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的开山鼻祖格雷厄姆和他的弟子们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626848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价值投资的开山鼻祖格雷厄姆和他的弟子们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价值投资的开山鼻祖格雷厄姆和他的弟子们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价值投资的开山鼻祖格雷厄姆和他的弟子们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价值投资的开山鼻祖格雷厄姆和他的弟子们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价值投资的开山鼻祖格雷厄姆和他的弟子们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价值投资的开山鼻祖格雷厄姆和他的弟子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价值投资的开山鼻祖格雷厄姆和他的弟子们(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02年,荷兰人在阿姆斯特河大桥上进行荷属东印度公司股票的买卖,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现代意义上的股市1792年出现在美国,24名经纪人在纽约华尔街的一棵梧桐树下订立协定,史称梧桐树协议(Buttonwood Agreement),形成经纪人联盟,成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1914年,中国当时的北洋政府颁布证券交易所法,1917年成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历史上很多熠熠闪光的人在股市上折戟沉沙,1711年牛顿炒股赔掉10年工资;1920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炒股差点破产;1929年丘吉尔炒股破产;中国著名作家郑振铎炒股亏得一文不剩,后来专注于写文章股市比很多人想得要早得多,但在大部分时间里这是一个赌博市

2、场,哪怕是在相对成熟的美国市场。参与其中的投资者,要么以赌博的方式投机,要么进行内幕交易获罪。改变这一投资行为的格雷厄姆要很晚才出现。当时大家所说的投资是买债券,而非股票,在当时股票被认为是投机行为,是赌博工具。直到1934 年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一书问世,才带来了真正的投资理念。本杰明 格雷厄姆于1894 年出生于伦敦,刚满周岁时,举家迁到了纽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把全部积蓄都投入了股市,结果可想而知,全打了水漂。好在格雷厄姆极其聪明,考上了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经济。 1914 年毕业时,到华尔街打拼,很快成为投资大师。接着就传授投资方面的课程,开课的同时出书。1934年出版了后来让巴菲特珍

3、藏一生的证券分析,1949年又出版了聪明的投资者,这两本书影响了大批投资者,包括中国也有大量拥趸。现在依然是价值投资这个体系中必读的圣经。格雷厄姆出书讲课就像现在的投资大V,自己赚钱的同时把赚钱的理念传播给大家。当然,自己还没赚到钱瞎BB的除外,亏钱还瞎BB的就更要唾弃之,更可怕的是亏了投资人的钱还要不断瞎BB的所谓大V。1926和人合伙成立格雷厄姆一纽曼基金公司,到1956年格雷厄姆退休时清盘。30 年,年化收益 20%,累计收益237.3 倍。惊为天人,投资这行业,没有实战就没有话语权。格雷厄姆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天生有悲天悯人之心,他自己并没有把全部精力用在赚钱上,反倒孜孜不倦地培养学生,传

4、播自己的投资理念,为后世的投资者指明了投资道路。1949年,时年19岁的巴菲特偶然看到聪明投资者这本书,顿时臣服,从此改变了巴菲特的人生。他决定拜格雷厄姆为师。考取了格雷厄姆所在的学校哥伦比亚大学,得以有机会亲自聆听格雷厄姆的教导。毕业后,他想免费为格雷厄姆工作,巴菲特自信满满,没想到格雷厄姆拒绝了他,认为他自视甚高。直到几年后,巴菲特连续不断写信,才得以加入格雷厄姆的公司。当然格雷厄姆给巴菲特开出了很高的工资,毕竟格雷厄姆对钱没有多大兴趣。赚钱只是他投资思想的副产物。格雷厄姆自己赚到钱不用说,他的很多学生也通过投资赚到了钱。而且大都长寿。 欧文卡恩格雷厄姆的大徒弟,巴菲特的大师兄,生于190

5、6年,卒于2015年,享年109岁。是享誉华尔街的投资大师,此前他是华尔街仍在工作的最年长投资者。卡恩最大的两个儿子都已退休在家,但他仍然坚持每天前往曼哈顿的办公室工作。看来价值投资让人长寿且快乐。他是格雷厄姆提出的“净流动资产价值”概念的严格实践者。他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格雷厄姆。他认为自己从格雷厄姆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抵御赚取快钱诱惑的能力。沃尔特施洛斯忠实践行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念,是巴菲特眼中最伟大的投资人之一,生于1916年,卒于2012年,享年96岁。在1955年至2002年期间,他管理的基金在扣除费用后的年复合回报率达到15.3%,远高于标普500指数10%的表现。期间累计回报

6、率更高达698.47倍,大幅跑赢同期标普500指数80倍回报率的水平。沃伦巴菲特 1930-巴菲特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被誉为”美国股神“,“价值投资”理念最伟大的践行者。他是格雷厄姆的学生,他认为自己的投资理论中,有85%来自于格雷厄姆。他甚至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霍华德格雷厄姆巴菲特,以纪念恩师。他说:“57 年来,我一直遵循着两位恩师阐述的投资路线图。对我而言,没有任何理由再去寻找其他的投资方法。”1965-2018年,他带领的伯克希尔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8.7%,明显超过标普500指数的9.7%,而1964-2018年伯克希尔的整体增长率是令人吃惊的1091899%,而标普500指数为

7、15019%。约翰内夫 1931-约翰内夫是市盈率鼻祖、价值发现者、伟大的低本益型基金经理人。他是格雷厄姆学生的学生,非常重视“价值投资”。约翰内夫经营管理温莎基金(Winsdor Fund)24年,到1998年该基金的年复合收益率为14.3%,而标普只有9.4%。约翰博格 1929-2019约翰博格是基金业先驱,世界第二大基金管理公司先锋集团创始人,第一只指数型共同基金建立者。他被誉为为“指数基金教父”。他被财富杂志评选为“20世纪四大投资巨人”之一;被时代周刊杂志评选为”全球最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100人“之一。截至2010年6月,先锋集团旗下共有160只基金,规模最大的4只基金都是指数基金

8、;先锋集团管理的净资产规模达1.4万亿美元,居美国各基金管理公司之首。格雷厄姆曾提出:“金融分析师只要恪守相对不复杂的良好投资规则即可,并不需要成为挑选股票或预示市场走势的行家。”约翰博格非常赞同格雷厄姆的观点,他本人也是遵循平衡、多样化和着眼长远的简单原则。马里奥嘉贝利 1942-马里奥嘉贝利被华尔街称为基金业“超人马里奥”。他是嘉贝利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在1997年被晨星公司评选为“最佳基金管理人”。他是一位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从1977年创立嘉贝利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就执著于价值投资理念,公司的王牌基金嘉贝利资本基金在成立后的20多年时间里保持了优异而稳定的业绩,平均年利润率超过20%。迈克尔

9、普莱斯 1953-是美国价值型基金经理人中的传奇人物,他于2006年入选“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他1976年开始成为共同股份基金的基金经理人,当时基金管理资产只有500万美元,截至1996年,他管理的四支基金资产达130亿美元,20年间成长了2600倍。2001年,他创建了自己的基金。现在他管理着16亿美元的资金,其中大部分是自己的钱。他是典型的价值投资者,他认为只要做对三件事,价值投资即可成功:1.股价低于资产价值 ;2.公司经营阶层持股越高越好 ;3.干净的资产负债表,负债愈少愈好。塞思卡拉曼 1957-塞斯卡拉曼是Baupost基金公司总裁,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投资者尊敬的人物,他的代表

10、作安全边际已成为重要的投资经典著作。他还是证券分析第6版的首席编辑。他仿效沃伦巴菲特和本杰明格雷厄姆,专注于购买低估的股票和破产或者出现财务危机企业的证券,并且通常不会使用杠杆和做空。他相信,格雷厄姆和多德学说的基本原理在如今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仍然能起到指路明灯的作用。他的基金从建立起到2009年12月的27年间年均收益率为19%,同期的标准普尔500指数收益率仅为10.7%。19982008年,这只基金的年均收益率为15.9%,而同期的标准普尔500指数收益率为1.4%。约翰邓普顿 1912-2008约翰邓普顿是邓普顿集团的创始人 “全球投资之父”,2006年,他被评选为“20世纪全球十大顶

11、尖基金经理人”。他的投资特点,是在全球范围内梳理、寻求已经触底但又具有优秀远景的国家以及行业,投资标的都是被大众忽略的企业。他经常把低进高出发挥到极致,在“最大悲观点”时进行投资。他强调:“拒绝将技术分析作为一种投资方法,你必须是一位基本面投资者才能在这个市场上获得真正成功。”显而易见,格雷厄姆的教学并非止于纸上谈兵,他教授学生如何真刀真枪地买卖股票。他的学生们也以成功投资,大赚特赚报答了恩师。 格雷厄姆关心自己的学生就像慈父一般。有学生认为格雷厄姆“是一个理想的父亲”。尽管格雷厄姆自己的孩子不这么认为。这真是一个悖论哈。很多现实生活中优秀的老师在自己孩子的眼中并不是一个好家长。格雷厄姆投资箴

12、言:1. 投资的原则:第一条,千万不要亏损;第二条,千万不要忘记第一条。2. 从短期来看,股市是一个投票机;而从长期来看,股市是一个称重机。 3. 投资艺术有一个特点不为大众所知。门外汉只需些微努力与能力,便可以取得令人尊敬(即使并不可观)的结果。但是如果想在这个容易获取的标准上更进一步,则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智慧。 4. 市场就像一只钟摆,永远在短命的乐观(使股票过于昂贵)和不合理的悲观(使股票过于廉价)之间摆动。聪明的投资者则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向乐观主义者卖出股票,并从悲观主义者手中买进股票。 5. 历史告诉我们的唯一无可争议的真理,就是未来总会出乎我们的意料,永远是这样。 6. 最聪明的投资方式,就是把自己当成持股公司的老板。7. 如果总是做显而易见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赚不到钱。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 8. 投资者与投机者最实际的区别在于他们对股市运动的态度上:投机者的兴趣主要在参与市场波动并从中谋取利润,投资者的兴趣主要在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和持有适当的股票。 9. 过去的数据并不能对未来发展提供保证,只是建议罢了。10. 对一家企业的状态,只有一半是事实,而另一半却是人们的观点。 1.1 由股市造成的错误迟早都会由股市自身来纠正,市场不可能对明显的错误长久视而不见,一旦这种错误得到纠正之时,就是有眼光的投资者获利之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