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C组料填筑工艺性试验总结(正文-改2)教学教材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27648859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C组料填筑工艺性试验总结(正文-改2)教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路基C组料填筑工艺性试验总结(正文-改2)教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路基C组料填筑工艺性试验总结(正文-改2)教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路基C组料填筑工艺性试验总结(正文-改2)教学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路基C组料填筑工艺性试验总结(正文-改2)教学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基C组料填筑工艺性试验总结(正文-改2)教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C组料填筑工艺性试验总结(正文-改2)教学教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建石家庄至济南铁路客运专线站前工程SJZ-标 【路基C组料填筑工艺性试验总结】目 录1 编制依据12 工程概况及试验段设置13 试验准备13.1 施工人员准备13.2 施工机械及检测、测量设备准备23.3 C组料填料准备34 工艺性试验34.1 施工工艺34.2 施工过程35 工艺试验检测数据分析及总结35.1 数据分析55.2 工艺参数总结56 附件611 编制依据工艺性试验前已编制完成路基C组料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并报监理工程师进行了审批,工艺性试验总结编制依据: 依据本标段施工合同和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松软地基路堤设计图(石济客专施路-21/22/23/24); 辛集南站路基横断面图(

2、石济客专施站-05-02);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J1147-2011);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2-2008);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 10102-2010); 本单位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2 工程概况及试验段设置 本标段DK67+466.21DK69+470.75段路基被框构桥、站场旅客地道切分为5段,全长2004.54m。路基段主要经过冲积平原,地形平

3、坦开阔,现大部辟为耕地,所处地层以粉土、粉质粘土及砂土层为主,地基承载力在100kPa450kPa之间,地层较软弱。设计均为填方路基,填高在6.5m9m之间。该段路基施工内容主要包括高路堤、软土路基以及边坡防护等附属工程。 依据规范的要求,在进行路基C组料大面积填筑前,均应选取不小于100m的地段进行填筑压实工艺性试验,根据目前施工图及征地拆迁、取土场、现场交通等情况综合分析,将试验段定在DK67+730.909DK67+900, 全长169.091m。本试验段主要是进行站场到发线、维修工区路堤C组料填筑的施工工艺试验。该段路基的地质及地表情况能代表本标段路基填方施工的特点。3 试验准备3.1

4、 施工人员准备 为顺利的完成路基填筑试验,成立路基填筑试验领导小组,下设现场组、检测组、测量组和综合队。领导小组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马友德 副组长:张保国、赵晓辉 成 员:吴建春、王建刚、赵鹏亮、李保安、王明远、杨金喜表3-1 施工人员配置表序 号人 员数 量备 注1管理人员3负责现场的指挥协调工作2技术人员4负责现场技术问题的协调解决工作3测量人员3负责边线和高程控制工作4试验人员4负责土料含水量检测和碾压试验检测工作5操作工人56机械手47司机8运输填料工作8其他10指挥车辆、辅佐推土机局部人工平整3.2 施工机械及检测、测量设备准备表3-2 施工机械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

5、状态1挖掘机DH300LC-7台1良好2重型振动压路机LGS820型台2良好3振动冲击夯HCD90型台2良好4推土机TG140台2良好5平地机MG1217A台1良好6自卸车25t辆8良好7洒水车5m3辆1良好8装载机LG953辆2良好表3-3 测量、检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检定状态1全站仪徕卡TCR802套1合格2精密电子水准仪天宝套1合格3含水量测定设备(恒温干燥箱)101-2型套2合格4案 秤AGT-10套1合格5环 刀标准套2合格6K30平板载荷试验仪标准套1合格3.3 C组料填料准备 C组料的料源检测的塑性指数及液限、塑限等指标通过试验室进行试验确定。 根据

6、路堤土石方调配总结,试验段C组料(细粒土)土源定于南贤邱取土场,位于线路DK72+750处。对填料进行取样后,分别进行含水率、土壤液、塑限、标准击实等试验检测,依据设计文件要求土源塑性指数12,液限32%。4 工艺性试验4.1 施工工艺填筑工艺性试验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试验段路基填筑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填料,纵向分段、水平分层布料,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流程图见图4-1。图4-1 填土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 试验段分3个松铺层,分别为40cm、35cm、30cm。每个铺层各进行静压1遍,再分别振动碾压36遍,最后再各静压1遍,相应在填筑面上取样检

7、测试验,满足要求后进行下一层的填筑试验。4.2 施工过程 C组料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试验段路基填筑,自卸汽车运输填料,纵向分段、水平分层布料,平地机整平,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 基底处理 基底平整碾压密实,处理完成后,进行C组料填筑。卸料控制 填筑前首先放出线路中桩和填筑边线,每10m钉出边线木桩,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质量,边线应比设计线每边宽出50cm。自卸汽车按照单车运量12m3计算,按照不同的松铺厚度,填筑前用石灰按照既定的铺筑厚度画好网格,卸料时按照每个网格卸料1车控制,以达到控制松铺厚度的目的。网格尺寸1:按松铺厚度40cm计,每车料摊铺面积27m2,网

8、格宽度设置为3.5m,长度设置为7.5m。 网格尺寸2:按松铺厚度35cm计,每车料摊铺面积34m2,网格宽度设置为4.0m,长度设置为8.5m。 网格尺寸3:按松铺厚度30cm计,每车料摊铺面积48m2,网格宽度设置为4.5m,长度设置为10.5m。 摊铺整平 首先检查填料的含水量,当填料含水量与其最佳含水量之差不超过2%时立即予以摊铺整平,本试验段按松铺厚度 30cm、35cm、40cm分别进行试验。填料的摊铺采用推土机粗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保证每一填土的平整度及层厚的均匀,摊平过程中不断用铁锹挖洞检查松铺厚度。原则上每一层填筑时均须形成2%4%的人字形横坡,有困难时可在基床底层逐步形

9、成。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处须错开不小于3m的距离。在沉降观测桩周围 1m 范围内的路基土采用人工整平。 碾压 摊铺整平后,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即开始碾压。本试验段采用18T(激振力为36T)振动压路机两台,两台压路机以中线为界,各压半辐路基宽度,分别记录各自的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碾压时采取从两侧向中心的顺序,纵向进退式碾压,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3.0m,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 1.02.5m,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 2.02.5m,以保证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的均匀性。碾压方法:静压1遍,弱振碾压2遍,强振碾压2 遍,最后再静压1遍消除轮迹。

10、即:静压、弱振、强振、静压。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用慢速(宜为 23km/h),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压实检测 试验过程中安排技术人员、检测人员记录压路机的碾压速度、碾压顺序、碾压遍数及压实度检测等情况,整理出指导大面积路基填筑施工的总结报告。 试验段碾压达到路基压实度的要求从而确定填料在适宜的含水量和合适的松铺厚时,压实机械达到路基C组料要求的压实度时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施工组织。5 工艺试验检测数据分析及总结5.1 数据分析 采用松铺厚度为35cm,压实厚度30cm的指标,依照先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2遍,再静压1遍的顺序进行碾压不仅机械设备利用效率高而且相应填筑层质量易控,压实系数K、

11、地基系数K30等诸项碾压实测指标也均完全达到了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中规定的限值要求。而采用松铺厚度为40cm(压实35cm)的层厚,则应先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3遍,再静压1遍;松铺厚度为30cm(压实25cm)的层厚,则应先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1遍,再静压1遍后两种松铺层厚的各项指标才能达到设计要求,该两种松铺层厚不仅综合机械设备利用效率低,而且松铺太薄或太厚施工碾压质量不易控制。故综合各项试验数据采用松铺35cm、压实30cm的摊铺参数,按照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2遍+静压1遍的碾压组合时,能够很好的保证所有施工参数及施工工序满足设计图纸的要求。

12、5.2 工艺参数总结确定用于路堤C组料填筑的填料料源地即南贤邱取土场,检测指标均符合C组料填筑的要求;工艺性试验确定的施工控制的最佳含水率为14.5%;确定振动碾压机械采用2台LGS820型(激振力为36t/28t)重型振动压路机,摊铺采用2台TG140型履带式推土机,整平采用1台MG1217A型平地机;运输采用8台25t自卸汽车;确定现场施工最合理的松铺厚度为35cm,松铺系数K=碾压前厚度(h虚)压实后厚度(h实)=1.17;每车料摊铺面积34m2,网格宽度设置为4.0m,长度设置为8.5m;根据工艺试验检测报告得出碾压压实遍数为4遍时,即静压1遍、弱振3遍后满足设计要求,为了有效保证填筑

13、面平整度及横坡排水,要求在最终规定的延迟时间内再增加确定最合理的碾压组合方式: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2遍+静压1遍;确定重型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的合理行进速度为23km。6 附件1.土工击实试验报告2.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报告3.测定填料压实密度K试验报告4.地基系数K30试验报告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1,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