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110kV麻涌华南输变电工程可行性实施计划书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7636417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110kV麻涌华南输变电工程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东莞110kV麻涌华南输变电工程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东莞110kV麻涌华南输变电工程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东莞110kV麻涌华南输变电工程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东莞110kV麻涌华南输变电工程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莞110kV麻涌华南输变电工程可行性实施计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110kV麻涌华南输变电工程可行性实施计划书(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莞110kV麻涌华南输变电工程1 方案编制总则 1.1方案编制的目的及意义1.1.1方案编制的目的东莞110kV麻涌华南输变电工程站址占地为平坦的香蕉园地,施工前期进行土石方回填及压实,场地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建筑施工。线路部分经过区域主要为香蕉园地,工程内容包括塔基施工、架线等。一系列施工活动必将破坏地表植被,改变土壤结构,降低原地表的水土保持功能,增加项目区水土流失量。编制本方案的目的主要有:(1)通过调查,了解项目影响区域的水土保持现状、水土流失源以及环境敏感点的环境现状,为项目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分析提供背景资料;(2)预测和评价项目施工对周边地区的水土流失影响范围和程度,并

2、提出防治和减少水土流失危害的措施与对策,为项目初步设计、运营管理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3)分析项目区土石方开挖、回填量,核定项目建设的取土弃渣情况,提出取、弃土的处理方法,减少项目区水土流失;通过编制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能较准确地预测由于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确定建设单位所应承担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应承担的责任,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将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同时,也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执法提供依据。1.1.2方案编制的意义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是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能够得到具体落实的技术保证,也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和验收的法律文

3、本依据。结合主体工程设计,针对本工程施工建设特点,采取恰当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工程建设过程中新增的水土流失,同时,对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具有重大的意义。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6年4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1993年8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9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

4、例(国务院,1998年颁发);(8)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广东省人大通过,1993 年9月16日通过);(9) 广东省采石、取土管理规定(广东省人大,1998年11月27日通过)。1.2.2部委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1995年5月30日水利部令第5号);(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2号);(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2002年10月14日水利部令第16号);(4)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水利部令第24号);(5)水利部关于修改或者废止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范性文件的决定(水利部令第25号,20

5、05年);(6)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9号,2004年);(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和国家环保局水保1994513号文)。1.2.3规范性文件(1)关于规范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工作的意见(办水保2005121号);(2)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水利部保监200115号);(3)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国发200038号文);(4)水利部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89号);(5)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国发19935号); (6)关于加强水土保持

6、方案审批后续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办函2002154号);(7)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水利部、水保2004332号文);(8)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9)关于印发“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158号)。 (10)广东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和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粤府199595号);(11)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2002年9月11日);(12) 关于颁布(水利部水总200367号);(13) 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2007】670号)。1.2.4技术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

7、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1995);(4)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5)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SL73.6-2001);(6)水利水电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定(DL/T5088-1999);(7)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8)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9)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996);(10)防洪标准(GB/50201-94);(11)

8、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1.2.5技术资料(1)东莞110kV麻涌华南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东莞电力设计院,2006年6月);(2)广东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20002050)(广东省水利厅,2001年8月);(3)委托书(附件2)。1.3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1.3.1设计深度根据主体工程设计所处的阶段,本方案设计深度为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按照可研设计阶段的设计深度,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工程场地详尽的考察和调查,在水土流失预测成果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和经济的水土保持方案,并估算其工程投资。1.3.2设计水平年本工程已于2008年1月开工,预计2

9、008年12月完工,施工建设期为12个月。设计水平年为工程完工后的第一年,即2009年。2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2.1项目概况2.1.1项目名称及性质项目名称:东莞110kV麻涌华南输变电工程项目性质:新建工程建设单位: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2.1.2地理位置经规划选址原则筛选,1l0kV华南变电站站址定于麻涌镇中部的麻三管理区内,北邻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规划发展备用地。站址四周皆为平坦的香蕉种植地,进出线方便,站区内无需拆迁建筑物。站址基本为香蕉种植地,需回填土人工整平,站址平均高程1.4m(黄基,下同)。站址旁边规划建有沿江高速,距站址1.5公里处有高速公路出入口,运输方便。项目区地理位置见

10、图2-1,变电站站址见附图1。2.1.3项目规模及组成根据电网规划,本项目建设规模见表2-1。图2-1 项目地理位置图表2-1 电站建设规模及基本情况表序号 规 划项 目本期规模最终规模1主变压器3台63MVA变压器3台63MVA变压器2110kV出线回路数3回,一回在麻涌站附近接现运行进万线N18#塔至220kV进埔变电站,形成进华甲线,另两回为解口改造后的进万线,形成进华l线和万华线。3回310kV出线回路数312回312回410kV无功补偿328016 kVar328016 kVar项目基本情况1站址征地面积4000m2占地类型为园地2路径长度10.1km沿线类型为园地、建设用地等3塔基

11、形式数量解口塔和终端塔采用镀锌角钢铁塔,共34基4总投资11500万元5工期12个月2.1.4接入系统方案本期由东莞电网接入110kV华南变电站的1l0kV进线共3回,其中两回为解口改造后的1l0kV进万线(220kV进埔站一220kV万江站),形成进华乙线和万华线,另1回直接接220kY进埔站,形成进华甲线110kV华南变电站接入系统方案。接入系统详见附图2。2.1.5防洪与排水2.1.5.1 站区防洪站区场地标高选为3.0m(黄基),高于所在区域50年一遇洪水位2.68m和100年一遇洪水位2.96m,保证站址不受洪水影响。2.1.5.2 站区排水经多方了解,站址地域尚无完整的给排水系统,

12、为了解决地表水及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问题,混凝土排水沟排出离变电站不远的小排污沟,待工业园规划路排水系统建成后,接入独立市政排水管道系统。2.1.6站址总平面及竖向布置东莞市经济发达,土地经济效益高,依照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本变电站布置型式在标准化设计B1丙2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具体布置如下:变电站采用半户内布置形式,主变压器布置于户外,有利于主变压器的通风散热和消防,减少工程造价,主变压器之间用防火隔隔开,其余电气设备全部布置于一个主建筑物-综合楼内,综合楼-1.0m层为电缆层,1.5m层为l0kV高压开关柜室、电容器室;7.8m层为110kV GIS室、蓄电池室、气体消防室、工具室;1

13、.5m层与7.8m层之间的4.5m夹层为接地室变。本布詈围墙内用地面积2940m2,综合楼总建筑面积2196.3 m2。由于站前己建混凝土公路标高2.5m,高于站前道路0.5m,故场地标高初定为3.0m。站区电气总平面布置方案见附图3。2.1.7输电线设计及路径方案2.1.7.1线路路径方案根据系统规划,本站110kV出线最终出线3回,本期一次建成,其中一回在麻涌站附近接现运行进万线N18#塔至220kV进埔变电站,形成进华甲线,该回线路为进万线改造预留给本站用,另两回为解口改造后的进万线,形成进华l线和万华线,三回线路同塔架设(采用四回路塔,预留一回)。本工程新建的三回线路从J01塔上开始共

14、塔后,沿东环路中心花坛前进约4.4km,跨过莞麻快速,右转沿莞麻快速南侧前进约2.5km,在规划的沿江高速东边约30m处右转与高速公路平行前进约2.9km,再右转进入新建的华南变电站。新建三回线路10.1km,全线采用角钢铁塔,曲折系数约为1.98。沿线地形分类:平地100。线路路径己得到当地政府盖章认可,推荐线路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无明显制约因素。线路路径详见附图4。 2.1.7.2杆塔、基础形式及数量 (1)塔型选择本工程新建架空线路的解口塔及终端塔采用镀锌角钢铁塔,初估共需角钢铁塔34基,都在平地区。(2)基础形式线路沿线属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基本上是香蕉园地。经抽点钻探分析,沿线均有约15m的淤泥层,基岩埋深约25m,一般使用钻孔桩基础。2.1.8拆迁情况站址场地及所走线行的没有迁移建筑物及通讯设备,主要涉及沿线的香蕉青苗赔偿,由当地政府负责。2.1.9施工组织及施工工艺2.1.9.1 施工交通施工交通、变压器及大件设备运输都采用公路运输方案,即利用广深高速、规划即将通车的沿江高速公路、省道S120及新建的80m进站道路,进入本站。据调查,沿线道路、桥涵均能承受运输荷重。2.1.9.2 土石料来源由于本区域特点,无土、砂、石料可采,本工程土、砂、石料可从当地具合法供应手续的单位采购,相应水土保持责任由供应商负责。2.1.9.3 施工场地(1) 变电站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