的基础设施,花费不是小数目。 王疃村一年村集体收入才两万多元,修排水沟、改建卫生室少说也要20万。 怎么办?xx犯了难。 ?不过,组织派驻工作组,就是来办难事的,难事解决了,村班子凝聚力就越强。 ?上下跑动、向?娘家单位?筹集资金、多番比对招标为了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工作组和村?两委?不知开了多少次会议、跑了多少家部门单位。 当3000米的排水沟修建完成、卫生室高标准改建完工、乱搭乱建车棚全部拆除、文化书屋建起来、文化广场体育器材焕然一新时,村民们脸上舒展的笑容,就像街巷两边种植的樱花那样好看。 ?村民反映最集中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但村集体经济的局面还没有打开。 ?xx敏锐认识

3、到,村集体富起来是强村富民的?先手棋?。 王疃村村南有一片速生杨基地,按照约定,xx年合同期满,速生杨卖掉后一半收入归负责管理的承包户所有,一半收入归村集体所有。 但由于手续不全,采伐证一直没办下来,这笔收入也就迟迟没有着落。 了解情况后,xx开始一趟趟帮村里跑手续,大半个月时间,采伐证终于办下来,600棵速生杨顺利出售,为村集体增收近4万元;王疃村还有一片80亩的果园,30年前以每亩120元的价格承包给村民种植,承包期满,工作组和村?两委?多方了解周边村行情,并通过党员和村民议事会同意,拟以每亩750元价格重新发包,将为村集体增收4.8万元;响应全市大棚?两改?号召,挨户做通村民工作,251

4、亩成方连片的?口粮田?被流转给种棚户,村集体增收2万元看着集体账本上的数字一点点增加,xx就像一个家的?大家长?一样高兴。 xx说,到基层来,群众和村干部的质朴也时时打动着他,村里没钱,村干部工资中需要村集体支付的那部分好多年没发,现在村集体收入增加了,可谁也没?要工资?;从村民门前路过,常常被拉着到家里坐坐?这些事都激励着我更好地挖掘村民需求,把要紧事、好事做到村民的心坎里。 ?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事迹材料不管严寒还是酷暑,在xx县道镇五里桥村,时常有一个身影出现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和当地村民们嘘寒问暖,帮扶群众解决困难,村里的大人小孩都热情的喊他?小程书记?他就是县会计局干部xx。 ?我就是五

5、里桥村的人?据xx讲?最开始了解第一书记是看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当时我就想,要是自己有一天也能像马向阳一样能在农村干一番事业,真正为群众办成一些好事,解决一些生活的难题,那该多好呀?。 xx年7月,当听说组织要选派一批机关干部到各村担任第一书记时他第一时间就报了名,但当公布人选时,文件上却没有他的名字,当时虽然感到很遗憾但也没有放弃。 到xx年1月组织决定召回重派一批第一书记时,他又第一个报了名,当接到任命文件的时候,他兴奋的一夜没睡着。 真正到了村上,他才发现理想和现实还是有差距的,第一次到五里桥村党员活动室时的场景让他至今记忆尤深,入眼的是一座破旧二层教学楼和十几孔黑乎乎的旧窑洞外加一排废

6、弃的破厂房,院子里的卫生乱七八糟。 还没等他回过神儿来,就又被村干部给了个下马威?你就是村里新来的领导,一个没结婚的年轻娃,在村上搞工作可不像你们原先的机关单位,苦日子还在后头呢。 ?那一刻他突然觉得肩上的担子沉重了许多。 ?既然组织能相信并选派我来五里桥村担任第一书记,我就一定要为群众办成事,从今天起我就是这个村的人了。 ?面对着一大摊以前从没接触过的农村问题,他没有急躁,也没有气馁,而是坚持吃住在村,每天早出晚归,手里拿着记事本走村入户,问人口、问劳力、问收入、问困难,与群众拉家常,短短一个多月,就收集到了八十多条意见建议,摸清了村?两委?班子状况、村集体经济状况、村民收入情况、村上的遗留

7、问题,现在无论谁问起五里桥村的基本情况和每一户的基本情况,他都能?一口清?,成了名副其实的村里人了。 ?把后进的帽子甩掉?由于当时五里桥村两委会凝聚力不强,村上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群众意见比较大,是全镇有名的?烂杆村?。 xx年初,五里桥村又被确定为全县软弱涣散村。 刚到村上的那段时间,村上召开的好几次会议还没开到一半,就被吵乱套了,定了事也行不通。 ?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群众看我们党,首先看基层干部,没有一个好班子,咋能为群众办实事。 ?经过几次这样的会议?洗礼?后,xx清醒地明白,自己到五里桥村担任第一书记当务之急就是要建强党组织。 想到就干,他首先从党员活动阵地的环境整治入手

8、,亲自动手打扫卫生,短短三天时间将村队部及周边的卫生收拾的干干净净,后又争取到道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协调到10余万元对活动阵地进行了维修改造,完善了值班室、党员活动室、图书室、便民服务室等设施,他本人也带头拿出1300多元为阵地安装了防盗窗,使党员活动阵地的各项功能得到完善,期间他还积极与上级部门协调1万元,对院落进行了整体硬化,使队部室内外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 工作要想强人心先要齐。 为了凝聚人心,他定期组织召开党支部会议、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组织带领全村党员学习党的政策理论,掌握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鼓励带动党员积极建言献策,找寻好的发展思路;带头讲党课,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帮助党员找准

9、自身在思想、工作、纪律、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五里桥村之所以被县上确定为软弱涣散党支部,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遗留问题多,信访矛盾突出。 老仁仓村民小组遗留两年多的闲置蔬菜弓棚占地、部分农户占用集体耕地种树、占地补偿和集体收益分配不均等一些直接涉及到村民切身利益的矛盾问题突出,严重影响村子整体的和谐稳定。 带着这些棘手的问题,xx不分早晚挨家挨户上门走访,一夜一夜开会,一件一件处理,目前11件遗留问题全部得到解决,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群众认可,一举甩掉了?后进村?的帽子。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群众的托付背后是一份期待

10、,对待群众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以心换心,老百姓才会把咱当亲人!?这是xx写在工作日志上的一段话。 为了及时掌握并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他经常挨家挨户进行走访,尤其关注贫困户。 一次走访中,发现村民林玉海家居住的窑洞出现了裂缝,及时与镇政府领导联系,为林玉海申请了危窑危房改造项目,并且帮助他家用最短的时间对窑洞进行了维修改造,让他们全家住进了安全的新房。 从那以后,林玉海夫妇在村里只要一看见xx,总是热情的地拽着他去家坐坐。 村民梁凤琴反映的地块纠纷问题,几任村干部都没有解决,一直遗留至今。 听说这件事后,xx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当事人,可梁凤琴却告诉他?你还是不要过问,这件事不是你一个年轻娃娃能解决的?

11、。 但倔强的xx没有退缩,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开会讨论,多次走访群众取证调查,多次与当事人沟通,多次向司法部门请教,最终这个遗留多年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之后一说起xx,梁凤琴总是感激的说?这个后生有本事着呢,是个能耐人?。 村上的贫困户一直是xx特别关注的焦点,为了使贫困户尽快实现脱贫,他积极争取自己派出单位的支持,为五里桥群众协调到360亩地膜玉米所需的种子、地膜及肥料等生产基本物资,为贫困户争取到鸡舍修建资金5000余元,帮助村里的贫困户通过搞养殖增加收入。 贫困户高柱高兴的告诉他家亲戚?政府给我们发放了鸡苗,程书记又帮我们建起了鸡舍,收入有了保障,现在的日子总算是有盼头了。 ?与此

12、同时,xx还帮助村民余生银解决了搁置多年的石油占地补偿问题,帮助村里的独生子女、双女户解决了村集体收益分配的份额问题,等等。 当看到一个个问题得到解决,村里人对xx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不信任和质疑,到现在群众公事私事都来找他谈一谈,有事没事就爱跟他唠一唠。 对于今后的工作,xx坚定地说?只要在五里桥村待一天,我就要全力以赴做好每一件事,这是对自己的承诺,也是对组织的承诺,更是对全村群众的承诺?。 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事迹材料?这年也过完了,咱们要赶紧把村两委班子和贫困户召集起来商量下一步脱贫计划和春耕备播的事。 ?春节刚过,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滩乡金滩村田埂边未消融的残雪上散落着燃尽的鞭炮。 村?

13、第一书记?、省扶贫局干部xx和村党支部书记蔡得全迈着急匆匆的脚步向贫困户李生福家中走去。 ?年前他妻子在我们的协调帮助下住进省人民医院做了肿瘤切除手术,现在已经回家疗养了,我们去看看她身体恢复情况。 ?李生福一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贫加因缺乏资金致贫的贫困户,妻子患有乳腺癌,大女儿高中毕业后在当地打工,还有两个上学的小女儿,其中一个女儿患有智障。 为给妻子和女儿治病,他不仅花光了家中积蓄,还欠下了一笔外债,苦于没有资金,家里的牛羊养殖一直成不了规模,自然也挣不了多少钱。 ?他们家的情况比较复杂,多种致贫因素叠加,所以被纳入这次建档立卡贫困户。 ?经过第一轮挨家挨户的摸底调查和后续?两线合一?的精准识

14、别,全村248户中有27户、94人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中。 xx到村里,最大的任务就是帮助这27户贫困户脱贫。 ?劳动力缺乏,家中有残疾人宜政策兜底救助;干活卖力致富愿望强烈,可利用金融扶贫帮扶发展养殖业;有技术特长的继续做后期的教育培训?在xx的?民情日记?里,金滩村贫困户的?病情?逐渐凸显,找准了症结,与村干部、村民代表多次讨论后,他开出了?药方?把政策用活、用到位,改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发展牛羊现代化生态养殖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自驻村第一天起,工作队不忘驻村使命,践行?三严三实?,走社入户,与贫困群众交心结朋友,克服贫困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困难,利用45天时间对全村村民进行了走访、

15、调查和座谈,并认真做好了每一户家庭的工作记录,详细掌握贫困户可支配性收入和各类支出,了解贫困现状、分析致贫原因,找准?贫根?。 值得一提的是,驻村工作队来到村以后,他们将工作队成员的电话印制成?金滩村扶贫(驻村)工作队便民联系卡?发放到全村每户家中。 村民有难事、烦心事都能第一时间联系上驻村工作队。 ?去年冬天一场大雪,把牛羊越冬的草山覆盖了,眼看着牛羊没有饲料,我们联系到驻村工作队以后,他们很快为受雪灾的群众争取生产饲料和慰问金。 ?贫困户阿尕图家的燃眉之急解决了,一个劲说着感谢的话。 原来,畜牧养殖是金滩村的主要收入,一直以来,男人养家糊口,妇女和老人在家带孩子成为该村的主要?生产模式?。 第一书记来到村里以后,通过宣传中央和省上的扶贫政策、商量脱贫对策以后,村民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对我们来说,光给钱不一定管用,关键还得有条致富的路子,省上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来这里帮助我们,还怕脱不了贫吗??蔡得全深有感触地说。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经验/事迹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