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领学生走进奇妙的文言世界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621119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心得)之领学生走进奇妙的文言世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心得)之领学生走进奇妙的文言世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心得)之领学生走进奇妙的文言世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心得)之领学生走进奇妙的文言世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心得)之领学生走进奇妙的文言世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论文之领学生走进奇妙的文言世界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积淀,学好文言文有利于学生了解和学习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提高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作为语文老师大家都知道,文言文在人教版的小学阶段只有三、四篇,只是初步涉及。小学阶段的语文老师只要求读、背文言文知道其大概意思。至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文言文兴趣方面做得较少,因此有的学生上了初中,面对相对较长的文言文,或整个一个单元的文言文,就会觉得枯燥无味,无所适从。那么怎样在小学就让孩子们爱上文言文呢?下面我结合杨氏之子的教学谈谈我的做法: 【案例呈现】 记得五年级时班里有个特别善学的孩子问我:“老师,什么是文言文啊?”我笑着告诉他:

2、“文言文呀,就是古人写的文章,特别典雅。”孩子很好奇又追问:“我们什么时候会学到啊?”“快了,我们就快学到杨氏之子了,到时你就知道它的奇妙了”我故弄玄虚道。孩子满脸的期待。 1、入门激趣 该讲杨氏之子了,在课的开始我就特别用心的与孩子们谈到了文言文。我先让学生看看这篇课文与学过的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于是我告诉孩子们:文言文是古人写的文章,它是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浩瀚的文化瑰宝。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鼓手齐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就是文言,虽然它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文的表达方式不同,但文言文用语凝练、语言典雅、有音韵美与节奏美,气势与神韵兼备。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走进文言文的世界,感受

3、它独特的魅力吧。 2、以读激趣 课标中提出: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可见文言文教学主要应致力于诵读,这样才能感受到文言文的音韵美与节奏美。因此我先让学生自己读,孩子们读得磕磕巴巴,我就告诉他们要读出美,语速要慢,要掌握节奏。于是我教孩子们划分节奏,划完节奏后,我示范读再配以音乐,这样孩子们在我流畅自如、声情并茂的诵读中似有所悟,也纷纷效仿起来,我又告诉他们要读出轻重缓急,语气语调怎样掌握。这时他们跃跃欲试、个个摇头晃脑、有滋有味地读了起来。接下来我又让同桌读,小组读,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孩子们对文意也有了大概的了解,最后孩子们结合文下的注释就明白了这篇文言文的的意思。于是我

4、顺势诱导:看这篇文章不足百字就把一个聪慧、机智、幽默的古代孩童形象跃然纸上,可见文言文的语言多么凝练啊! 3、表演激趣 杨氏之子是一则小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饶有趣味。为了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文言文,感受文中杨氏之子的机智,语言的巧妙,我特地让孩子上台表演,并在语言,动作方面予以指导,孩子们表演得惟妙惟肖,潜移默化中又就对孩子们进行了文言文的熏陶。 后来我又推荐孩子们读读世说新语中谢太傅篇、徐孺子篇等小故事,再从这些故事中感受小主人公的聪慧的同时激发孩子们对文言文的喜爱。并告诉他们,到六年级、初中我们会接触更多的文言文,这些文言文都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优秀篇章,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汲取文言文的精华,让自己的语言修养不断提高。 【案例分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建立在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兴趣上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中小学文言文衔接教学的关键。正如有专家说过:“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重在激发阅读兴趣,读懂大意,领会情趣”。因此在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就给以新鲜感,趣味感,让孩子们在赞叹与兴趣中感受文言文的奇妙,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相信,带学生走进奇妙的文言世界,孩子们将会乐趣无穷,受益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