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煤厂设计--第七章 车间工艺布置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643281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PPT 页数:128 大小:6.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煤厂设计--第七章 车间工艺布置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选煤厂设计--第七章 车间工艺布置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选煤厂设计--第七章 车间工艺布置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选煤厂设计--第七章 车间工艺布置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选煤厂设计--第七章 车间工艺布置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煤厂设计--第七章 车间工艺布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煤厂设计--第七章 车间工艺布置(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车间工艺布置 车间工艺布置是在流程确定 设备选型的基础上进行的 要将所选设备和设施按工艺要求进行平面和立面布置 第一节 车间工艺布置原则一 厂房布置原则 讨论 为什么要 尽量采用联合建筑 厂房高度是否越低越好 设地下建筑有什么缺点 必须设地下建筑时要考虑什么 如何设置提升孔 安装门及电梯 第一节 车间工艺布置原则一 厂房布置原则 5 辅助及生活设施煤样室 快灰室 变压器室一般是高低压配电前用 最好设在靠近负荷中心厂房最低层 与配电室垂直布置在同一跨间 不靠水池 厕所等多水处 不允许溜槽 管道通过 不西晒 配电室 动力负荷较集中的各层需设配电室 集控室 过去设厂房内现逐渐扩建至厂房外 电钳

2、工班 车间办公室 会议室 更衣室及卫生设施 关于变压器室 关于建筑结构 安装门 第一节 车间工艺布置原则 二 设备布置主要是设备定位 其应遵守的原则有四点 1 设备紧凑 留有检修场地 勿碰梁柱 泄水 防尘 2 重设备下降 3 同类设备同标高 设置合适的工作台 4 流槽管道坡度合理 第二节原煤受贮车间工艺布置 原煤受贮车间的任务是接受原料 并储存一定时间 以减少选矿厂对原料基地的依赖性 受煤设施与来煤方式 第二节 原煤受贮车间工艺布置 矿井箕斗 容受漏斗和皮带窄轨翻车机 第二节 原煤受贮车间工艺布置 一 受煤坑这是最常用的形式 其优点是布置简单 有一定的储煤作用 比翻车机造价低 缺点是地下施工量

3、大 配套设施有 卸煤设施 受煤坑 皮带运输机 仓下给料机 卸煤方式有 底开门自卸车 卸煤机及人工卸车 新厂一般自备开门自卸车 否则车辆型号不定时应采用卸煤机 原煤受贮车间工艺布置 受煤坑 受煤坑长度及容量计算 按公式计算 布置单 双排 车皮 长度 n L1 L2 L3 各符号意义见P192 容量 设置贮煤场 仓 时Q K NQ1 TQ2 不设置贮煤场时 Q 7 8小时处理量 T 一次来车的总卸车时间 应小于铁路规定的时间 第二节 原煤受贮车间工艺布置 一 2 浅受煤槽 第二节 原煤受贮车间工艺布置 一 3 翻车机房 窄轨翻车机准轨翻车机 观看动画 第二节 原煤受贮车间工艺布置 二 储煤仓 场

4、的工艺布置目前 选煤厂倾向于建大型圆筒仓作为原煤储存设施 矿井型厂同时设原煤储煤场 现分别介绍其布置 设计规范规定 原煤储煤仓有 小时储量 储煤场应有 天的储量 若原煤来源地有储煤场 可不设储煤场 第二节 原煤受贮车间工艺布置 二 储煤仓 场 的工艺布置 圆筒仓1 容积计算先确定按一点装料 四点排料计算 其它装料方式的容积都大于一点装料 计算方法见教材165 166 第二节原煤受贮车间工艺布置二 储煤仓 场 的工艺布置 圆筒仓工艺布置常用仓直径有10米 12米 14米 15米 22米等 地质条件差时不宜建大仓 布置主要是根据煤的储量选定仓的直径 仓高 低部倾角 确定仓上装料方式及设备 卸料方式

5、及设备 第二节 原煤受贮车间工艺布置 二 储煤仓 场 的工艺布置 储煤场 第二节 原煤受贮车间工艺布置 二 储煤仓 场 的工艺布置 储煤场 储煤场1 落煤柱 第三节原煤准备车间工艺布置 从本节起进入车间 设备的布置 布置步骤 根据设备选型资料 描出设备图 1 100比例 确定厂房跨度 将描出的设备图在平面 立面上进行布置 确定设备位置 相互关系 溜槽 角度等 第三节原煤准备车间工艺布置 应掌握的东西有两点 各设备机组有几种布置模式及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各设备的定位原则及设备间关系 溜槽角度的确定原则 掌握这两点 再加上5 1中讲的总原则 便可进行布置 第三节原煤准备车间工艺布置 筛分破碎车间

6、主要是筛分 手选 破碎环节的布置 它们的布置有两种方案 主要区别在手选带与破碎机的关系 第三节原煤准备车间工艺布置 筛分破碎车间 二者的优缺点 前者手选带水平 不用设工作台 工人操作方便 但厂房高度增加 一般多用此法 后者手选带与破碎机同层可降低高度 但须设工作台 操作不便 第三节原煤准备车间工艺布置 筛分破碎车间 第三节原煤准备车间的工艺布置 动筛车间 重介排矸车间 除杂设施 7 26原煤准备车间除铁器的布置 第四节跳汰选煤车间的工艺布置 第四节跳汰选煤车间的工艺布置 一 跳汰机的给料设施的布置在跳汰机的操作过程中 给料的均匀程度是影响操作效果的因素之一 为保证跳汰机能给料均匀 连续 跳汰机

7、的给料设施要合理布置 给料设施包括入厂皮带分配刮板 缓冲仓下给料机溜槽 闸门 第四节跳汰选煤车间的工艺布置一 跳汰机的给料设施的布置 根据总平面图 决定入厂原煤的来料方向 在原煤仓上设置原料分配刮板 将原料均匀分配不同跳汰机 分配刮板下设缓冲仓 仓容量为15 30min处理量 仓为一点或两点入料 形状扁角锥 仓壁倾角55 60度 缓冲仓下 以给料机给料 注意沿跳汰机全宽给料 第四节跳汰选煤车间的工艺布置一 跳汰机的给料设施的布置 给料仓布置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缓冲仓与给料机之间以斜溜槽联接 溜槽角度45 50度 溜槽上设闸门 2 给料机伸入缓冲仓口下不得超过仓口的1 3 3 给料机要伸入跳汰机

8、100 200mm 4 给料机与跳汰机的宽度要匹配 要沿跳汰机的全宽给料 第四节跳汰选煤车间的工艺布置一 跳汰机的给料设施 图示 第四节跳汰选煤车间的工艺布置二 跳汰机的布置 图示 第四节跳汰选煤车间的工艺布置二 跳汰机的布置比较 第四节跳汰选煤车间的工艺布置跳汰机的支撑 第四节跳汰选煤车间的工艺布置 二 跳汰机的布置 操作台 单机主操作台1500 两台共用2500mm 另一边700mm 操作台距机槽顶400 600mm 距天花板6m净空 第四节跳汰选煤车间的工艺布置二 跳汰机的布置 斗子提升机 斗子倾角允许在55 70度之间 最好布置成60度 与捞坑配套的斗子一般60 70度 跳汰机排料口至

9、脱水斗子入料口之间的密封溜槽倾角 空间角 应大于45度 脱水斗子长度由表5 11选取 斗子机头中心线要高于楼板1 0 1 5米 上部留检修空间 斗子可碰到一根主梁 不得连续碰两根 第四节跳汰选煤车间的工艺布置四 脱水 分级 沉淀设备的布置 第四节跳汰选煤车间的工艺布置四 脱水 分级 沉淀设备的布置 第四节跳汰选煤车间的工艺布置四 脱水 分级 沉淀设备的布置 第四节跳汰选煤车间的工艺布置四 1 脱水筛的布置 注意 1 筛箱底边距楼板高度大于300毫米时 应设工作台 2 筛子上层不设楼板或开孔洞 周围设栏杆 3 筛子收集漏斗排料口位置应靠近筛上物出口一端 该倾角不小于50度 4 双层筛前可设弧形筛

10、或固定筛预先泄水 坡度要求见表5 13 二层筛上应设喷水 5 筛上物排料溜槽角度与物料粒度有关 13MM 45 第四节跳汰选煤车间的工艺布置四 2 离心脱水机的布置 位置 在末精煤脱水筛下 注意 1 同种产品离心机应布置在同一轴线上 如果太多可布置成两排 2 给 排料溜槽角度应为55 65度 3 弄清不同型号设备给 排料口位置 以免出错 第四节跳汰选煤车间的工艺布置四 3斗子捞坑 三种形式 图5 33 以第二种 半喂入式最常用 入料方式常用中心入料 在捞坑中心安装稳流套筒 其高1500 1800毫米 直径为入料管的2 3倍 溢流方式以四边溢流为最好 第四节跳汰选煤车间的工艺布置四 3斗子捞坑

11、示意图 第六节重介车间的工艺布置一 块煤重介 块煤重介在我国主要用斜轮 立轮和浅槽 1 给料方式常用是溜槽给料 可将分级筛上物直接经溜槽给入分选机 第六节重介车间的工艺布置一 块煤重介 斜轮图示 第六节重介车间的工艺布置一 块煤重介 2 分选机布置主再洗斜轮有两种布置方式 1 同层垂直布置2 不同层平行布置分选机操作台宽为1 5米 净空高度6米 设起重梁 看书 第六节重介车间的工艺布置二 末煤重介系统 1 给料系统末煤重介主要是用重介旋流器分选 目前国内外所用的主要有圆锥形 圆筒型旋流器 旋流器的给料有三种方式 定压漏斗给料 泵给料 无压给料 第六节重介车间的工艺布置二 末煤重介系统 定压给料

12、 第六节重介车间的工艺布置二 末煤重介系统 定压给料 布置方式是 入料先给入缓冲仓 再给入定压漏斗 介质也给定压漏斗 定压漏斗溢流口液面到旋流器中心线有5 7米高度 物料就以定压沿切线给入旋流器 实现分选 优点 给料稳定 缺点 厂房高度大 第六节重介车间的工艺布置二 末煤重介系统 泵给料 第六节重介车间的工艺布置二 末煤重介系统 泵给料 2 泵给料近年设计的选煤厂的旋流器多用泵给料 其优点是 布置方便 厂房高度小 给料也比较稳定 缺点是 煤易破碎 第六节重介车间的工艺布置二 末煤重介系统 无压给料 第六节重介车间的工艺布置二 末煤重介系统 无压给料 适用于圆筒型旋流器 优点 降低厂房高度 给料

13、稳定 缺点 布置较复杂 第六节重介车间的工艺布置二 末煤重介系统 2 旋流器的布置旋流器一般分组布置 以便与给料设备配套 如 1 平行布置2 环形布置 考虑集料槽的布置 第六节重介车间的工艺布置二 末煤重介系统2 旋流器的布置 第六节重介车间的工艺布置二 3 三产品旋流器的布置 三产品重介布置示例 第六节重介车间的工艺布置三 介质回收系统的布置 1 系统内的设备介质桶 介质泵 混合桶 磁选机 空气提升机 密度控制系统 分流箱 磨矿设备等 第六节重介车间的工艺布置三 介质回收系统的布置 2 系统特点及注意事项介质系统特点是磨损厉害 故应注意 1 管路少拐弯 泵与桶连接不用直角弯头 2 泵要就地备

14、用50 100 3 泵间要有较大的检修空间 空气提升机用于回收滴漏的介质 常布置在地下室 磨矿设备为磁铁矿粉粒度符合要求 一般与介质库布置在一起 第七节浮选车间的布置 第七节浮选车间的布置 一 浮选原料准备与分配设施直接浮选时要经过入料缓冲池使均匀给料 缓冲池一般设在厂房底层 其容积按10 15分钟入料来计算 矿浆准备器是目前常用矿浆准备设施 可按P230表5 28选取 第七节浮选车间的布置 二 浮选药剂在总平面布置时 已布置了贮存药剂用 其贮存量为最少15天或两油罐车的量 车间所用的药剂靠油泵由油库打到车间的药剂桶 按一天左右的用药量计 药剂用量由实际生产资料选取 第七节浮选车间的布置三 浮

15、选机组布置 浮选机组主要有矿浆准备器 浮选机 精 尾矿槽等 第七节浮选车间的布置三 浮选机组布置 第七节浮选车间的布置三 浮选机组布置 1 矿浆准备器与浮选机都用混凝土柱子支撑 浮选机支撑高度1000 1500MM 2 矿浆准备器支撑高度根据浮选机种类确定 压入式浮选机 自流式 要求矿浆准备器的液面高于浮选机液面的500 700毫米 吸入式可按图5 74确定 操作台净空高6 7米 浮选柱 第七节浮选车间的布置四 浮选精煤产品脱水 精煤脱水主要有圆盘过滤机或沉降式过滤机 1 圆盘过滤机过滤机排料溜槽角度近90度 一般的圆盘过滤机都有气水分离气系统 气水分离 真空泵 鼓风机布置有三种类型 P234

16、 第七节浮选车间的布置四 浮选精煤产品脱水 注意 1 气水分离器排水口到水封池高差大于10 5米可设一段气水分离器 图5 76 否则应该设二段气水分离器或自动泄水仪 2 气水分离器入料口应低于过滤机中轴线 以便滤液自流 3 正确连接过滤机 气水分离器 真空泵 分清其给入料排料口 精煤压滤机 加压过滤机 第七节浮选车间的布置五 压滤车间的布置 1 给料设备及给料方式设备 搅拌桶 泵压滤机主要靠泵的压力使煤浆脱水 泵的性能直接影响工作效果 压滤机开始需要大流量 低压力 后期需要小流量高压力 根据此特点 采用不同供料方式 单段 两段 联合供料 第七节浮选车间的布置 2 压滤机布置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压滤机时 有两种方式 串联 一般两台多用 跨于一条皮带优点 简单皮带少 厂房窄缺点 冲洗须停机并联 一台一皮带 再转载到总皮带上优点 冲皮带时互不影响缺点 皮带多 系统复杂 第七节浮选车间的布置压滤机布置 第九节沉淀浓缩车间 一 耙式浓缩机三种形式 地上 地下 半地下 后者好些 布置时尽量靠近主厂房 入料自流 要与主厂房有关设备联系考虑 如浮选机尾矿 流向 标高 泵房可与之靠近 泵备用 第九节沉淀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