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汉语教育应遵循本民族的学习传统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614884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心得)之汉语教育应遵循本民族的学习传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心得)之汉语教育应遵循本民族的学习传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心得)之汉语教育应遵循本民族的学习传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心得)之汉语教育应遵循本民族的学习传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心得)之汉语教育应遵循本民族的学习传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心得)之汉语教育应遵循本民族的学习传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心得)之汉语教育应遵循本民族的学习传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论文之汉语教育应遵循本民族的学习传统 汉语教育应遵循本民族的学习传统 卢忠摘要:现代语文教育问题重重,备受非议,究其根本,忽视汉语自身特点,悖弃语文教育传统,不重视读写积累,以“讲”代学,以“问”代学的情况随处可见,造成学生读写能力严重下降。语文教育要走出误区,必须回归本民族的教育传统,走符合汉语教育发展规律之路。 关键词:汉语教育 遵循 民族 传统“语文”自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来,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然而百年中国语文教育,跌跌撞撞,问题重重,如今更是弊病丛生 ,备受非议。特别是近年来,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课堂,不时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文本阅读浅尝辄止,探究讨论热热闹闹,拓展延伸不着

2、边际,教学手段花样翻新;问答代替了阅读,讨论代替了思考;教师连珠炮式地简单问,学生不假思索地肤浅答,完全忽视汉语言的基本文化内涵和学习规律,学生除了感觉热闹与新鲜之外,所获无多。这种打着新课改旗号无视语文教学特点的改革,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又能起到多少作用呢? 上述现象的产生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人们纷纷找原因,开药方,笔者以为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急功近利,舍本逐末,悖弃传统的语文教育传统,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今天语文教育失误的一个根本原因所在。反观我们今天的现状,在我们现行语文教育的研究、设计、实验中,往往热衷于简单地去搬抄其他民族、其他国家母语教学模式,却忽略了对自己千百

3、年来行之有效的民族语文教育传统的开掘, 抛弃了古代教育重视少年时多读多背的传统,现在的学生在校十几年下来,优秀文化的积淀很少,书面感悟能力也很差,等到这些学生理解力增强了的时候,头脑里却没有多少储备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发生碰撞。缺失了语言、文化的积累,一生都难以达到应有的高度,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传统语文教育,是当代语文教育的本源。它符合中国的国情、汉语的特点,遵循了汉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是形成传统语文教育的坚实基础。几千年来积累的语文教育经验是极丰富的,它是漫长历史的产物,是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一代又一代语文教育者智慧的成果。它蕴涵着中国人对母语教育的独特认知,有着其他教学方法所不具有的不可

4、替代的优越性,许多经验对今天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依旧有着巨大价值。 笔者认为,要吸取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为现代语文教育提供借鉴,必须深刻认识两个问题:一是汉语文自身的特点,二是遵循汉语文教育的规律。 一、汉语是一种表意的语言,自悟是其学习的主要特征汉语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种表意语言,它不同于西方的形态语言,它追求的是一种整体把握,模糊性理解。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写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道出了汉语言解读的奥秘意会,而未必一定要精解。读书不要钻牛角尖,有时不妨“囫囵吞枣”式地多读几遍,较为粗放的品读、吟诵,反可把握大观。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也曾说:“经典性的文学作品是常读常新的

5、,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去读去体会。教学中应该是有所懂有所不懂,没有必要把每句话都解释清楚。我主张学生读书比如读鲁迅的经典作品是要囫囵吞枣地读。” 的确,学生的知识、眼界、阅历、思维有一定的局限,不可能一下子把作品的意义完全读懂,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消化的,而且,对作品的理解也有一个多元性解读的问题,每个读者同时也是二次创作者,所以,作为教育者应避免一次性的、终结式的诠释与讲析,要用发展的眼光预知未来,让知识在每个受教育者心中都有一个独特的发酵过程,如此酿造的学习的美酒才会是芳醇的。古人较好地处理了汉语言模糊性和学习之间的关系,让学习者探寻思考、思接千载、兴味无穷。 由于汉语具有会意性的特点,所以

6、传统的母语学习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即追求学习中自悟的境界。古人重视读书中的个人经验、个体感受,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个性化阅读。书要靠自己去读,语言运用之妙要靠自己去感悟,感悟中既有熟读后的精思,又有“不求甚解 ”的“囫囵吞枣”。不能以别人的讲解来代替自己的“虚心涵泳”,不能用教师的感受代替学生的“切己体察”。缺失了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自主探求,就无法真正获得知识与智慧。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瘤。”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感受,去联想,去认知,去寻找自己情感与作品中的共鸣点,才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知识的丰富,把书中的营养逐渐化为自己的血肉和灵魂。 二、

7、传统语文教育是重视积累记背、偏重读写的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育首先是注重学生熟读背诵,即通过吟诵潜思,对文章的精义、脉络、文采融会贯通,逐步形成敏锐的语感,古人虽然未提出“语感”一词,但是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却非常看重语感的作用。大教育家朱熹在朱子大全读书之要中强调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这就是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现”。清代在教育方面很有研究的教育家曾国藩,在家训中关于“读”的一段话,对诵读的好处就说得更加形象、透辟。他说:“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古

8、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字觉琅琅可诵矣。”学生由于熟记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其中的词语、句式、谋篇布局及修辞等,就逐步在脑子里形成各种各样的“范例”,言辞对答时便“出口成章”,吟诗作文就意到笔随,挥洒自如,这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熟读背诵是积累语文知识材料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古代的“写”与阅读是同步进行的,它包含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练习写字,二是练习写文章。写字是古代学习者必备的基本技能,古人认为,就汉字的字形和字义来说,都只有通过反复书写才能增强识记和理解,也只有书写流畅,才能思维运动与手书运动同步,适应作文的需要,因此古

9、代语文教育十分重视字的书写。古时大凡读书者,人手一笔端正、流畅的好字。他们懂得,汉字的书写,不仅可以尽情展示汉字的结构美,而且通过写字,还可以磨练品性,增强修养。 除了注重练字,古人最重视的还是写作教学,认为“写”是语文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把写作能力作为语文教育培养核心。古人在五六岁启蒙时就一面读急就篇三字经千家诗等识字课本,一面习字,大一点了开始炼字、炼句、属对、叶韵,进行写的基本训练。古人练习写文章也有独到之处,谢枋得文章轨范中写道“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心小,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古人在学习者刚开始学习作文时,不设太多的“条条框框”,唯恐把初者学的写作热情吓退,等

10、到写作笔法渐渐成熟,写的内容和形式都日趋丰富起来,小到民间的简单契约、碑志,大到诗赋和策论,应有尽有。由于传统语文教育强调“运用”,强调实践,以“写”为主,较好地规避了眼高手低的现象大面积出现。当我们的先人把灿烂而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留给我们的同时,其实也把掌握这笔宝贵财富的具体方法留给了我们,这是我们探寻汉语言文化瑰宝的路径,也是我们开启这扇华美大门的一把钥匙。汉语言学习的经验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是其他任何民族的任何模式和方法所不能取代的。我们应该从古代语文教育中吸取其合理部分,融入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有板有眼、有滋有味地进行“口诵心惟”的朗读,掌握高低快慢、疏密断连的朗读技巧,让学生

11、读出语气,读出情调,读出韵味,读出精义,最后达到背诵的境界。这样的教学训练比教师一味进行支离破碎的分析,学生光听讲不思考,光讨论不记背要好得多。在学生理解力弱、机械记忆力强的时候,让他们多记一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之类的精美又富含哲理的美句、美文,或者读背一些包含自然常识、历史知识、为人处事的新韵文,以备将来理解力强时享用。同时注重书法教育和写文训练,课堂少一点热闹,多一点沉静;少一点做题,多一点练笔,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思想的熏陶,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而获得心灵的滋养,丰厚自己的语文素养。 总之,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方式体现了汉语文教育的科学规律,历经岁月的洗礼而光彩依然。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决不能割裂传统,而应继承和发扬传统语文教育经验的精华,在借鉴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改革才是新课改的创新发展之路。理想的语文课,应该是既充分吸收传统语文教学中有益的经验和可行的方法,又能结合社会的发展变化,注入富于时代特征的当代教育理念,只有这样,语文教育才会健康地发展。【参考文献】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第2版。周华萍. 略论中国古代教育的教育功能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4)孙宏安.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