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电力产业分析报告()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649039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3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行业)电力产业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电力行业)电力产业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电力行业)电力产业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电力行业)电力产业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电力行业)电力产业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行业)电力产业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行业)电力产业分析报告()(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产业发展特征 2 1 1 电力弹性系数 2 1 2 电网 3 二 产业发展状况及其趋势 3 2 1 电力供给及其结构 3 2 2 电力需求及其结构 5 2 3 电力紧缺形势及其成因 7 一 缺电形势 7 二 缺电原因 8 2 4 电力产业需求预测 9 一 未来电力需求预测分析 9 二 电力紧缺形势预测 11 三 产业政策环境 11 3 1 行业 十五 计划 11 一 总体目标 11 二 具体措施 12 3 2 行业管理体制改革 13 一 5 2 模式 13 二 电监会 13 三 国家发改委 14 3 3 对不同企业的政策 14 3 4 定价方式和电价政策 15 一 目前的电力定价方式 15

2、 二 电力定价的政策趋向 16 3 5 竞价上网 21 一 竞价上网给综合成本较高的火电带来冲击 21 二 竞价上网将使电力企业两极分化日益严重 22 3 6 电煤采购政策 23 一 电力体制改革后的电煤采购政策趋势 23 二 电煤采购的进展 24 四 结论与政策选择 25 图 1 1978 年以来发电量增长率图 3 图 2 1990 年以来火力 水力发电占全部发电比重变化图 4 表 1 2000 2004 年发电量结构 5 表 2 2003 年主要电网用电量及增长率 5 表 3 1999 年各国电力需求弹性 9 表 4 1980 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与电力需求变化 10 表 5 2005 年至

3、 2020 年的电力需求预测 11 电力产业分析报告 一 电力产业分析报告 一 电力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先行性的基础产业 电力项目从规划设计到投 产运行需要 2 3 年的时间 因此 只有采取一定的超前发展 使电力系统具有 必要的备用容量和足够的输配电能力 才能与经济发展的周期相吻合 一 产业发展特征一 产业发展特征 1 11 1 电力弹性系数电力弹性系数 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正向联系具体表现为发电量增长率和 GDP 增长 率之间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 电力弹性系数主要是从电力生产 消费的角度 来衡量电力发展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的关系 随着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 无论是生产用电还是居民消

4、费用电都会有所 增长 特别是伴随着我国重化工业的发展 能源 机械制造 电子 化学 石 化 冶炼 重型机械 汽车 修造船 冶金及建筑材料等行业和产业逐渐成为 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这些电能消耗大户将使这一阶段的电力弹性系数明显上 升 从 1950 1986 年世界各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情况来 看 电力消费的弹性系数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都大于 1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 开始 一些工业化国家出现了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小于 1 的情况 从中可以得出 一个有关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变化规律的一般结论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在经济发 展的不同时期 因产业结构变动和居民生活用电水平的变化而各不相同 在

5、重 工业化时期 电力弹性系数一般大于 1 高加工化时期电力弹性系数有所减小 但是居民生活用电水平的迅速提高仍然会使该系数大于 1 进入工业化后期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一般小于 1 自 2000 年以来 中国电力弹性系数已经连续 5 年超过 1 这反映了一种结 构性的变化 即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我国电力需求有了较快的 增长 这种状况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1 21 2 电网电网 电力生产具有较强的竞争性 但是电网则具有自然垄断性 电网的输配能 力决定了电力能否及时 安全地到达终端用户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 输配电 资产通常大于发电资产 输配电资产和发电资产的比例一般是 60 40 例如 法国 E

6、DF 公司 2002 年输电 配电和发电资产的比例为 18 42 40 我国近年在加大电源建设的同时 也加强了电网建设 但是 由于电网建 设不足的问题是多年历史积累形成的 新的电网建设投资规模巨大 建设周期 也比较长 电网建设的任务依然相当艰巨 往往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 瓶 颈 电网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合理的终端销售电价水平和电价结构相配合 目前 我国的电 价水平和电价结构影响了电网系统的盈利水平和投资能力 为促进电力工业的持续发展 有必要在电网运行新体制的基础上 理顺输配电价 加强电网建设 二 产业发展状况及其趋势二 产业发展状况及其趋势 2 12 1 电力供给及其结构电力供给及其结构 九十年

7、代中期以后 电力产业作为我国基础产业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图 1 反映了 1978 年以来的发电量增长率 图 1 1978 年以来发电量增长率图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各年 2003 年全国发电量达 19080 亿千瓦时 增长 15 3 其中 水电发电量 2830 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 3 1 火电发电量 15800 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 16 8 核电发电量 450 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 64 8 2004 年全国发电量达 21302 亿千瓦时 增长 14 9 其中 水电发电量 3065 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 17 6 火电发电量 17702 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 14 4 2004 年全国净增发电装

8、机容量 4929 万千瓦 到年底全国发电设备容量 达到 44070 万千瓦 比上年增长 12 6 为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新增装机规 模创历史最高 2005 年 1 2 月 全国发电量为 3501 35 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 12 1 其中 水电发电量 346 83 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 19 9 火电发电量 3028 76 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 11 2 图 2 显示了我国电力产业的产量结构 火力发电占我国全部发电量的比重 在 80 以上 水力发电则略低于 18 在 15 左右 图 2 1990 年以来火力 水力发电占全部发电比重变化图 0 00 2 00 4 00 6 00 8 00 10 00

9、12 00 14 00 16 00 18 00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资料来源 同图 1 如表 1 所示 以上总体结构近年来保持稳定 表 1 2000 2004 年发电量结构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各年和国家统计局网站进度统计 2 22 2 电力需求电力需求及其结构及其结构 我国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从 2000 开始大于 1 2003 年的弹性系数为 1 70 2004 年的弹性系数为 1 57 这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对电力的消费需求大 幅度增加 特别是 2003 年和 2004 年的电力

10、消费增长异常 值得注意的是 显 性的电力消费增长仅仅是以现有生产能力所提供的电力供给为基础的 现实中 还存在着非常严重的电力紧缺 2003 年中国出现拉闸限电的省份共计为 22 个 总数比上一年增加 10 个 部分地区从原先的仅缺电力发展为电力电量均短缺 2004 年 拉闸限电仍然是大多数省份维持电力供应的主要手段 拉闸限电的省 份数量增加到 24 个 用电缺口达 2500 3000 万千瓦时 表 2 2003 年主要电网用电量及增长率 电网名称本年 亿千瓦时 增长率 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 火电80 9681 1781 7582 6683 10 水电17 7717 60

11、16 6014 8214 39 核电1 221 171 602 28 其他0 050 060 050 24 0 20 40 60 80 10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火电比重水电比重 华 北2675 5816 28 东 北1709 7210 华 东3480 6520 56 华 中1926 9416 01 西 北1028 1719 06 山 东1054 288 51 福 建576 3616 46 川 渝724 815 15 新 疆122 0711 9 西 藏7 1130 29 南

12、 方2359 7319 69 海 南52 3710 88 合 计15717 7816 46 资料来源 国家电力信息网 2003 年全社会用电量 18910 亿千瓦时 比去年同期增长 15 4 高于 2002 年 3 8 个百分点 其中一次产业用电增长 1 69 增长率低于 2002 年 1 96 个百 分点 二次产业增长 16 54 高于 2002 年 4 23 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增长 14 86 高于 2002 年 2 24 个百分点 二次产业用电增长高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水平 1 14 个百分点 而三次产业用电增长却低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水平 0 54 个百分 点 2004 年春节过后 全国的

13、日用电量一直在高位运行 每天都在 55 亿度左 右 接近上一年夏天 58 亿度的历史最高值 2004 年全社会用电量达 21735 亿 千瓦时 比上一年增长 14 9 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高速增长年 其中 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特别是城市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 15 以上 南方部分地区高温干旱天气导致家庭空调使用量剧增 对拉动城市居民生活用 电增长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从用电结构的变化来看 自 90 年代以来 工业用电排前四位的行业依次为 化工 黑色金属 建材 有色金属 但是最近两年 受投资的拉动以及国内外 市场需求和价格等因素影响 我国生铁 钢 成品钢材 10 种有色金属 铝材 水泥 化肥等高耗能

14、产品产量均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从 2002 年开始 黑色 和有色金属工业一直是我国用电增长最为迅猛的两个行业 2003 年前四位行业 用电的排序为 黑色金属 化工 有色金属 建材 其中黑色金属行业用电保 持明显的逐季走高趋势 表明钢材仍保持较旺盛的需求 而有色金属行业用电 呈现逐季缓和下降的趋势 2004 年 国民经济的重化工业倾向更加明显 重 工业用电增速和比重继续上升 高耗电行业用电增长势头强劲 建材和化工等 高耗电行业合计用电增长 18 17 但用电增幅受宏观调控以及电价上调的影响 总体呈现回落态势 由此可见 重工业及高能耗产业的快速增长是我国电力供 应的主要压力来源 2 32 3 电

15、力紧缺形势电力紧缺形势及其成因及其成因 一 缺电形势 一 缺电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 缺电最为严重的年份是 86 年 当年缺装机容量 25 缺 电量 20 94 年缺电力 15 缺电量 10 但是东北电网和广州电网开始出 现过剩 大部分地区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97 年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特别是 97 年下半年开始 我国首次实现了电力供需平衡 全国所有的电网都进入过剩 原已摆脱缺电局面地广东 东北 海南 蒙西等地装机继续有一定的宽裕 枯 水期缺电幅度下降 丰水期电力裕度增加 97 年 5 月黄河来水增加 西北电网 和河南电网逐步摆脱缺电局面 2000 年以来 缺电形势开始显现 2002 年再次出现了

16、缺电 供应能力增长 继续低于用电 装机 3 56 亿千瓦 增长 5 3 低于用电 2 7 个百分点 12 个 省区在夏季高峰和冬季枯水期出现拉限电 华北河北南网 山西和蒙西电网 华东上海 江苏和浙江电网 华中河南 湖北 四川和重庆电网 南方广东和 贵州电网 东北 海南 江西和安徽等继续富裕 2003 年电力供需总体紧张 22 个省市区 23 个省级电网 出现了拉限电 拉限电的地区和持续时间均有所 增加 河北南网 蒙西 山西 浙江 江苏 广东 云南等电网出现持续拉限 2004 年缺电进一步加深 用电缺口为 3000 万千瓦时左右 24 个省市进行 了限电 除东北三省 海南 新疆以外 其他地方基本上都出现了拉闸限电 缺电程度也进一步加深 浙江 山西 蒙西 河北南网 福建 湖南 四月 宁夏缺电严重 其中浙江 山西 宁夏的日负荷率在 93 以上 二 缺电原因 二 缺电原因 缺电可分为三类 一是季节性缺电 二是区域性缺电 三是随机性缺电 季季节节性缺性缺电电主要是指电网的装机容量的增长落后于用量的增长 使得夏季 高峰或者冬季枯水期出现较短时间的拉限电 2001 年 2002 年缺电主要出现在 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