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色谱分析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654048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00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性色谱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手性色谱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手性色谱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手性色谱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手性色谱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性色谱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性色谱分析(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 55 14 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手性药物分析的概念 常用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手性衍生化试剂法手性固定相法手性流动相添加法 郑枫cpu analyst 15 55 14 手性的概念 一种镜像反射的对称性 15 55 14 手性分子 组成相同但空间结构上互成镜像的分子 称之为对映异构体 分子结构中含有不对称碳原子是最常见的手性结构 根据对偏振光的作用不同可分为R S体 两者的等量混合物称之为消旋体 15 55 14 手性异构体在药理学效应上的差异 Pfeiffer规则 对映异构体之间的生物活性存在着差异 不同的对映体之间活性的差异是不同的 当手性药物的有效剂量越低 即药效强度越高时 则对映体之

2、间的药理作用的差别越大 外消旋体和其两种单一对映体是不同的3种实体 15 55 14 对映体与生物大分子的三点作用 手性分子的a b c三个基团与受体分子的活性作用点 结合 是高活性对映体 优映体 手性分子的a b c三个基团中只有a和b与受体分子的活性作用点 和 结合 是低活性对映体 劣映体 15 55 14 在未研究清楚两种单一对映体之间的生物学差异时 以消旋体给药往往会影响药物质量 甚至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 反应停 Thalidomide 作为人工合成药 当时投入使用时是两种对映体的混合物 15 55 14 反应停 五十年恩怨 15 55 14 手性药物的现状 临床药物1850种 天然和半

3、合成药物523种 化学合成药物1327种 非手性6种 手性517种 非手性799种 手性528种 以单个对映体给药509种 以外消旋体给药8种 以单个对映体给药61种 以外消旋体给药467种 15 55 14 发展趋势 劣映体本身或其代谢物产生毒副作用 不再使用外消旋体 外消旋体转换成单一对映体 不仅提高质量 还延长药物寿命 如 氧氟沙星的左旋异构体活性更强 左旋氧氟沙星临床使用剂量是消旋体的一半 15 55 14 手性拆分 Chiralresolution 对映体除了偏振光的偏转方向不同外 其它理化性质完全相同 因而分离难度大 手性色谱拆分方法 创造 或引入 手性环境 构造非对映异构体 使药

4、物对映体间呈现理化特性的差异 从而实现药物对映体的色谱分离 15 55 14 含多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 分子中所含手性碳越多 对映异构体的数目越多 非对映异构体 15 55 14 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ChiralHPLC 手性衍生化试剂法 CDR 分析物 手性固定相法 CSP 固定相 手性流动相添加法 CMP 流动相 15 55 14 手性试剂衍生化法 CDR 原理 光学活性药物与有高光学纯度的手性试剂于柱前衍生化 在药物对映体中引入另外一个手性 形成非对映异构体 再以HPLC分析 15 55 14 手性反应注意事项 手性试剂为高光学纯度试剂 光学稳定性好 异硫氰酸酯 ITC 异氰酸酯 IC 类

5、 氨基酸羧酸衍生物 胺类 醇类胺类 羧基化合物 手性待测物必须具备反应活性基团 如胺基 NH2 醇基 OH 羧基 COOH 以保证与CDR反应完全 生成的非对映体光学稳定 柱效要高 能有效检测 15 55 14 异硫氰酸酯 ITC 异氰酸酯 IC 类 常用试剂有苯乙基异氰酸酯 PEIC 2 3 4 6 四 O 乙酰基 D 吡喃葡萄糖异硫氰酸酯 GITC 与大多数醇类和胺类化合物反应 形成相应氨基甲酸酯或脲的非对映异构体 广泛应用于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麻黄碱类 肾上腺素类 肾上腺素拮抗剂 儿茶胺类等药物的分离分析 15 55 14 GITC衍生化分离胺类对映异构体 反应原理在三乙胺存在条件下进行

6、于乙腈 二氯甲烷或DMF中进行 15 55 14 色谱分离和前处理条件优化 流动相组成和流动相pH对拆分的影响 1 降低甲醇含量改善分离度 保留时间增加 2 未衍生化的羧酸基对pH值比较敏感 衍生化时间及GITC用量的优化 1 反应时间 10min 30min 2 用量 过量两倍 15 55 14 手性拆分结果 色谱条件 C18色谱柱 流动相 甲醇 1 三乙基乙二氨四乙酸TEAA缓冲 pH 5 5 检测波长254nm 1ml min 前处理 药物溶于含三乙胺乙腈水溶液 取50 l该溶液 加入50 l含2g LGITC的乙腈溶液 混合均匀后室温下放置10min 30min 进样分析 15 55

7、14 拉贝洛尔的GITC衍生化 15 55 14 15 55 14 不同结构的药物衍生化策略 胺基类手性药物 运用异硫氰酸酯 ITC 异氰酸酯 IC 类 手性酰氯 磺酰氯类试剂 将其衍生化为酰胺 氨基甲酸酯 脲 硫脲和磺酰胺 羧基类手性药物 运用手性胺类衍生化试剂 将其衍生化为酯和酰胺 醇类手性药物 运用手性酰氯 磺酰氯类试剂 将其衍生化成酯 烯类手性药物 衍生化成水性铂复合物 15 55 14 手性固定相法 CSP 原理 将手性试剂化学键合到固定相上与药物对映体反应形成暂时的非对映体对复合物 这种固定相称作CSP 在CSP表面所形成的非对映体对 可根据其稳定常数不同而获得分离 三点结合模型

8、15 55 14 对映体和手性固定相之间 至少需要三个同时发生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起作用 而其中至少有一个必须是立体化学相互作用 手性选择剂与对映体中的一种进入一个与立体相关的三点相互作用的稳定状态 而另一对映体则只能两点作用形成不稳定状态 这种稳定性相差越大 则相互分离的可能性就越大 三点相互作用 Y为S性手性选择剂 X为外消旋体 15 55 14 反相 防有机溶剂 正相 防水 正 反相均可 15 55 14 蛋白质类手性固定相 将蛋白质固定到硅胶上 利用蛋白质分子结构中的L 氨基酸提供手性作用位点与手性药物对映体产生不同的氢键作用 静电作用 疏水作用 离子对作用等达到手性拆分 常用流动相为磷

9、酸盐缓冲液 pH4 7 流动相中可加入不超过5 有机溶剂 15 55 14 分类 白蛋白柱 HSA BSA 糖蛋白柱 1 酸糖蛋白柱 1 AGP 酶类 15 55 14 1 酸糖蛋白柱拆分西酞普兰对映异构体 色谱柱为Chiral AGP柱 150mm 4 0mm 5 m 柱温为25 流动相为50mmol L醋酸铵缓冲液 乙酸调pH至4 1 流速0 8ml min 检测波长为240nm 15 55 14 纤维素的单体D 葡萄糖以 1 4 糖苷键相连而成的线型聚合物 将羟基衍生化成酯以增强手性识别能力 由于水和卤代烃都能溶解纤维素及其衍生物 故流动相大都为正相色谱系统 使用极性较小的非卤代烃有机溶

10、剂 多糖及其衍生物类手性固定相 15 55 14 纤维素固定相手性识别作用 手性中心附近带有羰基的外消旋化合物与纤维素衍生物通过偶极 偶极作用 带有羧基 羟基或氨基的外消旋化合物通过氢键发生手性识别作用 15 55 14 直链淀粉是D 葡萄糖以 1 4 糖苷键相连而成的线型聚合物 和纤维素的手性识别能力的不同 主要在于其葡萄糖单元的构象差异 15 55 14 最常用的多糖型手性色谱柱 Daicel 大赛璐 淀粉柱 ChiralpakAD ChiralpakAS 纤维素柱 ChiralcelOD ChiralcelOJ 15 55 14 15 55 14 ChiralcelOD固定相分离美托洛尔

11、对映体 15 55 14 Chiralcel OD H手性色谱柱 4 6mm 250mm 流动相为正己烷 异丙醇 二乙胺 65 35 0 1 流速为0 5ml min 紫外检测波长为259nm 柱温为25 进样体积为20 l 15 55 14 环糊精类 包容色谱 D 葡萄糖单元通过 1 4 糖苷键连接的环状分子结构 其疏水性内腔的包容作用和腔外上的羟基与药物对映体的氢键作用是手性识别的基础 有 三种类型 其中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应用范围最为广泛 15 55 14 环糊精手性固定相改性 环糊精键合固定相机械强度差 不能在高压下使用 用氨基 氨基甲酸酯等改性 形成疏水相互作用或 相互作用 偶极 偶极

12、叠合作用 扩大了手性拆分的能力 又称多模式手性固定相 multimodalCSP MMCSP 15 55 14 手性流动相添加法 CMPA 将手性试剂加到流动相中 利用下面两种方式实现拆分 流动相中手性试剂与对映体形成非对映体配合物 在固定相中的保留时间和分配不同而得到拆分 手性试剂吸附在柱上形成动态的手性固定相 对映异构体与之作用不同而得到拆分 15 55 14 环糊精手性固定相与流动相 流动相添加环糊精法拆分时 与流动相中环糊精包合越好的对映体 随流动相较快地被洗脱 环糊精固定相拆分时 与固定相中环糊精包合越好的对映体易被固定相所保留 较慢地被洗脱 以环糊精流动相分离对映体的洗脱顺序与环糊

13、精固定相拆分的顺序刚好相反 15 55 14 影响分离的因素 有机溶剂 用量越少 保留时间越长 但是过高 则环糊精溶解度降低 显著影响对映体的分离度 pH值 酸度增大 有利于碱性药物的分离 对于酸性药物影响无规律性 15 55 14 分子结构 在其手性原子上均具有两个环状取代基或环内含有手性碳原子 而不能拆分的化合物在其手性碳原子上只含有一个环状取代基 空间效应对手性识别的影响更为显著 环糊精浓度增加有利于手性分离 但 环糊精溶解度受限制 15 55 14 手性流动相HPLC法拆分萘普生对映体 优化的流动相添加剂 a L 脯氨酸 b 环糊精 CD e 羟丙基 环糊精 HP CD c d 甲基

14、环糊精 Me CD 15 55 14 流动相体系 乙醇 水相 不同手性添加剂 1 三乙胺水溶液 pH为4 4 HP CD比甲基 CD拆分效果好 15 55 14 色谱分离和前处理条件优化 有机相对拆分的影响 1 相比于乙腈 乙醇可以使保留时间缩短 2 随着乙醇体积分数的逐渐增大 其容量因子呈逐步减小的趋势 分离因子和分离度也减小 流动相中HP CD浓度的优化 1 随着HP CD浓度的提高 容量因子迅速降低 分离因子增大 2 过高时分离因子变化不大 使该条件下的流动相变浑浊 15 55 14 流动相pH值的优化三乙胺含量的优化柱温的优化 最佳色谱分离条件为 25mol LHP CD 15 乙醇

15、体积分数0 5 三乙胺 pH3 5 柱温25 15 55 14 手性离子对色谱法 反离子 R B在流动相中处于未电离的形式 样品为酸性外消旋体 R HA和 S HA 流动相中就能形成低极性不解离的非对映异构体的 离子对 可以在正相色谱柱上进行分离 用于氨基醇类和胺类药物分离 15 55 14 正相离子对色谱应用效果较好 常用固定相为硅胶 CN及Diol等 常用的手性反离子有 碱性 奎宁 奎尼丁 酸性 0 樟脑磺酸 N 苯酰氧基羰基 L 甘氨酸 L 脯氨酸 15 55 14 离子对色谱法分离普萘洛尔 色谱柱为二醇柱 Lichrospher100 DIOL 250mm 4 0mm 流动相为二氯甲烷 正戊醇 97 3 内含2 2 10 3mol L樟脑磺酸 流速为0 3ml min 检测波长为225nm 15 55 14 配基交换型手性添加剂 流动相缓冲溶液中加入金属离子 Cu2 Zn2 Ni2 和配位体交换剂 L 脯氨酸 L 苯丙氨酸 N 烷基 L 羟基脯氨酸 形成二元络合物 遇到药物消旋体形成稳定性不同的三元络合物 对喹诺酮类药物手性拆分有很好效果 15 55 14 15 55 14 其它手性色谱技术 高效毛细管电泳 HPCE 毛细管电色谱 CE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