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继教教育技术培训教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7654930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继教教育技术培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继教教育技术培训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继教教育技术培训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继教教育技术培训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继教教育技术培训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继教教育技术培训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继教教育技术培训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继教教育技术培训教案(2006-2010)模块一 培训准备了解教育技术一、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是指一节能够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主要指信息的产生、获取、表征、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有关的科学技术、计算机技术是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设计、生产、和应用的有关的科学技术二、什么教育技术?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发布了著名的AECT1994定义(简称“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这一定义得到国际上广泛的认同。 在理解

2、94定义时,应该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教育技术是以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为研究对象(我们国家一般强调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 第二,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 、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或五个范畴)。了解教育技术能力的标准一、意识与态度 (一) 重要性的认识 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二)应用意识 1.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

3、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3.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4.具有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三)评价与反思 1.具有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2.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四)终身学习 1.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 2.具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 二、知识与技能 (一)基本知识 1.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2.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3.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4.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二)基本技

4、能 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2.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4.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三、应用与创新 (一)教学设计与实施 1.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2.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3.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4.能应用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二)教学支持与管理 1.能够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

5、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 2.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3.能在教学中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管理。4.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三)科研与发展 1.能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 2.能针对学科教学中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3.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知识,发展自身的业务能力。(四)合作与交流 1.能利用技术与学生就学习进行交流。2.能利用技术与家长就学生情况进行交流。3.能利用技术与同事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4.能利用技术与教育管理人员就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沟通。 5.能利用技术与技术人员在教学资源的设计、选择与开发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6.能利用技术与学

6、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就教育技术的应用进行交流与合作。四、社会责任 (一)公平利用努力使不同性别、不同经济状况的学生在学习资源的利用上享有均等的机会。 (二)有效应用努力使不同背景、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学生均能利用学习资源得到良好发展。(三)健康使用促进学生正确地使用学习资源,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 规范行为能向学生示范并传授与技术利用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和伦理道德观念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制定与培训的实施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建国以来我们国家颁布的第一个教师专业能力

7、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005年4月教育部为贯彻落实这一标准,又专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这一项目包括培训、考试、认证等三个部分。培训内容是指达到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分初级、中级、高级,并侧重教学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和培训内容基本一致;认证是指按照审核认定的考试成绩授予教师相应等级的证书。这是新一轮国家级、强制性并涉及上千万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由于需要培训的教师有上千万(据2003年初基础教育司的统计,在编的中小学教师有1028万),其艰巨性可想而知,其社会效益与影响之大

8、也是不言而喻。 一、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和意义(一)是教师专业化建设的要求1、我国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低,不受重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低,没能像医生、律师、工程师那样,被看成专业人员是教师社会地位低下的最根本原因。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2、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关键是要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这是因为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是把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桥梁科学;它要依据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对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进行科学而具体的规划;要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套有效而且可操作的策略与方法。3、教育技术能力是任何学

9、科的老师都必须具有的能力,是大、中、小学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具有的能力,也就是“如何进行教学的能力”。4、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的实施,尤其是这一轮国家级、强制性并涉及上千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的实施,将对我国教师专业能力建设起重要的作用。达不到这一要求,即使你有大学毕业文凭,也没有资格当老师。5、教师专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链接(1)教师专业发展是世界范围未解决的难题。没有强制性教师专业标准是主要原因。为此美国成立专业教学标准化委员会,开展教师资格认证。(2)认证依据的5个核心命题:对学生、学习负责;熟悉学科与教学;管理监督评价学生学习;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教师是学习共

10、同体成员(3)合格教师10种能力(美NCTAF):对教授学科有深入理解;对学生学习有很好理解;在帮助学生学习上展现教学技能;能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利用评价策略对学生进行诊断并作反应能将现代技术整合到课程中,以支持学生的学习;能与同事、家长、社区成员、其他教育者协作改进学生的学习;反思教学实践,以便改进教学;在学科内容和教学思想方面不断进步;对学生慢慢灌输学习热情。(4)教师专业发展不只是国家或地区的统一培训、考试,还包括在校内的实践、科研,以上内容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教师发展经典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经验来自实践反思就是科研支撑环境是学校(校本培训网络化)激励机制是评价(评价基础是档案)时间跨度是

11、整个职业生涯(终身教育)(二)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1、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此应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应用教育技术正是改变教与学方式的有效途径。2、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新课改成功实施的必要条件,而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模式与方法(即如何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整合)则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所以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尽快提高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三)是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要求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核心则是要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使农村和贫困地区的青少年也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应用教育技术正是实现教

12、学资源共享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手段。(四)教育技术培训与信息技术培训的关系信息技术培训为教育技术培训提供了基础;信息技术培训的下一步是教育技术培训;教育技术培训的目的是形成具有技术含量的教学能力。当前一个很典型的、有失偏颇的看法是:把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信息技术培训等同起来。认为信息技术就是教育技术;认为掌握了信息技术能力就是掌握了教育技术能力;作法是以信息技术培训取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对此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正本清源,予以纠正。1、学科、对象、研究范畴的区别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信息,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分析、加工、变换、传输与评价;教育技术则属于教育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有合适

13、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研究范畴则是对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这里所说的合适技术,包括现代技术、传统技术、有形的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在很多情况下是指信息技术,但是决不应把“合适技术”仅仅理解为信息技术)。2、目标的区别通过信息技术培训是要使被培训者具有信息技术素养,即具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能力与道德。其中,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指获取、存储、分析、加工、变换、传输与评价信息的能力。通过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则是要使被培训者具有教育技术素养,即具有运用教育技术的意识、能力与道德。其中,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是指对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进行设

14、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能力,也就是在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并有效地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3、内容体系的区别信息技术培训教材是围绕各种信息处理技术而展开,尽管信息技术培训中也涉及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软件利用和教学自动测评等教学应用的内容,但其目的是通过这类教学应用作案例去验证相关的信息处理技术的实用性与有效性(而且不仅可以通过教学应用去验证,还可以通过其他领域的应用去验证),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材则是围绕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展开。尽管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也会涉及大量信息技术的内容,但其目的是利用这类技术来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而且不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这一种有形的物化技术,还可以利用其他的有形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这和信息技术培训中完全以学习、掌握信息处理技术为目的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过程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权重A 学习态度25%A1 出勤情况30%A2 课堂表现30%A3 完成任务情况40%B 阶段成果25%B1 完整性50%B2 规范性50%C 合作学习 25%C1 个人贡献60%C2 沟通情况40%D 作品展示25%D1 作品完整60分D2 创新性 20分D3 可实施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