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代烃作业讲评课教学设计讲义资料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27648574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卤代烃作业讲评课教学设计讲义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卤代烃作业讲评课教学设计讲义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卤代烃作业讲评课教学设计讲义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卤代烃作业讲评课教学设计讲义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卤代烃作业讲评课教学设计讲义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卤代烃作业讲评课教学设计讲义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卤代烃作业讲评课教学设计讲义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五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设计教师缪炎红单位兰化一中学科高二化学课型作业讲评课课题选修5 第二章 第三节 卤代烃教学目标知 识与技 能通过作业讲评,让学生及时纠正对卤代烃的概念、性质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同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整理。过 程与方 法在讲评作业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注意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与一些相近知识点的区分。通过卤代烃同分异构体判断的题型,归纳一卤、二卤、多卤代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确定的方法;通过对卤代烃化学性质的再认识,体会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情感 态度价 值 观通过作业评讲,使学生对当前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应用得更灵活,具备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课堂

2、上为学生提供发挥其特长和个性的空间,使其感到愉悦和自信。教学内容分析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桥梁/纽带, 如在烃分子中引入官能团、改变官能团在碳链上的位置、增加官能团的数目等都要通过卤代烃来实现,由此看来卤代烃的性质及其应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作业的讲评,可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有关知识,灵活运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本节课将根据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和训练,归纳总结方法及规律,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对象分析从学生作业中看出的主要问题是:1、学生部分基础知识不扎实,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2、解题思路的掌握还不太好,不会充分运

3、用已有知识和方法。3、审题失误依然存在。学习重点1、卤代烃的主要化学性质水解反应、消去反应的判断及应用2、一卤、二卤、多卤代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确定方法3、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作用学习难点掌握规律和方法后,如何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一、对照答案、自查自纠题号123456789答案AACBCCDCC二、互动交流、合作研讨同桌讨论或是前后讨论各自的疑惑三、集中讲解、错题归因、变式拓展【第8题】2001年9月1日将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酱油中3一氯丙醇(ClCH2CH2CH2OH)含量不得超过1ppm。相对分子质量为94.5的

4、氯丙醇(不含原结构)共有A2种 B3种 C4种 D5种【错误归因】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掌握得不好,方法的选择不够准确、规律的运用不够灵活。【方法技巧总结】一、卤代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其数目判断1、一卤代物等效氢法2、二卤代物定一移二法3、多卤代物换元法【知识反馈】变式1、将2-氯丙烷跟NaOH醇溶液共热,生成的产物再跟溴水反应,得到一种有机物,它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本身)还有几种?A、2种 B、3种 C、 4种 D、5种 变式2、分子式为C3H6Cl2的有机物发生一元氯代反应后,可生成2种同分异构体,则分子式为C3H6Cl2的有机物应是()A1,3-二氯丙烷 B1,1-二氯丙烷 C1,2-

5、二氯丙烷 D2,2-二氯丙烷【第4题】已知卤代烃在一定条件下既可发生水解,又可发生消去反应,现由2-溴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的反应是()A加成-消去-取代 B消去-加成-取代 C取代-消去-加成 D取代-加成-消去学生根据参考答案订正自己的作业,找出自己的疑惑学生呈现讨论结果教师展示作业批改中出错集中的习题,学生通过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回答问题。教师讲解分析并举例说明教师展示作业批改中出错集中的习题,学生通过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回答问题。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自己做错的题心中有数,在讲解过程中能把握各自的重点教师根据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加以点拨和总结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加强

6、相关知识的学习对总结了的规律运用,培养学生的判别能力,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第9题】如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有机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A B C D【错误归因】对烯烃、卤代烃等化学性质的掌握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欠缺。【方法技巧总结】二、有机化学反应类型1、取代反应2、加成(加聚)反应3、消去反应4、氧化反应【变式拓展】变式3、已知:CH3CH=CH2HBr (主要产物),1 mol某烃A充分燃烧后可以得到8 mol CO2和4 mol H2O。该烃A在不同条件下能发生如下面所示的一系列变化。(1)A的化学式:,A

7、的结构简式:。(2)上述反应中,是反应,是 反应。(填反应类型)(3)写出C,D,E,H物质的结构简式:C,D,E,H。(4)写出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课件展示图片,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回答问题教师讲解分析、学生举例说明概括。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选取一道习题,进行知识巩固,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及时的检验与反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拓展延伸】在有机合成中,利用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可以形成不饱和键,能得到烯烃、炔烃等。利用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可以形成碳氧单键(CO)、碳碳单键等。现总结如下:四、学

8、生分析讲解作业中的非选择题【附习题】10、由环己烷可制得1,4-环己二醇,下列有7步反应(其中无机产物都已略去),试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有_属于加成反应有_(2)化合物的结构简式:B_,C_;(3)写出反应方程式: ; ; 11、A、B、C是中学化学中最常见的三种有机化合物,D是高分子化合物,常用来制造食品和药品包装袋,已知这四种物质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示的五个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属于消去反应的是_。(2)反应的条件是_;反应的条件是_。(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教师点评,学生校对答案,提出疑问,师生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抛出一些启发性

9、的问题,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发挥其特长和个性的空间,使其感到愉悦和自信。教学反思: 通过作业讲评课进行以下的课后思考: 一、讲评课必须对学生作业考总体情况进行汇总;1对每份作业认真批改,进行分析,找准学生做错的原因;2对集中出错的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讲法,确保学生尽可能高的掌握率;3对学生作业对错情况进行统计,结合实际有选择公布。 二、认真设计课堂1对每一节讲评课要统筹安排,重点突出,正确处理好详讲、略讲、不讲;先讲、后讲的关系;2该讲的一定要讲懂、讲透、扩展,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3应计划预留给学生消化整理的时间。 三、知识

10、迁移和变式训练 坚持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坚持一题多解,常规方法为主,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坚持多题一解,这是归纳题型的最好办法,意在培养学生的同向思维能力,确保做一题,会一类、带一串。 四、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答题技巧和心理素质1讲题的重点应放在对题目的分析上,在这个过程中,要展示整个审题过程和思维过程,这个过程要与学生同步进行,这是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主要途径;2根据学科自身特点,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在分析题的过程中,要讲清每个条件的作用和几个条件的综合运用,防止学生做题时顾此失彼;3要给学生讲清如何理解关键词语,如何挖掘隐含条件,如何排除干扰因素等;4当审题和解题遇到障碍时,要告诉学

11、生换个角度看看,换条路子走走,换个方法试试;5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让学生明确做题应以分析为主,书写解题过程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先分析,在理清思路的前提下再去做题,反对未读完题或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下笔做题;6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能看到题长就打怵,就不愿意去做,也不要觉得看一遍不明白就放弃(这些都是大量做题养成的不良习惯),要求学生静下心来认真读题,找出有用条件,对不明白的地方要反复琢磨,认真思考,逐步理解。 与学生交谈中,常听到学生抱怨着:化学课很容易听懂的,就是不会做题啊!其实这是因为平时学习中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因些,在平时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总结,多反思

12、。教学中是应该以学生的学为主,但是教师的教也很重要,尤其是作业讲评的效果很重要,教师和学生所面临的较多状态是练习、作业、考试与讲评。作业讲评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很重要的环节。积极高效的讲评有利于学生学习薄弱环节的解决,也有利于学生错误知识点的纠正,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作业讲评课应该是综合复习课,不能仅仅就作业题讲题,要根据学生答题的情况,做适当的拓展,特别是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这对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与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将这样的作业讲评课常态化,是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的方向。附备选习题:课后思考交流:下图是8 种有机化合物的转换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 根据系统命名法,化合物A 的名称是_。(2) 上述框图中,是_反应,是_反应(填反应类型)。(3) 化合物E 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写出由D 生成E 的化学方程式:_。(4) C1的结构简式是_ ;F1的结构简式是_;F1和F2互为_ 。(5) 上述8 种化合物中,属于二烯烃的是_,二烯烃的通式是_ 。12、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某同学依据溴乙烷的性质,用如图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