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计划生育模范户事迹材料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7636398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计划生育模范户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材料)计划生育模范户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材料)计划生育模范户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材料)计划生育模范户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材料)计划生育模范户事迹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计划生育模范户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计划生育模范户事迹材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计划生育模范户事迹材料 计划生育模范户事迹材料推荐计划生育模范户事迹材料瞧这一家子记熊满娥和她的家人们在双桥火车道口往立新方向前行100米,过机耕道,沿小溪行进5分钟,穿过一片稻田,就到了一幢红砖青瓦房。 走进屋内,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室内陈设朴素简洁,大方得体。 这就是我们的主人公熊满娥家。 (一)落实计划生育,模范带头熊满娥与朱加兴结婚的时候,还是在70年代中期。 那时候,多生一个小孩,在生产队就可以多分一份口粮,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部分劳动力填饱肚子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当时,一对夫妻生上 四、五个小孩是很平常的事。 熊满娥生育第二孩以后,公社党委书记钟献章动员她去做结扎,虽然60多

2、岁的公公婆婆还想让她再生一个,但熊满娥二话没说,主动到当时的地区医院落实了女扎手术。 她说党号召我们实行计划生育,总要有一些人带头执行,我们夫妇就愿意起这模范带头作用。 在她的带动下,朱加兴一家六兄妹,没有一人违反计划生育。 到了下一代,熊满娥教育子女要遵纪守法,自觉实行晚婚晚育。 其女儿朱海丽年满24周岁才结婚,生育第一胎就申领了独生子女证,儿子朱海兵今年25岁,亲朋威友都忙着为他物色对象,但熊满娥说,我家海兵还小,国家提倡晚婚晚育,过几年再说吧。 (二)宣传计划生育,妇唱夫随熊满娥落实女扎手术后,大队干部都说她为全大队带了个好头,在公社和大队干部的支持下,1982年,熊满娥接过了大队妇女主

3、任兼计育专干的接力棒,开始以一个计育干部的身份参与到国策大业中。 那时候,朱加兴在大队当赤脚医师,对全大队的情况比较熟悉,于是他便成了熊满娥开展工作的向导。 有时候一项任务分配下来,需要利用晚上的时间去群众家走访宣传,作为丈夫,朱加兴总是在背后默默帮助她,支持她。 碰上大运动,朱加兴常常是一连几个晚上与熊满娥一起工作到深夜,陪着她与老百姓彻夜长谈。 熊满娥工作上忙不过来,朱加兴便抽时间照顾家庭,教育子妇,计育对象找到家里,朱加兴就充当“编外计育专干”,耐心细致地向对象作解释宣传工作。 他常说,我们要是不响应党的号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到现在我还可能生活在贫困线附近,“只有少生,才能快富”。 熊

4、满娥也曾多次发生感慨我干计育专干20多年,爱人为我付出了太多,如果说我是一个战斗员,他就是一个称职的宣传员,双桥村的计划生育工作走到今天这一步,他也功不可没。 (三)抓好计划生育,尽职尽责熊满娥担任计育专干以来,切实履行职责,忘我工作,她熟练地运用计划生育政策,对广大育龄群众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促进了全村生育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xx年10月8日,石桥组吴根桃、潘晓生育第二胎女孩,由于受“重男轻女”封建思想的影响,总想生个男孩来“延续香火,传宗接代”。 熊满娥同志去动员其做结扎时,遭到对象的父亲百般刁难。 但她对此毫不在意,一次又一次地登门做工作。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熊满娥第10次登

5、门时,吴根深夫妇和其父亲终于心服口服。 xx年1月21日,潘晓主动到计育服务所落实了女扎手术。 xx年3月,熊满娥闻听徐家组王青仁计外怀孕第二胎,由于第一个孩子患有乙肝,王青仁夫妇一心想把孩子生下来。 熊满娥设法让王青仁从广州赶回,同时与女儿朱海丽商议,一有王青仁的消息,立马告诉她。 3月18日,当王青仁从广州赶回的时候,朱海丽在第一时间将情况报告母亲,熊满娥一方面要海丽稳住王青仁,一方面迅速与责任区干部取得联系。 当天下午,她与责任区干部一同将对象送到蛇形山中心医院实施引产手术,消除了违法生育的严重隐患。 xx年4月,双桥组谢新科、朱素岩年满11岁的小孩谢琰琳不幸被火车撞伤,落下了边脚边手高

6、位截瘫的终身残疾。 熊满娥一面帮助对象解决家庭实际困难,一面积极为其申请病残儿童医学鉴定,还为其垫付了500元鉴定申请费。 现在,年满39岁的朱素岩已怀孕第二胎,举家大小对熊满娥同志感激涕零,周边群众都说她是群众的贴心人,是农民的好村官。 (四)奉献计划生育,不辱使命熊满同志在20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将全部心血和精力倾注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倾注于计划生育工作。 去年9月,计划生育集中活动期间,熊满娥身患重感冒,浑身畏冷发烧,本应该在家休养治疗。 但由于工作任务紧,她仅在其丈夫朱加兴那儿输了两瓶液,便投入紧张的秋季活动中。 由于没有及时治疗,她先后两次晕倒在地。 为此,在全体党员和广大村民中,她也获

7、得了“拼命女郎”雅号。 与此同时,熊满娥在家庭中也充当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贤妻良媳”。 家庭内外,她都利用工作之余得井井有条,年届86岁的老公公需要照顾,她总是每天早上把火烧好,每餐把热饭热菜送到他的手上,保证了老人生活起居随心所欲。 而今,老人逢人便夸,身边有这样一个好儿媳妇,真不知是哪辈子修来的福。 由于熊满娥多年来忍辱负责,勤奋工作,双桥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已经形成了以村为主的工作格局,近几推荐计划生育模范户事迹材料瞧这一家子记熊满娥和她的家人们在双桥火车道口往立新方向前行100米,过机耕道,沿小溪行进5分钟,穿过一片稻田,就到了一幢红砖青瓦房。 走进屋内,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室内陈设朴素简洁

8、,大方得体。 这就是我们的主人公熊满娥家。 (一)落实计划生育,模范带头熊满娥与朱加兴结婚的时候,还是在70年代中期。 那时候,多生一个小孩,在生产队就可以多分一份口粮,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部分劳动力填饱肚子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当时,一对夫妻生上 四、五个小孩是很平常的事。 熊满娥生育第二孩以后,公社党委书记钟献章动员她去做结扎,虽然60多岁的公公婆婆还想让她再生一个,但熊满娥二话没说,主动到当时的地区医院落实了女扎手术。 她说党号召我们实行计划生育,总要有一些人带头执行,我们夫妇就愿意起这模范带头作用。 在她的带动下,朱加兴一家六兄妹,没有一人违反计划生育。 到了下一代,熊满娥教育子女要遵纪守

9、法,自觉实行晚婚晚育。 其女儿朱海丽年满24周岁才结婚,生育第一胎就申领了独生子女证,儿子朱海兵今年25岁,亲朋威友都忙着为他物色对象,但熊满娥说,我家海兵还小,国家提倡晚婚晚育,过几年再说吧。 (二)宣传计划生育,妇唱夫随熊满娥落实女扎手术后,大队干部都说她为全大队带了个好头,在公社和大队干部的支持下,1982年,熊满娥接过了大队妇女主任兼计育专干的接力棒,开始以一个计育干部的身份参与到国策大业中。 那时候,朱加兴在大队当赤脚医师,对全大队的情况比较熟悉,于是他便成了熊满娥开展工作的向导。 有时候一项任务分配下来,需要利用晚上的时间去群众家走访宣传,作为丈夫,朱加兴总是在背后默默帮助她,支持

10、她。 碰上大运动,朱加兴常常是一连几个晚上与熊满娥一起工作到深夜,陪着她与老百姓彻夜长谈。 熊满娥工作上忙不过来,朱加兴便抽时间照顾家庭,教育子妇,计育对象找到家里,朱加兴就充当“编外计育专干”,耐心细致地向对象作解释宣传工作。 他常说,我们要是不响应党的号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到现在我还可能生活在贫困线附近,“只有少生,才能快富”。 熊满娥也曾多次发生感慨我干计育专干20多年,爱人为我付出了太多,如果说我是一个战斗员,他就是一个称职的宣传员,双桥村的计划生育工作走到今天这一步,他也功不可没。 (三)抓好计划生育,尽职尽责熊满娥担任计育专干以来,切实履行职责,忘我工作,她熟练地运用计划生育政策

11、,对广大育龄群众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促进了全村生育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xx年10月8日,石桥组吴根桃、潘晓生育第二胎女孩,由于受“重男轻女”封建思想的影响,总想生个男孩来“延续香火,传宗接代”。 熊满娥同志去动员其做结扎时,遭到对象的父亲百般刁难。 但她对此毫不在意,一次又一次地登门做工作。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熊满娥第10次登门时,吴根深夫妇和其父亲终于心服口服。 xx年1月21日,潘晓主动到计育服务所落实了女扎手术。 xx年3月,熊满娥闻听徐家组王青仁计外怀孕第二胎,由于第一个孩子患有乙肝,王青仁夫妇一心想把孩子生下来。 熊满娥设法让王青仁从广州赶回,同时与女儿朱海丽商议,一有王青

12、仁的消息,立马告诉她。 3月18日,当王青仁从广州赶回的时候,朱海丽在第一时间将情况报告母亲,熊满娥一方面要海丽稳住王青仁,一方面迅速与责任区干部取得联系。 当天下午,她与责任区干部一同将对象送到蛇形山中心医院实施引产手术,消除了违法生育的严重隐患。 xx年4月,双桥组谢新科、朱素岩年满11岁的小孩谢琰琳不幸被火车撞伤,落下了边脚边手高位截瘫的终身残疾。 熊满娥一面帮助对象解决家庭实际困难,一面积极为其申请病残儿童医学鉴定,还为其垫付了500元鉴定申请费。 现在,年满39岁的朱素岩已怀孕第二胎,举家大小对熊满娥同志感激涕零,周边群众都说她是群众的贴心人,是农民的好村官。 (四)奉献计划生育,不

13、辱使命熊满同志在20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将全部心血和精力倾注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倾注于计划生育工作。 去年9月,计划生育集中活动期间,熊满娥身患重感冒,浑身畏冷发烧,本应该在家休养治疗。 但由于工作任务紧,她仅在其丈夫朱加兴那儿输了两瓶液,便投入紧张的秋季活动中。 由于没有及时治疗,她先后两次晕倒在地。 为此,在全体党员和广大村民中,她也获得了“拼命女郎”雅号。 与此同时,熊满娥在家庭中也充当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贤妻良媳”。 家庭内外,她都利用工作之余得井井有条,年届86岁的老公公需要照顾,她总是每天早上把火烧好,每餐把热饭热菜送到他的手上,保证了老人生活起居随心所欲。 而今,老人逢人便夸,身边有这样一个好儿媳妇,真不知是哪辈子修来的福。 由于熊满娥多年来忍辱负责,勤奋工作,双桥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已经形成了以村为主的工作格局,近几page_break年来,连年被评“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熊满娥本人也多次被省、市、县授予“计划生育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而其家庭更是多次被评为“双文明户”、“五好家庭”、“计划生育模范户”。 于平凡处见永恒。 熊满娥的一家用亲身经历为基本国策描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用实际行动为计划生育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经验/事迹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