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心得)之浅论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622619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心得)之浅论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音乐(心得)之浅论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音乐(心得)之浅论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音乐(心得)之浅论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心得)之浅论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心得)之浅论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论文之浅论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 在大量的随堂听课和观摩听课活动中,经常能听到老师们这样的评论:“这堂课比较有意境”。“这堂课把我们带到美的意境中去了”。“听了学生的歌唱,使我们身临其境”。“这堂课如果在歌曲的艺术处理上再 细些,则意境可能会更深些。”。可见,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正在受到广大音乐教师的关注,从许多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有关小学音乐课意境教学的心得体会文章中,也可以看到,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正在成为广 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对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意境,这时意境即是客

2、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意境是审美 意象性活动的产物”。小学音乐课堂内的音乐意境,存在于音乐教师的音乐表现和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自始至终。没有教师主动的音乐表现,就没有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就没有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 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挖掘教材的意境因素 教师应当认真分析教材内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乐表现记号、情感标记等,以充分发掘教材的音乐意境因素,并运用它来为意境教学服务。 二、用色彩来营造意境 教师应当运用自然界的五彩缤纷来引导学生想象和表现音乐色彩。 如:在学唱小学四年级我们的田野一课时,精心制作了金黄色稻穗的头饰,绘制了金黄色田野

3、里稻浪滚滚的图画,准备了农民在金黄色田野里开镰收割的镜头,学生被金黄的色彩所吸引和感染,犹如置身在硕果累累的金秋意境中,用明亮的音色,明快的节奏,演唱 了我们的田野,脸上也露出了像金灿灿的秋天那么美的笑容。这说明,美的色彩,能造成美的意境,学生在美的意境中,能唱出美的音色,取得美的效果。 三、用电化多媒体来展示意境现代电化多媒体在展示音乐意境中,具有快捷、方便、超越时空的 特点。学生在电化多媒体有声、有色、有形、有象的展示下,很快就能进入紧扣教材的特定的音乐意境中去。 例如: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课时,为他 精心剪辑了一组电影电视镜头,学生在屏幕看到的是:人民音乐家聂耳在简陋的斗室里,在昏暗

4、的灯光下,创作义勇军进行曲随着聂耳搞音乐创作的脸部特写镜头渐渐拉近,叠印出抗日将士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 火冲锋陷阵的场景,同时响起了冲锋的号角: 强劲的军号声激发了聂耳的创作灵感,激励着聂耳在粗糙的五线谱纸上奋笔疾书义勇军进行曲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由弱到强,又叠印出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的画面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歌声中,万人注目着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这一组影视镜头的播放,具有整体上的跌宕起伏、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使学生既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创作过程,又很自然地进入了国歌的音乐意境 ,并产生了强烈的学唱愿望。 四、用语言来描述意境 教师在用音乐语言构筑音乐意境后,还必须及时调动学生的

5、思维积极性,用口头语言来描述音乐意境。如:欣赏课彼得与狼时,先 让学生听这个交响童话的音乐,在学生随着音乐旋律的发展渐入佳境后,又及时启发学生想象,用自己的话来 描述它,在此基础上,简要概括出在这个交响童话故事中猫的馋嘴与狡猾,小鸟的机灵活泼,鸭子的愚蠢笨拙,狼的阴险、毒辣,彼得的机智勇敢,老爷爷的善良、可亲等音乐形象,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交响童话音乐的艺 术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进入音乐意境后,必然会对音乐的旋律织体、和声节奏赞叹不绝,激动万分,并有一种急于表述的激情。这时,教师就应当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尽管他们往往辞不达意 ,但教师还是应当给予鼓励,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总

6、结性的画龙点睛式的意境表述,这将有助于意境教学的深化。 五、用歌唱来赞美意境 学生一旦真正进入了音乐的意境,就会用非常自然的歌唱来赞美它,而这种自然的歌唱,是比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小提琴还要动人心弦的。例如,在学习小小的船一课时,用声情并茂的范唱,把学生带到一个神奇的梦境中去,在教师富有魅力的钢 琴伴奏下,学生十分投入地唱起了小小的船,用动听的歌声赞美神秘的梦境,而神秘的梦境又使孩子们的歌声更加动听。 以上五个方面均反映了音乐教师积极、主动的音乐表现。音乐教师的这种主观能动的音乐表现,实质上是音乐教师对音乐教材内容的艰苦的二度创作。这种二度创作的层次,与音乐教师的敬业精神、审美艺术修养及 音乐艺术素质紧密相关。这种二度创作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小学音乐课堂意境教学的成败。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是培养少年儿童审美情趣,增强少年儿童审美意识,完善少年儿童人格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让我们坚 持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使少年儿童具有优秀的审美品质和高尚的审美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