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心得)之外国音乐家只有一个吗 音乐欣赏案例分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621891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心得)之外国音乐家只有一个吗 音乐欣赏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音乐(心得)之外国音乐家只有一个吗 音乐欣赏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音乐(心得)之外国音乐家只有一个吗 音乐欣赏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音乐(心得)之外国音乐家只有一个吗 音乐欣赏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音乐(心得)之外国音乐家只有一个吗 音乐欣赏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心得)之外国音乐家只有一个吗 音乐欣赏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心得)之外国音乐家只有一个吗 音乐欣赏案例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论文之外国音乐家只有一个吗 音乐欣赏案例分析 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事物都出现了它的多面性。大家所听的音乐也不单一是中国的民族音乐了,各种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外国的流行音乐,比较时尚的说唱音乐,酷绚的哈韩族,还有纯娱乐的通俗音乐等,都大量的出现在我们的日常音乐生活中。在纯娱乐的通俗音乐遍地开花,和大力推广中国优秀民族音乐的同时,如何让学生接受和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是十分值得关注的。案例: 在初二(1)班的一堂音乐课上,内容是欣赏舒曼的,在介绍大提琴并欣赏梦幻曲后,我提了一个问题,你们除舒曼外还知道那些外国著名的音乐家?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贝多芬”。“很好,还能例举出几个吗

2、?”下面顿时一片寂静,无人举手回答,我顿时百感焦急,难道学生对于外国的音乐知识会如此缺乏吗?我于是启发学生,大家知道钢琴诗人是谁吗?终于有个同学,说出了肖邦。后来我又问有没有听到过“海顿”,“莫扎特”,“柴可夫斯基”,“巴赫”等的名字时,同学们基本都说没听过,只有一两个同学说听到过。我震惊于学生对于外国音乐知识的缺乏,我稍作停顿后,在黑板上写了“贝多芬”三个字。只见同学在下面窃窃私语,从同学们的眼神中,我分明读到了惊奇。“同学们能够知道贝多芬很好,那能不能请同学们说说贝多芬的生平呢”然后我请学生介绍贝多芬,但大家给我的答案只是月光曲,和命运交响曲而已。我用真诚的语调继续着师生交流。“同学们能例

3、举出贝多芬的作品很好,但同学们知道贝多芬的国籍,他的老师,他的生活经历和成就吗?”同学们充满了好奇,于是我给同学们简单的介绍了贝多芬,同时还引出了欧洲古典音乐三杰,莫扎特和海顿。当我讲到三者的关系时,同学们听的格外认真。通过这节课,我想同学们不会只知道贝多芬了。课后,我还让学生去图书馆去查资料,去找一下还有那些优秀的外国音乐家,我还专门抽出一节音乐课,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同学们都十分积极的参与。启示: 课后在写教学札记时,有关音乐教育,特别是外国音乐的教育问题引起我的深深的思索。外国音乐史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谓丰富多彩、博大精深。“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这足以证明音乐独特的迷人风采与强大的生命力。

4、那为什么让学生了解外国优秀音乐,如何让学生了解外国优秀音乐,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宋唐以来,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基本上只限于东方各国之间,直到元代始与西洋音乐发生关系,清代中叶以前,西洋音乐对于中国的实际影响很少,鸦片战争后,特别是戊戌政变后一些进步的留学回来的知识分子逐渐的把西洋音乐传播开来,随后新的音乐形式在我国音乐界产生愈来愈明显的影响,音乐教育也有很大的转变。近些年来外国音乐对于我国音乐的影响更为显著了。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很自然给音乐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在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名歌、民间音乐的

5、同时,还应当开阔视野,了解外国的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而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更应了解和借鉴外国一些新的教学理念。 2、如何让学生接受优秀的外国音乐作品 当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有效的抵制艺术商品化和消极文化现象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需要我们去积极思考和面对。如果假设我在课堂上提的问题是请同学们例举几个流行歌手、外国歌星时,同学们一定可以例举很多,但为何例举外国著名音乐家却只能说出贝多芬呢?我认为有三点原因: a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少年正处于情绪感情变化很大的时期,初中生对于摇滚音乐和通俗流行音乐的喜欢达到了高朝。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1)青少年正处于情绪感情变化很大的时期

6、,古典音乐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还不过 “瘾”。而摇滚音乐和言语通俗的流行歌曲和流行音乐,能够表达原始感情,能让学生感到情绪的某种宣泄。 (2)青少年羡慕比自己年长的青年人的行为、爱好。现在的歌星、影星的年龄也逐渐小龄化,有些十七、八岁就进入歌坛、影视圈,而唱片公司又十分注重包装,但青少年对于事物的判断能力较弱,可是又十分想做成人能做的事,从而出现很多青少年盲目崇拜模仿“歌星”、“影星”及其演唱的歌曲。 (3)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如影视、广播、电声技术等,使音乐的大众化成为现实,纯娱乐的通俗音乐在音乐生活中还是占了优势。学校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阵地,而社会、家庭、各种媒体当为学校美育实施创造优良的环

7、境与氛围,但事实却非如此。而且是恰恰相反的,社会和各种媒体成为学生接触音乐的主要环境,并且这个环境不是一个优良的环境,而是被污染的。 那如何来改变这个现状呢,如何让青少年在学习中国优秀民族音乐的同时,接受优秀的外国音乐作品呢? ( 1)对于流行音乐,我们把它们彻底根除吗?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流行歌曲中也有优秀的作品,如东方之珠、中国娃等,所以作为教师应该起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 2)音乐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它的作用是重大的。因此学校应当重视音乐教育,给音乐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小学的音乐课一般是一星期两节,而中学是一星期一节,到了初三各个学校一般都不开音乐课

8、,这使本来就少的时间更少了。 3、开阔学生视野,教师是关键 要在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多欣赏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教师是关键。因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初中生生活阅历不深,文化程度不高,对于古典音乐作品无法沟通和理解,所以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形象的浅易的作品,或给学生讲一些音乐家的童年故事。当然,这样的话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因此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如何转变观念,坚定信心,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对此,我感到任重而道远。 同时,我也坚信,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从每一堂音乐课做起,外国优秀音乐一定会得到学生的青昧与喜爱,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音乐生活。希望,外国音乐家不要再只是贝多芬一个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