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事迹材料和爱心妈妈事迹材料汇编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7657367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岗敬业事迹材料和爱心妈妈事迹材料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爱岗敬业事迹材料和爱心妈妈事迹材料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爱岗敬业事迹材料和爱心妈妈事迹材料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爱岗敬业事迹材料和爱心妈妈事迹材料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爱岗敬业事迹材料和爱心妈妈事迹材料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岗敬业事迹材料和爱心妈妈事迹材料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岗敬业事迹材料和爱心妈妈事迹材料汇编(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岗敬业事迹材料和爱心妈妈事迹材料汇编 1爱岗敬业事迹材料和爱心妈妈事迹材料汇编爱岗敬业事迹材料我是一名校长,更是一名党员。 爱岗敬业是我的根本和基础,做行业先锋是我的目标和追求。 我自己认为,“爱岗敬业,做行业先锋”不是一味的加班加点,而应该把它当作精神享受的一种体验。 表现在工作中就是令人折服的综合素质,发展特色的率先意识,圆满完成任务的工作能力。 以下是我在本职工作的追求中,留下的或深或浅、或扭或掠的足迹。 一.努力增强自身素质1.增强政治理论素质。 政治理论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校长作为教育事业的基层领导,首先要讲政治,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必须熟悉教育政策法规,正确贯

2、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每年开学都认真学习。 一个校长,如果没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就很难全面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就更难以做到正确贯彻执行。 每次学习都有心得体会和收获,增强依法执教的能力。 是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意思是说,如果当官的德行好,就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即“拱之”;倘若德行不好,就会被群众所唾弃。 古人常说德而无才近于愚人,才而无德近于小人。 德才兼备历来是任用干部的一条重要原则,而德与才相比,德又是第一

3、位的。 校长作为学校的“一把手”,是党的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校长的表率作用、骨干作用、组织领导作用变成广大教职工的自觉行动。 本学年是“干部教师作风建设年”对照“六不准”、“八禁止”、“八提倡”,逐条反思.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郑培民、任长霞的2事迹在心中常保鲜活.丰润区“树师德强师能铸师魂”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长萦耳边。 其中韩城镇教师“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郭玉梅”,杨官林镇“育良才呕心沥血”的刘奉全”无时无刻在感动着我。 因此,自己以公正无私、清正廉洁来树立自己的威信,用高尚的品德团结和感召教职工,调动工作积极性,从而形成“众星拱月”之势,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别的不

4、讲,在每次捐款时,我们的师生,积极踊跃,无怨无悔,真的让我好感动。 也印证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提高自己的多元化、综合型文化素养.。 校长的职业特殊性就在于其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和学生,是“管老师的人”,这就要求校长自身要具备较全面的文化知识修养,做到学深为师、品正为范。 校长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法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教育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管理知识,特别是教育管理、行政管理、社会管理、法律法规及领导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在知识结构上,校长应该是多元化、综合型、精通各方面工作的“通才”。 只有具备较高的知识修养,才能形成校长的领导魅力、说服力和个人威信,为校长的决

5、策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 基础教育研究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班主任放在随手可阅的地方。 通过学习增强底气,陶冶雅气,涵养文气,从而形成果敢精练、温文尔雅、为人师表的独特气质。 4.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是校长的最重要的资本。 在学校工作中,校长的首要职责就是管理,首先要对学校的发展做出宏观上的战略性定位,在决策中要有远见卓识,能够对学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科学的判断。 其次要正确处理好学校的各种利益关系,包括校长与教职工的关系,通过思想教育、感情沟通、工作交流等方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形成整体合力,确保办学目标的实现。 此外,校长还应具备一定的教学业务素质,教育教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

6、,校长至少要精通一至两门学科的教学业务知识,并对其它相关学科也应该做到基本了解,能熟练地运用教育规律,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 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才能始终抓住教育教学这一核心工作,使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35.造就良好的心理素质。 校长作为学校工作的总负责人,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耐挫度、耐受度。 首先,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工作中要充满激情,以奋发有为的状态积极应对挑战,把各项工作做到前头,以减轻工作被动、工作失误带来的压力。 其次,要善于排解不良情绪,学会用豁达大度的心态,客观冷静地分析问题,始终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做到喜怒有常,喜怒有度,处变不惊。 再其次,要有坚强的意志。 面

7、对繁重复杂的工作,要认清方向,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敢于解决难题,敢于承担责任,在战胜挫折克服困难中,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第四,要有宽阔的胸怀,树立正确的地位观、名利观、政绩观,正确看待得失,不斤斤计较,视个人名利淡如水,视教育事业重如山,只讲奉献,不求索取,以忘我的态度,科学的精神,优良的作风,投身到学校工作中去。 二.牢固树立四种意识1.是大局意识。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一方面,学校是教育的基本单位,作为教育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校长应该不折不扣地执行政策,在新的管理体制下,要服从全区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局,在政策、法律法规规定的框架内,立足区情、校情,创造性地工作。 另一方面,学

8、校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校长承担着兴教一方、服务育人的职责,应正确处理好学校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以出色的工作服务大局、支持大局、维护大局。 同时,在学校的发展定位上,作为一个现代型的校长以先进的观念,开放的心态和超前的意识,积极应对未来教育的挑战。 是服务意识。 教育是社会公益事业,校长就是党和政府的委托管理人。 因此,作为校长首先要弄清楚谁是学校的真正主人,牢固树立为群众服务的宗旨观念,尽职尽责地把学校办好,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3.是质量意识。 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学校的发展靠什么?靠质量。 质量是衡量一个学校社会效益的唯一标尺。 对

9、于一个企业来说,它的核心竞争力是看能4否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而对于一个学校来说,评价它的根本尺度,就是看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在市场机制下,作为社会公共资源的教育内部也存在着竞争,而竞争的核心就是教育质量。 当然,这里所说的质量,并不单单是指考试成绩,而是指一个学校办学特色、办学品位、教学实绩、教师素质、社会认可度等方面的综合反映。 作为校长,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理清教育质量是核心,其它工作是保障的工作思路,全心全意抓质量,聚精会神谋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4.是创新意识。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与时俱进,务实创新是一个现代校长应具

10、备的意志品质。 新世纪新阶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形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提高,快速适应这种变化,勇于和善于根据教育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 要更新教育观念、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在继承传统、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当然,创新并不是冒进,也不是拿来主义,必须在立足自身实际、准确把握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通过改革推进工作,加快发展,把学校办得有特色,有大气,有品位,充满活力与张力,享有广泛的社会认可度。 三.努力提高工作能力能力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意志、品格在工作中的体现。 学识和能力是有区别的,学识渊博并不等于能力高强。 学识是能

11、力的基础,能力是学识的转化。 作为新时期的校长,应具备多种胜任工作的能力。 从根本上来说,应至少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1、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 校长是学校管理队伍的核心,是一所学校的“主心骨”,其职责就是通过洞察全局、正确决策、组织、调度、协调各方来保障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驾驭全局的能力包括三个方面是决策能力。 当机立断的决策既是校长取得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又是衡量校长领导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既是一个领导者聪明才智的体现,也是班子集体智慧的体现。 在实施决策过程中,校长首先要善于决策,敢于决策,对影响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及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快速做出反应,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分析因

12、果,预测趋势,解难辨疑,及时拍5板。 科学的决策应该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科学民主的基础,既代表一个学校的整体利益,又代表广大教职工的利益,既有现实的实效性,又有预见性和可操作性。 是组织能力。 校长要善于激发内部活力,机制创新,把班子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之各负其责地开展工作,从而形成上下一心、团结一致的合力,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是协调能力。 对学校工作而言,不协调主要表现在工作步调不一致、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冲突等方面,这些矛盾和问题影响或妨碍着全局工作的进行。 校长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协调上下,平衡左右,综合权衡。 具体来说,要协调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

13、在工作上取得支持。 要协调好与副职的关系,充分调动副职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要协调好与领导集体的关系,当好班长,不当“家长”。 2、科学管理的能力。 对于学校来说,就是要向管理要质量,以科学的管理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学校管理涉及多个方面,要抓住关键,做到刚柔并济,宽严有度,稳而不僵,活而不乱。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管理的核心是人,因为人是管理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科学的管理要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着力点,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到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树立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观念,在校内营造一种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氛围,关注并尽可能

14、满足教师不同层次的需要,积极为教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教职工感受到工作的乐趣,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不断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吸引力。 要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 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制度不是挂在墙上看的,最重要的是落实,使之真正发6挥作用。 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所说“我并不十分相信教师的觉悟,我只相信制度”,“好的制度坏人难做坏事,坏的制度好人也可以做坏事”。 要注重管理方法。 统筹各种管理因素,综合考虑,做到“十个指头弹钢琴”,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确保重点工作和中心任务的圆满完成。 3、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近几年来,各种突发事件集中反映在安全方面,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将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轻则党政纪处分,重则追究刑事责任,对整体工作造成很大的被动,以致有人惊呼“当官已成高危职业”。 当前,对于学校来说,突发事件主要集中在安全、收费引起的纠纷及管理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上访、闹事等方面,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给全局工作造成被动,给学校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害。 应对突发事件,贵在把平时工作做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九尺之台,起于垒土”,工作上不能松懈,不能麻痹大意,要防微杜渐,查漏补缺,只有功夫下到了,工作做细了,基础打好了,才能保证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经验/事迹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