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企业管理)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十二五建设方案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655207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40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十二五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十二五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十二五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十二五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十二五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十二五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行业企业管理)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十二五建设方案(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概况(一)项目建设必要性1、地域背景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素有“九省通达”美誉的武汉,武汉地处中原,企业密集,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湖北省武汉城市圈的中心,也是长江流域经济中心之一。武汉经济基础好,实力雄厚。目前,武汉市有经济开发园区国家级3个,省市级各6个。基于此,在“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选择传统工业与高新技术工业并举,重点发展钢铁、汽车、机械装备制造产业,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将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和湖北省、中南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专业背景钱学森先生说:测量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

2、是一个综合性、边缘性的交叉学科,它是信息产业的源头,是自动控制系统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是产品质量检测的“物化法官”,涉及到国防、冶金、石油、造纸、航天航空、电力、电信、电子等多种领域,与机电一体化专业、自动化专业、电信、通信及计算机专业等强、微电电类专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为电气装备与控制领域注入了勃勃生机。这就需要大量懂得维护和维修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之服务。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大量应用。特别是自动化控制设备及与之配套的仪器仪表大量从国

3、外引进,掌握现代检测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高级应用型技术人员严重匮乏,企业大量高薪招聘高级技术人才。所以,技术应用型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乐观。从各行业和地方企业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面对市场经济竞争的压力,国有企业普遍进入设备更新与改造,广泛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新上马的企业也大多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中型企业面对外部压力,也纷纷进行技术改造,部分个体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也希望采用先进的设备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因而各类企业对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工业自动化仪表方向)的专业人才需求比较大,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看好。(二)专业基本情况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

4、机电工程系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自2002年开始设立,2005年3月电仪专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同年9月开始招生的一个专业。05年招收一个班,人数为32人,现已毕业;06年招收一个班,人数为34人;07年招收一个班,人数为40人;08年招收一个班,人数为约40人,09年招收二个班,人数为约76人;10年招收一个班,人数为约26人;在校生规模在150人左右,属于“袖珍”专业。 表1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姓名担任委员会职务工作单位所在单位职称/职务黄四海主任委员武汉绿康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总经理蔡文斐副主任委员湖北轻工职业学院副教授/教研室主任方修田委员武汉大学教

5、授/博导潘云登委员沙市轻工股分有限公司高工/董事长杨珂委员武汉科大中南分校教授/系主任吴美君委员武汉理工大学教授袁方成委员黄石新冶钢无缝钢管厂高级工程师/总经理何刚委员武汉极地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总经理方建辉委员长航青山船厂动力分厂高级工程师/厂长刘少伟委员湖北金为电子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总经理黄政辉秘书湖北轻工职业学院讲师多年来学院非常注重该专业的教学改革,注重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见表1)的作用,重视毕业生跟踪调查,关注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培养方式与相关课程,以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多次修订,构建了较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编写了九门课程的

6、实训指导书,建立了仪表工、维修电工2个职业资格鉴定点(机电系),具有维修电工的中级、仪表工二个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资格,建立了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技能训练模式。(三)专业实训实习条件及建设教学基础设施条件不太好。自2006年本专业开始招生已来,绝大多数实训采用与其它专业“共享”,无专业实训室。通过此种方式完成专业对实践教学的需求,难度较大。目前,该专业急需专业实训实习室。校外基地建设也已经初具规模,与我系建立校企共建的企业有浙江晶科新能源有限公司、武汉绿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深晖食品有限公司等,可满足本专业实习工作。表2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合作企业工作任务沙市科

7、特电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完成与电仪专业相关实训、实习、教师培训沙市轻工机械股分有限公司完成与电仪专业相关实训、实习、教师培训武汉市精佳设备有限公司完成与电仪专业相关实训、实习、教师培训武汉长虹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与电仪专业相关实训、实习、教师培训黄石新冶钢170钢管公司完成与电仪专业相关实训、实习、教师培训武汉绿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单片机综合设计、实习、教师培训浙江晶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过程自动化控制实习、教师培训表3 校内实训室配置与要求序号实训室名称主要功能主要设备容纳人数备注1电工实训室电工课程实训、维修电工考证。教师实验台1台,电工实验台22台,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电动机等能同时容纳42

8、名学生实训;满足全院相关专业实训及综合实训学院(共享)2电子实训室满足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实训。教师实验台1台,电子实验台12台,配套实验板、电子仪器仪表等。能同时容纳24名学生实训;满足全院相关专业实训及综合实训学院(共享)3高频电子实训室满足高频电子、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实训。电子实验箱20台能同时容纳40名学生实训;满足全院相关专业实训及综合实训电信系(共享)EDA实训室满足高频电子、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实训、EDA实训EDA实验箱15台能同时容纳15名学生实训;满足全院相关专业实训及综合实训电信系(共享)4单片机原理实验室完成单片机原理方面的有关实验、实训、课程设计和电子产品设计单片机实验箱

9、25台能同时满足25名学生实训;满足全院相关专业实训及综合实训学院(共享)5CAD实验室完成CAD、EDA、Protel等相关软件使用实训、CAD证书计算机42台、教师机1台、多媒体设备、空调等能同时满足42人实训;年覆盖受益学生约260人。机电系(共享)6电子产品装接实训室满足收音机组装实习、电子整机装配实训、电子产品装接工(中级)技术等级证书22个工作台48个工位,焊接设备,电视机演示台1台。能同时满足48人电子装配实训;年覆盖受益学生约260人。待建7电控实训室满足工厂电气控制课程实训、电气控制综合实训、电气设备装接工、维修电工(中级)技术等级证书12个工作台48个工位,焊接设备,电视机

10、演示台1台。能同时满足48人电子装配实训;年覆盖受益学生约260人。机电系(共享)(不完整)8PLC实训室满足PLC课程实训及PLC应用综合训练。工业自动化助理工程师证书PLC实验装置 25台能同时满足25名学生实训;满足全院相关专业实训及综合实训学院(共享)9工业自动化仪表实训室满足电工、热工仪表实训、压力、温度、智能仪表实训、单回路控制系统实训、仪器仪表装配工中级证书5套,25个工位能同时满足25名学生实训;满足全院相关专业实训及综合实训待建10工业自动化过程系统实训室满足S7-200PLC控制程序设计实训、PLC控制系统安装、调试、维护实训、工业自动化助理工程师证书26个工位能同时满足2

11、6名学生实训;满足全院相关专业实训及综合实训待建11传感器检测技术实训室满足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训、单片机综合实训、机器人26套能同时满足26名学生实训;满足全院相关专业实训及综合实训待建12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该室适用于自动控制理论、机电一体化过程控制等相关课程实训教学及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同时也适用于科研。25工位能同时满足26名学生实训;满足全院相关专业实训及综合实训待建注:本专业无专业实训室(四)师资队伍情况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本专业已建立起一支以“双师型”教师为主、结构合理、能适应高职办学特点的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5%

12、;兼职教师4人, 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1人,按专业配置要求来说,师资严重不够。二、 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我们将围绕“重在内涵建设、重在改革创新、重在服务社会、重在示范引领”的建设指导思想,力争把本专业建设成为适应湖北省及“长三角”地区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工业自动化仪表方向)发展的,实验实训条件较好、产学研合作初见成效、具有一定学生规模的专业, 以此推动本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与运行机制的改革。坚持校企联合、工学结合的原则,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实训基地建设,切实改善实训条件,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实训条件和实训设施的质量和数量以及师资水平充分满足教学要求,使高等职业教

13、育培养的人才满足市场的需要,坚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实行灵活多样的管理办法,在保证学生实训任务的前提下,面向社会,开展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开展技术服务,争取在学院的支持下,建设一个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的实训基地,逐步形成实训内容与实际生产零距离贴近的实训模式,保证学生能获得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能力训练。坚持以实用为出发点,同时注重保持其一定的先进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力求为学生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三、 专业建设的内容(一)推进教育教学改革1、推行“323”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应

14、以科学文化素质为基础;以培养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素质为前提;以职业技能素质为主干;以培养创新素质为核心;以培养身心素质为保障。深入进行教学改革,推进双(多)证书制度,以与企业合作为基础,大力推行“323”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积极探索产学研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双赢”的思想观念,实行资源共享的合作方式,积极开拓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的产学研训合作空间,吸引社会企(事)业、行业部门参与培养计划的制定,建设与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让企业参与人才的培养,建设一个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逐步形成实训内容与实际生产零距离贴近的实训模式,保证学生获得

15、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能力训练,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2、理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以加强素质培养为核心,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努力做到三个加强:一是加强政治理论课教学;二是加强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如外语学时的增加,开设应用文写作和社会人文类选修课等,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三是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中的素质教育,以电子技能实训、科技制作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通过中级维修电工和仪表工实训,培养学生的秩序观念、质量观念、效率观念、安全观念;参加生产实习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精神。整体优化课程的设置重视课程建设,规划省级、院级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加大学院领导的资助力度,主要是在教学内容的整合、教材的编写与选用、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